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殷涛:孩子先被看见,才能看见自己——评影片《未来学校》

殷涛 言观 电影科技 2024-01-10

用电影的力量

赋能教育







文章导读

在看了《未来学校-新生体验》电影后,一位校长连续3天写了3篇文章,结合当下教育及这部90分钟的“未来”影片,写下了1万2千多字的分享。


(本文词频)


本文很长,未来很近。在通往美好教育的路上,共同前行。




作者:殷涛


常州市朝阳中学校长





《未来学校-新生体验》预告片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j3311u45sr2



1

影评一:


孩子先被看见,才能看见自己

在教育领域,我算一个有点见识的人了,但看了《未来学校》这部电影后还是产生了严重的幻觉。这帮孩子果真是农村的吗?他们的课程、打开课程的方式,特别是打开课程的状态,还有比这更“飒”的吗?这些孩子的上限在哪里?如果真的有一根看不见的起跑线,一定要跟城里名校的孩子一起奔跑,肉眼可见的是,他们正在以一种加速度奔跑着,假以时日,谁赢在终点,真的不好说哦。

生活累吗?老师累吗?家长累吗?不累。不累,不内卷。还很哈皮。那些心理问题(初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为3成,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6%-8.6%,据2020年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在这群眼里有光的孩子这里,让他们见鬼去吧!

这不就是理想中的教育吗?
我尝试了很多方式去打开,那就意识流吧,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导演用画面说话,我就用文字来转译,相比于导演视角,我的再多一点教育的“旁逸斜出”。 


·“准问题”孩子就像星辰一样洒满天空一开场,他就出现了。捧着手机,恶语相加,兄妹争执,家长过来当头痛骂,直至武力制服。这是发生在千万家庭中的场景。矛盾暂时靠家长的权威化解了,我的担心却深重起来。平静的表面下,泪水、委屈和愤怒一直在累积(在作文中甚至希望妈妈死掉),这么下去,终有一天家长面对孩子打,打不过,骂,骂不赢,在实力对比中败下阵来,就像草原上衰老的狮王,孩子已不会再给家长机会了。打骂,简单粗暴,传递给孩子的就是:谁的拳头大,谁就说了算,用武力为自己开道吧。这些孩子长大后往往成为家暴的潜在分子。极端的例子,比如,马加爵。药家鑫,车祸撞人后又残忍地连刺被害人8刀。心理学家分析,他童年时父母逼他练琴,拿鞭子抽他,把他关在地下室,他只能一下又一下的敲击琴键;当他在撞人后,童年的恐惧再一次袭来,他选择了一下一下地敲下匕首。这也是播种。教育就是播种,在童年播各种各样的种子。所以,决定最后的样子的,是当初播下的种子。第二个女孩子看起来问题没那么大,但是跟父母没有交流,基本是鸡同鸭讲,他们朝夕相伴,却形同陌路,她的眼神中叛逆的小火苗,一不小心,会酿成“火灾”。而父母浑然不觉。

第三个孩子,单亲,通过破屏的手机看看远方打工的爸爸,希望爸爸能够在家长会时回来,但是回答一直是“爸爸活很多,回不来”。孩子的失落,爸爸看得到吗?再想一步:有孩子天生衔着“问题孩子”的标签吗?有孩子是带着魔鬼的诅咒来到世上的吗?哪一个不是被欢天喜地地抱在怀里认定生了个“天才”的?什么时候在“问题”之路上一条道走到了黑?我们都会说:孩子的问题,都不是孩子的。很多是来自家长的问题,如家长的素质、能力和习惯。但谁又来解决家长的问题呢?打工一族普遍学历较低,背井离乡,丢下留守儿童;或成天忙碌,疏于陪伴,也不会陪伴;单亲家庭,是社会发展迅速、人口流动加快造成的。2020年各省离婚率出炉,全国平均离结率39.33%,也就是说每十对夫妻结婚,同时就会有四对离婚。所谓婚姻忠诚,有时候只是诱惑不够。问问社会,这些问题一时半会真解决不了,内卷还日趋严重。看起来走进了一个死结,《家庭教育促进法》也解决不了根本。除非有重大奇迹或贵人相助,是不是只能任由“问题”发展?只能把这些孩子交给社会毒打吗?也许,这两者间,还剩唯一的也是最后的机会——教育,让这些星辰一样洒满天空的“准问题”孩子,或者被遮挡,或者闪亮。 


