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墙外的斯宾诺莎(之四):平行逻辑何以失效? | 圣地三十年手记

张平 平行逻辑 2021-12-23

独角兽导读

《圣地三十年手记》是张平教授的散文作品集。最初是《圣地八年手记》,后来是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三十年。


结合在以色列长年生活经历和学术研究,《圣地手记》(简称)贡献了了解以色列及犹太人世界的既有理性深度又有文化趣味的不二选择。


作品集分七个部分:人物记风土记政情记战火记问学记智慧记顿悟记。未来,将在“平行逻辑”公众号,陆续发表。集子还未出版,能抢先阅读者,不可谓不是一种福利。

墙外的斯宾诺莎(之四):

平行逻辑何以失效?


延展阅读:

墙外的斯宾诺莎(之一):三百年犹太公案的缘起

墙外的斯宾诺莎(之二):无欲则刚

墙外的斯宾诺莎(之三):我们的弟兄



我们已经知道,犹太教有很多理由驱逐斯宾诺莎,阿姆斯特丹犹太会堂有很多依据不给斯宾诺莎平反,但这一切仍然不能打消我们的一个根本问题:既然拉比犹太教的底层框架是平行逻辑,其基本精神是争辩精神,何以斯宾诺莎不能被纳入平行与争辩的框架之内?(延展阅读:平行逻辑

 

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理解犹太教与希腊哲学两大知识体系两千年来的恩恩怨怨。作为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双方地理位置接近,自然环境相似(同属于环地中海旱地),历史上有过不少交集。然而两大文明的知识体系几乎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两条截然相反的道路:希腊人发展出了以哲学为核心的求真思维,犹太人则选择了以宗教为基础的求经思维。(延展阅读:我们怎样与犹太思维相遇

 

亚历山大东征之后,以色列之地长期处于希腊文明的统治之下,犹太人从生活方式到思维信仰都受到了希腊文明的深刻影响史称希腊化时期。犹太经典,无论是《圣经》还是《塔木德》,希腊文明的影响都是随处可见。尽管如此,犹太教对希腊文明,特别是希腊哲学的戒心从一开始就极其强烈。《密释纳》时代,禁止信徒学习希腊哲学是拉比犹太教的一条严格规定,违反者会受到处罚。同一时代亚历山大的希腊化犹太人斐洛用希腊哲学方法建立了一套犹太神学理论,却没有对犹太教产生任何有意义的影响。从那时候起,几乎每一个试图把希腊哲学融合进犹太教的哲学家都遭到了或多或少的批评或敌意。10世纪的萨阿迪亚拉比用希腊哲学击退了犹太教原教旨主义卡拉派的进攻,却被逐出教门。12世纪大师级哲学家迈蒙尼德集大成式地将希腊哲学融进犹太教几乎每一个角落,却连续几个世纪遭受犹太教正统派的攻击,其著作一度成为禁书。17世纪斯宾诺莎的遭遇我们已经熟知,18世纪的门德尔松同样得在哲学和教义之间小心翼翼地走钢丝。这种紧张关系实际上一直持续到今天。


迈蒙尼德。图片来源:网络。


为何犹太教对希腊哲学如此戒备森严?两者间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在这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希腊哲学以严格定义的概念为基本构件,以命题为结构,以形式逻辑为粘合剂,每一个哲学家都有自己一套完整的体系。而犹太教则只有一些价值观念,既无定义,也没有命题,在微观上有严密的逻辑推导,宏观上靠什么组织起来的没人知道。打个比方,希腊哲学像是一个按照一套严格的规则整理摆放好的图书馆,你可以按照书名字母顺序准确地把需要的书找出来;而犹太教那个图书馆里的书却摆放得千奇百怪——你要找一本书名以字母A开头的书,却发现这本书可能在A部,也可能在B部的A类里,还有可能在任何一本书名以A结尾的书的后边。如果你去追问这本书为什么摆在这里,你一定能找出完美的道理来,但是你把它放在整个图书馆的结构里去考虑,却只会百思不得其解。

 

斐洛。图片来源:网络。


因此,从斐洛开始的每一个犹太哲学家都试图用希腊哲学的编目规则把犹太教这个大图书馆彻底整理一遍。他们试图给每一本书一个确定的位置编号,他们试图统一所有的编号顺序,他们试图使每一种编号顺序都唯一化。然而犹太教对他们的苦心孤诣却毫不买账,他们或者把哲学家赶出去,不许他们碰图书馆里的任何一本书,或者在哲学家努力整理秩序的同时继续把书放得乱七八糟的,而且公开看不起那些摆放整齐的书籍。


