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健身教练会被污名化?

GymSquare主创 GymSquare精练 2019-03-28

时代成就了一代健身淘金者,劣币驱逐良币的时代已经过去,而健身教练的去污名化之路,已经正式开启






作者/启立



健身教练,是专业职业领域被污名化最严重的群体之一。我们听过金牌厨师、律政佳人、美丽空姐,但现在让用户给「健身」贴个标签,大部分人的条件反射是:游泳健身了解一下?这就是健身教练被污名化的现状。


教练的外在不逊于空乘,需求上是厨师的另一个很好补充,大俱乐部的私教课500元/小时,咨询费甚至赶超律师。但提到健身教练,职业形象一言难尽。


健身房在中国生根发芽20年,就是一部20年的渐进的污名化史。


■ 威尔士健身


上周,央视一篇「传统健身房倒闭潮」调查报道,给健身行业的污名化史又添了一笔。记者问用户更倾向选择「大而全」的俱乐部,还是「小而美」的工作室,大部分选择是小而美。其实用户只是不喜欢更重营销的俱乐部教练,否则没人拒绝功能齐全带泳池的俱乐部。


健身甚至本质上带着「消费升级」的仪式感,至少从自拍晒图上,俱乐部可以打卡的地方远比工作室多。


或者用户不仅是喜欢小而美的教练,相比肌肉发达的健美冠军,中国用户可能更喜欢体型适中的教练。柔弱的东方国度,审美还痴迷于单一小鲜肉取向。何况对于体育生的偏见,从学生时代就已开始。


卖卡的俱乐部、柔弱的东方审美和体育生的偏见,造就了一个饱受偏见的教练群体



1.

俱乐部「卖卡史


卖卡最早在俱乐部并没有被污名化。21 世纪初,健身房仍然是一个高端小众的服务场所,精致吊灯、皮质沙发、大理石装修,加上豪华的健身器械,出入的都是中高收入群体。


1996 年,威尔士在上海的第一家店开业,1998年,中体产业集团和美国倍力健身,在北京合资成立中体倍力健身品牌,2001 年,一兆韦德在中国成立。香港舒适堡在 2002 年底进入内地,第一家店开在上海徐家汇美罗城商场。


举重运动员出身的王文伟,一己之力把上海威尔士做成了中国俱乐部的最大品牌。


在港台“低价卡高增值服务”模式的健身房没有进入大陆之前,大陆俱乐部还享受着市场红利。高单价年卡,不断转化的昂贵私教,一个用户一年可以为健身花费7-8万,健身在小众的市场里是个淘金行业。


■ 威尔士母公司-威康健身历史,数据来源:方正证券


但以舒适堡为代表的港台俱乐部品牌发力之后,日子开始并不好过。2014年开始的私教工作室风潮,甚至用小型的工作室模式,开始分食俱乐部的私教收入。俱乐部专业过硬的教练,纷纷带着自己的会员就近开起了工作室。


2016年以乐刻为代表的99元包月,甚至按次付费的小型健身房模式被推行之后,卖卡俱乐部经营开始雪上加霜。


根据青橙科技的数据,2018年中国健身房规模达到71003个,其中过去一年新增健身房18703家,其中工作室的活跃会员占到俱乐部的一半。俱乐部、工作室、和小型健身房,价格战让俱乐部的卖卡史走向艰难道路


■ 数据来源:青橙科技


港台模式的俱乐部主打低价年卡策略,营收模式靠后续的增值服务,比如舒适堡依然主打健身美容中心,私教甚至美容才是营收主力,年卡作为获客手段。健身房卖卡的“价格战”就此开打


按照之前《好奇心日报》的报道,一个教练之前在俱乐部每个月的KPI是上 100节课,外加卖出3至4万元的课,如果勤奋努力些,月工资达到15000元不是什么难事。但价格战之后,俱乐部 KPI 要求从 12万增加到了 24万、36万、48万,直到现在的80至100万。


KPI上涨背后,是俱乐部收入规模的下滑压力。通过不断售卖“多年低价卡”,来不断补充现金流。


比如2017年舒适堡开出40个月2330元的年卡价格,几乎是俱乐部年卡价格战的巅峰,用户调侃,即便把健身卡当作洗澡卡也很超值

当然实际上用户甚至连洗澡一个月都不一定去三次,不去健身的用户,助长了健身房的安全感。一个容纳500人的健身房可以卖1000张卡甚至更多,因为大部分时间用户并不会满员。


健身房年卡史,更像是一部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付费史——用户购买的是幻想或者焦虑,并实际上为其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现金流危机的健身房,并不会放过到店的健身房会员。卖卡只是销售的开始,而之后的卖课是更有吸引力的现金流掘金故事。