·孩子的孤独,谁能看见影片中,孩子的孤独无处不在。导演似乎刻意地表现这一点。刘俊男拿着手机玩,他也是孤独的,挨母亲揍的时候,他的眼神是愤怒的,他在傍晚的街道上闲逛,空旷的街道,小小的身子;童心语总是站在人群的边缘,回到家把房门冲着唠叨的父母关上,眼睛里始终是漠然,近在咫尺又仿佛远在天边;林圣捷一个人在田里劳动,一个人给自己下面条,一个人背着篓子走在田垄上,一个人背着行李走在路上,他永远是一个人,他习惯了一个人,只是眼神一直茫然。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眼睛都是黯淡的,虽然依旧清澈,纯真。孤独在他们眼睛里,在他们的心里。而成年人似乎从来不愿意、不屑于去看这些。孩子,就是不懂事的代名词,就是自己的附属品,甚至“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时时冒头。“小屁孩懂什么”“给点好脸色就开染坊”,一直把自己和孩子置于敌我的关系,斗智斗勇,矛盾渐渐加厚,关系渐渐降温,终于亲子间凝结了北极般的冰层。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孤独的孩子,还有多少孩子的孤独没有被看到?麻木不仁,那是草木砖石(研究表明,草木也有情绪),家畜和宠物一直得不到爱抚和回应,也会有心理疾病,而况万物灵长的人类呢。被看见或者听见,是生命的内在需求。柴静的《看见》得到了坊间的风评如潮,在于她努力地去除遮蔽,告诉我们,在我所熟知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那么大的世界,里面有那么多人,在那么艰辛的条件下,努力积极地生活着,他们渴望被“看见”,需要被“看见”,也应该被“看见”。Tata教练,生命成长教练,她说,我3岁时,没有被听见,我用30年时间找回了自己。她3岁时,看到了一张画着3只猴子的画报,开心地告诉爸妈:这三只猴子,就是你、你和我。哪知道引来了雷霆震怒,让她躲在橱柜里瑟瑟发抖,她不理解,她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此后的漫长岁月,她就把自己包裹起来,躲到自己的逼仄空间里跟自己取暖。直到她有了孩子,发生了一些关键事件,她下决心走出来。她跟孩子的对话,让孩子情不自禁地说:妈妈,我很幸福!妈妈我很爱你!孩子也说:有的小伙伴,很可怜,我已经不认识他了。塔塔意识到,很多时候,成年人并不愿意去听,或者只是觉得自己在听。就像后来她告诉父母童年的那件事,父母很诧异,反问她:当时你怎么不告诉我们呢?很多孩子是孤独的,父母在身边或者不在身边,他们都没有被听到。他们就像小王子,生活在孤独的星球上。小王子还有玫瑰花和小狐狸,谁来倾听和看见他们?只有看见,才可能教育。看见了孤独,就看见了需求,看见了孩子。孩子会被看见吗? 


·孩子成长,留给成年人的时间不多了每次看国足比赛都揪心,到了终场前不久,总有解说员背书般的声音:“不能再来回倒球了,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国足大不了不看,速效救心丸都省下了,茶杯也可免于粉身碎骨,但是孩子不能不管,他们留给成年人的时间也不多了。这些孩子将走进一所叫做学校的地方。背着包、拖着拉杆箱的他们,坐着车子或步行的他们,行着马路或走着山路的他们,知道自己去的地方叫学校,但是不知道自己会经历什么,会遇见谁,会过怎样的校园生活。这些孩子,会穿上统一的校服,然而经历各异、个性各异,还是各种问题的携带者,他们又将被如何对待?我看到,走进校园,拿到新书,每个孩子的眼神都是透亮的,亮光就是他们的期待,教育的机会。但是,也许很快就被兜头泼上冷水;也许,某一个关键事件,都可能成为向左走或向右走的路口。也许,他们已经准备接受不堪的命运。他会成为一个以暴制暴的少年;她会成为成为一个桀骜的问题女孩;那个单亲的孩子,也许会追随父亲,踏上打工路。迎接他们的,是怎样的初中生活,为他们铺展开怎样的命运呢?毕竟,他们才十二三岁。 