为什么会这样?主要原因是:犹太教的基本大典是《圣经》,其最主要的价值观念来自于《圣经》,但无论是《圣经》还是这些主价值观,本质上都是非理性的。犹太教后期发展出律法体系,每一条律法与原始经文的关系都是用特定逻辑链条建立起来的,虽然有些逻辑听起来有些奇怪,但至少是确定的规则。然而,无论后期拉比们怎样努力,都不可能把最初、最高级别的那些观念用逻辑整理出来。因此,任何一个试图用逻辑和理性去整理这些观念的做法都潜藏着一个巨大的危险——用理性去否定或者偷换那些最重要的观念,以致犹太教的整体框架面临崩溃的危险。虔诚如迈蒙尼德,还有人骂他不信肉体复活、用自然现象去解释《圣经》里的奇迹,贬低上帝的神威。像斯宾诺莎这样搞泛神论的,自然更是大逆不道了。

 

简单地说,如果听任这帮哲学家整理的话,可能就不再是一个哪里能找到书的问题,而是一个图书馆会不会塌掉的问题了。

 

因此,平行逻辑也好,争辩逻辑也罢,拉比犹太教在这一切之上,摆上了一个大前提,叫做:“争小不争大”。(延展阅读:远离上帝的神秘花园——平行逻辑小结这个大前提有三个基本规则:

 

首先,鼓励争论细枝末节的具体律法问题,禁止争论顶级价值观念的问题。你可以在安息日油灯加油的许可问题上吵个天翻地覆,但你不可以纠缠上帝到底是以何种形式存在,或者到底存在不存在的问题。


其次,鼓励论证律法与原始经文的诠释关系,禁止援引最高级别的观念。你可以说你发明的这条律法与书面或口传传统中的某一句话的逻辑关系如何,也可以去批驳他人的逻辑漏洞,但是你不可以上帝的代表或者《托拉》的化身自居,宣称别人是在破坏宗教的最高纲领。“蛇炉之辩”中的大圣人拉比以利以谢之所以被开除教籍,根本原因是他在小律法的争论中招来了上帝,而上帝又宣称“律法总是与拉比以利以谢的话相一致。”如果留着拉比以利以谢,拉比犹太教中就没人再敢讲话了——只要你有不同意见,你就不再是跟一个拉比争论,而是在反对上帝了。“爱上帝”是犹太教的最高原则之一,但大旗只能用于极其严重的场合,不可以随便拉来做虎皮。

 

第三,鼓励就事论事,禁止纠缠人格或者立场问题。这个原则,实际上是第二个原则在个体层面的延续。人格和立场问题,本质上是最高原则的问题,由于价值观念本身无法定义,因此这类问题其实是无法争论的问题,纠缠这类问题不仅得不到预期的讨论效果,反而会引发群体的崩溃。

 

门德尔松。图片来源:网络。



“争小不争大”没有彻底解决犹太教最高层面的非理性问题,但是解决了如何产生新律法这一日常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前提下,平行逻辑和争辩逻辑都得以蓬勃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新“知识”,因此被拉比犹太教视为要害问题。凡是违背这一原则的,几乎都会遭到驱逐的命运。这也是为什么斯宾诺莎三百年来都没有得到原谅的根本原因。


抛开拉比犹太教的经典内涵,“争小不争大”的三个基本原则其实也完全可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争辩原则。遵循这一原则,我们可以奉行“三个不争论主义”:

 

1、大原则不争论。大原则一旦确定,就不要轻易变动。在大原则的框架内,争论具体问题比争论大原则要有效得多。

 

2、拉大旗作虎皮的不争论。凡是那些动不动就祭出最高价值观念,把什么都能跟大是大非扯在一起的,我们需要躲他们远一点。

3、评论立场人格的不争论。争论争的是事情,不是人,争论人是永远争不出名堂的,只会浪费时间。因此,凡是转向了立场问题的争论,都是不值得参加的争论。我参与以巴问题讨论多年,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凡是纠缠“支持以色列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的立场是什么?”基本上都是不怀好意的,对这种人,最正确的办法不是去声辩,而是直接将其拉黑了事。




张平   2021年12月23日星期四 于特拉维夫


文内配图仅展现摄影艺术,与本文内容无关

延展阅读:

1/ 墙外的斯宾诺莎(之一):三百年犹太公案的缘起

2/ 墙外的斯宾诺莎(之二):无欲则刚

3/ 墙外的斯宾诺莎(之三):我们的弟兄

4/ 我们怎样与犹太思维相遇

5/ 平行逻辑

6/ 远离上帝的神秘花园——平行逻辑小结




和张平一起,探寻以色列文化

关注“平行逻辑”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