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线上教学 | 学院在行动

华理E教务 2022-06-09

社会学院在线教学初探



2020年的新学期非比寻常,处在新冠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深入贯彻习总书记有关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学校也紧锣密鼓地部署了在线课程教学任务。这对高校教师来说,既是一次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应变能力的考验,同时也是推进使用信息化手段于教学改革的新挑战。





教学新挑战  线上新姿态




朱眉华教授是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社会工作专业的责任教授,有着30年的资深教学经验,为本科生讲授专业课程深入浅出、生动而循循善诱。本学期她承担了2018级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微观社会工作1》,这门课程主要帮助学生学习和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知识、方法来实施微观层面(个人与家庭)的专业实践;掌握微观社会工作的运作过程和方法技巧;了解微观社会工作的历史演变和不同理论模式及其运用。



朱眉华教授在录制教学视频


在准备过程中,她希望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模式,既可以发挥自己善于现场示范和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的优势,同时,通过让学生先行自学视频课程,又能更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独立思考并将问题带入课堂讨论,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有余力者,可以更广泛阅读中外文的文献资料,更自主地进行课堂外的深入探索实践。朱老师除了精心准备课程的视频,还大量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资料,思考布置哪些合适的作业来实践所学的内容。例如:以往这个课程会要求同学们练习个案面谈,考虑到特殊时期应避免不必要的人与人接触,把原来面对面的辅导练习改成网上视频面谈,把视频交给老师,由老师进行督导。这种网上交流辅导的方式也许正是未来社会工作服务的新途径,更适合年轻一代的需要和特点。


朱老师除了在学校平台上不断完善课程资料外,还积极与所教的学生进行联系,先期建立了微信群,在微信群中跟同学们热身,尽快把同学们从闲散的状态调节到学习状态中。在短短一周的平台试运行中,绝大部分同学已经登录平台进行了视频、资料的下载,有的已经自学了好几讲内容。


作为老教师,她努力向年轻人学习掌握更多的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上网观摩直播课程,学习如何召开视频会议,如何录播和转换成可以上传的格式,尽管尝试很多次,也常常工作至深夜,但她觉得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也是在教学生涯中的新成长。线上课程学习才刚刚开始,如何将教学互动推向更精彩、更有效的境界,始终在不懈探索之中。


社会工作专业作为我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标就在于: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学、科研、政策与实践”四位一体的专业发展模式,建设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新文科”专业,培养新时代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卓越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社会工作人才。从课程体系建设上,每一门课程都要与时代发展同步,不断促进学科交叉和科教融合,使培养的学生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对网络教学中如何加强师生互动的思考




一场疫情不仅将老师和学生隔在了千里之外,也将同学之间隔开,难以形成像往日一样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实时互动。屠梦薇老师在教学时喜欢鼓励学生多发言参与,这学期她的本科必修课《论文写作》又是一门强调“上手”的课程。怎样在有限的电脑屏幕前将这门课上得不枯燥呢?在创建网课的过程中,屠梦薇老师发现线上教学虽然关上了课堂的大门,却在虚拟空间打开了许多利于交流的窗口:

01

可以停滞的时间

不仅学生看网课视频的时候可以暂停和重复,老师在录制的时候也可以暂停。平时课堂上为了大多数学生跟得上,也是为了等待低头做笔记的学生,老师会放慢语速或是重复重点话语。屠梦薇老师在第一遍录制课程视频的时候,注意到需要提高语速,利用PPT录音的暂停功能把废话和“嗯”“啊”等语气词隔离在视频之外,这样可以使课程内容听起来更顺畅。同时,为了让学生养成“读书破万卷”的习惯,也为了检查网络学习“打卡”质量,屠梦薇老师要求每一周学生都在平台上上传听课笔记。她会在视频中提醒“同学可以暂停一下,先去看看某某文章做一下笔记再回来”。这种操作在课堂有限的45分钟内是很难实现的。


02

不会消失的黑板

学校平台上有“讨论”板块,功能和网络论坛相同。在屠梦薇老师眼里它就像是一个不会消失、无限大的黑板,不仅老师的板书不会消失,同学们在黑板“张贴”的字条也不会消失,并且任何人都可以在每个人的字条下添加内容。前文提到的要求同学们上传的笔记就会“张贴”在黑板上,给每个人“交换笔记”的机会。其实在上学期的《论文写作》课屠梦薇老师就给学生布置过读书笔记的作业,没有硬性规定字数。许多同学写得很认真,更有意思的是有的同学交上来的是洋洋洒洒写在纸上的读书笔记的照片,让人忍不住想展示给班上别的同学看,但最终因为课堂时间限制、大屏幕清晰度限制,没有一一展示。而这学期如果出现了优秀的笔记,同学们自然会发现,老师也会是默默赞叹的观众之一。


上学期一位同学的读书笔记(已征得学生同意)

03

求助学生的老师

作为班导师,为了不让学生浪费突然延长的寒假,屠梦薇老师在2月中旬就向各位任课老师了解了新学期课程的教科书,方便学生开始预习。但是疫情来得突然,有些资料没法提供纸质版本。于是屠梦薇老师在班级群里尝试“求救”,立刻有学生提供“救援”,找到了电子书资源。对于网络教学我们应该怎样重新定位学生和老师的角色?这件事对她也很有启发。对信息软件的使用学生明显比老师熟练活跃得多,资源电子化、交流“微信化”无形中改变了师生的地位。适当让学生做“主导”,做信息的提供者而不是传统的接受者,也不失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积极性的思路。




