查看原文
其他

致《奇葩说》:最绝望的痛才是最巨大的爱

2016-05-18 小日 撕蛋

阅读本文前,先关注我的新浪微博小日先生2016

公众号写得太好,总被删号,我还真是受够了

(觉得字小的点右上角,点调整字体,您多担待)

 

感谢你的如约而至。

据说关注本号后很多妞都变聪明了呢。好吧,这个号叫撕蛋,STUD,没错,就是种马的意思。这是一个反低智社会的号,当然,又渣又贱的我会希望写一些故事感动你,并改变你的审美。未来的世界,一定是有趣的人打败无趣的人。so,失联的人们再次相遇。

我是抵达上海的第一天收到“奇葩说”邀约的,其实,过去,很多后台朋友就建议我去“奇葩说”,但我天生自卑,并不愿抛头露面,我知道自己其实就是喜欢安静的一个人,我习惯并擅长的是:躲在角落里聆听世界瓦解的声音——这悲伤的世界,这悲怆的人间,每个人都是每个人的过往;这浅薄的一生,这短暂的全部,每个人都是每个人的片刻;

所以,我只会在幕后默默关注,等待我那个心底的你,来到我跟前。

“奇葩说第3季第22期节目”里,讨论的主题是:该不该鼓励痛苦的绝症病人撑下去?

受出品方邀约,我在撕蛋平台上就此问题说说我的观点:)


人生何时不散场?

人生何处不相逢?


最绝望的痛才是最巨大的爱

文/小日

 

(一)

该不该鼓励痛苦的绝症病人撑下去?

说实话,接到这命题时我很无感,没有该不该可言,对我而言,是一种在绝症面前无力的感觉。我想我并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错过了两个最重要亲人的死亡,原谅我用了,错过,这两字。还记得我说过的关于“错过”的解释么?

错过,是该用感情的时候动用了脑子。



我错过了两个最重要亲人的死亡


我外婆去世的时候,母亲没告诉我,她只是冷静地跟我说,你外婆走了,她的事已处理完了,我告诉你,你知道就行了,不要影响你的工作;而我奶奶去世的时候,我父亲也是最后一刻才告诉我的,他说:你奶奶在8月23日走了,过几天就下葬了,你有时间就回来吧,我不勉强你。我的父母都太理性了,他们知道我对事业的执著,为不影响我的事业,他们掩饰了死亡,掩饰了我外婆和我奶奶的死亡。

外婆的死亡是突发的,而奶奶的死亡是绝症,她是骨癌,每天靠杜冷丁度日,虽然目前杜冷丁已经被吗啡替代,但我奶奶还真的就是用杜冷丁,成箱成箱的杜冷丁,那粉红的小瓶子。我奶奶在坚持不住时曾和我爷爷讨论过换成农药是不是会舒服点?我爷爷因为和身边亲友提过这事,在奶奶的葬礼上被我奶奶的家人一阵臭骂,如果当时不是我在现场,我爷爷不是被我奶奶的家人骂死,就是被人打死。

而我奶奶在最后时刻,把我姑姑拿来探望她的葡萄洗干净,特意留了一份给我,此外,还埋怨我爷爷把部分葡萄分给了村里的孩子,在她生命最后一刻,她把一辈子存下的8000元分了一半给我,说是给长孙的遗产,她还给我存放了半斤葡萄,她知道我一定会在她死后来看她,她希望让我体会到最后的一丝关爱,那是她认为的,作为女性个体所剩不多的一丝体面。

而她认为的体面就是:用一生去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例如,毫无保留地爱我。

最后,当我抵达故乡时,我奶奶已成为一堆温热的骨灰,据说离开那夜,奶奶什么话都没说,她很平静,只是让我爷爷一直陪伴她,一直呆在她身边。这个16岁不到就嫁给我们家族的女人用一生的使命,养育了6个孩子,三男三女,然后还抚育了她孩子们的十几个孩子。

我父亲在奶奶葬礼上哭成泪人,他和我说,在去世前的一个月你奶奶她还有做农活,她一直想见你,但我一直没有告诉你,我知道你和她说过你十一会回来,我希望她能等到你,但她确实尽力了等不到了。

我的确和我奶奶约定过,那时我不知她那么严重,我以为她只是太想我了,结果我和她约定了,然后我输了,现在当我想起来,我想,父亲的行为对她来说也是一种鼓励吧。无论约定,还是鼓励,其实我们也都是在鼓励痛苦的奶奶撑下去。


