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土地科学》2022年第10期目次及摘要

中国土地科学 中国土地科学 2023-10-24





专  论



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引入“治理均衡器”和“电路图”的具象化协同机制设计

严金明,张东昇,夏方舟





土地管理



耕地“非粮化”领域政府部门职责明晰化研究
徐艳晴,刘    鑫,曹    靓,等

风险认知对农户土地托管决策影响研究
陈宇翔,黄善林,刘兆军





土地利用



2006—2020年沈阳市耕地多功能权衡协同关系演变分析
钱凤魁,迟艳茹,徐    欢,等

京津冀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卢照地,张正峰

遗传和变异视角下东北黑土区典型地域耕地质量退化时空分异——以富锦市为例
隋虹均,宋    戈,刘馨蕊

长江经济带耕地绿色低碳利用的时空格局及其成因分析
杨    斌,杨    俊,王占岐,等

基于超循环理论的土地利用结构预测模型与实证研究
王    砾,李贵才,晁    恒





土地整治



耦合ANT-SPO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方法与实证
应苏辰,金晓斌,陈艳林,等

农村居民点多维要素共生特征与整治策略——以贵州省江口县鱼粮溪村为例
冯德东,冯应斌,龙花楼,等





案例研究



农地细碎化的协同治理模式——以皖南繁昌区为例
梁 伟

城市周边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影响机制及治理对策 ——基于长三角城市群三个典型乡村的案例分析
周小平,刘博研,谷晓坤,等





土地科学



政策与学术互动发展:从《中国土地科学》载文分析中国土地科学发展
郑敏睿,陈美景,郝晓丹,等



           文章摘要          
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引入“治理均衡器”和“电路图”的具象化协同机制设计

作者:严金明1,张东昇2,夏方舟1

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

2.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研究目的:本文引入“治理均衡器”和“电路图”对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进行具象化分析,探讨规划和市场的互动机理,构建两者互动的协同机制,以便更好地发挥有为规划和有效市场的作用。研究方法:文献研究和电路分析。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规划对土地要素市场的供给、需求和价格变动发挥调控和引导作用,而土地要素市场对国土空间规划具有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2)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非均衡风险主要包括规划缺位或刚性过强导致的“断路”、市场失灵导致的“短路”和规划市场供需错位导致的“内耗”;(3)参考滑动变阻器、二极管、电磁继电器、选择开关等治理均衡器元器件,可以针对性设计出“刚性底线+弹性空间”、“规制调控+规范引导”和“规划均衡+市场决定”等治理协同机制。研究结论:通过引入“治理均衡器”和“电路图”分析框架,能够具象化地展现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互动机理和非均衡风险,进而通过“治理均衡器”元器件的选择,为不同情景下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和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统筹协同提供政策工具和治理手段,为协调两大改革的良性互动和整体推进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治理均衡器;治理机制


耕地“非粮化”领域政府部门职责明晰化研究

作者:徐艳晴,刘   鑫,曹  靓,黄朝明

单位: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构建职责表述具晰化、职责边界清晰化和跨部门协作明晰化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耕地“非粮化”治理中政府部门职责明晰化情况进行评价。研究方法:文本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结果:耕地“非粮化”相关部门的综合得分接近参考值,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国家发改委在耕地“非粮化”领域的职责明晰化表现相对较好,职责明晰化的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以及国家发改委;四部门在职责表述具晰化上的得分相对较高,在职责边界清晰化上的得分则相对较低,在跨部门协同明晰化上的得分介于前两者之间。研究结论:要实现耕地“非粮化”治理中政府部门的职责明晰化,必须厘清农业农村部在耕地“非粮化”治理的具体职责,推动自然资源部与农业农村部建立明确清晰耕地“非粮化”监测的跨部门协作机制,同时明确国家发改委的职责表述并厘清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职责边界。


关键词:土地管理;职责明晰化;主成分分析法;耕地“非粮化”