学生自己找书调动班级学习积极性



这些新的窗口对于师生来讲都是初次尝试,是一次共同摸索的经历。不妨将这“特殊时期”看作是解锁新技能的机会,也让同学们提前感受到生活的变数和积极创新、适应的重要性。



有机化学教研组线上教学备战纪实




2020年的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然发生,并迅速席卷全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地万众一心,迅速展开了全民战“疫”。






抗疫有我 不忘教学






有机教研组的老师们自觉担负起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防止外入内散的责任,他们响应政府号召,严格居家隔离,坚决不群体聚集,始终保持警惕。

老师们在寒假居家留沪期间,念念不忘教学,面对疫情防控新的形势,抓紧准备网络课程,积极应变。除准备新课之外,他们或反思教学撰写论文、或收集整理编写习题、或学习思考,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而罗千福老师则在春节前即注意到疫情的发展,主动退掉了回老家与亲人团聚的车票。






全情投入 寒假备战






 网上开学日期确定后,有机教研组积极落实“停课不停学”通知,配合上级领导,调整教学方案,合理安排,有条不紊地推进线上教学前期准备工作。


01

针对课程特征,推进模块化管理

本学期,有机教研组承担有机化学(下)、高等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波谱解析与联用技术及有机化学相关重修等多门课程。其中有机化学课程已开展线上教学多年,经验较为丰富;高等有机化学已完成慕课视频的录像工作,本学期第一次运行;而有机合成化学与波谱解析两门课程暂时没有相关视频资料。

分析现状后,教研组迅速将课程按不同特点分类,制定相应应对策略,实行模块化管理。


(1) 有机化学:充分发挥并利用已有的慕课教学经验,力争线上教学再上新台阶。

有机化学慕课课程在2015年已投入运行,几年下来已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面对疫情,俞善辉老师积极与智慧树沟通,迅速建立了有机化学、有机化学(上)和有机化学(下)三门慕课,在学生名单确定后,又第一时间导入平台,让有机化学的师生们在寒假就能熟悉相关线上操作,试运行。既避免开学高峰的网络拥堵与无序,又便于及时发现试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2) 高等有机化学:借鉴有机化学线上经验,稳步推进高等有机化学课程的线上教学。

高等有机化学已完成视频的录制工作,寒假期间,王朝霞、许胜、俞晔等老师一边忙于备课,一边核对视频,拟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更新。同时,借鉴有机化学的慕课经验,准备了相关辅助教学资源。

(3)无视频资料课程:积极推进微课录制,探索教学新途径。

 有机合成化学、波谱解析与联用技术前期没有视频资料,杨雪艳与沙风老师则克服困难,尝试进行视频录制,目前已完成4周教学内容的录制。


02

分类创建微信工作群,有效提高教研效果


为应对此次线上教学,除常规工作群外,教研组依据模块特点,创建多个不同微信工作群,筛选、精简信息,针对性安排、讨论工作,有效提高教学、教研话题的针对性。寒假期间,教研组围绕不同工作安排、在不同工作群多次通过召开微信会议,确保每位老师明确学校安排、知晓自身任务。为应对开学后的线上教学操作,除发布操作视频外,还进行线上操作研讨,确保每位任课教师具备基本线上教学操作能力。


03

围绕新冠药物,开展课程教学研讨


随着疫情的发展,一些对抗疫有疗效的药物应运而生,教研组老师从有机化学的角度就药物合成问题在工作群里展开研讨,并拟从有机化学教与学的角度在线上教学中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科研兴趣、提升其科学素养与责任担当。






主动靠前 多方检视






 网上开学的日期临近,疫情仍在,线上教学势在必行。教师们紧张着、兴奋着、忙碌着。大家均全情投入,保质保量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

授课教师们主动靠前,建立了教学班微信群、QQ群等多种线上联系方式,实现教学班级授课师生的实时互动。班导师和学生们也热心参与,网上预演、模拟操作,确保开学后课程教学的顺利实现。



疫情,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面对大疫,我们要抓住这一特殊时机,首先是充分利用现有的线上教学条件,拓展远程网络授课能力,同时挖掘网络教学软硬件资源,完善音视频教学机制。其次是育人教书联动,通过网络文字、音像视频等多种方式,结合疫情对学生进行道德责任和家国意识教育,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和视野担当,将来报效祖国。再次,我们以新冠药物为切入点,鼓励学生主动向学,查阅文献,了解药物结构、药理活性与化学合成方法,激发科研兴趣,培养学科素养与科研能力。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地结合。


【END】

华理E教务 精选内容


教学大家谈第1期:如何开展在线教学

教学大家谈第2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体会

教学大家谈第3期:语言文化探索混合式MOOC

教学大家谈第4期:探索共同学习的教育新模式

线上教学|学院在行动(商学院/化工学院)

“E”起防疫|本周师生教与学重点内容提醒

重要通知 | 线上教学第一课,一起聆听最权威专家声音



信息来源/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王朝霞;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朱眉华、屠梦薇

责编/商贤洋、刘兴俞

 

华理E教务

公众号ID:ecust_jwc

服务本科教学,为师生提供教务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