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茅侃侃之死(此文价值1个亿)

2018-01-26 小日 撕蛋

大家好,我是小日。

 

开文前,年底买一送一的福利,希望各位赶紧抢:美牙胜似整容?陈年老黄牙有救了!韩国妹子都在疯抢的美牙神器,美牙只要2分钟!效果堪比冷光美牙!(←点击阅读,年终大福利)

 

今天的文,关于茅侃侃。

 

麋先生:《内容》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019yl09re&width=500&height=375&auto=0

茅侃侃之死(此文价值1个亿)

文:小日

 

一整天,朋友圈都在发茅侃侃离世的消息,


看完新闻,心痛到窒息。

作为同样80后的创业者,我感同身受。

 

不过,我第一秒,下意识是刷了刷我爸妈的朋友圈。

 

我爸妈最近特别敏感,但凡身边同龄人发生的事,都特关心。

 

去年我一个同学离世,我父母心情就很不好,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之间没有密不透风的墙,很多时候,情绪特容易传染和放大。


因此,我昨天在此文里当我们看《神秘巨星》时我们在哭什么?(←点击阅读,听我如何哭成傻逼),才写着写着泣不成声。

 

网络并没拉近我们,反倒让彼此更远。

 

远得父母、生命和个体,都如此相似而陌生。

 

原谅我用一个冗长的开头来写此文,我是想说,其实每个生命都不是独立的。

 

你属于你自己,你属于父母,你属于家人。

 

不懂的朋友,可以看此文:


论“个体”(←点击阅读)

 




我没见过茅侃侃,


我是从我父亲嘴里知道茅侃侃的,

我父亲经常给我介绍80后的人物。

 

大概是有一天,我父亲和我说,你们80后有一个看起来很厉害的小伙子,叫茅侃侃。

 

我对这个名字不陌生,因为,我那时有买《大众软件》,我一直以为茅侃侃是《大众软件》的工作人员,用各位留言区问候我的话就是:小编。

 

在我小时候,我父母的教育方式比较单调,从来不给我讲道理,而是让我认识不同的80后小伙伴,韩寒、李想,都是我父亲介绍给我的,我那时成天只读《庄子》。

 

后来,茅侃侃就和好几位比我略大的小伙伴成为京城IT四少。

 

如果将我们的人生轨迹摆放在一起:


在茅侃侃用电脑的时候,我只是个翻书少年,他准备创业那年,我哭着喊着跪着求着我妈给我买一台电脑,他成为MaJoy总裁那年,我是每天通宵在男厕所给别人画画(因为男厕所不关灯),存钱买二手笔记本电脑。


关于我通宵在厕所画画的事,可以看此文:别逗了,世上从没什么怀才不遇(←点击阅读)

 

我看过媒体对茅侃侃的报道,当时我想:


有一种人的人生,叫天才的人生,

别人是跟都跟不上的。

 

从此,我就放弃了对茅侃侃的关注。


不记得是前年还是大前年年中,我一朋友生日组局,问我要不要过来,说有个80后的牛人叫茅侃侃也要来,说还是很有趣的人,结果那天,我没去(我社交恐惧症又犯了),茅侃侃也没去,我们就没见面。

 

我记得那年,游戏电竞特别火,应书岭的英雄互娱也抢手得不行。

 

随后,我就没有什么茅侃侃的信息。

 

直到今天,得知的是他的死讯。

 




作为80后创业的偶像级代表人物,


茅侃侃离开了,

有媒体说,80后一代宣告落幕。

 

写这标题的媒体,脑子一定进水了。

 

这是一个很扯淡的标题。

 

从我自身角度,我认为,尊重死者,死者为大,我们同样尊重个体的选择,但从我内心,对于茅侃侃的选择和离世,我在惋惜之外,更多是反思

 

我在反思:


茅侃侃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所以,我首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


茅侃侃真的是天才吗?


或者说,他真的适合创业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否定的。

 

在我眼中,茅侃侃只是比很多80后对计算机理解到位一点,被媒体关注多一点,仅此而已。

 

而如果你完整研究过茅侃侃的创业轨迹,你会发现一个问题:


茅侃侃并没有对某个领域的深入研究,他是浪尖里的人(如果说上过几本杂志,上过几档节目就算是浪尖的人的话,姑且算是),但他并不是一个下沉的人。

 

这个时代,需要的不是浪尖的人,而是能沉下去的人。

 

因此,这又引出了另一个现实问题:


成名太早真的好吗?

 

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


这句话,我望尘莫及。

 

但少年成名,往往会因为过分的光环,让少年成名的人瞬间停止生长。简单说,成名之后,你需要更清醒甚至更警醒的头脑去屏蔽光环。

 

回归自己内心。


问问自己。


你真的有料吗?

