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滇西大血战

衲曰 2021-05-17

更多好文,尽在“衲读”“衲曰”


1944年5月11日,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
图为远征军用橡皮艇从东岸渡江


原载:《百年潮》2005年第9期

作者:叶晖南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在装备整训一新之后,拔营东进,开始向缅甸大举反攻。复仇之师锐不可当,他们一路闯关夺隘,打得号称“丛林之王”的日军第十八师团节节败退。为了挽回败局,日军驻缅方面军策划了个一箭双雕的阴谋,突然向印度的英帕尔发动了攻势。他们的如意算盘是一举攻占这个盟国反攻缅甸的基地,同时切断中国驻印军的后路。战端初起,日军连连得手,英军防线岌岌可危。为挽颓势,盟国要求中国军队提前在云南向日军发起攻击,以策应印度和缅甸的战局,尽管当时驻云南的中国远征军还没有准备好,但出于整个反法西斯战略格局的考虑,蒋介石同盟国首脑几经商榷,最终决定提前出兵。


1944年5月11日,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揭开了反攻作战的序幕。

血攻松山


远征军强渡怒江后,迎面遇到的第一个大障碍就是松山。松山雄踞怒江之滨,俯视着怒江峡谷,滇缅公路就在它的脚下蜿蜒。此山因长满了松树而得名。1942年日军进攻怒江防线失败后,便选择了这个扼守怒江沿线的制高点作为防御重点。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动用一个工兵联队外加大量的中国劳工修筑工事。特别是在其主峰,日军在阵地上不仅构筑了密如蛛网的战壕、铁丝网和明碉暗堡,还在山顶上修建了两个大的主堡,主堡下面还有三层地道联接着各个火力支撑点。主堡的建筑极为坚固,内部有钢筋和圆木加固,外部除了坚固的水泥墙外还加了很大的复盖层。工事建好后,日军“缅甸派遣军”司令官河边正三、第十五军军长牟田口廉在五十六师团长松山佑三的陪同下,到松山视察主堡的抗毁坏强度。日军用150毫米的大炮和重达500磅的航弹对主堡进行直接的轰击,未能损伤其一根毫毛。于是,日军得意了,扬言松山能够坚守11个月以上,中国军队不死十万人休想攻占松山。守卫松山的是日军五十六师团一一三联队之一部,总共只有1260人,加上其他几个附属阵地,守军约2500人。

1944年6月4日,攻克松山的战役打响,首当其冲的是第十一集团军的新二十八师,他们连续组织了5次攻击,全部被日军猛烈的火力打了下来。7月5日,远征军调上来精锐的荣誉第一师三团和八十二师二四五团接着强攻,也是惨败而归。以后,攻防之战越发残酷,中国的生力军一批一批地调上来,又一批一批地倒下去,一个连队打光了,又一个连队接上去。山坡上布满了中国官兵战死的尸体,时值大雨滂沱的季节,战死官兵的鲜血顺着陡峭的山坡被冲下来,那场景真是名副其实的尸山血河。还有些官兵冲到距离敌人前沿很近的地方被火力所阻,进不得,退不成,只得蹲在积满雨水的弹坑中,几天几夜动弹不了。


从6月上旬到7月底,经过近两个月的攻击,在付出了重大牺牲的代价后,远征军终于攻克了松子坡、大垭口、腊勐街、滚龙坡等松山的外围阵地,只剩下代号为子高地的主峰还在日军手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