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65岁应勇履新最高检二把手!重返一线的高官还有谁?

仕道君 仕道 2023-06-12


由于某种原因,很多文章不能在这里发出,喜欢本号的朋友请点击下面的小卡片,关注仕道君的新号“政道儿”,以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湖北省委原书记应勇迎来新使命。据新华社9月2日消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当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经表决,免去张春生的国家监察委员会委员职务;任命应勇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同天,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等有关规定,应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大检察官。最高人民检察院官网也很快更新了信息。应勇排名最高检领导层第二位,仅次于检察长、党组书记张军。原来排名第二的童建明,排在了第三位。


虽然应勇、童建明都属于正部级的副职,但两人的职务却有着明显的差别。


最主要的在于(正部长级)的位置,应勇放在“党组副书记”之后,而童建明则加在“副检察长”之后。


这种表述方式,绝非只是文字差别,乃至直观显示了工作分工的重心所在。
此次任职最高检,是应勇今年以来的第二次履新。
2020年2月,应勇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赶赴湖北任职,在湖北工作770余天,2022年3月,应勇卸任湖北省委书记职务,后赴京担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像应勇这样,本来已经转岗到人大,又重回实职岗位的例子,以往并不常见,但在近两年有增多趋势。


【盛华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兼秘书长。


2001年2月,年满65周岁的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资委前身)主任盛华仁(1935年9月生)卸任,后增补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2003年3月,已经从国务院部委卸职、转岗人大两年多的盛华仁,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


【夏宝龙】全国人大环资委——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2017年4月,浙江省委换届前夕,64周岁的夏宝龙(1952年12月生)不再担任浙江省委书记,增补为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8年3月,夏宝龙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2020年1月不再兼任秘书长,兼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


【骆惠宁】全国人大财经委——中央驻港联络办主任。


2019年11月30日,山西省委换届,年满65周岁(1954年10月生)的骆惠宁卸任省委书记,12月28日增补为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20年1月,骆惠宁调任中央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后又兼任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


“老将”骆惠宁履新香港中联办之际,有媒体认为,此次任命,可谓是非常之时、非常之地、非常之人。
上任之时,香港修例风波持续6个多月,局势复杂,可谓是非常之时、非常之地;骆惠宁以封疆大吏的身份,在退居二线之后重返一线,可谓是非常之人。
骆惠宁从基层起步,履历丰富,是第一位由省委书记转岗而来的,同时也是年龄最大的香港中联办主任。一般来说,正部级官员年满65周岁到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任职,标志着退居二线。但是,骆惠宁在短短几天之后就重返一线担任香港中联办主任,着实出人意料。

今年1月26日,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骆惠宁在线发表新春致辞。他指出,过去一年,是香港开启“一国两制”新局面的一年。随着香港国安法深入实施,选举制度修改完善,两场重要选举成功举行,“爱国者治港”原则得到落实,香港气象一新。一个由乱到治、开启新局的香港告诉我们,一切反中乱港势力妄想搞乱香港的图谋永远不会得逞。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用好各年龄段干部”。用好各年龄段的干部,当前要特别注意用好年龄偏大的干部,不能用教条主义的“杠杠”来确定干部进退。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长陈希曾撰文指出:“要坚决防止在干部任职年龄上搞层层递减、‘一刀切’。”“对那些尽职尽责、踏实干事、精力充沛的干部,只要仍在工作年限内,根据事业发展需要该使用的要继续使用,该提拔的要大力提拔。”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的干部任用节奏更为稳健,干部晋升上不唯年龄,60岁的副部被提拔为正部的案例多了起来。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卫生医疗条件的不断提升,人类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延长,相应的工作时间也应 “水涨船高”。同时,年长者办事沉稳,处事练达,思想成熟,经验丰富,堪称“人才宝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纵观当今世界,政坛“常青树”不胜枚举。因此,各地在选好育好“新秀”的同时,“老将”同样要用准用好,否则就会造成人才资源、干部资源的极大浪费。

