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锐】赵武,百战归来再创业

2015-11-16 安在
曾经年轻而又资深的黑客,曾经痴迷于技术,曾经走进华为,曾经创业,曾经一手创建360“补天”平台。如今,他再次“下海”,二次创业,意欲在巨头林里的网络安全市场拼出一片崭新天地。这位与《赵氏孤儿》原型人物——东周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同名的新锐人物,就是赵武。

家具城里藏着一家安全公司


采访赵武时,北国已是初秋。在略带萧瑟的风中,我们几乎跋山涉水般地赶往他的公司。对于久处魔都的人来说,北京的郊区远得超乎我们想象,那可是接近六环的地方了。


不得不说,这样的办公地点太非主流了:不在闹市区,不是写字楼,居然是一片近似荒地中间的家居城!对,你没看错,是卖家具的,跟IT都不沾边,更别说互联网和网络安全了。就在这座曾是北京花博会展馆的家具市场,赵武和他的创业团队,寻了五楼的某个角落,安营扎寨了!


赵武比我们想象中年轻许多,一顶黑色棒球帽,一件黑皮衣,一副斯文的窄边眼镜,一点稀疏的胡子渣,很有点影视片中内敛的黑客形象。但当他一开口,就好似瞬间切换到了脱口秀节目,他语速飞快,抑扬顿挫,一场采访下来,文字速记居然超过4万字,创下了安在访谈的记录。


为什么要选这么个地方?对于我们的疑问,赵武笑说,“因为便宜,也因为清静,很适合搞开发。”他带我们参观,办公室宽敞得不得了,好几个会议室,好几处活动区,居然还要健身房,“我们成员里有一位是有健身教练证书的,没事我们就举举杠铃打打拳击。”很显然,赵武非常享受这里的环境。


不能免俗地想起了硅谷,当年从私家车库里诞生过的许多IT巨头。会不会有朝一日,中国有一家成功的安全公司,骄傲地讲述曾经与一座家居城的历史渊源。


这家公司,就是赵武的“白帽汇”。



幸运的学生黑客


和很多黑客的经历一样,赵武也是在学生时代就开始接触安全的。


还在湘潭大学读书时,赵武就酷爱编程,学校的很多信息系统,包括新生入学、考试成绩等,都是出自他手。


如果到此为止,那就太平淡无奇了,可就像毛头小子无意中得或武功秘籍,后面就完全不同了。偶然一次,有人黑进了教务系统,试图修改考试成绩,事后赵武很是震惊——“我写的系统竟然被入侵了”,而且就是身边名不见经传的校友。


赵武发现,原来网络安全如此重要且有趣。仿佛被一种神秘的力量牵动着,自此,他便一发不可收地投入到安全技术的研究里了。


有一天,赵武和同学写了一个“木马”,先把整个宿舍楼的局域网给黑掉了,然后又拿下了学校的两个网络总出口,甚至黑进了一位老师的电脑,还留下一个文本,说“学校的网络体系不行,已经被我们整个拿下了”。


幸运的是,这场恶作剧居然没有招致惩罚。相反,那位被黑的老师竟然还主动找到了赵武,他说,“你这么发展下去是会出问题的,应该想着怎么利用好这门技术”。之后,学校给赵武提供了很好的上网条件,由着赵武去玩,少年意气进一步被引导至更高且更广阔的天地。


某种意义上讲,赵武是非常幸运的,他“巧遇”时机,又被学校和老师所包容,与那些同样是误撞安全、被当做怪咖或另类而不容于校园的学生来说,赵武的起点不可谓不美好。


在华为,“恶作剧”者的好心善念


2005年赵武毕业,第一份工作来自华为,特招进去的,要正经按照华为的招聘要求,赵武是不够格的,但华为看中了赵武的技术。


年轻的赵武,成为华为全球安全实验室里第一个专职安全研究员。


和大学时一样,在华为的赵武也是视挖漏为最大的乐趣,而全然不顾这里面存在的“风险”。“那时候年轻,就是一腔热血,做了一些让人觉得挺荒唐的事情。”说到这里,赵武对网上传言他的一桩往事予以了肯定,“早过保密期了,现在可以说了。”


话说当初,赵武用自制工具做系统安全性测试,刚巧拿与华为业务紧密的某运营商来练手,结果竟然在其系统中发现了几百个漏洞,涉及计费、短信、彩信等多种核心业务系统,“那时候的运营商系统就像筛子一样,到处都是漏洞。”


年轻气盛的赵武又恶作剧兴发,就利用其中一个系统漏洞,给该运营商的总经理手机发送了一条短信,告知其漏洞情况,恶搞的是,短信署名显示的居然是同家公司的党委书记。


马蜂窝一捅开就有点不可收拾了,赵武和他的上司马上被召见。在运营商的一间会议室里,赵武面对运营商高管,详细地介绍了他写的100多页PPT。末了,这位高管淡淡地问了一句,“你有什么要求吗?”“我没有什么要求,你改了就行。”就是这么一句自然平实的回答,“挽救”了赵武自己。