·见证奇迹的时刻,孩子的眼神坦白了一切看一所校园,看孩子的眼睛。高大华美的建筑会骗人,包装精美的课程会骗人,职业性的微笑会骗人,但孩子的眼睛骗不了人。第一天走进校园的孩子眼睛最亮。不管是学霸还是学渣,他们的生命都是可能性,像从小溪走向了江河,孩子的期待、憧憬和小兴奋都在他的亮亮的眼睛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眼睛里有星星”。他们拿到新书是兴奋的,穿上新校服是兴奋的,看到新同学、新老师是兴奋的,在新的宿舍里也是兴奋的。这让他们前面的不快一扫而空。这是彼此最大的窗口期。引导得当,这点小火苗越烧越旺,小凤凰涅槃也有可能。但是,这些小火苗,靠什么燃料能够继续呢?满足孩子的内心渴求。孩子的渴求是什么?北京十一学校曾在新生中做过调查,在“你最希望做的事情”一栏中,排名最高的是“寻找伙伴”,而不是“成为学霸”或“参加社团”。这就是孩子的真实心理。凉水井中学,在孩子一进校就分了组,在活动中更容易彼此了解,建立“革命友谊”。片中的刘俊男和林圣捷,两个小男子汉虽然都不属于“高富帅”,还有着这样那样的小问题,但丝毫不影响两个人惺惺相惜。雨中切磋球技、竞选时彼此支持、受挫时的安慰鼓励,孩子还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历险”“探险”恐怕是这个年纪孩子的高峰体验,当他们踏进初中校门,行李箱中也许还藏着《舒克贝克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海底两万里》,欲罢不能。认识凉水井中学,不是在报告厅里展示ppt上的校园,也不是人手发一个校园导图,而是用校园寻宝。听到“寻宝”两字,多少眼睛刷地亮了,还可以自主选择、自由组合探险团队呢。学生自己找到的、画出来、讲出来的校园,就带上了自己的体温,不再是鲁迅笔下那个冷冰冰的三味书屋,而是一个宝藏,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藏宝库。“中学就如一间神秘屋,让你去探索;中学就如一首动听的歌曲,让你陶醉其中;中学就像一朵花,芬芳迷人。”难怪,孩子用这样的文字为校园“画像”。校园像一个大魔方,变出来的,都是孩子要的、喜欢的,孩子们被幸福地抓住啦。你再看他们的眼睛,晶亮亮的,像午后河面上的波光,像午夜天幕上的星子。 


·学校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对于学校的起源,我最欣赏路易斯·康的说法:一个人坐在树下,与另外几个人谈论自己的想法。谈的人忘记自己是老师,听的人不知道自己是学生。大家听得不过瘾,想着能天天这样多好啊。于是就在那里盖了遮风挡雨的房子,世界上的第一所学校就诞生了。原来,最low版本的学校,是大家众筹来的,是“我要”,而不是“要我”。然而,现在不少2.0、3.0版本的学校,越来越豪华的是装修,越来越高的是围墙,越来越稀薄的是自由的空气。孩子斯文有礼,却抽去了“活泼泼的”的生命力,课间的校园也静悄悄,连鸟雀都敢到窗台任性挑衅。有个段子说,一富翁倒在路边,被别人搀扶起来,问他:“你怎么不回家?”富翁答:“我没有家。”认识他的人指指路边豪华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富翁落寞地说:“那不是我的家,那是我的房子。”凉水井中学就像个有烟火味的人家,不豪华,却实用,关键是家庭氛围好,对,是“家庭”氛围。他们的同学关系在这里运用小组合作,酝酿小组文化,他们的学长在这里传帮带,他们合作中竞争,竞争中合作,渐渐地,懂得了表达、合作、质疑、反思和妥协。李希贵说,中学必须重新定义“学校”:它不只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更是他们寻找同伴、犯错误、生长想法的地方。“我们真正想做的,是为孩子营造一个适合成长的环境,让他们发现自我、唤醒自我,最终成为自我。”



