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为不迁了!第7个诺奖实验室将落户,深圳科技创新加速升级 | 科技前哨

深圳梦 2019-10-07


近日,华为从深圳搬迁的新闻引发关注,华为回应“扎根深圳”,部分业务所在地调整属企业正常经营行为。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今年4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从未想过要外迁,我们总部基地永远在深圳”。


任正非还说,“深圳未来的希望在文化和教育,你说我们搞产业,政府要关心,这个产业可能两年、三年就没有了,但教育的成长是百年,一旦这个土壤肥沃之后,未来种什么庄稼长什么庄稼。”


如今深圳的大学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弥补深圳科技“短板”的基础研究创新力量,深圳正在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转化+金融支持”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6月20-21日,深圳第7个诺奖实验室签署合作备忘录,研究方向确定为脑科学。自南方科技大学为深圳引进首家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格拉布斯研究院至今,不到两年时间,已有6家诺奖科学家实验室在深圳揭牌成立。诺奖科学家实验室落户的速度,反映出深圳加大创新“补短板”的力度,科技创新加速进入“升级版”。



华为:扎根深圳,展望未来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华为公司正式搬迁,将有2700人从深圳到东莞松山湖溪流坡村上班,估计车辆约1500辆(其中大巴70辆)。 


南方+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华为相关人士了解情况,其表示,今年4月4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扎根深圳,展望未来”合作协议便已表明华为会留在深圳,不会搬迁。 根据协议,深圳市政府将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积极为华为公司经营发展提供优质的保障和服务。华为公司将加大在深圳的投资力度,将新技术、新业务在深圳实现产业化,建设国际化的总部。 


上述华为人士表示,华为松山湖基地建设已有一段时间,早已在深莞两地安排正常通勤用车,华为松山湖南方工厂早已在正常运转之中,均为正常业务布局。 


华为公司将部分终端环节布局在深圳以外地区,引发猜测。华为公司曾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声明称,华为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在中国乃至全球各地设立各类分支机构或研究所,以更好地支撑公司全球化业务开展,在此过程中对部分业务所在地进行调整,属于正常的企业经营行为。 


有专家指出,这是华为产业链布局的需要,是公司能级提升、业务扩张的体现,也是总部所在地辐射力、影响力外溢的体现。 


▲ 图片来源:华为官网


事实上,今年4月,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于外界传言的华为“外迁”,他直言这是不存在的事情,“深圳的营商环境总体已经很好了“,“我们从未想过要外迁,我们总部基地永远在深圳”。 任正非说,深圳总部是华为全球的领导核心。 


华为成立于1987年,目前有18万员工,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联合创新中心36家,研究院/所/室14家。


华为任正非曾说,“深圳未来的希望在文化和教育,你说我们搞产业,政府要关心,这个产业可能两年、三年就没有了,但教育的成长是百年,一旦这个土壤肥沃之后,未来种什么庄稼长什么庄稼。”


第7个诺奖科学家实验室将落户

科技创新大潮澎湃,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深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扎实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今年初召开的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把“坚定不移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之都”列为“九大战略任务”之首。


前不久(6月20日-21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厄温·内尔教授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约定将共同筹建深圳内尔神经可塑诺奖科学家实验室。据介绍,拟建的诺奖实验室将以神经可塑性、药物靶点及神经发育疾病等为主要研究方向,并将支持和参与国家脑计划的推动和脑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该实验室若确定落地,将成为深圳第7个诺奖科学家实验室。


▲ 诺奖得主内尔教授接受深圳卫视《深圳湾会客厅》采访


格拉布斯研究院、中村修二激光照明实验室、深圳盖姆石墨烯研究中心……深圳目前已有6家诺奖实验室挂牌成立。自“十大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每年两家诺奖实验室落户的速度,反映出深圳加大创新“补短板”的力度,科技创新加速进入“升级版”。


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主任张绪穆教授看来,格拉布斯及其团队的到来,给了深圳孕育诺奖级成果、培养诺奖级人才的信心。研究院必将推动深圳在相关领域取得世界领先的技术与产业化突破。

格拉布斯研究院是中国内地首个以诺贝尔奖得主命名的研究机构,于2016年10月12日正式揭牌成立,罗伯特·格拉布斯教授担任研究院院长。研究院以南方科技大学为依托,设置新医药研究中心、新材料研究中心、清洁能源与化学过程研究中心。

事实上,一直以来,以国际一流高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研机构等为代表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不仅是深圳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更是深圳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支撑,对深圳加快补齐原始创新能力短板具有重大意义。


市科创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将实施大科学装置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集中力量规划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集群。


目前,深圳拥有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和国家基因库等一批重大科技设施,累计建成创新载体1688家,其中国家级110家,覆盖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成为集聚创新人才、产生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创新载体数量是2012年的2倍多,5年增长近千家。 