她确实尽力了,但她等不到了

 

(二)

最绝望的痛苦才是最巨大的爱:

我很小的时候读雨果,那时我还没经历死亡,以为生命是无所不能的,以为任何事情只要你努力就能把握。记得那时我的小本子里曾摘抄过雨果的一句话:“痛苦能够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灾难是傲骨的乳娘,祸患则是人杰的乳汁。”我还记得当时那本青少年文学启蒙读物上对雨果原文的解释是: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有的只是绝望的思维。只要心灵不干涸,再荒凉的土地,也会变成生机勃勃的绿洲。

这是对雨果语录的积极一面表达,但其实另一面是:只有近乎绝境的痛,才能激发巨大能量的爱的出现。而对我们人类而言,最绝望的痛苦,其实就是病痛,绝症。


雨果: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

 

(三)

关于死亡的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我高中时代在《外国文学》看的小说,叫《时间》。


里面有写到关于癌症的故事,说的是癌的出现其实证明了生命存在的本身,在那个故事里,女主角一边独立去认知克服癌症,一边和自己的孩子讲生命存在的痕迹,在那个孤独的荒野里,母亲和女儿一同成长,见证四季变化,直到生命离开。



我是在那个故事里明白一个道理:一辈子很长也很短,只要过好一天,就够了。

 

第二个故事,叫《礼物》。



在《礼物》里,男主角勇基是个机遇不好却异常刻苦的喜剧演员,但他始终熬不到出头之日,却又不肯在低等的地方表演。儿子的早夭,使他与妻子朴贞燕之间有种无言的隔阂。不久,勇基发现了自己妻子的秘密,她一直和自己关系不亲是因为害怕自己离开后爱人太悲伤,因为她得了绝症,并且,时日无多。


知道妻子秘密后,伤心的勇基决定为她准备一份礼物,寻找妻子小时候的暗恋对象,他走访了妻子小时的玩伴儿,到酒吧表演赚钱给妻子买补品,他默默忍受妻子的脾气暴躁。


在电影最后,他终于等到出头之日,他参加的电视台节目在全国大红,他一边在舞台前用尽生命所有力量去哄全国人民哈哈大笑,一边想象着自己妻子在电视机前离开,当他说他的故事时,当他说他已经给妻子找到初恋时(其实就是他自己),他妻子已听不见了……

 

第三个故事,《巴黎,我爱你》里《丈夫最后的爱》。


那个快节奏的故事一开头,就充满了生活的讽刺:



他看着他走过大街的妻子,她穿着一件红色的风衣,一件她保证过要扔走却又年复一年从衣橱里翻出来的衣服,她总是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所有事。而正是这一点在他们初次相遇时吸引了他。总是反复一次又一次穿同一件衣服。堆成小山的的唇膏,她却从未曾碰过。

那首她喜欢在做菜的时候哼唱的歌《生活漩涡》,却成了他们生活中令他感到陌生的部分。也令他决定在吃饭间歇提出放弃这段婚姻。他意识到自己选择在这个地方提出分手,很奇怪也很非常合适。正是在这里他第一次意识到,她已经不再爱她了。



他准备说话,他决定坦白自己爱上了一个年轻的空姐,结果她先哭了。



当看到她第一次哭得难么厉害时,他以为她知道了他要离开她,而当他鼓足勇气想对她说:“我已经不爱你了,我们离婚吧“的时候,他才发现妻子得了绝症。

知道这一切之后,他发了一条短信息给情人:“请忘记我”。然后,他以妻子一直渴望得到的关怀去呵护她,帮她挂油画,搬东西。陪她去看早场她最喜欢的电影,陪她购物,即便他讨厌逛街。


他为她大声朗读村上春树的《人造卫星情人》。

 


当他知道这些都是他最后一次为她而做的时候,所有一切,即使最沉闷的事,也有了不同的意义。

 


扮演一个沉浸在爱中的男人,也让他再次感到了爱,当她在他臂弯中死去时,他仿佛陷入了情感的昏迷中。再也不曾醒来。

 


而直至多年后的今天,但他看到穿红色风衣的女人时。



他的心仍然会为之一震。

 

这三个故事情节不同,但都提醒着我:死亡的突然来临会颠覆我们对生活的全部态度,那些我们自私得可怜、渺小的可怜却又极其自以为是的功利主义,在死亡面前会被清洗得一干二净。

