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旅游导向下的劳动力回流,如何促进乡村振兴? | 社会科学报

王心蕊 社会科学报社 2022-11-22


乡村振兴不仅要求产业兴旺,更要实现人的振兴,因此,引凤还巢,吸引外出农村劳动力回流迁移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乡村旅游有助于促进劳动力回流,但发展旅游并不必然引致劳动力回流,地方政府应因势利导,增强乡村的吸引力与宜居性,并制定合理的返乡就业与创业政策。



原文 :《旅游导向下的劳动力回流与乡村振兴》

作者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    王心蕊

图片 | 网络


“强外流”与“弱回流”并存


我国正处于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之中,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大规模迁移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89%,较2010年提升14.21%,考虑到我国人口基数较大,近十年由农村迁移到城市的人口规模已超过2亿。然而,城镇化——尤其是大量流动人口依附于大型或超大型城市的“大都市化”——并不等同于农村人口的“市民化”。2020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5.4%,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3.89%)仍有差距。这一差距意味着部分农村劳动力进城市后无法享受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只能处于“半城市化”状态,流动人口在城市的文化融入、社会融合、地方认同等问题不断凸显。


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在“强外流”的同时也存在着“弱回流”,他们不断地往复于城乡之间,形成了一种具有惯性的迁移模式。一方面,农村户籍人口在城市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在农村却享有宅基地和承包地权,这使得他们无论何时在农村总是有家可归的;另一方面,赡养与继承、落叶归根等传统的乡土文化仍未断裂,多数农村劳动力会在青壮年时进城务工,而在中老年时回乡务农,贺雪峰将此称为“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劳动力再生产模式”。然而,这种模式却并不一定适用于“新生代”群体(学界多将1980年作为划分新生代与非新生代的时间点)。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在文化素质上普遍更高,相比于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群体受乡土文化的影响较小,与农村的联系弱化,对城市的认同感更高,并具有强烈的市民化意愿。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新生代群体难以真正“嵌入”城市,只能徘徊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出现城市与乡村的“双重脱嵌”。




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城乡迁移呈现出了循环往复的特征,城与乡的二元割裂使得多数农民工难以实现真正的“离土又离乡”。第一代农民工受家庭等因素的影响更倾向于返乡,而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则在留城与返乡之间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抉择。对于乡村地区,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乡村的文化衰退、空心化等问题亦不断加剧。因此,如何合理地配置人口资源,实现城乡统筹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被动回流”向“主动回流”转变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旨在促进人口、资源等要素向乡村流动。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相比较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乡村工业,乡村旅游的发展是根植于乡村的,这种根植性使其既深度依托于乡村资源和乡土文化,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乡村资源的利用和文化价值的挖掘。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旅游发展不仅增强了乡村的经济活力,也为外出劳动力的主动回流提供了新的路径。


具体而言,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并引致劳动力回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旅游发展带动乡村产业兴旺,为返乡劳动力提供就业与创业机会,当地居民通过经营农家乐、家庭旅馆,出售特色农产品和工艺品等方式参与旅游并获得经济收益;其次,旅游发展推动乡村现代化建设,改善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环境,增强乡村吸引力(尤其是对新生代群体的吸引力),缩小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让乡村真正成为人们愿意在那里生产、生活和居住的地方;最后,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重新挖掘乡土资源与文化价值,使乡村文化不再是现代化序列下的落后象征,而是承载着乡愁的集体文化记忆,增强乡村居民的地方认同,并促进外出人口回流。



笔者基于社会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总体上,乡村旅游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意愿,若家乡发展了旅游产业,劳动力回流的可能性将提高3.839倍;与此同时,两代农村劳动力在迁移动机和回流诉求上存在代际差异,相比较于第一代农村劳动力,旅游发展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促进新生代群体的回流迁移。这主要是因为:第一代农村劳动力的家庭责任意识更强,且与乡村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他们在城市缺乏就业机会时更倾向于“被动式”回流,无论家乡是否发展其他产业(如旅游等);新生代群体则恰恰相反,个体、家庭等微观因素对其回流迁移的影响不大,他们向往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渴望城市文明,而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乡村地区的城镇化与现代化,这会对新生代群体形成“拉力”,促使其“主动回流”。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乡村正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尽管旅游有助于带动乡村经济并吸引劳动力回流,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乡村会存在较大差异,旅游的作用和影响也不尽相同。根据笔者对乡村旅游地的追踪调查,旅游发展阶段与旅游季节性波动都会对劳动力回流产生影响。例如,对于处于前旅游发展阶段的乡村,当地政府通常已将旅游发展列入计划,在政府主导下,部分村民返乡重新修建房屋,积极准备参与旅游业,但在这一阶段,由于游客较少,乡村社会经济尚未发生实质性改变,劳动力回流后发生职业转变的比例很低,主动回流者极少,多数劳动力返乡后仍会发生再迁移。类似地,受旅游季节性影响,一些乡村旅游地呈现出明显的淡旺季,并由此形成了外出劳动力的“季节性回流”现象。农户通常以家庭为单位参与旅游业,淡季时通常是女性在家经营,其他劳动力(主要是青壮年男性)外出务工,而在旺季时,这些外出者会回流并辅助家庭进行旅游经营,因此在一些乡村旅游地,存在一定规模的“旅游旺季返乡从旅、旅游淡季进城务工”的“半旅半工”人口。旅游导向下的“季节性回流”现象反映了目的地旅游劳工需求与城市用工需求之间的平衡,但节奏上的难以匹配也可能加剧这两种需求之间的矛盾。




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徘徊在城乡之间的农村劳动力提供了返乡从旅的方式与路径,使劳动力由“被动回流”向“主动回流”转变。在总体上,乡村旅游能够显著提升劳动力的回流意愿,尤其是有助于提升新生代群体主动回流的意愿;但对于处于不同旅游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在引致劳动力回流的效果上存在差异,部分乡村旅游地存在着“季节性回流”现象。因此,应审慎看待旅游发展的作用与效果,并不是所有乡村地区都适合发展旅游,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地制定乡村发展规划,以实现产业发展与人才回流的正向循环。


引凤还巢:促进劳动力回流


乡村振兴不仅要求产业兴旺,更要实现人的振兴,因此,引凤还巢,促进外出农村劳动力回流迁移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乡村旅游有助于促进劳动力回流,但发展旅游并不必然引致劳动力回流,地方政府应因势利导,增强乡村的吸引力与宜居性,并制定合理的返乡就业与创业政策。


一方面,应努力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地区的经济收入正在稳步提升,但城与乡在公共服务上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劳动力返乡与否,经济收入只是主导因素之一,农村地区是否能够享有良好的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生活等是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政府要将更多的资源分配给农村,使农村能够享受与城镇同等的公共服务,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另一方面,应为返乡入乡人口提供切实有力的政策支持。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返乡入乡人口将大幅增加,乡村地区正在成为创业创新的试验田,返乡的回流劳动力与入乡的“新乡贤”也将成为乡村建设最有力的主体。因此,政府应给予不同群体相应的政策支持,吸引多元主体介入乡村发展,增强乡村活力,将乡村真正建设成为人们乐于生活、居住的地方。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66期第2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新型支农政策组合:打造“三赢”局面,推进乡村振兴 | 社会科学报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 社会科学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