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把握急转弯背后的三条线

镇长助理 大树乡御史 2023-04-15


有些事情,是时候总结一下了。


2022年末,要说什么事对中国人影响最大,它不会是美国加息,也不会是俄乌冲突,而是我们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


自2023年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至此,实质性地彻底放开在名义上也完全落实。


然而,彻底地放开背后却有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今天大树不打算谈“果”,而是要复盘“因”,因为只有了解决策背后的逻辑,我们才能在以后做好趋避,才能让自己不至于陷于被动。


当前,所有政策决策者都必须把握的一根主线是什么?


财政。


是财政,而不是经济。


发展经济是官员考核目标之一,以GDP为核心指标选拔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机制也是我国政府运转的重要机制之一。


但是,这一切都建立在平常时期。


因为在平常时期,考核是阶段性的,财政有多种方式保证收支正常,常态是利用财政做事,然后静待考核;


但在非常时期,官员也许等不到考核,就面临着财政失衡的窘境。


财政失衡,就意味着没钱了,没钱就没法办事,没钱甚至没法维持正常运转。


举个例子就很好明白了:


当你每天都有饭吃的时候,你可以盘算着怎么升职加薪;当你发现明后天饭都吃不上的时候,人是不会考虑明年怎么办的,甚至不会考虑下周要干什么。


短缺就会变得短视,这无论对于我们个人,还是一个组织机构,都是会有严重影响的。


我们过去几年的财政状况怎么样呢?


首先要明确各级政府钱袋子的构成,它们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构成了地方财力的主体。


而政府基金预算,其主要收入来源为国有土地出让金,2020年全国政府基金预算收入中土地出让金占比高达90%。


在了解完基本构成后,大树做了一个简单地统计,不全面,但也足够说明问题,展示如下:


全国(中央+地方)财政缺口 单位:万亿

地方财政缺口 单位:万亿


关于数据,大家关注最后的缺口合计就行了。


从数据可以看出,2018、2019和2021年缺口情况比较一致,2020和2022年缺口情况比较严重,2022年地方财政全年收支情况将比2020年新冠爆发时还严峻。


这从侧面可以说明,有些人说的,“被封三年”,是带节奏。完全封闭是要花钱的,钱都不花,用什么封?用爱心吗?


另一方面,我们的现实抉择也说明,2022年地方财政的确遇到了很大困难,收入锐减,但事情要做的一件不少,甚至更多,给地方造成了很大压力。


地方财政赤字一般需要中央进行转移支付来填补缺口,仍然不足的部分则需要借债,而借债环节就是大家熟悉的土地金融。


可2022年房地产是什么情况,大家心里都有数。


三条红线威严尚在,毕竟我们仍需慢慢消化“涨价去库存”时遗留的各种问题,如居民杠杆、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等,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再拿出“夜壶”了。


同时,2022年我们面对的对手变得更强大了,而且强大了很多倍。


2020年初,新冠原始毒株的R0约在2.5至3.3之间,2021年大流行的德尔塔毒株R0约为5.1;而2022年北京流行的奥密克戎BF.7的R0值高达约18.6。


R0用来衡量传染性,R0越高,传播越快,当R0值为20时,意味着一个病毒感染者会传染20个人。


可以说,奥密克戎是人类历史上传染性最强的病毒之一。


做个最简单的计算,2021年德尔塔病毒传染了5个人,那么因为这5个人的密接而静默的区域是不是很小,要负责的人是不是很少?


2022年奥密克戎能传染20个人,那这个静默区域是不是一下会扩很大,要负责的人是不是得翻几倍?


算呆账都知道2022年地方将会多花很多钱。过去的防控方法很显然就不经济不合算了。


钱少事多,何以为继?


但是这只是基本面,并不能决定具体的时间窗口。


就好比,一家上市公司今年业绩爆表,人人都知道它要涨,但是并不代表明天就是买入机会,买完之后完全有可能套人亏损。涨是趋势,但趋势并不能告诉你买入时机。


所以,就要看其他线,而第二根线就是组织里的路线。


教员有句话说的好,叫“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那路线怎么决定?还是与人有关。


胜利闭幕之后,我们更新了路线,也选出了新的队伍,一派万象更新气象。此时此刻,向着新征程迈步,正是顺理成章。


除了对内的线,最后一条线就是对外的线。


G20是一个重要事件(11月15日),因为这标志着中美缓和,当然这也只是缓和,因为双方都没必要立即鱼死网破,双方都认为自己还有胜算,同时也都有大量的内部问题需要处理。


美联储政策转向(暂缓加息)则是另一个重要事件(11月会议转鸽),这意味着我们的金融压力大减,美元潮汐告一段落。


人民币对美元外汇走势


我们外汇不再承压,资产价格不再承压,资金外流不再承压,经济的基本面会有所缓和。


通过这三条线我们可以得到什么?


对于财政线,其实就可以预见我们的在当前可能遇到的困难,比如求职选择城市的困境,比如各地人才政策的可持续性,比如哪些优惠政策看似优惠实际背后必然充满霸王条款。


对于组织路线,对于企业或者投资者而言,则是一场对新时代脉搏把握准确度的大考。


对于海外路线,我们更需打扫屋子再请客,在即将到来的2023年为自己的经济,以及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赢得休整的时机。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必须尽可能了解更多,才有可能趋利避害,也才有可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在见证历史,甚至改变历史,而不是成为历史。


其他文章推荐


■  为什么说黄金时代终结了?

■  “基建狂魔”到底是不是一个褒义词?

■  寇可往,我亦可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