所以,我总是在每天睡觉前都反省自己过去的24小时里,是否对身边的人和事做到足够真诚。我想,只有我们能提前预见死亡,才能从容应对死亡,才不至于当死亡来临前,忐忑不安。


不要害怕告别

 

(四)

我们不擅长告别,是因为我们不懂如何面对死亡:

中国人对死亡的理解,会直接理解成一个人的生命走到尽头。

而在国外对死亡的理解有三个维度,一是:死者本身作为个体的感受,他的痛苦还有他的愿望;二是:死者周边亲人的感受,那些和死者有联系的人的心理治疗;三是:死者离开后,那些亲人所影响的周围环境有什么变化。

我在去年曾经被一个国内很著名的心理学家找过,他翻译了一本如何救助自杀者家人的书,希望在国内找到出版,我拿着书稿去问身边的书商,我得到了全世界的拒绝,理由是:在中国没有人关心自杀者的亲人,这本书没有市场。

对死亡不同的理解导致中国和西方不同的社会价值观:

在国外,自杀者的家人也是受害者,他们不被社会接纳(因为外界会认为他们对死者关心不足才导致死者自杀,一个选择自杀的人是上不了天堂的,他们被认为是让亲人告别天堂的刽子手);其次,因为对亲人的不理解,让他们进入自我否定的镇痛中,他们不知道亲人为什么会自杀,他们会从自杀亲人里感受到人生的苍白与虚无,一辈子活在悔恨里;再其次,在亲人自杀后,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去面对没有亲人(那个挚爱)的日子,自杀者亲人感受到的痛苦比死者更长久。


在中国没有人关心自杀者的亲人


(五)

自杀是主动的,绝症是被动的:

但都是突然死亡,都让人措手不及。

回到“该不该鼓励痛苦的绝症病人撑下去?“这问题本身,这里的逻辑是:鼓励不鼓励的前提基于绝症病人自己要放弃,撑不住了。很多人关心的是病人撑不住了,但其实很少人知道——为什么绝症病人要放弃?

很多人只关注到了治疗过程中的疼痛。

但现实中并非如此,事实上,疼痛只是其中一部分,那真正让他们选择放弃的本质是:绝症面前那种痛苦的真实。这里所谓“真实的痛苦”,包括来自心灵、生理和社会的全部痛苦。而疼痛只是生理层面的痛苦而已。

我们在5年前决定进入养老服务业,我们当时做了调研,为瞄准中国老龄化的市场,我们甚至创立了一个叫“观颐“的养老机构,但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在北京只有不到2000的从业人士掌握老人和绝症病人的护理;她们平均工资是4000不到,在调研中发现,她们根本不会在病人身上投入情感,她们甚至不能做到微笑服务,除外,面对老人需要的耐心对让她们自身并也不快乐,我那时开了个玩笑,我说,我让你们工资翻倍,你们能做到对所有病人微笑么?她们的回答是:我们尽量,但很难,因为我们也是人,我们也会有情绪。


阿尔兹海默病人的孤独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研究了阿尔兹海默,也就是老龄痴呆。几乎所有病人得知自己患了阿尔兹海默第一时间就是想方设法远离开亲人,他们并不希望自己给亲人带来麻烦,此外,他们还认为无法自理的未来太不体面。所以,在养老服务业,只要你能提供阿尔兹海默的护理,病人是无条件愿意付出的,他们将为自己的疾病支付个人财富70%以上的护理费用,他们还希望在自己不能自理时安乐死去。



阿尔兹海默病人的无奈


所以,绝症病人第一面对的是心灵痛苦而不是生理痛苦,这样的痛苦来自自我对亲人的抱歉。除心灵痛苦外,下面说说社会痛苦。

 

(六)

绝症病人的社会痛苦来自:

患绝症后,作为个体,病人开始与社会关系疏离。

这样的疏离会成为诱因,导致自闭症和抑郁症的出现,抑郁症的痛苦也要比治疗本身的痛苦复杂很多。治疗的痛苦是忍耐本身,抑郁症的痛苦直接导致灵魂的萎缩。在安德鲁·所罗门写的《走出忧郁/The Noonday Demon: An Atlas of Depression》对忧郁症有如下解读:

 