香港健身品牌舒适堡


俱乐部推行“POS销售法”,会籍和私教分开,也就是卖卡和卖课分离。被会籍要求购买多年期的年卡之后,用户会被交给私教,私教向用户推荐的课程,从力量训练器械开始、到小工具、到搏击、拉伸,甚至康复课程。每节课单价400-500不等,并且按照教练计划通常是几十节打包售卖。


课程的销售本没有问题,但是专业度并无法保证的教练,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售课上,训练的专业度无法保证。


比起会籍的年卡,私教的课程销售将是更大的一笔现金流,而这一切都将通过私教的日复一日的一对一销售完成。


年卡预售现金流的俱乐部土壤上,生长了优秀的健身销售精英,但培养不出优质的健身教练。


中国健身用户一决定去健身,首先联想到的是「办卡」。健身=办卡,这个模式在中国持续了20年。办卡的中国健身用户,形象里便是卖卡的健身教练。教练被污名化的第一大原因,便是卖卡和卖课销售。




2.

东方审美,和「体育生」偏见


虽然身材健美,是一个教练专业能力的直接体现之一,但中国的健身用户可能并不能欣赏肌肉发达的教练。换句话说,大部分人不会想让自己练成健美身材。在东方的审美里,柔弱美,或者小鲜肉仍然是主流。


比如小虎队、F4、TF BOYS,中国三代年轻人的偶像或者审美取向,几乎没人能联想到健身元素。女性偶像不用说了,柔弱美是亚洲女性的总体标签。


■ 成龙批评小鲜肉盛行


GQ调侃,中年男子突然开始健身,基本可判定出轨。可见这个东方国度的健身启蒙道路,远比想象的要漫长。一身肌肉的男性健身教练,大概也很难在主流审美中占据多大优势。


其次是对体育生的偏见。教练作为体校毕业生,地位一直难以和名校生地位对等。当然比体校生更糟糕的是,主流的体育高校毕业后甚至并不把健身当作第一职业选择,教师、甚至其他职业,都看起来比健身教练来的体面。


根据来自健身培训学院的数据,中国健身教练主要来源十分分散。体校(包括健身培训学校)、退伍军人和健身爱好者,甚至都占不到30%,大量的跨行业人员以教练身份进入行业,但不少人在做着销售的工作。行业的低门槛和高流失率,导致了行业素质的良莠不齐。


比如威尔士的健身教练如果按照每3个月淘汰一批,一年教练的流失率都是一半以上。一个在行业平均3年以上的教练,算是行业的成熟教练。


而被污名化的教练,很可能就是那些行业的被淘汰者。




3.

教练的最好时代来了吗?


事情正在起变化,一方面在健身房,优质的教练成为核心资产之一,被健身房经营者优待。另一方面,销售、审美、价值观都在起变化。


俱乐部之外开始有更多教练kol被捧起,小鲜肉之外也有八块腹肌彭于晏,在体育生的偏见之外,更多运动生活方式被大家推崇


首先是各种单品的健身工作室开始多起来。包括私教、团操、瑜伽,甚至康复等精品工作室兴起,销售比重降低,教练服务本身成为工作室的核心竞争力。教练在单节课时费中,按照四六或者对半分成,教练的收入占到健身房营收非常重要的部分。


上海一个教练收入过1.5万大概是个平均数,但一个普通白领的薪资水平,远无法达到。


上海SpaceCycle瑜伽活动


这导致教练和工作室经营者,更多是一种合作关系。好比厨师和特色餐厅,厨师几乎是这家特色餐厅的生命线。


这在团操和瑜伽类精品工作室尤为明显。SoulCycle的明星教练,和瑜伽馆的瑜伽老师,几乎是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更好的例子是莱美课程的团操老师,一个课程的受欢迎程度,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老师的人气。


大众点评开始部分接管了工作室的销售任务,一个销售色彩更浓的健身业态成为可能。大众点评的线上获客,给工作室提供来至少三分之一的人流,之前疲于发传单的教练,有更多时间在专业服务上。


■ 彭于晏剧照


之后是审美和价值观的快速扭转。不管是疯狂晒肌肉的彭于晏,还是晒身材取代晒美食成为社交圈主力。Keep等健身app不一定是所有人健身的工具,但是大部分人晒健身照的工具。


当运动健身开始成为一种时尚和稀有品质的符号,健身教练成为和这些时尚和稀有品质密切接触的群体,开始获得更多职业荣誉感。如今和健身教练提到以往的俱乐部销售经历,大概会面露尴尬,但是谈起目前健身教练的职业尊严,应该不失体面。


时代成就了一代健身淘金者,劣币驱逐良币的时代已经过去,而健身教练的去污名化之路,已经正式开启。



END

(已开通留言功能)



精练

GymSquare

与精益练习者,建设自由健身广场

GymSquare是一个原创精品健身内容平台,

呈现原创健身内容阅读,和精品健身训练内容。


回复「开场」,

加入GymSquare种子用户群。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