 

而一个人,过分追逐浪尖,看不清自己,就容易深陷泥潭。

 

在茅侃侃少年成名后,过多的资本热钱追捧,口口声声说“投项目就是投人”的投资机构缺乏了冷静的思考,他们看到的往往是被媒体过分神话一面,而忽略项目本身的可行性,失去对项目的客观评价,往往就会容易酿成大祸。

 

严格意义上说,茅侃侃的创业经历,并没有一次干净而彻底的成功。

 

说白了就是:


这个所谓的80后天才少年,

终究还只是一个逐浪者,

而不是造浪者。


所以,如果说茅侃侃是80后的创业代表,很多人是不服的。

 




而回到创业本身,


CEO这三个字,很重。

茅侃侃并不具备承载这三个字的能力。

 

茅侃侃是一名优秀的CEO吗?

 

用善意的谎言,我会说,是。


毕竟养了一群员工,老板,归根到底是为员工而活的。

 

用真实的刻薄,我会说,不是。


茅侃侃在CEO这个职位上,是不及格的。

 

且不说对投资者的负责,对员工的承诺,从做事的态度来看,茅侃侃有他性格的缺陷,在某些决策还解决问题的方式上,很巨婴。

 

事实上,在万家电竞之前,面对自己创立的项目,茅侃侃就因为与投资方谈不拢以“跳票”的形式辞去了CEO。在事件之后,茅侃侃也坦诚说自己是一个不会管理的人,只是不适合做CEO。

 

我永远相信一句话,作为一名CEO,你如果遇到问题不去迎难而上去解决,你以为跳过去就好了,那你以后注定会死在同样的问题上,掉进同样的坑里。

 

创业,不能靠一腔热血,也不能靠一时头脑发热。

 

创业的本质,就是你突然制造了一个大问题/大麻烦(有问题才能颠覆现有的市场),而接下来,在你漫长的创业周期里,你每天要思考的就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一刻不得容缓,一秒不得松懈。

 

找钱,找人之外,你还要冷静思考,做对动作。

 

因此,CEO是让人尊重的三个字,不是任何人都有能力接住这三个字。

 

CEO,是全世界最拿命去拼的人。

 

参考文章:不要嘲笑拿性命豪赌创业的人,你我人生早已一无所有(←点击阅读)


而如果你是成熟的投资人,你最应该学会的是保护自己的CEO。

 

所以,如果我是投资人,我不会希望茅侃侃去创业,去做CEO,我更愿意拉着茅侃侃去看项目,去投项目。

 

因此,一个优秀的CEO是由基因决定的。


此外,还需要抗击打能力、翻盘能力和逆袭能力,一般人不要心大,不要觉得自己能当CEO。而事实上,在CEO的路上,茅侃侃还欠缺了某种从“-1”到“0”的逆袭力。


而只有你掌握了从-1到0,你才是永久的赢家,你也才是永远不会倒的CEO。


什么是“从-1到0”的能力?(←点击阅读,绝大多数人只知道从0到1,但最后都输在了从-1到0的能力上)

 




茅侃侃是有天分的少年,很努力,


但茅侃侃不是真正的“高玩”,

高玩,就是指高级玩家。

 

虽然从去年开始,我已告别了创业者这一身份,成为投资人。

 

但我经常和我投了的项目的CEO一起聊什么叫“高玩”

 

一个优秀的CEO,一定要学会让自己成为“高级玩家”。

 

高级玩家只有一个法则:只做选择题。

 

所以,我曾经在我的《闭关笔记》21天,14387字,我的《闭关笔记》(←点击阅读)里写过一句话:


高玩通常都只在选择区。

 

我不知你看懂没有。

 

我想说的就是,对于CEO而言,他一定是高智的,至少他要有头脑和警觉性的。


他要明确自己的边界,一旦靠近边界,就很容易失去选择权;此外,一个好的CEO,还应永远不要失去对一切资源的选择权。

 

简单说,CEO一定要心中有数,一切钱的问题、人的问题,都会倒逼自己的灵活性,从而失去选择权。


因此:


比话语权更重要的是选择权。

而话语权也是从选择权失去后被剥夺的。

 

别的投资人,都希望自己投的项目的CEO专注,而我恰恰是希望我的CEO不专注。

 

我是一个天生热爱自由的人,我希望我的CEO也是自由的,永远不会失去选择权。我经常鼓励自己投的公司的CEO永远保留自己的底牌和选择权。

 

说到选择权,以下是一个及格CEO的三个基本法则,你做到了这三点,你就算及格了。

 

第一点,不要失去对人才的选择权。

 

CEO永远要做好人才储备。


比圈地更重要的是圈人,一旦被公司的团队稳定性绑架而变得十分被动,这个CEO就是不及格的。

 