抑郁症患者是不太会去寻求帮助,不容易引起关注的一群人,毕竟,他们把痛苦的经历、对这个世界的失望转为对自己的厌恶与绝望,默默地缩在角落里,独自沉沦。记得曾经问一个抑郁的朋友,我能为你做什么?她说,什么也不能。抑郁症患者习惯性地否定和忽略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几乎从不期望能够成为他人关注的焦点。

 


比起恐怖、焦虑等与抑郁相似的心理疾病,恐怖的根源在于“对未知事物的不安全感“,只要说明白真相,就能解决;而焦虑的根源来自,“对世界不满却不知自己如何改变现状的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所以治疗焦虑就是让病人一点点将力所能及的事做起来。



而抑郁则是一种无能为力的绝望感,彻底虚无的无意义无价值感,这种感觉会让人彻底丧失行动力;而不行动,又进一步加剧了无力感。所以,抑郁是一种耗人的情绪,这种情绪下面,是一个深深的无底洞,把一切的关心、爱意和欢乐都吸了进去,它很容易让身边的人也跟着沉沦。

 

(七)

从疾病到抑郁症,绝症病人是生理心理都要照顾的人:

因此,我们应鼓励绝症病人支撑下去,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很难,但我们还是要咬牙坚持,因为我们只有深入绝症病人那些来自心灵、生理和社会的痛苦中,在不断鼓励和安抚中,我们才有可能找到病人在人生最后一程的真实愿望。

对待绝症病人,临床心理学上有一种相对公允的见解:每个人应对生活的方式都是在他自己的情境中做了尽其所能的选择的结果。这种观点让人变得谦卑,学会尊重他人的命运,能够站在他人的靴子里去理解他人。


在这个逻辑里,作为家人,我们有义务帮助绝症的亲人找到两个问题的答案:

一个是帮助他们找到最体面接受死亡的办法;

二是让他们找到对自己生命负责的最后期盼;

 

而我们在帮助他们、陪伴他们最后一程的一切用心和苦心,都成为他们弥留人间的最好的记忆。这一点特别像张洁老师在《爱,是不能忘记的》所说的:我觉得那简直不是爱,而是一种疾痛,或是比死亡更强大的一种力量。假如世界上真有所谓不朽的爱,这也就是极限了。她分明至死都感到幸福:她真正地爱过。她没有半点遗憾。



她分明至死都感到幸福


(八)

更客观一点,对绝症病人而言:

患病之后的个体,面临的是个体与群体的隔离,在社会关系上,他与亲人之间是一个厄运者和一群健康的人,从这点来看,鼓励是人道,只有鼓励,才能满足一个孤独个体对群体的需求,绝症的人需要力量。

其次,对我们而言,鼓励不仅是个人的意愿,鼓励也表达了群体对个体的关心。当我们去鼓励一个绝症病人撑下去时,其实也是我们的“行动学习”,无论是话术技巧,还是陪伴方式,都考验我们的耐心和恰到好处。

只有高效而充分的沟通,才是对绝症病人的真正体面,才是对他们生命存在本身的尊重,你不仅尊重他的选择,更应该尊重他原本应该有的勇气和力量。


生命有时很脆弱,在没有人拉一把的时候;生活同样也可以很顽强,感受真实的痛苦也是爱存在的本身,绝症的病人也希望在最后一段路为自己的家人做最后的努力。



感受真实的痛苦也是爱存在的本身

 

(九)

鼓励是有用的:

我想起一个记录片,叫《哀牢山的信仰》,是作家张慈拍的,里面提出一个观点:“在巨大的痛苦里找到巨大的力量”,里面讲是张慈和母亲的真实故事:

张慈的母亲是乡村妇产科医生,住在老回民街上一间相当简陋的像公共厕所的屋子里。张慈说,母亲从自己给她买的房子里搬了出来,虽然她病得很重,走路走不了,但她还是坚持住在老街上。张慈的母亲患了糖尿病并发症,一直在讲述自己的大便拉不出来,吃药,想各种办法来解决。她疼得很,面部表情很痛苦。为照顾母亲,张慈放弃了写作。镜头里,她依偎在母亲的肩膀上,握着母亲的手,像个小孩子一样陪伴着母亲。有一天,张慈的母亲想摆脱痛苦,吃了十包老鼠药。张慈把母亲送进了医院。因为老鼠药过期了,张慈的母亲被救了回来。片中最让人难受、纠结的镜头是一段长镜头,摄像机摆在桌子上,张慈在和母亲说话。


张慈:妈妈你不要乱想些,你要好好地活,我每天都来陪着你。

母亲:医不好了……我还有糖尿病呢,糖尿病并发症难医,医不得好。

张慈:你叫我支持你,支持你哪样?