2

影评二:


孩子们天生就可以教育自己,你同意吗


学习是一件头疼的事情,常要牛不喝水强按头。不止一个老师说:孩子不学习的时候个个可爱,一学习就让人气不打一处来。言下之意,学习是一个让不少孩子“变得不可爱”的重要因素。但是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不爱学习、不会学习的同学,对不起,只能把你归入“学困生”或者“学渣”的行列。事实上,学习确实成了很多孩子的负担、教师的压力和家长的难言之隐。没有人不觉得学习不应该吃苦,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学生学生,以学习为生嘛。在我们的记忆里,住满了“头悬梁锥刺股”式的学习模范,以至于学习跟辛苦一直穿着条连裆裤。但在影片中看到了另一种学习的方式——游戏化学习。这是一个翻牌游戏,具体不介绍了,但是在游戏中,全程表现出的,都是专注、兴奋和全力以赴,还有组内积极的出谋划策,相互鼓励,拥抱欢庆。学渣神奇地遁形了,甚至表现出了超人的一面。经历了一起“扛枪打仗”,在复盘中,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语言就多了力度热度;再趁热打铁,给小组起名、口号、组徽、小组公约等,人人发言和表达,投票选举,商量决定,充满了民主萌芽的气息。整个游戏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不乏矛盾冲突和高潮迭起。特别是“敞开心扉”环节,特别选在操场上、月光下,人心最柔软的时候,一群少年彼此倾诉和倾听。他们情绪的皱褶、内心的忏悔、灵魂的创伤,那些没有对爸妈讲过的,在这里都流淌出来,映着洁白的月光,这一群成人眼里的“小不点”甚至“小野兽”,像纯洁的天使坐在草地上。在兵荒马乱的青春,这一群没有被成人“看见”的孩子彼此看见了。信任、坚持、真诚、团队在混沌中渐渐水落石出。游戏,指向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建构。



反思来了,我们对学习的理解常常是听懂老师的课,会做题,得高分。然而,这是不是真正的“学习”、全部的“学习”?我问了一下度娘: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狭义的意思是: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我又找了一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学习的定义:第一要学会生存,要善于学习,易于适应环境,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只有很好地适应了环境,才能进一步谋求发展;第二要学会沟通,沟通是一门艺术;第三要学会学习,以适应信息化、适应信息大爆炸,学习要抓住重点、掌握方法;学习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第四要学会技能、适应职业生涯。对比一下,我们对于“学习”的理解狭窄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我们常常还看到,差生中男生较多。其实不是男生出问题了,而是学习出问题了。现在的学习侧重于死记硬背,女生相对乖巧听话,所以男生纷纷溃败,甚至中高考高分段也被女生占去了大半壁江山。其实男生学习的方式更喜欢动手实践,就像小时候拆闹钟拆电脑拆家的节奏,可惜在当今的课堂上要被喊“stop”,于是阴盛阳衰了,于是需要“拯救男孩”了。



肯·罗宾逊在《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中说,“孩子们天生就可以教育自己。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期,孩子们通过观察、探索、提问、玩耍和参与来进行自我教育。许多年轻人拒绝接受教育,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学习,而是因为传统学校的教育仪式和惯例妨碍了他们的学习。这一点,我可以举出例子。我们每年有劳技课程,到少年宫去上,有木工、金工、插画、烘焙、十字绣等10多门课程,你看到的是,那些平时的学困生、调皮生都成了学霸,他们专注的眼神、娴熟的技法、鼻尖上沁出的汗珠,以及神乎其技的作品,甚至十字绣的众多女生中,还夹着一个男生,明显技高一筹,你由衷地觉得:这不是天才,也绝对是人才啊!所有的老师都承认:教,是为了不教。也就是说,老师最终要让学生脱离自己,像老鹰脱离母巢,小狮子独立捕猎。而不是要展示老师有多牛,老师永远是你老师,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既说明学生是能学习的,也说明必须是真正的“学习”(注意是“发现”“研究”“探索”)。重复的背默和一味刷题很可能就是“反学习”的。以此来指责学生不爱学习,就好比只给孩子吃馒头,顿顿吃馒头,还指责孩子厌食,然后大讲营养不良的危害。



