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过来人告诉你,水下考古什么样

童笑雨 文一君 2023-03-28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出   品 | 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


“每次下潜,在茫茫的海底中探摸到文物时,总有种触摸到历史的感觉。”王光远指着展柜中一枚篆刻着“源合盛记”这四个字的印章说。这是他在2019年“小白礁I 号”清代沉船遗址水下考古重点调查时发现的。



自1987年中国成立第一个水下考古机构以来,目前中国共举办8期培训班,培养了近150位水下考古队员,其中海洋大省浙江共有15人。


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的水下考古团队有8人,占据了浙江水下考古的“半壁江山”,被誉为“水下考古的宁波力量”。


“宁波力量”不仅在宁波,在浙江、江苏、上海等海域,他们都承担着组织、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发掘任务。同时也经常参与到全国乃至国外的许多重要的水下考古项目当中。



王光远拥有13年水下考古经验,现就职于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水下考古潜水长之一。


作为老队员,他在刚加入这个团队的前几年,由于中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短缺,开展的项目又很多,所以每年都有半年以上在海上。他笑称,那几年不是正在开展水下考古项目,就是在前往水下考古项目的路上。



与陆上考古不同,在水下考古经常要在远离大陆的海岛甚至工作船上工作生活,同时在工作过程中还会面临很多意想不到险,虽然从业者要经过专门的潜水培训,持证上岗,但工作起来其艰辛程度令人难以想象。


如水温过低,在水下长时间工作会导致身体失温;由于风浪大,水下能见度低,有时伸手不见五指,完全靠手去触摸;要时刻注意气瓶内气体的余量、工作的水深、工作的时长,每个不小心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同时还提防海洋生物的袭击,如水母,皮肤裸露的地方被蜇后会红肿好几天,痒痛无比。此外海底的渔网有着致命的威胁。


除了工作环境与陆上考古存在很大差异,水下考古使用的工作、设备也有很大不同。



首先在找寻水下文物的过程中,水下队员要经常使用“多波束测深仪”“浅底层剖面仪”“磁力仪”“旁测声纳”等专业探测设备。


在下水调查、发掘时,还要经常自己动手自做方便水下工作的各种小工具,如有刻度的绳子可以方便水下探摸时记录遗迹、遗物的位置;特制的防水纸笔,用于在水下记录相关数据;特制的工作平台方便工作人员下水和提取文物;手工制作的“探方架”在发掘时为遗址的精确测绘提供参考等。



这些年的“下海”经历中,最令王光远印象深刻的经历发生在2009年“小白礁I 号”沉船重点调查期间。


“小白礁I 号”是一艘沉没于宁波象山石浦渔山海域小白礁畔水下24米处的清代道光年间的远洋木质商船。2008年被发现, 2011年获批立项,成为浙江首个正式获批立项的水下考古发掘项目。


“小白礁Ⅰ号”发掘现场鸟瞰


“那段时间,早上8时到下午6时都是工作时间,考古队员每天每人下水2次,每次水下工作1小时,出水后还要为协助其他队员做下水前的准备、完善记录各种水下的数据。”哪怕过了8年,王光远仍记得下海时的场景。


他记得,那天渔山岛上正逢大暴雨外加大风,阵风7级至8级。乘船到达 “小白礁I 号”水下考古工作平台时,工作平台在急风骤雨中不断摇晃,但考古队员们还是一如既往地穿上潜水服,系好压铅带,背上重约40公斤的双瓶装备和水下考古工作,在24米深的海水中作业。


历经百年的木船,被发现时,已残断为东西两半,呈摊散状态。当天下海后的能见度基本为零,仅能进行简单探摸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王光远能做的,只有隔着手套,一寸一寸地摸索。


“小白礁Ⅰ号”所在海域航拍影像


得益于不放过一个角落的细致,他摸到了一个方形的物品,根据搜索绳和指北针记录好位置后,将其提取出水。


出水后才发现这是一个造型规整的锡盒,同时锡盒里面存有一枚标明商号的玉石印章,上刻“源合盛记”四个字。也正是这枚印章的发现,为之前“这是一条商船”的判断,提供了佐证。


据悉,2014年发掘的“小白礁I 号”清代沉船共出水船载文物共计1060余件,包含品相精美的青花瓷碗、五彩瓷碗、清朝和越南铜钱、西班牙银币、名家制作的紫砂壶、宁波特产石板材等物品。


“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之水下工作(2012)


“小白礁Ⅰ号”沉船不仅因其众多珍贵的出水文物和“中西合璧”的船体构造为社会所关注,更因其先进的工作理念、科学的考古方法、创新的科技应用、超前的保护意识和多重的安全保障等被誉为“中国水下考古的又一创新之作”。


金涛是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水下遗产中心负责人。他说,所里的队员们不仅干过陆上考古,也干过水下考古,不仅能发掘文物,还能修复,基本都是全能。他自己也曾参与过“小白礁I 号”的现场发掘。


炎热的盛夏,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宁波基地,一股凉意扑面而来。“因为文物保护需要,这里的湿度是100%。”循着金涛的目光,是一个装满水的异形水池,里面存放着236块船板,均来自于“小白礁I 号”。它们在水池里“躺了”近六年。



据悉,在开展“小白礁I 号”船体发掘前,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就会同相关机构,编制了保护修复方案。为“小白礁I 号”保护修复制定了一些列,如脱盐、脱硫、脱水、填充加固、干燥定型、复原研究、安装复原等工作,同时提出边保护边展示边修复的理念。


如今,正处在脱盐、脱硫的过程中。


“海水中盐分大,船体由于在海水中的长时间浸泡,每块船板中都含有大量盐分,不脱盐对后期保护不利。同时,百年前的船钉都被腐蚀,产生了很多硫化物,同样需要对其进行去除。”金涛说,保护期间每个月都需换一次水,每块船板都被编号,为脱水定型之后的复原做准备。



“水下考古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金涛说,用十余年的时间,修复一艘沉船,不足为奇。


王光远说,水下考古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才能完成的一项工作,是一场“持久战”。通过水下考古工作,将历史展现在公众面前,是水下考古人的荣幸。


—END—


往期回顾:

一只手就能拎起来的卫星 | 高考满分作文
许江口述 | 如果古人有网络浙江学生归国记今天为他刷屏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