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六年磨一剑 张祖庆演讲录全新上线 | 从课堂到课程:教师专业成长12讲

李政涛、张祖庆 祖庆说 2024-01-09

图为2021年8月疫情期间,祖庆老师刚刚做完一个人的演讲,坐在空荡荡的会场回味~




特级教师张祖庆

送给教育同行的珍贵礼物。

拨开教师专业成长中的迷雾,

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指明方向,

提供“脚手架”。

张祖庆

#

作者简介

张祖庆,浙江省特级教师,谷里书院创办人。著有《张祖庆讲语文》《童年不可错过的文学课》《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如何从新手走向卓越》《给青年教师的36条成长建议》《刚好遇见——张祖庆散文精选集》等,编著《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与测评》《光影中的创意写作——46节电影作文课》等,主编“小语100课丛书”“名家笔下的中国老城市丛书”等。开有微信公众号“祖庆说”。

#

内容简介

本书是知名特级教师张祖庆的网络研修课程 “从骨干教师到卓越教师”和“创新型教师12堂必修课”的精选集。上万名一线教师在听完网络课程后开启了专业成长之旅,收获了成长的喜悦。作者精选网络课程中备受好评的12讲内容,结集成书,以解答困扰很多一线教师的3个问题:教师如何获得专业成长?怎样才能上出有创意的好课?怎样开发自己的特色课程?


在书中,作者讲述了自己30多年的专业成长经历,结合多位教师朋友的成长故事,提炼出教师专业成长的底层逻辑和路线图;展示了自己的10多个课堂教学案例,指引教师如何有创意地备课、上课;提供了自己开发的阅读课程、创意写作课程、电影课程等10多个课程案例,从课程的萌芽、开发、升级,到成果转化,清晰地解析了教师做课程的全过程。


30多年的教书育人故事,20多个经典课例,高度浓缩在12讲文字中,只为解答教育同行的3个成长困惑。本书既有温暖而令人百感交集的故事,又有诚挚而令人醍醐灌顶的箴言,内容丰富且意蕴悠长。

#

本书亮点

①怎样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规划?作者讲述他30多年的专业成长历程,结合多位教师朋友的成长故事,总结出教师专业成长路线图。

②怎样上出有创意的好课?本书有10多个好课案例。从备课到上课,全程展示上出好课的秘诀。

③怎样开发具有学校或教师个人特色的课程?本书提供阅读课程、写作课程、绘本课程、电影课程等若干个经典课程。从课程的萌芽、开发、升级,到成果转化,清晰地解析了教师做课程的全过程。


这本书刚刚上线不到2小时,就售出400多本,平均每分钟3.6本。



扫码 遇见好书~


图书目录


推荐序  成长,是修炼出来的/李政涛


上编 从优秀走向卓越  

第一讲   走出职业生涯的洼地

第二讲   专注力是优秀教师成长的原动力

第三讲   教师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


中编 修行在课堂    

第四讲   文本细读与教学设计

第五讲   怎样上有创意的好课(上)

第六讲   怎样上有创意的好课(下)

第七讲   怎样上好作文赏评课


下编 做自己的课程设计师

第八讲   做自己的课程设计师

第九讲   整本书共读的应为与可为

第十讲   交际语境下的教材作文课程重构

第十一讲   儿童创意写作阶梯课程

第十二讲   我的电影课程的前世今生


后记














精彩书摘

成长,是修炼出来的
文/李政涛

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虽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成长为像张祖庆一样的名师,但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有可能成长为像他那样的“明师”:既有对“教育事理”或“教育之道”的明晰,也有对“教师成长事理”或“教师成长之道”的明澈。
其中,“教师成长事理”的核心在于修炼。在本书中,祖庆展示了独特的教师修炼之道。
修炼的本义,来自“修”和“炼”各自的意蕴与内涵。
“修”即修养,有修正之意。人生这棵大树,在生长过程中,时常会长歪,或者生出很多有碍观瞻的斜枝,需要用锐利的剪刀去修剪纠正。因此,生长的方向很重要。宝贝放错了位置,就是废物。的确如此,祖庆以自己的成长体验为此提供了事实依据:“当年,我一边想成为优秀的教师,一边想当优秀的副校长,结果是两边都没做好。”因此,教师成长之路上首要的修正是方向的修正:“放对位置,就是看准方向。看准方向,比什么都重要。”只有方向确定无误,生命的能量才会灌注在正确的通道上,才能避免把宝贵的能量投入沼泽和迷雾。只有明确了成长路径与策略,才会有的放矢。修正的同时,还要修养。修养是一种功夫,包括养心、养气、养神,核心要义在于专注,包括专注地拜师、专注地阅读、专注地做课程和专注地写作。任何专注都是一种凝视,而且是从学会凝视自己开始:将目光从外部抽回,返回自身,走上反思之路。凝视自身就是反思自身,唯有如此,真正的学习之路与成长之路才开启。
“炼”即锤炼。千锤百炼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锤炼依然与方向有关,在祖庆看来,方向就是底盘:“只有底盘功夫打扎实了,人才能够冒出来。如果底盘不稳,即便现在到了很高的位置,最终还是会摔得很惨。”底盘功夫就是阅读的功夫,包括读人、读书、读物和读课(听课)。从我个人的生命体验来看,阅读要扎实有效,必须经过细读、研读和“磨读”的过程。祖庆的办法是抄读:“比如我想向于永正、贾志敏、支玉恒这些老一辈名师学习,就把他们所有的教学实录找出来,一篇一篇地手抄下来。抄着抄着,有些内容我就记住了。慢慢地,那些教学评价语、指导朗读的方法、教学设计的智慧就会移植到我的身上。”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笨办法,但实际上却是卓有成效的好办法。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实现与大家、名家生命能量的共振共生。这绝非轻松惬意的过程,其间的酸甜苦辣,只有真正的修炼者才能品尝到,才能深切体会到锤炼亦是熬炼……
“修”与“炼”存在着内在的契合与关联:有了“修”之后的“炼”,才有底气和根基;有了“炼”之后的“修”,才有落地和扎根的可能。