母亲:我想跳水,支持我死,死了以后你们就轻松了……


在《哀牢山的信仰》里,张慈的母亲很镇静地坐在病床上,态度坚决、条理清晰、情绪稳定地和女儿谈论着自己如何死亡……片子最后,在女儿用心的扶持陪伴中,母亲得以活着,当嘹亮澄澈的声音穿过哀牢山,穿过清真寺,穿过山峰和田野,那是生命本质的骄傲和信仰。

我还记得在观影现场,尔冬强工作室里,张慈说,“在巨大的痛苦里,我找到了巨大的力量,因为没有巨大的痛苦,就没有巨大的杰出。”



张慈作品:《哀牢山的信仰》

 

(十)

有技巧的劝说和鼓励:

是个体对生命的尊重,也是群体对生命的关爱。我建议大家遇到类似情况时去用心鼓励的,因为只有不同人参与了鼓励,才有可能帮助未来的人找到最合适的鼓励方式。当我们陪伴亲人走最后一段,我们的经验将有可能指导其他人去度过那漫长而巨大的痛苦。

永远不要忽视积小成多的力量,一如我们在关心高晓松提出的病人个体“自由意志”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陪伴过程中的“群体力量”。而我每次提到群体力量,都会提到詹姆斯•索罗维基的《群体的智慧》,书中提出一个猜想:如果蚂蚁变成股民,它们会引发金融危机吗?如果蜜蜂变成特工,它们会错过有用情报吗?如果猴子成为商人,它们的买卖能做到公平吗?詹姆斯•索罗维基:群体的智慧,可以让动物们变得聪明,自然也能让人类做出最聪明的决策。


詹姆斯•索罗维基的《群体的智慧》


从做决策,到寻找出对绝症病人最好的陪伴和鼓励的办法,这些值得我们去用心对待的全部,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一群人的事。

只有大家都尽心竭力做到最后的一点用心,只有当我们正确的理解死亡,或许我们才不害怕死亡。一如,无论已经离开我们的亲人,还是未来要离开我们的亲人,其实都在星空之上,遥远关注着我们。


一如高晓松在节目最后读的诗歌:

你是那颗星星

我是你旁边的这颗星星

我的整个轨迹是被你影响的

即使有一天这颗星星熄灭了

它变成了暗物质

它变成看不见的东西

它依然在影响着我的轨迹

你的出现

永远改变着我的星轨

无论你在哪里

 

难过的时候,在无法面对死亡之痛的时候,我就会眺望星空。而我每次在眺望星空时都感到宇宙的浩瀚博大与个体本身的脆弱和渺小。所以,无论是我们亲人还是朋友,他们只是提前一步去了那个所有人都去的地方。

 

死亡跟前,不喜不悲

40亿年后,银河系将被仙女座吞噬

 

文章的最后:

谢一世恩缘,让彼此遇见,念来世所幸,人间再重逢。

相信那时,又是一季花开,鲑鱼回游,那美好记忆里的全部,终将再次温暖鼓舞着我们。谢谢你,爱过我,更要谢谢你,让我爱过你。那鲜活的血脉里的浅薄感知,那来自家族历代的品格与力量,是你存在过的全部。

 

隐忍、宽厚、谦卑、顽强、包容、慷慨

死亡并不可怕

任何文明都是以死亡开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300mi5itb&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这悲伤的世界,这悲怆的人间

每个人都是每个人的过往

这浅薄的一生,这短暂的全部

每个人都是每个人的片刻

我们带着罪而活着

我们为救赎而活着

愿死者安息、愿原罪飘逝

 

Gone With The Sin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190n46zvw&width=500&height=375&auto=0

因为爱过你,所以我发现自己真实的存在着

因为你让我爱,所以我始终觉得自己很幸福




如您所见,全世界有趣的妞

基本都关注了本号


留言区已开放,好姑娘一起浪


“我爱来自全世界的你”




当你可以跟一个人不说话,分享片刻寂静,且不会觉得尴尬,那一刻你就会明白,你遇到了对的人。《低俗小说》



珍视你的每一次阅读,犒赏你的高级味蕾

期许你在午夜梦及所爱,天亮之前有所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