我们以为,靠《义务教育法》就能保障每个孩子接受教育的权利,事实上,恰恰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孩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用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就等于毁掉孩子的未来。”杜威说的很可能一语成谶。怎么办?改造学习,让“学习”归回学习。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中指出: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实际上,青少年学习兴趣低是全球科学教育面临的共同挑战。同时大家看到,学生在游戏中却兴趣盎然,打了鸡血一样停不下来,在我们这里,甚至需要国家出手干预,对学生网络游戏时间做出规定。有手机自由和财务自由的大人就不用说了。综艺节目好看,不就是游戏好玩么?游戏为什么人人喜欢?人性都希望通过自己所做的事情,来获得快乐、成就感和对生活的控制感。事实上,从广义的角度,任何事情都可以是游戏。从理论上讲,游戏化学习和学习游戏化是可行的。“未来,游戏将成为人类学习和休闲的一种重要手段。”很多专家表达了同样的声音。将游戏融入课程中,摆脱单向说教,使信息传递更加生动,“游戏化学习”再次进入了世界教育人士的视野。让学习带有游戏精神,这是对人性的尊重和主动精神的激发、创造力激活。影片中的游戏式教学,学生自己设计,自己讨论,自己合作,自己展示,无需扬鞭自奋蹄,人人奋勇正向前的姿态让人感奋,感慨。设计很有匠心,先是作为成年人的老师也有切身体会,参加培训,一旦主讲者在台上喋喋不休,照本宣科,台下就鸦雀无声,不是认真笔记,而是看手机、打瞌睡甚至织毛衣。而台上一旦抛出个故事,马上眼睛就亮了,腰背挺直了。如果设计成游戏,分组进行,适当竞争,立马群情亢奋,争先恐后,好像换了个人。作为终身学习者,老师本质上跟学生不是一致的吗?整个社会都是学习型社会,我们该如何设计学习?



根据介绍,影片中提到的叫场景式学习。根据钟启泉教授对日本学者多田孝志的访谈(《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第6期),“场景式教学”指的是,学习过程被设定为若干流程或步骤,但不预设结果和结论,而是进行形形色色见解的交流和建议,在各个流程中夹杂着混乱、碰撞和形成共识的意识。它重视培养概括力、创造力、想像力、共鸣力、共创力、表现力等等,这些能力也是文化共生社会里生存的重要能力。现在,深度学习又成为一个热词。深度学习是对学习力培养的学习。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概括出深度学习的本质,即个体能够将其在一个情境中所学运用于新情境的过程(即“迁移”)。深度学习就是解决问题层次逐级提高的学习:给问题,给方法,找结论;给问题,悟方法,找结论;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找出方法,得出结论。深度学习是从当前外控到内驱力驱动的转型学习,是从当前同质化整齐划一的学习向个性化选择性学习变革的学习。现在各种学习法甚多,林林总总数十种,不一而足。一方面来自于人类喜欢玩概念,提出自己的主张,占一个山头,同时也说明全世界都在关注学习。其实,场景的创设、游戏的设计,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让学习真实发生。为了便于一线工作者理解和把握,我还是笼统地叫游戏式学习吧。那么问题来了,在文化学科上搞得定吗?在常态化教学中怎么游戏化?小组合作,是不是类似于一种游戏?静悄悄的课堂,呼唤一场游戏的风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出版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秉承前两份报告的精神,对教育再次做出高瞻远瞩的思考,认为:“学校教育目前的产业模式的确是为了满足一个多世纪前的生产需求而设计出来的,学习模式在过去二十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来源改变了,我们与知识之间的交流互动方式也改变了。正规教育系统变化缓慢,目前的状态与其过去二百多年间的情况依然非常相似,这也是事实。但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并没削弱。学校教育是制度化学习和在家庭之外实现社会化的第一步,是社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共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不应只是个人的事情。作为一种社会经验,需要与他人共同学习,以及通过与同伴和老师进行讨论及辩论的方式来学习。”有记者问杨振宁:“中国为什么没有人得诺贝尔奖?”杨振宁说,坏就坏在一副对联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有一次他看到母校门口挂着这幅横幅,坚持把它拿下来,将“苦”改成了“乐”: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孔夫子2000多年前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知道,到喜欢,再到乐在其中,这三个境界,需要2.2亿中小学生还要走多久,等多久?不能说学习都要轻松,追求游戏化,也不能说所有的学习都可以游戏化,但是至少我们对于学习的理解还不够全面,我们对于学习的开发还远远没有到头。



