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影情报处]观影团首轮战报:豆瓣均分8.5,我们是最“业内”的观影团

电影情报处编辑部 电影情报处 2020-09-06


作者 / 嘉栖


“我发现你们观影团做的片子都有些偏文艺气质的呢,是不是你们只做文艺片?”某位从第一期《绿皮书》开始就关注【电影情报处&一起拍电影】观影团的粉丝向情报君询问道。

 

听闻此,情报君当然是立马否认,怎么能用如此狭隘的二元对立思维来思考问题呢?多元化才是现世真理啊。“不不不,应该说我们做的都是口碑佳作,文艺也好,商业也罢,只要是成熟的影片,有品质保障的,我们都会考虑。”

 

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们【电影情报处&一起拍电影】已经做了五期(《绿皮书》、《地久天长》、《调音师》、《天上再见》、《海蒂和爷爷》),豆瓣均分8.5,这个成绩确实值得骄傲。

 

而相对于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观影团,我们更是有着独门武器。在这里,你能听到更多关于电影行业的干货,能认识更多业内大拿,谁叫我们立下flag,做就做最专业的业内人士观影团!


                                           

是的,接下来,情报君就要为大家隆重介绍,【电影情报处&一起拍电影】观影团五期的成果。

 

精彩仍在继续,第六期观影在路上。

 

 

针对业内人士建立

有电影更有干货

 

“没想到提前看了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还听到了沙丹老师和武剑老师的独家分析和预测,太值了。”

 

在今年奥斯卡颁奖结果出来的那天,某位小伙伴兴奋地在朋友圈发布了以上感言。说实话,能得到他的肯定,情报君是打心眼里高兴。毕竟,作为资深影迷,这位小伙伴也算是各类观影活动的积极分子,但能够在观影团中学习到和电影行业相关的市场知识,这还是第一次。

                       

                                                    

不仅如此,诸如“去年法国电影票房冠军是哪一部?到目前为止印度电影进入内地市场的主类型?”这类专业的问题也会出现在我们【电影情报处&一起拍电影】的映后干货交流环节。大家踊跃举手抢答问题拿奖品的劲儿,可比高中课堂积极多了。

 

而这就是我们鲜明的观影团特性:针对业内人士成立,有电影更有干货。

 

当然,这也是基于一起拍电影(ID:yiqipaidianying)的媒体矩阵内容和粉丝特性,我们才将目光聚焦在影视从业者这一群体上。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也算是回馈粉丝的福利。

 

而且,据情报君所知,仅在北京,就有三四十个观影团举办过3场以上的观影活动,因而我们【电影情报处&一起拍电影】观影团要想后来者居上,必须得拿出真本事,也得不走寻常路。


                                                           

不难发现,目前市场上正缺的就是能够在观影之余了解更多影片幕后制作、宣发详情的以业内人士为主的观影团。

 

所以,你可以看到我们在每一期观影团的映后交流环节都是花足了心思。或是邀请业内嘉宾,比如第一期《绿皮书》观影,我们邀请了著名的著名影评人、策展人——沙丹,以及电影行业数据分析师——武剑,来做了映后分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正值奥斯卡颁奖前夜,两位老师也对影片最终的拿奖情况作了预测,最终结果基本一致。


或是由电影情报处创始人坦克老师带来的独家电影产业知识小课堂,比如在第三期《调音师》观影结束之后,关于印度电影产业知识的讲解,其中“印度电影有30个坞、去年20亿的观影人次”等观点,让现场观众受益匪浅。

 

同样的,第五期结合《海蒂和爷爷》,现场观众们学习的是欧洲电影产业知识小课堂。你以为欧洲人都爱看艺术片?本土电影票房占比最高的是法国,土耳其还是德国?法国电影和法语电影有什么区别?就看你能答出几个。

 

可以说,这些干货,让【电影情报处&一起拍电影】观影团呈现了与众不同的专业气质,也因此更受业内人士青睐。

 

 

五期口碑均分8.5 

文艺商业都不排斥

 

回到开头,就像某位粉丝所以为的,【电影情报处&一起拍电影】观影团专做“文艺气质向”电影?

