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提篮里的囚徒

衲曰 2021-05-22

更多好文,尽在“衲读”“衲曰”


1903年5月18日,提篮桥监狱启用


原载:《财经》2013年第26、27期

作者:袁凌

此处有较多删节



衲按:此文刊发于2013年,当时盛传提篮桥监狱即将搬迁,但后来并未实施。最新消息是:根据规划,提篮桥监狱大概率将迁址到青浦青东农场监狱片区。新监狱预计将于2023年建成。


2013年7月29日早晨,是刘文忠再次启程赴罗马尼亚的日子。在位于上海苏州河旁的高层住宅里,在照片里胡适和胞兄刘文辉(衲注:此刘文辉并非四川军阀刘文辉)的注视下,他拖着一条小儿麻痹的残腿打点行装,将一本自著的《新海国图志》和一本《苦囚新生记》放入看上去过于沉重的行李箱。前者是他近年考察东欧社会的成果,以及这次旅行的目的,后者则是牢狱生活的自传。


带上《苦囚新生记》的原因,是这年7月上旬传出上海提篮桥监狱面临搬迁。这一消息像一段引线,触动了他有关自己和亡兄的记忆。

1966年底,因为帮助哥哥向全国各大高校邮寄传单,刘氏兄弟同夜入狱。随后刘文辉被处决,刘文忠则在上海市第一看守所和提篮桥的囚室中活到了平反。以后他下海打拼,录得殷实身家,直到有天在旅游归国的飞机上,翻开一本友人赠送的《古拉格群岛》。


“我泪流满面,愧疚自己的遗忘。决心放下生意,为辉哥和我们那一代人的历史立传。”


在现代史的沉郁岁月里,刘文忠是提篮桥监狱中众多囚徒之一。在刑事犯的灰色背景中,这类囚徒像不绝如缕的另类行列,留下深重足印。这座监狱正是因此在历史中获得归宿。


作为中国现代监狱的鼻祖,在中国现代史上的监狱中,提篮桥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座,也是身世和个性独特的一座。它的异国血统、连绵住户和坚固囚牢,在诞生之初即负盛名。上世纪初的登场和百年后的面临搬迁,像是亲手翻开又阖上了现代监狱史的扉页和封底。这亦是一本囚徒家谱,记载着一代代背负历史或身受清算者的罪与罚。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吴立岚在上世纪90年代走进提篮桥的高墙,为囚犯们提供心理咨询。铁门在身后关闭之际,他恍惚回到幼年,走在探望囚徒父亲的路上。


吴立岚的父亲吴凯声是民国著名律师,曾营救过陈赓、廖承志等人,为“七君子”提供过援助,也曾将英国水手送入提篮桥,却在抗战胜利的惩办汉奸和1949年后的“镇反”中两度受屈,厕身提篮桥囚室。在吴立岚的记忆中,保存着母亲当年手提装有白斩鸡的竹篮前往探监的情形,吴立岚因为年幼未曾同往。吴立岚的岳父邵洵美,在1949年后的“肃反”中被送入上海市第一看守所,期间可能曾在提篮桥监狱治病。


时隔数十年,走入提篮桥的吴立岚,似乎是在补上童年的空白,又是延续父辈的脚步。


“我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因为父亲曾经被关在这里,我就多一份义务,对这座监狱、对这里的犯人负责。面对犯人,我也特别耐心。”聆听犯人倾诉时,吴立岚会忽然感到,犯人身后的牢墙上,依稀现出父亲和岳父的影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