3

影评三:

孩子何以站到舞台的中央中国孩子的聪明自不待言,PISA考试,把别人甩出老鼻子远。但是除了聪明,似乎再难找出啥了,心理压力大,身体素质差,好多数据太辣眼睛了。国家果断出手,通过“双减”这个切口,正在下一盘教育大棋,创新人才培养、体育、艺术素养提升全面发力,职业教育蓄势待发,同时捏紧义务教育阶段考试的大闸,给中小学松绑,腾挪。舞台搭好了,锣鼓也敲响了,一切都是欣欣然,以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每一所学校就是一艘诺亚方舟,该如何托起那些青春的生命? 生涯规划课程,梦想之光照进生命
每一部教育影片,都会讲述梦想的力量;有一种梦想的力量,被拍成了电影,它就是《未来学校》。顾名思义,未来学校是关于未来的学校,或者是理想中的学校,还可能是充满理想气质的当下的学校。在这个学校里,最核心的特质肯定跟建筑装帧无关,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那就是精神力量。“我认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唤醒和加强年轻人的这些精神力量。”(爱因斯坦)新高考改革后,志愿填报从选择高校到选择专业,对学生专业规划、乃至人生规划呼之而出。生涯教育在高中普遍得到重视,实际上,在终身发展的理念下,生涯教育应该前移到初中,甚至小学。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教育,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了。生涯规划课程是为了帮助个人更好的了解自己,从而对未来做出规划的课程,它要求符合身心发展特点与成长需求,分年段、成序列,更需要好的“成长导师”。



影片里的生涯规划教育,开启于新生夏令营的第四天。就像一首乐曲,经历了前奏的铺陈和积累,等待着一种爆发的高潮。当孩子在安全愉悦的环境中被渐渐打开,慢慢释放,继而充盈对他人、自己和世界的好奇,内心有一种声音渐渐清晰,让人激动又不安——我将成为谁,我将过一种怎样的生活?而那位神秘老师一直陪伴,就像内心的隐隐期待。当老师的身份亮出来,惊异和兴奋写在孩子脸上,这是他们第一次真实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想知道自己将来做什么吗”“你讲过一种怎样的生活”,这是每个年轻人一想起来就热血难凉的念头。与其说“生涯规划课程”引入校园,不如说把理想信念植入他们生命,或者说,他们的内在心灵渴望着唤醒。当孩子第一次在“名字帐篷”里,工整地写下自己的梦想,以及梦想宣言,虽然稚气,甚至歪歪扭扭,但是一笔一划都是用力写出来的,就像他们肃穆的表情、专注的眼神。是的,有梦想就有目标,有目标就有动力,做自己的生命设计师,快乐而有力量。爱默生说过,“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全世界都给他让路。”经过生涯规划课程洗礼的孩子,至少不会轻易佛系,直至躺平吧?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梦想剧场就把这些不一样呈现出来,宣示出来。教育就是为了发现和成就这些不一样。“一个由没有个人独特性和个人目标的标准化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毫无发展可能的、可怜的社会。”(爱因斯坦)也就是说,学校的目标必须是培养能独立行为和思考的个人,那就从年轻的时候,从生涯规划开始。这个问题解决了,就解决了动力问题,“如果一个年轻人已经通过体操和跑步训练了肌肉和耐力,今后他将适应任何体力工作”“如果学校成功地从这种观点出发进行工作,它将得到成长中的一代的高度尊重,学校给予的任务也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爱因斯坦)再重复一遍:教是为了不教,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孩子站在了中央,教师和家长在哪里 俗语说:一个忙碌的母亲往往造就一个懒惰的女儿。中国的父母太勤劳了,也太爱孩子了,忍不住包办代替,孩子“被懒惰”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很有意思的是,自然界物竞天择,万类霜天竞自由,每天为残酷的生存而斗争,越是老虎、老鹰这些食物链顶端的,越是虐儿狂魔,也只有人类才会有不肖子孙,好吃懒做,躺在上辈的财富中坐享其成。把这个俗语可以改一下:一个忙碌的老师往往造就一个懒惰的学生。辛勤的老师肯定委屈:我有责任心,我牺牲了自己,我不放弃,难道不对吗?是的,他们是拼命硬干的人,相比于躺平的老师,值得脱帽致敬。但是,忙碌并不见得科学,而且一直这样干,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透支生命又如何可持续?更关键的,老师苦大仇深地工作,学生能够扬眉吐气地学习吗?



