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万象 | 弹幕语言,能否成为文艺批评的一种新形态?

肖怡帆 李雷 社会科学报社 2022-06-09

点击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


即使在社会和平台的约束下,弹幕批评变得更加文明,我们能否将所有的弹幕语言作为文艺批评的一种新形态?



原文 :《弹幕能否参与文艺批评》

作者 |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肖怡帆/研究生   李雷/副教授

图片 | 网络



AcFun弹幕视频网(简称“A站”)于2007年成立,bilibili视频平台(简称“B站”)于2009年成立。以B站为例,以“你感兴趣的都在B站”为口号,B站如今广受新生代年轻人的欢迎,每日投稿量可达数万,单种视频弹幕数量最高可达626.3万,且投稿量和弹幕数量仍呈快速增长趋势。由此可见,发送弹幕已经成为新生代年轻人的惯常评论行为。


获得一种网络上的存在感和参与感


传统文艺批评是根据一定的批评标准,对以文艺作品为中心的一切文艺现象进行分析、评价的科学活动。传统文艺批评的根本目的,一是指导创作,引导创作潮流;二是引领读者的阅读与欣赏,提升读者的艺术接受程度和深度,更好地发掘文艺作品的艺术力和影响力。与此相对,弹幕则是以字幕形式呈现的网络语言。发弹幕的门槛很低,不必具备比较高深的文艺素养、理论学养、品德修养和思想品位。弹幕形态的文艺批评的根本目的在于表达自我,寻求情感宣泄和认同,获得一种网络上的存在感和参与感,而非为了促进视频制作的进步与完善。


自由的情感表达


自由抒发的情感和弹幕发送的即时性、便捷性、无规范性密切相关。借由弹幕发送机制,我们在形形色色的弹幕中,得以窥见当代人丰富充沛的情感跨度和富有弹性的生命,他们通过弹幕尽情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社会原子化的趋势增强,互联网更是加剧了社会原子化。年轻人普遍因网络社交而感觉现实空虚,甚至因长期孤独的现实生活而患上“社恐症”,于是倾向于利用网络社交弥补现实社交的不足。当互联网社交平台提供窗口,令他们释放现实中压抑的情感时,他们得以将激情诉诸虚拟空间,寻求网络空间另一端的情感认同。



摒弃逻辑和深度


弹幕批评往往是细节化、浅层化和娱乐化的。每一个弹幕用户似乎举着放大镜,热衷于在视频中寻找人物形象、动作、背景、音乐、语言等任何细节,并直接进行评论。他们对细节进行充分挖掘后,自由施展自己的想象力,大胆联想与原视频主题和意义风牛马不相及的其他视频、大众文化、艺术作品,以及社会现实。他们随心所欲地在弹幕批评中打破二次元与三次元的界限,任凭思维无限发散。例如纪录片《一百年很长吗》第8集讲述四川广安刻章老人的故事时,视频中立即就出现 “这个声音和我爷爷的好像”“我爸妈也是一个属龙一个属虎”之类表达自我人生体验的弹幕。更有甚者,B站《红楼梦》第8集中整个贾府盛装迎接贾元春回家省亲,排场盛大,屏幕上便出现“排队做核酸”“他们怎么都不戴口罩”“宛如军训”,甚至有评价贾府女眷的礼服像“徐福记酥心糖”之类的大量趣味弹幕。弹幕用户在摆脱文明重负的同时,也构造了新的文化样态——一种无深度、无秩序、无逻辑、无营养的当代“诙谐文化”。


追求瞬时性和当下性

  

无论弹幕空间如何摒弃逻辑和深度,它们都必然由原视频激发。视频中的每一帧画面皆可成为“爆炸”的中心,弹幕如同火花迸溅,在哪一秒飞向哪一处的“意义之靶”,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在这不确定性的背后,则是深层意义上的确定性:无数弹幕的价值似乎仅仅在于宣泄发送者一刹那的表达兴奋,并释放一瞬间的观看快感。



作为符号掠夺的弹幕


弹幕作为第二级的符号系统,直接剥夺和歪曲由原视频构成的第一符号系统。无论视频作品的质量好坏,皆可能催生成千上万条的弹幕,甚至有时制作越糟糕的视频,在弹幕网站上反响越热烈,弹幕和视频一并构建了极具诱惑力的网络奇观。并且随着弹幕族的愈加庞大,符号掠夺的现象将会愈加普遍。此类符号掠夺极其迅速,令视频观众来不及理性思考,便把弹幕的内容灌输给观众,同时视频画面也立即呈现在观众眼前。在此种意义上,弹幕视频的观众是被动的。多类信息的高密集、高速度、浅层化输入,能够轻易改变观众的“前视域”,进而对视频做出与视频本身意义大相径庭的解读。