深圳正在补短板


深圳的科技创新目前主要存在几大短板:国家级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相对较少,尤其是原创性基础研究平台缺乏,实现高水平创新发展的基础还不够牢固;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高端医疗器械、科学仪器、工业检测设备、工业母机等依赖进口,核心芯片等领域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依然稀缺,高等院校建设见效尚需时日;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储备不足,与创新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创新仍存在失衡,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亟待加强;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与土地空间约束趋紧的矛盾不断凸显。 


深圳对此是有深刻认识和清醒自觉的,目前,正在抓紧制定《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引领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目前正在抓紧制定《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引领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动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快打造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群,不仅要下大力气解决“卡脖子”的瓶颈问题,更要在重要前沿科技领域向源头创新的制高点发起冲击。



对于科技创新来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研究机构犹如“聚宝盆”,有利于推动创新生态再优化、创新能力再突破、创新经济再升级。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和高水平科研院所,可能没有即期的产出和效用,但却是深圳前进的基点。比如,加快打造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群,就是深圳明确要先行发力的重大任务。目前,在全国已经建成和计划建设的国家级重大科学装置中,深圳仅2个,远低于合肥、上海、北京等城市,难以满足重大基础研究的需要。


深圳不能坐等国家层面布局,而应积极对接国家科技计划、产业攻关课题和重点实验室建设需求,主动布局、先干起来。仅2017年,深圳组织开展重大项目技术攻关,积极筹建8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组建基础研究机构3家、制造业创新中心5家、海外创新中心7家,新设立新型研发机构11家和创新载体195家。其中,在“不为所有,但为所用”模式下生长起来的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和海外创新中心,能够实现在全球范围集聚配置创新资源,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合作竞争,对于矢志打造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的深圳来说,是很关键的一步。 

 

深企自主创新参与全球“竞跑”

今年4月,深圳企业云天励飞正在研发的一款面向嵌入式端的边缘人工智能芯片IPU取得阶段性成果,计划2019年上半年正式商用。


深圳创新成果,屡屡赢得国际尊重。近日,大疆植保无人机成功获得日本农林水产航空协会的官方认可,大疆由此成为该机构认可的唯一非本土植保无人机企业。据悉,大疆农业在日本轻松击败竞争对手,在短时间抢占超过4成的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市场份额。这对拥有数十年无人机植保经验与技术的日本来说,是一场不小的震动。


数据显示,2017年,深圳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193家,总数达到11230家。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华为成为全球最大通讯设备制造商,腾讯成为全球最大互联网公司之一,比亚迪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研祥智能是全球第三大特种计算机研发制造厂商。一批高成长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不断涌现,大疆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创造消费级无人机新市场,占据全球约80%市场份额,优必选公司产值去年增长6倍,超多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裸眼3D技术提供商。



被誉为中国“硅谷”的深圳,正如创新磁场强烈吸引着世界级科技公司和世界级人才。


近年来,空中客车公司创新中心、美国苹果华南运营中心、美国高通深圳创新中心、美国英特尔全球智能设备创新中心、美国微软物联网实验室、微软教育产业联盟创新中心、新兴际华国际总部、夏普公司中国总部等世界500强项目相继落户深圳。“牵手”深圳的海内外科技巨头纷至沓来,企业总部和创新中心入驻深圳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中国已经成为新兴技术在全球范围最重要创新源头之一。而深圳,就是中国高新技术领域的龙头城市。”空中客车(中国)创新中心首席执行官罗岗告诉记者,这是空客把创新中心放在深圳的主要原因。

 

深圳创新生态体系日益完善

深圳对标世界著名湾区,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认为,深圳需要打造一个创新生态,不仅吸引创业者,也能吸引科学家、世界上最优秀的年轻人来到深圳。多位到访深圳的诺贝尔得主都称赞道,深圳年轻且充满活力,是最具硅谷气质的城市。


事实上,按照中央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要求,深圳制订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促进科技创新、人才优先发展、完善人才住房制度、高等教育发展、医疗卫生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以强有力的政策“组合拳”,继续保持和扩大创新政策优势,不断优化创新生态。


创新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深圳正在依法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2017年,深圳新出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36条举措,构建快速受理、授权、确权、维权服务体系,高水平打造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市科创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政策体系方面,深圳在已形成的多层次、全链条创新政策法规体系基础上,广泛学习借鉴国际国内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标准,进一步完善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政策体系。下一步,深圳将出台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探索设立科技金融租赁和科技保险公司。同时,制定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专项政策,发挥首期50亿元的天使投资引导基金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初创期、种子期企业,加快建设风投创投中心城市。

2018年3月24日,深圳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在市民中心揭牌,南方科技大学是主要签约机构之一。

2017年我校和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科技、教育、孵化、商务等四大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此次基金签约作为战略合作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落实校企合作、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南科大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和技术合作的重大举措。该基金为南科大签约的首支天使基金,总规模1亿元,其中不低于30%用于投资南科大科研成果转化和孵化项目。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来源 :南方科技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综合自 南方+ 深圳特区报 深圳发布 深圳卫视 南方科技大学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