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25专题|事实说话,反家暴信息质量堪忧,数量下降!反家暴法实施四周年监测回顾(1)

北京市千千律师所 北京市千千律师事务所 2021-03-02


北京+25专题介绍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强调了国际社会反对家庭暴力的决心,也使家庭暴力议题逐渐被中国社会所关注。
2020年是北京世界妇女大会的25周年,北京市千千律师事务所与北京为平妇女权益机构联合推出“北京+25”专题,专题内容基于为平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实施四周年监测报告》,将回顾和盘点反家暴法实施四周年(2016.3-2020.3)以来在信息发布、制度建设、落实执行等方面的进展与挑战。
该报告中所监测的信息均来自国内5大新闻网站、11个国家级责任单位、全国妇联和31个省级妇联的网站,以及6-8家民间反家暴公益平台(点击此处了解报告详细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第二章家庭暴力的预防


第六条  国家开展家庭美德宣传教育,普及反家庭暴力知识,增强公民反家庭暴力意识。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应当在各自工作范围内,组织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宣传教育。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应当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宣传。学校、幼儿园应当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教育。


01.反家暴信息质量堪忧

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正式实施是反家暴领域一个浓墨重彩的里程碑,人们常常期待随着立法的推进,家庭暴力的预防和处置能够进入焕然一新的新阶段,但新闻和社交媒体上曝光的家庭暴力事件却仍然持续冲击着我们的眼球。尤其是很多的信息仍然在传播着对家庭暴力的错误认知。
  


2019年某报:

【陪娃写作业这道“世纪难题”怎么解?——儿子写作业,妻子在旁边又是骂,又是摔东西的,丈夫看不过去了】“为了陪娃写作业,丈夫把妻子打成重伤二级,获刑一年零六个月,缓刑二年。检察官提醒:家长应给予孩子更多耐心,互相争吵不仅会受到法律惩罚,对孩子更是一种无法弥补的伤害。”



锐评:

将造成重伤二级的严重家庭暴力行为定义为“互相争吵”,副标题更是把暴力归咎于受重伤的妻子“又是骂,又是摔东西”,所以施暴者“看不过去了”。这样的信息无形中合理化了施暴者的施暴行为,完全忽视了国家禁止家庭暴力的视角,无视家暴的危害以及受害者的权益。




2020年某部门新闻:

受害人因“丈夫刘某经常对她实施家庭暴力,故要求离婚,但刘某不同意。调解员首先教育了刘某,告之实施家庭暴力是一种违法行为……劝刘某要真诚地向妻子道歉。同时劝导张某平时要多注意沟通和交流。”最终“十年家暴一朝改,劝和了一对即将对簿公堂的夫妻,为建设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锐评:

这里虽然指出了家庭暴力是违法行为,但在调解过程中仍然沿袭两边各打五十大板的套路“劝导受害人平时要多注意沟通和交流”。妻子的诉求是离婚,丈夫不同意,在没有提到施害人是否承诺不再家暴和调解协议是否对此有所体现的情况下,仍然“劝和”,这样的“和谐家庭”似乎更符合施暴人利益和诉求,掩盖暴力的本质。这样的案例作为典型材料来宣传和反家暴的法律精神实在大相径庭。


02.反家暴信息数量锐减

在这些无法正确传达反家暴立场和知识的内容背后,一个更严峻的事实是反家暴信息总量在逐年下降。根据为平的监测,2016年3月1日至2020年2月28日,在报告监测范围内的新闻媒体网站、各相关单位官方网站、公益机构网站及微博共发布反家暴信息7401条。第一年度发布占四年总量的44%;到第二年度信息锐减,到第四个统计年度仅占四年总量的11%。
 

 
这种变化趋势在新闻媒体和妇联系统的单项统计中也同样如此。

 
03.案件报道的议程设置不平衡

从腾讯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新闻、人民网和新华网监测到家暴案件至少447件。基于对这些案例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出家暴案件报道中的议程设置有所失衡

农村的家暴事件更少得到报道。被报道的家暴事件主要发生在城市,占总数84%;发生在农村的案件仅占16%。农村发生的家暴进入媒体视野的非常少,这样的信息呈现和实际情况严重不符。2010年全国妇联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发现,遭受过配偶殴打的比例农村7.8%,城镇3.1%;扬州市妇联系统在2013-2016年的信访接待情况总结中发现来自农村、经济弱势、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妇女更易遭受家暴。同时,农村反家暴资源更缺乏,一些边远的农村110报警后警察到达现场需要更多的时间。农村已婚妇女从夫居更是制约着她们向当地村委会、派出所求助的机会。

 
其他弱势的女性受害者仍然很少被看到。反家暴法规定“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重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给予特殊保护。”但除未成年人有一定能见度外,需要特殊保护的其他群体仍然缺乏媒体呈现,特别是他们是否得到了各地具体的特殊保护,这个问题在媒体报道中还鲜见讨论。

性和性别少数所遭遇的家庭暴力,在主流媒体上几乎不可见
 
反家暴工作是一项需要改变全社会认知、改变施暴群体和受暴群体对暴力的观念的系统性工程,充分而有价值的信息尤为重要。关注舆论和新闻的人常常会觉得曝光的家庭暴力怎么这么多?但在这份跨时四年的回顾用数据和事实告诉我们,个案曝光的背后需要脚踏实地去做的还有更多。

阅读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