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祖庆:儿童阅读,何必画地为牢

张祖庆 祖庆说 2021-10-10



当下的儿童阅读,画地为牢的怪象,愈演愈烈。


倡导读经,对国学以外的文字不屑一顾,甚至大加鞭笞;


倡导童书,对童书以外的书籍不闻不问,常常自动屏蔽。


研究国学吟诵,眼里心里只有吟诵,仿佛吟诵是世界上唯一正确的阅读方式;


主张个体自读,便觉师生共读有罪,彷佛自由阅读才是唯一正确的阅读路径。


呼吁中国孩子读中国书,于是翻译作品就是毒草,就得抵制;


主张中国孩子多读外国书,于是所开列长长书单,满纸西洋。


……


我们的儿童,正被画地为牢自以为是的大人圈养起来,“只看见高墙四角的天空”。


可怕!


面对画地为牢的种种怪象,我们不妨来追问几个问题:



              第一,儿童成长究竟需要什么


“人是他吃进去的东西”。这是常识。吃下什么,就会长成什么。东方人和西方人,南方人和北方人,之所以差别明显,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饮食结构不同。这个“吃”是对于肉身成长来说的。广义地说,这个“吃”还指的是人的见闻。一个人见到什么,他(她)的精神世界就会是什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阅读,在一个人的成长史上,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回到儿童来讨论。儿童的成长,同样需要两方面的食粮。一是吃的食粮,二是精神食粮。前者,我们似乎不必担心,因为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饮食结构。后者,则不容乐观。台湾学者郝明义先生在《越读者》一书中,提出了人的饮食四种主要成分;主食、副食、夜宵、零食。我想,将这四种食物,对应于儿童当下的阅读材料,是否可以做这样的描述:


主食:天天在读的教科书。虽然经过很多专家呕心沥血的编写,质量也越来越高,但教材往往被赋予太多使命,入选的文字,并非全部是第一流的作品。


副食:被直接肢解成一道道题目的操练式读物——作业本;


夜宵:一群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人,编出来的名目繁多的教辅资料;


零食:儿童书包里装的自己喜欢阅读没事就翻翻的书籍。


面对这些食物,儿童何为?教师何为?


主食——教科书,尽管养分不算最佳,但不得不“吃”


副食——必要的作业,也是一定要“吃”


夜宵——教辅资料,即便我们不让学生“吃”,家长会逼着孩子们“吃”。


于是,语文老师所能做的,就只能在“零食”这个阵地上,帮助儿童改变阅读生态


可是,当下的儿童,书包中装着的主要是什么? **樱、**疙瘩、***世、***虎队、**漫画……等等,这类读物,以搞笑、无厘头、灵异、奇幻为主要特征。长期读这类读物,人会长成什么样?


可想而知!


因此,改变当下儿童阅读生态,要从适度引导他们的自由阅读的口味入手。一者,教师要将更多的好书,带到儿童的身边,让儿童自己学会选择好书,远离坏书,爱上好书。叔本华在《论阅读和书籍》中说:“阅读好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不要读坏书”,只有身边好书多多,儿童才会远离坏书。二者,教师要带着孩子们亲近经典、鲜活而富于童趣的语言,在诵读中,浸润、涵咏,把最明亮的富有新鲜感的语言,带给孩子们,让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也变得明亮、变得润泽。


“成长意味着相遇,遇见他人,遇见书籍,遇见精神,于是,生命的枝干拔地而起”(法顶禅师语)。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的成长,需要各种各样优质精神食粮。经过筛选的经典、精心挑选的优质童书,都是儿童所需要的。优质的读物,是不分年代,不分国界,不分种类的。


儿童生长,需要五谷杂粮!



         二、是否关注了儿童当下的阅读体验


儿童阅读的出路,最终还是要回到儿童本身。我们要站在儿童当下和未来的双重时空维度去审视。


我们既要为儿童的未来着想,更要为儿童的当下考虑。


越来越多的人推崇国学热,固然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但物极必反,过头了,就会出问题。过度用力的儿童国学诵读,往往忽略儿童当下的阅读感受,一厢情愿地高喊“对儿童未来负责”,却不知道所作所为,是不是真正对儿童的未来负责。


(一再申明,我并不是反对诵读经典,而是反对读经运动;适度的诵读经典,不但是必要的,而是必须的。)


著名语文教育家黎锦熙先生说“从前女子用布来‘缠足’,我们可怜她伤害了天然的肌肤,不得不设法解放她;现在儿童用文言文来‘缠脑’,我们可怜他伤害了天然的性灵,所以也要设法解救他”。