风险认知对农户土地托管决策影响研究

作者:陈宇翔,黄善林 ,刘兆军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摘要:研究目的:探究农户土地托管风险认知对其土地托管决策的影响和作用方式,为政府制定推进农户参与土地托管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风险认知对农户土地托管决策具有显著影响效应,其中自然、市场风险认知具有正向效应,政策、契约风险认知具有负向效应,且契约风险认知的影响效应最强;(2)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市场风险认知通过行为态度影响土地托管决策,自然、契约风险认知通过知觉行为控制影响土地托管决策,主观规范可以增强农户风险认知的诱导效应,削弱抑制效应;(3)风险认知整体抑制农户参与土地托管,农户对托管机构的不信任是抑制其参与土地托管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为推进农户参与土地托管,应从加强农户土地托管认知,提升土地托管机构自然、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强化农户契约意识和相关政策宣传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土地托管;风险认知;结构方程模型;计划行为理论;黑龙江省兰西县


2006—2020年沈阳市耕地多功能权衡协同关系演变分析

作者:钱凤魁1,2,迟艳茹1,2, 徐欢1,2, 逄然然1,2, 王思琢3,李洪兴3,温礼4

单位:1.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2. 耕地立体保护与监测重点实验室

3.辽宁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

4.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


摘要:研究目的:揭示沈阳市耕地多功能时空演变格局及功能间权衡协同关系,探讨格网尺度下耕地功能组合分区方案,为耕地多功能协调发展和空间合理布局提供实施路径和理论借鉴。研究方法:用斯皮尔曼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2006—2020年沈阳市耕地功能呈现不同变化趋势。耕地生产保障功能处于较高水平,2006年和2020年Moran's I分别为0.973和0.766,社会保障功能持续增加,其Moran's I由0.485上升为0.564。(2)耕地功能间自相关整体显著权衡且片状分布,协同程度呈增强趋势,局部权衡协同空间格局存在重叠特征。(3)根据耕地多功能权衡协同演变特征,可将沈阳市耕地划分为单功能主导区,双功能协同区、多功能协同区、高协同区和低协同区。研究结论:沈阳市耕地多功能权衡协同区具有明显空间异质性和重叠性,通过对不同分区内耕地多功能优化组合,可实现对耕地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


关键词:耕地多功能;分区;空间自相关;权衡协同关系;沈阳市


京津冀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作者:卢照地,张正峰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研究目的:识别京津冀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梯度下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对于优化国土空间资源配置和实现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ArcGIS空间分析,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中低发展水平区域的城镇空间持续扩张,农业空间连续收缩;高发展水平区域的农业空间持续减少,城镇空间在2010年之后出现负增长。中高发展水平区域的生态空间在2010年之后开始正向增加。(2)国土空间结构转化的共同特征是农业生产空间向农村生活空间和城镇空间的流入,不同之处在于低发展水平区域的水域生态空间流出多于流入,在中高发展水平区域则相反。(3)城镇、农业和生态空间的分布均为东北-西南方向,但三者空间重心的移动方向各不相同。城镇空间的核密度测算高值由中部向多核扩散转变,农业空间核密度测算值呈现“一横一纵”两条高密度带,生态空间核密度测算高值主要分布在冀北和冀西南。(4)人均GDP和公路里程是国土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影响强度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存在明显的差异。研究结论:京津冀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结合空间规划目标,对国土空间分类管理;重视经济发展和交通设施对国土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关键词:国土空间格局;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驱动因素;经济发展差异


遗传和变异视角下东北黑土区典型地域耕地质量退化时空分异 ——以富锦市为例

作者:隋虹均1,2,宋 戈1,2,刘馨蕊1,2

单位:1.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

2.辽宁省自然资源厅土地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耕地遗传和变异质量退化视角,揭示东北黑土区耕地质量退化时空分异规律,为实现黑土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研究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改进的CRITIC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区有28.63%的耕地发生遗传质量退化,呈现出中部退化程度最高、西部与中南部次之、东部最低的耕地遗传质量退化格局;(2)研究区发生变异质量退化的耕地占44.51%,表现出中、西部为主和东部为辅的变异质量退化格局;(3)研究区有30.84%的耕地发生质量退化,呈现出以中、西、东部梯度递减为主基调的耕地质量退化格局;(4)研究区耕地质量退化的诊断结果与现实耕地利用状态吻合,基于遗传和变异的耕地质量退化测度框架可准确有效的刻画出耕地质量退化时空格局。研究结论:明确耕地遗传和变异质量退化间的空间互动关系是充分了解和掌握耕地质量退化过程与规律的重要途径。研究区一方面应统筹耕地保护与自然资源保护间的关系,修复受损的自然资源,促进区域生态循环过程,进而提高耕地遗传质量;另一方面需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提高耕地抗御外界不利因素和规模化经营的水平,以提升耕地变异质量,最终扭转和遏制东北黑土区耕地质量退化态势。