 

毕竟,从我们过往五期的选片来看:《绿皮书》《地久天长》《调音师》《天上再见》《海蒂和爷爷》,其中既有今年奥斯卡的最佳电影,也有获得柏林影帝影后两项大奖的国产影片;有来自印度的热门批片选手、也有来自法国和德国的引进片,堪称是世界电影文化大融合,充分体现了片种的多元性。

 

                                         

但这些影片也确实是拥有似乎相近的气质和品相,也拥有难得一致的好口碑,豆瓣均分8.5。难道我们【电影情报处&一起拍电影】观影团是要给人一种逼格满满,遗世而独立的印象?nonono,生存于世,我们自然是要走向大众,走到人民群众中去的。

 

如电影情报处创始人,同时也是我们【电影情报处&一起拍电影】观影团主负责人坦克老师所说,“我们不一定都要办口碑特别好的偏文艺方向的影片,一些成熟的商业电影只要大家看的开心,我们也不排斥做。”

 

那之前只是巧合?是缘分?事实上,对于一只仅仅成立两个多月,做了五期的观影团来说,要就此摸索出一些规律还为时过早。


不过,这些影片也确实逐步为我们的观影团奠定了基调。尤其是在可选择的情况下,比如同一时期有几家片方同时找上门来,我们也会选择更具观赏性、话题性的口碑更好的影片,而这类影片也有利于打造我们观影团的自身品牌形象。毕竟好的影片自带宣传属性,观众也乐于在社交媒体平台分享,无形之中也就增加了自家观影团的曝光率。

 

同时,做一些相对口碑更好、更有潜力,哪怕是相对小众的影片,也更有利于我们去了解市场和观众。虽然说我们的观影团有着70%左右的业内基因,但那30%的普通影迷基因,也是万万不能忽视的。

 

通过观影团活动,我们可以拿到这些观众的第一手反馈,更了解市场直观的市场反应,从而判断他的走势。比如每次观影团的提问环节,都会有观众出其不意。不过,到目前为止好像还没出现过故意刁难、或者是能把坦克老师问懵圈的观众。

 

写到此,表现欲极旺盛的坦克老师在一旁喊道:快放马过来吧!

 

 

未来更多针对性活动

 严肃活泼两不误

 

事实上,两个半月左右时间,五期观影团,【电影情报处&一起拍电影】影团的“翻片率”已经算是很高的了。

 

当然,未来还有更多的影片排队在路上。所以说,真有什么不变的标准吗?不存在的。(情报君这么说,也是为防打脸)未来还有无限可能等着我们。

 

所谓不破不立。有反思才会有进步。

 

比如,作为一家针对业内人士的专业性观影团,严肃专业我们是有了,但活泼有趣也不可少啊。毕竟,我们【电影情报处&一起拍电影】编辑部的老师们也都是一群逗逼可爱的存在。

 

因而,如坦克老师所说,可能以后我们会有更多针对性的活动,让观影团在输送干货之余,变得更加生动有活力

 

此前,在《地久天长》观影团时,结合影片的时代背景,我们特别为观众准备了大白兔奶糖,以体验重回八九十年代的感觉;而在《海蒂和爷爷》观影之时,我们也送上了阿尔卑斯糖,此外《天上再见》观影时,也有导演亲笔签名海报和电影原版小说周边产品送上,这些小点缀可以说都是为了营造更好的观影气氛。

 

但是,每部影片都有独特的气质和特性,也有其核心的受众群,如何结合核心受众群做更有针对性的活动,而不只是单靠周边来撑场,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除此之外,以后的电影情报处&一起拍电影观影团,或许还会尝试更多形式的观影活动,比如零点场、业内发行专场、营销专场、特效专场,或者再去其他城市巡回,再或者……好了,再不打住,可能就要冲出宇宙了。

 

慢慢来,不着急。

 

其实,写了这么多,情报君觉得当务之急,是不是应该给我们观影团征集一个叫得响亮记得牢靠的名字?【电影情报处&一起拍电影】观影团,念起来,总觉得太……长了。

 

所以,是地表最强?是人生无限?是行走高碑店?还是摄影机不要停?

 

要不,你来定?


ps:此处插播小广告


说时迟,那时快。我们的第六期观影团已经来了。

 

就在明天晚上8点,新华国际影城大钟寺店。

 

这次我们带来的是伊朗导演马基德·马基迪的新作《云端之上》,作为导演“成长三部曲”的第二部,该片与其经典之作《小鞋子》主题一脉相承,主要以印度贫民窟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一对相依为命的姐弟塔拉和埃米尔的人生际遇。

 

该片将于5月24日全国公映。

 

赶快扫码报名,就能获得提前观影的机会。

 






商务合作 / 转载 / 加入社群 / 约稿

请联系微信ID:

15201655723   yqpdy2018

 1028627745   64977817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