经历了如上修炼历程的教师,必将踏上真正的成长之路。这条道路必然漫长,也注定孤独,却是实现、创造并因而确证教师自我生命价值的唯一道路。


点击图片链接

张祖庆:以匠人精神,打造让人震撼的学术讲座


后记
文/张祖庆
这本演讲录,来源于蒲公英教育智库开设的网络课程。这既是一本“说”出来的书,又是一本“长”出来的书。
这的确是一本“说”出来的书。
应吴虹、秦双梅女士的约请,我于2016年10—11月和2018年10—11月,先后两度开设网络课程“从骨干教师到卓越教师”“创新型教师12堂必修课”。主要讲教师的专业发展,听课人群大多是成长中的年轻教师、骨干教师。
那是一段艰辛而幸福的授课时光。
说它艰辛,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网络授课和现场讲课差别巨大。现场讲课有观众,有互动,有回应,可控性强。网络授课时授课者经常处于自言自语的状态,一如站在空空荡荡的剧院里,独自面对空气讲课。为了让听课的教师不至于在听课时产生睡意,我尽量少讲理论性的内容,多讲故事和实操案例,因此,这本书写的大部分是实践性的内容。有时,我还要面对临时出差或网络信号不稳定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二是网络授课对课程内容的要求更高。两个多月时间,面对同一拨儿人,连续讲12次课,每次讲一个半小时,所讲内容不能重复,所举例子不能雷同,且在讲座结束后要接受学员的即兴提问,要瞬间做出回应,这对我来说,的确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有时,直播前20分钟,我连饭都来不及吃,还在反复修改课件。其中艰辛,无法细说。
说它幸福,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讲课本身所带来的幸福感。看着自己精心准备的课,受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员的热烈回应,这种幸福感是从心底升腾而起的。二是学员们此后的成长带给我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应当说,参与网络听课的,都是非常爱学习的教师。这些教师有强烈的成长愿望,不少是自费参与的。这些全程参与听课的教师,课程结束后,自发地与我结为成长共同体。课程结束,生长开始。有的教师在写作上突然开窍,常有佳作见诸报端,其中一位教师5年发表了近50篇文章,拿到了省级论文评比活动的特等奖;有的教师潜心于课程建设,在某个领域屡有卓越表现;有的教师成为网络课程的核心导师,带着全国数万名小学生潜心阅读;有的教师在全国教学比赛中评上特等奖、一等奖;有的教师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核心人物;有的教师成长为副校长、校长,其中有两位教师被评为特级教师……
所有的成长,都是教师自身努力的结果。我和我的课程,只是起到有限的助推作用。有幸见证这些教师的成长,我倍感欣慰。

张祖庆:“哪怕只有一个观众,我也会把课讲好”


不少学员在与我交流的过程中,说自己在课程结束后,常常进入课程回放区,回听我的课程,每次重听都有不同的收获。于是,我萌生把演讲内容整理成书的想法。至少,可以让没有机会听课的教师,从文字中获得成长的力量。
我整理了初稿,丁素芬和陆麒娟两位学员后期深度介入,经过无数次讨论、梳理和统整,终于,在2019年3月中旬,她们把相对完整的15讲稿子交给了我。我花了两个月,又做了一次深度梳理,并请邱成立先生做了较大幅度的压缩。
预计于2019年7月再次修订,8月份把稿子交给出版社的。后来,2019年8月,我辞职了。于是,书稿修订,一再搁浅。这一搁,就是两年。
一晃到了2021年,无法再搁了。2021年4—5月,因过度劳累,我耳鸣发作。我谨遵医嘱,在家休整。其间,我重拾书稿,再次修订。
再次修订时,我才发现,我的很多观点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有些课例也已时过境迁。
为了尊重事实,又能做到与时俱进,我对书稿做了一些技术处理。观点变化的,按照现在的思考来改写;所举的课例,均来源于两次网络课程。因此,演讲录中的少量案例,是原人教版教材里的。原定15讲,有的内容现在觉得相对肤浅,便忍痛删掉。还有其他一些内容,也因篇幅缘故,撤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的确是“长”出来的,越长越瘦,也越长越丰富。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整本书先“说”后写,尽管后期做了比较多的润色,但依然有明显的口语痕迹,有些地方甚至有些啰唆,请读者朋友见谅。
现在,回顾成书历程,真是百感交集。
借此机会,特别感谢丁素芬、陆麒娟、邱成立等朋友的辛勤劳作,也要感谢所有为这本书的整理付出心血的伙伴们,她们分别是曾燕燕、梁文雅、王宁宁、任小晋、狄柳英、王克梅等。
愿这本小书像一颗颗蒲公英种子,飞向辽阔的适合它生长的土地。



扫码  遇见好书~



—END—
来源 | 源创图书  编辑 | 书生
主编 | 卓雅  终审 | 种豆南山
推广合作 | 木子(微信)lixin13551044584
常年法律顾问 | 浙江铭广律师事务所 王婷● 张祖庆:课标学习,可否悠着点? 70部名著电影,直接观看(转给家长) 教师应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阅读空间
步骤   成为谷里推广员请扫描二维码—进入谷里书生中心推广商品—生成专属海报—长按保存后推广邀请好友(下级推广员)—长按保存发出邀请自动结算,推广无忧
将我的公众号设为星标茫茫人海中,永不失散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三个点点——点击“设为星标”(或在右下点个“赞”“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