关键词:耕地遗传质量;耕地变异质量;耕地质量退化;CRITIC模型;东北黑土区


长江经济带耕地绿色低碳利用的时空格局及其成因分析

作者:杨斌1, 2,杨俊1, 2,王占岐3,谭力4

单位:1.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

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4. 武汉轻工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研究目的:对长江经济带耕地绿色低碳利用水平综合考察,并分析其时空格局及成因,为实现我国耕地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全局DEA-EBM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研究结果:(1)2005—2020年长江经济带耕地绿色低碳利用水平呈现稳步上升发展态势,数值从2005年0.460上升至2020年0.604,平均增幅为1.85%;(2)研究区耕地绿色低碳利用水平空间差异较大,从下中上游依次递减,高水平区主要集中在中下游的江苏、浙江和湖北等地,且随着时间推移聚集效应出现小幅扩张,低水平区主要分布在上游的四川、云南和贵州一带;(3)长江经济带耕地绿色低碳利用时空格局是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自然环境和农业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论:应充分考虑长江经济带耕地绿色低碳利用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从区域整体制定差别化、多元化耕地利用和管理策略,促进耕地资源健康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耕地利用;绿色低碳;EBM模型;地理探测器;长江经济带


基于超循环理论的土地利用结构预测模型与实证研究

作者:王  砾1,2,3,李贵才1,3,晁  恒1,3

单位:1.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3. 北京大学(深圳)未来城市实验室


摘要:研究目的:将超循环理论引入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研究,构建一个新的用于土地利用结构预测的数值模型。研究方法:类比法,超循环模型,马尔科夫模型,数值拟合。研究结果:(1)土地利用系统是典型的达尔文系统,符合超循环模型描述的演化机制;(2)马尔科夫模型是超循环模型的特例,其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概率矩阵方法可计算部分超循环模型参数;(3)深圳的实证表明,在大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预测中超循环模型比马尔科夫模型更加贴近现实,参数ϕ值的可变性使得超循环模型更能表示外生因素的影响。研究结论:超循环模型是一个具有可行性和较强灵活性的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在未来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关键词:交叉理论;土地利用结构;超循环理论;模型


耦合ANT-SPO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方法与实证

作者:应苏辰1,金晓斌1,2,3,陈艳林4,罗秀丽1,洪步庭1,周寅康1,2,3

单位: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自然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3. 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技术工程中心

4.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


摘要:研究目的:耦合行动者网络理论(ANT)和“结构—过程—结果”理论(SPO),探索适用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绩效评价体系,为新时期土地整治转型背景下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行动者网络理论、“结构—过程—结果”理论。研究结果:(1)ANT可对主体多元且机制复杂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进行有效解析,SPO可基于过程逻辑实现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流程的合理划分,耦合两种方法可突破传统土地整治绩效评价工程属性及结果导向的局限性;(2)基于ANT与SPO理论的耦合分析结果,可构建涵盖结构支撑、过程实施及结果发挥维度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体系;(3)实证研究表明试点绩效处于良好等级,但结构支撑和过程实施维度的支撑作用仍较为薄弱,结果发挥维度的潜力有待挖掘。评价结果反映了试点在设计建设、主体参与、阶段性效益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制度建设、风貌维持等方面的问题,可为后续反馈优化提供参考。研究结论:通过耦合ANT-SPO理论明确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的内涵、方法与体系,未来应从理论、技术、应用等层面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研究。