那么,再多一些帮手?可以,也需要。但是更关键的是唤醒孩子的原动力。就像伟大的扶贫工程,要扶智,更要扶志。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所有伟大的教育理论都提到了“自主”,所有伟大的人都具有自主精神。世上之爱,大多指向聚合,譬如爱情剧,呼天抢地、肝肠寸断、一波三折,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而只有两种爱,是指向分离,一是父母之爱,二是教师之爱。父母的职责在于让孩子独立于社会,教师职责在于让学生独立于学习。最大的问题可能是:我们一直霸占着舞台的中央,却反复催促着角落里的孩子。在影片《未来学校》中,在画面中间的始终是孩子。他们面对任务,他们商量方案,他们解决冲突。整个过程没有感觉到老师的存在,都是自己完成的,就特别有成就感,自信的小火苗噌噌地往上窜。先是新生进校,学长列队欢迎,鼓掌,歌唱;然后就是学长进班,未成曲调先有情,难道是一所假的学校,没有老师?渴念更深了,千呼万唤之下,老师,不,是卡通人物出来了,从电视、画报里走到了身边,还一一击掌,走出了综艺偶像的感觉。无数的小心脏扑通扑通的,无数的小脸蛋通红通红的。老师没有在“欢迎你们”之后“你们要遵守……如果不能……那就要……”,出场词都耳目一新,“我是陈阳,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我是江涛,万里长江第一涛”。物理、化学老师则直接用实验招呼,惊叹惊异写满了稚气脸庞。不是说孩子是学校的主人吗?那就让孩子自己去领地里巡视、遛弯,每个小组领任务……有什么不妥吗?教育首先要让孩子喜欢,一味老冷,谁愿意撩你?既然是为孩子,蹲下身子看孩子,为什么不能放一点身段迎合一下、甚至讨好一下孩子呢?



有人担心,我们的孩子不行啊,底子薄弱,不能放手。其实,越不行,越要放手;越不放手,越不行。影片中的凉水井中学,不也是一所乡村中学?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从来都是在走路中学会走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水乡的孩子个个浪里白条,据说起初孩子也怕水,哇哇大哭,家长二话不说,拎起两条细腿,扑通扔下河。当然,扔归扔,心里是有底的,啥时出手,门儿清。就像老师看起来无所作为,煽起风点着火,就开始做个吃瓜群众。其实是有所不为,相时点拨,学生不愤就不悱。就像《西游记》里,任师徒四人组争争吵吵,自作自受,实在过不去的坎,观世音就出现了。比如,在表演梦想环节,拦路虎来了:如何设计场景呢?在孩子们抓耳挠腮时,神仙姐姐般的老师及时出现:“想象一下20年后,你成为了那个人,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在一个自己特别享受的工作场景里,你身边的人在做什么,你又在做什么呢?”教育就像女士穿高跟鞋,当鞋子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脚被忘记,也可以说是脚处于“忘我”的状态,忘我地学习,工作而浑然不觉。反之,如果鞋子不合脚,脚疼了,脚就被时时记起了。关键是,如何设计一双合脚的鞋子呢?而且每一双脚都不一样哦。好的学校就像自助餐厅,孩子们可以动手,可以选择,但是原材料和整个系统,是由学校设计的。新生夏令营课程为什么元气满满?它整个都是场景式教学,融入了项目式学习、混龄学习、跨学科学习。教师就是课程的设计者、执行者,以及学习的陪伴者、发现者、引导者和激励者。要让家长也成为一个支持者,教师先支持家长。在影片中,老师先鼓励孩子们:要通过表演,让自己和父母的心更紧地贴在一起,你们一定行的。老师以小兔子用萝卜钓鱼的的漫画,引导家长明白:爱一个人要用对方喜欢的方式,而不是一厢情愿。让家长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我希望的爸爸妈妈是什么样子。再邀请家长观看孩子的梦想表演,让家长看到孩子的变化,重新发现和支持孩子。这样,孩子、家长和学校就紧紧连接在了一起。老师和家长主动退后,学生才可能走到前台。 