“微众”产出真实感性的弹幕批评


随着媒介技术力量不断革新与融合,人们得以更广泛、更便捷地展示、表达和分享各自的文艺感受与审美体验,普通大众能够对任何视频作品进行讨论和阐释,并且最终释放出惊人的文化消费与文化生产能力。如今文艺作品或文化产品的意义和价值不再只由业内专家赋予,草根网民亦可言说其意义和价值。弹幕批评即是大众进行文化消费和生产的典型例子。如果文艺批评的标准、主体、客体、方法、形态等方面的规定皆不因客观历史条件发展而发展,弹幕自然无法归入文艺批评,甚至弹幕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大众文化力量很可能被传统文艺批评所遮蔽。

  


弹幕作为当今网络上最为新颖的批评形态之一,由具有艺术性、审美性或娱乐性的视频作品激发,由普通大众发送以表达瞬时的情感和想法,在内容上摒弃逻辑、秩序与深度,追求群体认同和戏谑取乐;在形式上,弹幕具有碎片化、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征,以此产生一种群体狂欢的奇观。

  

弹幕批评的出现自有其价值所在。首先,弹幕使文艺批评的主体范围扩大,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加入弹幕族,在线即时地、自由地表达观点和交流想法。庞大的弹幕族能够从更多的视角出发评点视频作品,集思广益,虽然绝大部分弹幕的内容肤浅、平面化,但是从另一角度审视,弹幕狂欢更能直接而真实地反映弹幕用户对视频的情感与态度。从该角度而言,弹幕批评似乎是蒂博代曾定义的“公众”的“自发的批评”,公众对文艺作品进行口头评价,是“灵敏的”“坦率的”,“这种令人惊奇和赞赏的新生的批评,将与新生的文艺作品为伍”。有不少观点认为,目前弹幕批评理性不足而感性有余,但如果我们仍运用过去“理性高于感性”的理性中心主义审视弹幕,并对弹幕大为批判与否定,那么这不是一种精英主义和教条主义行为吗?如若我们能够以发展变化的眼光,充分正视和反思当下的文化现象,并且对过去的观念标准有所质疑,那么,碎片化、即时性的弹幕言说背后是否具有可资挖掘的群体文化无意识?

  

再者,在一定程度上,弹幕批评或许可以与传统文艺批评互通有无,相互借鉴。当今界内正在呼吁“独特的眼光、特定的语言、特别的逻辑,在评论过程中更能表现出自我的个性”的文艺批评,以此摆脱过分学院化、论文化、格式化和规范化的弊端。弹幕批评在语言活泼幽默、不拘格式和特定逻辑、极具情感个性诸方面,或可激发传统文艺批评的潜力。

  


最后不可忽略的是,传统文艺批评主要经历了民族性和西化两个过程,在王国维发表《〈红楼梦〉评论》和《人间词话》之先,存在着中国特有的各种诗话词话和小说评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后,中国文艺逐渐与西方接轨,文艺批评也逐渐模仿西方的文艺批评规范,化用西方理论,阐释中国文艺现象与作品。


直至短视频、网络文学作为当代中国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文化现象而出现,在这一方面,中国文化似乎突然跳出了西方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对于此类本土化的网络文化现象的批评,我们并没有西方理论可资借鉴,这无疑也对专业批评界构成了一种新的挑战。当职业批评家困于“理论已死”,“微众”们却以明显的“数据库读取”的方式对视频进行评论,且形成了愈来愈广泛的文化影响力。


庞大的“微众”替代业内专家作为文艺批评的主体,这并非意指文艺批评者和理论成为了明日黄花,而是 “微众”和专家各自发挥长处:“微众”产出真实感性的弹幕批评;专家们贡献学理性批评,并在大量积累批评经验后,创造适合本土文化现象的新理论。理论的提炼和创新,最终离不开学界和专家。当“微众”的弹幕批评以其鲜明的特色纳入当代文艺批评版图之内时,文艺批评或许会呈现出新的面貌。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56期第6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弹幕”:一种文学“人际书写”的新形态 | 社会科学报

万象 | 大众批评时代,你真的会“批评”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