很多专家、学者,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与忧思。薛瑞萍、朱煜等老师,反复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读经典,但不读经。”(请参阅薛瑞萍:《我为什么反对读经》http://club.baby.sina.com.cn/thread-3272400-1-1.html )


“读经典”,绝不等同于“读经”!我们,需要对经典,作广义和与时俱进的理解。《新经典  日日诵》一书附录中,记者与主编李振村在访谈中,提到“新经典”的四大特质,个人非常认同。


1.新经典是民族的,传统的。它包含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述,如《论语》《道德经》等。


2.新经典是多元的,开放的。它包含着我国各个历史时段的多种文体,也包含着国外经典的文化作品。


3.新经典是鲜活的,成长的。经典不是僵死的,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不仅包括古典作品,现代美文亦可。


4.新经典是优美的,典范的。它是语言中的精华,语言不美不选。


从“民族”、“多元”、“鲜活”、“优美”这几个层面,去构建全新的“经典”,而不是简单地实施“读经运动”,这是对“经典诵读”的最大贡献。


所幸的是,这些年,探索“新经典”的人,越来越多。《青春读书课》《日有所诵》《儿童母语课》《小学生名家文学读本》等,将国学经典、古典诗词、现代诗歌、儿歌童谣、中外美文,一一编入。这些编书的人,深深地知道,儿童阅读,需要兼容并包,而非画地为牢。



        三、“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可以改变吗


不知道为什么,这年头,走极端的人越来越多。总喜欢放大自己的观点,总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唯一正确的,对方的观点一定是错误的。罗曼•罗兰说得好,“如果你想独占真理,真理就要嘲笑你了”。语文教育,谁都不敢说自己真理在握。语文,本身就有无限的多元性,要容许各种探索并存、多种流派纷呈,语文的百花园,才会生机蓬勃。


当然,我们倡导个性化探索,并不是鼓励走极端。那种相互排斥、画地为牢的做派,更是要不得。


关于中国孩子是不是“只能读中国书“,关于师生整本书共读是否“用力过度“等问题,我在下面帖子中,都有相对完整的表述(若有兴趣,请点击下方蓝字阅读),此处不再赘述。


整本书共读的意义与价值

推荐书单为什么外国童书比例这么高


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有矛盾性和对立统一性。简单的“统一”无法彻底解决事物内部的矛盾对立;一分为二的“对立”,则会失去部分事物。那么,有没有第二种思维方式呢?有!那就是庞朴“一分为三”哲学观指导下的“融合”。“融合”不是简单的1+1=2,而是1+1=3,简单说,就是一个事物+第二个事物=第三个事物。


“合”的思想已成为五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道家的“天人合一”,儒家的“致中和”,讲的都是融会贯通,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气象。融合,并不是使旧有的事物失去本质属性,而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新的事物。融合后的新事物具有多方面的特性,具有全新的特色。


像瑞士军刀,包含各种刀具,具各种刀具功能于一身,但已不是各种刀具的简单相加,这就是融合思维的创新产品。事实证明,“把很多看似对立的事物融合于一身”,是完全应该也完全可能的。


语文教育亦然。互相排斥,互为攻讦,彼此拆台,彼此否定,必定乌烟瘴气狼烟四起;互相容纳,互擅胜场,见仁见智,兼容并包,才能激荡出美好的旋律。这,是一种襟怀,一种气度,一种雅量,一种自信,更是一种境界。


儿童阅读,当用“融合”思维去重新看见,重新构建。


用“融合”的思维去“看见”儿童阅读,你便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我们既能看到经典诵读在积淀儿童人文气韵上的教化作用,又能看到当代童书对童年生命的诗意安顿;


我们既能看到中国童书对母语习得的“潜移默化”之功,又能看到外国童书对儿童视野的“洞开天窗”之功;


我们既要看到自由阅读是对每一个儿童个体的尊重,又要看到适度的师生共读更是课程的应有之义……


因了这样的“看见”,我们在重构儿童阅读课程的时候,也许就不会非此即彼、非白即黑;


因了这样的“看见”,我们就会在用心做好自己事儿的同时,不会急急忙忙地否定他人;


因了这样的“看见”,研究国学的人也许看童书不再觉得幼稚,推广童书的人也许看国学不再觉得僵化;


因了这样的“看见”,班级共读与个性化阅读,也许可以处理得更加妥帖,中国童书和外国童书也许比例更加合理;


……


一句话,语文中人,都要放下“我执”,敢于“去蔽”,善于“融合”,方能拨云见日,别有洞天。


如是,儿童幸甚、语文幸甚、教育幸甚、未来幸甚。





世界阅读日,欢迎关注我的新书——



          相关链接,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