关键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行动者网络理论;“结构—过程—结果”理论;苏州


农村居民点多维要素共生特征与整治策略

—以贵州省江口县鱼粮溪村为例

作者:冯德东1,冯应斌2,龙花楼1,3,徐雨利1

单位:1.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摘要:研究目的:探究农村居民点多维要素共生机理与特征并提出整治策略,为乡村转型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质性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村域尺度农村居民点由“人”“地”“业”“房”要素构成,4维要素间彼此联系、相互响应,并按一定共生规律组合与作用而形成具有共生结构和共生功能特征的农村居民点共生系统;(2)村域经济社会环境与多要素变化共同推动鱼粮溪村居民点共生模式由“寄生→偏利共生→互惠共生”有序演进,不同模式下“人”“地”“业”“房”关键要素的发展程度与相互作用机制不尽相同;(3)基于农村居民点多要素共生机理,可凝练出协调多维共生单元、完善村域共生环境及加快共生模式转型3种整治策略。研究结论: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居民点整治应充分考虑其共生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激活乡村人口、土地、产业与住宅等关键要素活力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共生理论;村庄分类;土地整治;整治策略


农地细碎化的协同治理模式

——以皖南繁昌区为例

作者:梁 伟

单位:武汉大学社会学院


摘要:研究目的:运用协同治理理论对农地细碎化治理实践进行实证分析,为破解农地细碎化困境提供一种新模式。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和经验归纳法。研究结果:(1)协同治理是克服农地低效利用问题的重要方式,侧重于解决农业发展面临的农地细碎化问题,有效推动了农地整合与整体流转。(2)依托于制度、政策和理念构建的特定环境,多方治理主体构建完整的组织结构和权责配置形态进而塑造农地细碎化治理秩序,在此基础上借助多元主体利益协同、多方资源整合和多重机制耦合持续优化协同过程,形成农地细碎化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结论:协同治理模式能够揭示中国农地细碎化治理的实践机制,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地资源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地细碎化;协同治理;农地整合;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


城市周边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影响机制及治理对策

 ——基于长三角城市群三个典型乡村的案例分析

作者:周小平 1,刘博研1,谷晓坤2,3,时怡纯1,赵格睿1

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

3.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摘要:研究目的:探索在“人才—文化制度子系统—资源产业子系统”理论模型指导下城市周边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的治理对策,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效路径。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扎根方法。研究结果:宅基地盘活利用是一个涉及资源、产业、文化、制度、人才等维度的综合系统。其中人才是连通其他子系统的枢纽,文化子系统为宅基地盘活利用提供了行为规范,制度子系统形成“自上而下”的宅基地盘活利用制度体系,并通过绩效考核和部门任务抓手两个途径落实。资源子系统围绕宅基地整合了经济资源、生态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多维度要素,成为盘活利用的基础条件,产业子系统则给出了以产业带动宅基地盘活利用的三条路径,即发展特色产业、搭建产业平台、对接产业园区。研究结论:城市周边乡村宅基地盘活利用在治理上强调乡村人才的统筹作用,使乡村振兴的多维度因素形成“合力”,实现发展要素的优化配置,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


关键词:城市周边宅基地;盘活利用;扎根理论;影响机制;社会发展模型


政策与学术互动发展:从《中国土地科学》载文分析中国土地科学发展

作者:郑敏睿1,陈美景2,郝晓丹1,叶  甜1,乌日娜2

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


摘要:研究目的:从《中国土地科学》期刊载文情况分析土地科学研究热点变化轨迹,并进一步探究土地政策与土地学术研究互动发展的关系。研究方法:文献计量学和主题热度计算。研究结果:(1)耕地保护研究是《中国土地科学》期刊持续关注的核心话题,且随政策变化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目前仍处在中高位平稳发展;(2)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随着国家级政策的颁布在2009年后成为热点,之后保持在中位发展水平;(3)土地资产相关研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快速发展,目前逐渐淡出学术关注;(4)土地整治相关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受到高度关注,2010年后开始进入高位发展阶段。研究结论:《中国土地科学》未来关注重点应为耕地资源有效保护与高质量管理、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价及监测、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及其市场体系建立、土地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协调发展等。同时,《中国土地科学》未来应坚持行业特色,继续做好土地政策与学术研究的桥梁,为政策的科学化制定提供学术支持,为学术研究转化为政策支持提供平台。


关键词:《中国土地科学》;土地科学;文献计量学;学术与政策关系;文本数据挖掘


扫码关注我们
最前沿的土地科学知识最新土地科学研究成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