就在回去的路上,陪同一起的同事告诉赵武,刚才在隔壁的另一个屋里,警察就在,只等赵武一旦提出经济要求就过来抓人。


“事后想想还是有点后怕的,”赵武说,“可我真的没别的想法。”


原本因能力突出很可能加薪的赵武,经此一遭,不仅加薪泡汤,还被通报批评。不过,就像当年上大学时的那位慧眼识人的老师,事后,赵武却也因此成为华为少数可以不加代理自由上网的员工之一,那是只为极少数人设立的一个专门的封闭实验室。


全力投入到漏洞研究中的赵武,自以为真的能够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了。


有一次,华为举办内部创新比赛,赵武写了个漏洞扫描器,演示时评委都说搞不懂,赵武就给大家来了个“眼见为实”。利用华为当时为员工设置的某个在线“公共文件夹”的漏洞,赵武几乎入侵了所有人的电脑,当把结果展示出来时,大家都傻眼了。


于是,赵武踌躇满志地打算将此成果产品化甚至进一步商业化,当他信心满满地告诉领导说,此方面未来的市场会超过10个亿时,领导只淡淡地反问了一句,“你知道华为一年的销售额是多少吗?”


对那时的华为来说,安全绝对不会与业务并重或同等对待。当一种失落感油然而生时,尽管自己的价值已为不少同事所认可,但赵武还是觉得,该离开了。


去360是我这辈子最不后悔的事情之一


在华为干了4年后,赵武首次创业,2年后进了360。“创业不容易,恰好有个机会,被360收购,我就来了。”


如果说离开华为是因为有点无法施展抱负,到360后,赵武可算如鱼得水了,毕竟360是以互联网安全领军企业自居。事实上,赵武在360也做得非常开心,至少红衣教主并没有对他有任何额外的要求,赵武完全可以自我驱动并发展。


于是,放开了手脚的赵武,从安全检测做到网站卫士,从“库带计划”,做到“补天”漏洞响应中心,每个产品和项目都是让人耳目一新且怦然心动。在这背后,360有着充分的资源支持,包括钱、人才和媒体。这对一个刚从华为严苛规范的企业文化中走出来的赵武来说,称得上一段非常享受的经历。


直到现在,已经再次创业的赵武,提及360时也是由衷地认同和赞誉,“去360是我这辈子最不后悔的事情之一”。


当问他,既然很认同,也很得心应手,为什么还要再次出来创业?“再大的业务那是别人的业务,而再小的事业那是自己的事业,仅此而已。”


不过,恰是华为和360两种貌似截然迥异甚至不乏冲突的企业文化,其蕴含的“用户至上、艰苦奋斗”的共同理念,给了赵武力量和沉淀,也才有他再次创业时的笃定和自信。


百战归来再创业


2015年,赵武离开了360,第二次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北京白帽汇科技有限公司,顾名思义,这是一家汇聚白帽子精英的网络安全创新企业。


赵武的创业项目还是围绕着“漏洞发现与防护”,只是更具互联网+的意味,“我想给白帽子们建立一个平台,让他们不是只凭个人手工甚至偶然去发现漏洞,而是有自动化的工具、交互式的体验以及协作式的团队。”只要提及技术,赵武总显得神采奕奕。


当问起他,二次创业与第一次相比有何不同时,赵武笑了,“无论技术积累、资金支持、管理能力还是对技术与商业平衡的理解,更重要的,还有团队,都不是当初能比的。”他说,上次创业的伙伴,一直都有默契,这次赵武一个召唤,马上回来,华为的,赛门铁克的,互联网公司的,人虽不多,但都是精英,这也是让赵武格外骄傲的一点。


就像之前在华为和360那样,他还在玩命地工作,甚至更加不知日夜。传奇故事总是从最简单的凡俗入手的,刚开始时,公司所在的家具市场一到晚上就断电,在赵武的争取下,物业破格专为他们供电到晚上10点,“人家已经很给面儿了,说什么都不能再晚了”,于是,晚10点成为赵武公司正常的下班时间。而每每回到家,和家人简单聊两句,给孩子泡杯奶,之后,他会开启半夜工作模式,通常都会到凌晨三四点钟。


“这次采访时间刚好,再晚就不行了,明天我们要封闭,连续两周,就在酒店房间里,赶一个新版本出来。”赵武指着桌上说,那是他们一袋袋刚刚装好的“军备”——方便面、可乐、洗簌用品甚至拖鞋。在360时赵武就是“劳模”,现在更是有点夸张。


“创业嘛,没什么好说的。”赵武一脸的轻描淡写。


一切都已就绪,百战归来再创业,赵武目光所向,前路毅然决然。


止戈为武,人如其名。

(文\叶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