所以,当人员动荡时,你要选择后备军。


而当有能力的人不满足现状觉得你给不了他想要的东西时,你要学会当“孙子”,让有能力的员工在你主营业务的母体下创业,而你成为他的投资人,CEO和员工之间,也要抱团取暖。

 

让有能力的员工成为事业合伙人,很重要。


说不好,他的项目在关键时刻能救你一把。

 

第二点,不要失去对市场的选择权。

 

这是个变化很快的市场。

 

尤其中国投资圈动不动就说“风口、赛道”,都是着急上马,粗糙创业。


互联网创业,最怕不是“一炮而红”,而是“昙花一现”。


很多项目本质是昙花一现却不自知,还变本加厉地投入海量成本去发展昙花一现的项目,结果,恰恰因为自己过于专注某个细分领域,而被绑架。

 

你原本是市场里的爷,你陷进一个衰落的市场里了,你还全部身家赌上去了,你就容易成为孙子。


绝大多数先驱成为先烈,都因为此。

 

所以,在主营业务优秀的同时,CEO要学会告别自己的明星项目、爆品项目,寻找基于爆品项目之外的服务或者衍生业务。

 

从爆品项目升级为服务链,收入就能持续下去,形成可持续盈利的长尾,而从爆品项目衍生出多元的新业务,就能避免市场过于单一,衍生业务所带来的新用户和新市场,才是真正的开源。

 

比节流更重要的是开源。

 

开源,才能让公司具备充足的造血机会。

 

第三点,不要失去对资本的选择权。

 

市面上没几个项目敢和资本说NO的。

 

因此,某些资本才那么狂。

 

但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没有能力,没有勇气,没有资格和资本说NO的项目真的是好项目吗?还记得我说过的好项目三个法则吗?好项目不需要路演,好项目不需要拜见投资人,好项目不需要资本来救命。

 

对好项目而言,资本,只是放大器。


就算没有资本,也一样能活下来。

 

回到茅侃侃的事件上,关于他自杀的原因,有人说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资本的恶,也有人说,或许是一不小心触犯到他的抑郁症。

 

而我想说的是,我对茅侃侃万家电竞项目的好坏是打问号的,我对茅侃侃的风险预警能力也是打问号的,用身边朋友的话说,当茅侃侃账面上还剩100万的时候,他求救,或许还是有人帮的,而当他账面上只有1000元的时,是没有人能帮的。

 

在公司的自救之路上,茅侃侃的判断显然出现了偏差。


一个好的CEO是要掌握自救能力的。


一旦自救失败,别说失去对资本的选择权了,而是失去对一切的选择权了。

 




茅侃侃在2018年1月25日,离开了人间。


但他依然是努力活过的,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他代表了80后独特的一面,他让人痛心。

 

无论怎样,都是80后创业军团里的一个大损失。


在叹息之余,我写此文,更多是想给身边的人,无论是80后、90后,还是00后创业者的一个警醒,创业不易,可以犯错误,但不能犯致命错误。


而在行文中,我追求客观理性,倘若我的语言有丝毫冒犯茅侃侃的地方,我先说对不起。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

 

唯有反思,方能为每一位创业者赋予真正的力量。


愿未来创业路上,更多的朋友能感同身受,抱团取暖。

 

愿茅侃侃安息。


 

比心,爱你。

 

我是小日。

 

愿你关注下公益:

百万斤丑苹果紧急待售,大雪纷飞,高速封路!没有人会比果农更着急把苹果快递出去了!感恩理解!

湘西老区1200亩冰糖橙紧急求助,您的爱心或能让300多特困家庭过个好年!转发也是爱!

双11狂欢背后:百万斤红枣年年滞销喂牛羊!老农含泪求上苍!请大家伸出援助之手,温暖老农度寒冬!【爱心助农,邀您同行】

国家重点扶贫小县,百万斤核桃紧急待售!临县现在已经冰冻,多卖一斤核桃,孩子们就可以多吃几天的热干酪饼【我们在行动,你们在哪里】


我近日闭关结束,出关在即

扫描以下二维码可加我为好友

搜搜“STUDBABA”直接添加



如您所见,全世界有趣的妞

基本都关注了本号

新浪微博:小日先生2016

更多文章阅读

《有趣,就是一种最高贵的品质》

从Facebook开始,人类失去对AI的控制

《为什么说潜力比能力更重要?》

《如何把无趣的日子过得更高级点?》

《成为高智商妞的9个常识》

《关于高逼格阅读的六个常识》



留言区已开放,好姑娘一起浪


“我爱来自全世界的你”



当你可以跟一个人不说话,分享片刻寂静,且不会觉得尴尬,那一刻你就会明白,你遇到了对的人。《低俗小说》


珍视你的每一次阅读,犒赏你的高级味蕾

期许你在午夜梦及所爱,天亮之前有所待

好看的人,都点了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