一部电影,致敬一个时代 徐立拍这部片子有点吃力不讨好。它不是商业电影,盈利无从谈起;教育局势复杂,林子也大,很多大咖都深陷泥潭,电影人出身的他趟这趟混水,很可能铩羽而归。但是他逃不过,这是一种宿命,他在而立之年追赶上了自己的宿命。徐立,三尺微命,一介书生,小半生从影,胸怀众生,关注公平。看到了和经历了种种不堪,决定躬身入教育的局,重新调整自己的方向和姿势。左手持摄像机,右手开发课程;一只眼睛看到问题,一只眼睛看到希望;一只脚在现实,一只脚在未来。他在别人眼里很疯狂,认准了就不管不顾,不惜卖房筹拍教育电影。他愿力很大,物欲很小,一个小平头、一件套头衫包裹肉身,低调沉稳,从不大喊大叫,但是内心笃定,步履沉着。他庆幸自己是茨威格说的“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的人,而拈花一笑。徐立不谈回报,只讲梦想。他这几年走进上百所学校,看到了许多权威的校长、控制力强的老师和失态的家长,而很多的孩子脸上没有光彩,饱受压力,充满恐惧。教育的主体被忽视了,甚至到了反教育的地步。他就想拍一部片子,呈现理想教育的样子,去唤醒教育人和家长。在拍摄《戈壁行者》中,他领悟到教育也是一种行走,让人在场景中挑战和超越自我,认识自己和他人、世界的关系。路走完了,人也完成了自我教育和升华。



徐立不求创造,只求回归。我们已走得太远,需要回归教育的本质,乃至回归常识。教育其实就是关系,好的教育是用关系来衡量的——我与他人、自然和自我的关系。比如,自杀是身心割裂了,离婚是夫妻心灵割裂了。大气层被破坏,源自人与自然的关系破坏了。大家应重回身心和谐、关系和谐的状态。《戈壁行者》的成功,让他意识到,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世界就是教材。徐立不提理论,只是论证。古往今来,多少名人大咖,以自身卓荦的思想和卓绝的行动,留下了关于教育的微言大义,或洋洋巨著,现代人窥其堂奥,拓展演绎,但常常生搬硬套,胶柱鼓瑟,甚至方枘圆凿,背道而驰。实际上,大道至简,教育并不复杂,比如说:教育就是唤醒,一切教育都是自主教育。圣人的理想是可以实现的,而不是悬置的乌托邦。他要做的,就是论证它们。



徐立没有圈地,只是整合。他用自己的眼光去寻找,借助团队的力量,把北师大教师的资源、课程的资源、先进学习方式和信息技术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做了校本化的落地。他把这些整合在教育电影中,使之成为一个纽带,把社会、学校、家庭连接为一个爱的共同体。他选择的是一所乡村中学,就是希望身处真实的情景,突围真实的困境,寻找一条中国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之路。这部电影的题目叫《未来学校》,与朱永新教授的著作《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很切近。未来学校什么样?“学生自己组成学习小组,进行互助式学习、伙伴式学习和探索”“教师变成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和学习过程的陪伴者,职业规划师或者人生导师,能者为师”“未来是课程为王,课程的卓越性,决定了生命的卓越性;课程的丰富性,决定了生命的丰富性”。这是朱永新教授的描绘。看得出,徐立也是新教育的追随者,并用这部电影向一个时代的梦想致敬。

探索未来学校,其实是探索未来教育。新教育的信条是:“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未来就是我们正在创造的地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冬已立,风雨困厄之中,暗藏勃勃生机。

   影评文字及图片转载来自:行者殷涛微信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