 应勇其人 出身贫寒应勇生于1957年,浙江仙居人,政法老兵。他曾对记者称,本有机会参加1977年的高考,可他没参加,因为家里实在太穷,只得在老家区公所当办事员,几个月后的1977年4月,当地设立了派出所,应勇成了一名警察。之后15年间,他从普通民警、副所长、所长,到台州地区行署公安处副处长、处长。到1992年,他已升至台州地委委员、政法委书记、行署公安处处长,当时年龄还不满35周岁。他任浙江高院院长时,还曾谈起刚参加工作时的一件往事:当时正值拨乱反正,国家出台了逮捕、拘留条例,开始清查关了多少人,刑拘的有多少,逮捕的有多少,符合起诉条件的有多少,一查不得了,刑拘竟然有很多年的,那时候刑拘都没有期限,一关十多年都有。应勇称,这件事使他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应勇在台州工作期间,有件事让人印象特别深刻。1990年,天台发生了“苍山宗族纠纷械斗事件”,涉及2个区8个乡43个村,共有5000余人参加,震动全国。当时任台州地区行署公安处处长的他亲临一线,果断处置,迅速控制住局面,然后刚柔相济,对参加械斗的首要分子进行惩处,配合当地政府做工作,化解矛盾,彻底消弭了当地绵延数百年的宗族矛盾。随和豪爽 1992年8月,应勇从台州调往当时已建市的绍兴,出任绍兴市委常委、公安局长,成为副厅级干部,1993年又兼任绍兴市委政法委书记。在绍兴工作时,应勇政绩突出,口碑不错。一位当时和应勇较为接近的人告诉已阅君,应勇只要见到认识的人,不管对方有无职务,也不管职务高低,总会很热情地打招呼,说起话来很爽气,下属、同级都愿意和他交往。一位医务室的医生曾给应勇配过几次药。令人想不到的是,这种正常工作竟然被他记在心上。之后好几年的春节,这位医生都会收到应勇寄的贺卡或小礼物,而当时应勇已是市委常委。说起这事,这位医生至今仍觉得很感动。这位人士称,应勇为人随和、做事非常“接地气”的风格,可能和他基层干部出身有关。1995年,应勇调任浙江省公安厅,任副厅长,接任者是比他年龄稍长的吴鹏飞。2009年时,吴鹏飞调出浙江,任山东省省长助理、公安厅长,之后转任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和应勇一样,吴鹏飞在绍兴任职时也树立了很好的口碑。屡破大案1995年到2003年,应勇任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这段时间,他常带领刑侦专家,亲临一线,屡破震惊全国的大案要案,给外界留下了“神探”的印象。2001年5月9日,温州发生了百万巨款被骗案。一伙伪装成保安人员的犯罪分子,驾驶一辆假运钞车,在中国银行温州分行体育中心分理处骗取了3只装款箱内的63.4万元人民币与折合人民币33.85万元的各种外币。案件发生后,中央领导和公安部、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迅速批示,要求尽快破案。应勇当天就带着刑侦专家,从杭州赶到温州,成立联合专案组,亲自指挥破案,数天不眠不休之后,5月16日,所有犯罪分子全部落网。应勇亲自率队侦破的大案还有苍南“6·26”特大投毒杀人系列案、绍兴“4.14”特大持枪抢劫案、富阳“6·20”灭门血案等。应勇还是温岭“3· 23”案件专案组负责人之一。这个专案组花了一年多时间,一举摧毁张畏为首的黑社会团伙,并“挖出”与该案有关的党政机关干部42人,其中包括温岭市原市长周建国、原公安局长杨卫忠、原财政局长洪烈明等。大胆改革2003年,当时已升至正厅级4年的应勇,由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转任省纪委副书记。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两年多后,在2005年12月接过前任张启楣的“棒”,任浙江高院代院长,并在2006年1月,经浙江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正式成为高院院长,官至副省部级。在这次浙江省“两会”法院工作报告中,应勇作出了“努力做到不使有诉求的群众因经济困难打不起官司,不使有理有据的当事人因没有关系打不赢官司,不使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执行不力、不公得不到保护”的承诺,这段话被归纳为“三项承诺”。此言一出,在社会各界中引起强烈反响。对成为浙江高院院长,应勇很是感慨,他曾对记者称,在高中时,自己就有过当法官的梦想,想不到这梦二十多年后实现了。谈起自己为什么要做出“三项承诺”时,应勇也曾称,因为他来自普通百姓家庭,所以对老百姓的事特别关心。除这“三项承诺”外,应勇还将便民服务模式搬进了法院诉讼服务的第一场所。浙江各级法院不久就推出了实行立案“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办结,把立案接待大厅建成集立案、接访、咨询、查询诉讼流程、传递诉讼材料等于一体的司法为民、便民的窗口。应勇任浙江高院院长时间不长,但推出的举措不少,社会反响很好。作为一个“新手”,能短时间敏锐地发现法院工作中的薄弱点,并提出周密、可行的解决方案,可见应勇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赴任沪上2007年,应勇由浙江调至上海,出任上海高院院长、党组书记。任上海高院院长期间,应勇推行了“隔离墙”制度,这一制度规定:上海法院系统的领导干部和法官,其配偶和子女不能在其辖区内当律师,否则该名法官就必须调岗。当时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法官回避规定”,外界认为,这是促进司法公正的大胆之举。2013年应勇接替转任市委副书记的李希,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2014年,李希调至辽宁任职,应勇接任市委副书记。2016年6月,中共上海市委原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调出,任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常务副市长之位出缺。2016年9月14日,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人事任免案,决定任命应勇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9月19日,“上海观察”发布消息称,应勇分管发展和改革(物价)、财政、税务、监察、编制、人口综合管理、统计、能源建设、口岸、建议提案办理、政务公开等工作,协助分管审计工作,为常务副市长。2017年,当选为上海市市长,是他成为副省级11年之后的事。笔者发现,在成为常务副市长及市长后,应勇的公开活动中,相当大一部分与经济有关,可谓政法+经济专业复合型领导干部。应勇任职期间,着力提升上海城市能级核心竞争力,精通法律、作风务实,两年多来,持续办好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继续深入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并带领上海擘划了新发展蓝图!“救火”湖北2020年2月13日,武汉疫情爆发之际,应勇临危受命转任湖北省委书记,赶赴武汉救火!上任当天下午,应勇即主持召开专题会研究省及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点强调了两个关键词:救治和阻隔。他要求,全力以赴抓好阻隔,阻止疫情扩散蔓延,控制源头是关键。要把防控力量下沉社区,全面实施小区适度封闭式管理,强化属地责任、强化小区防控、强化群防群控,看好自己的人、管好自己的门、做好自己的事。要千方百计抓好救治,加大流行病学调查力度,做到深入细致排查全覆盖,把隐性感染者、确诊者的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人和确诊病人找出来,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要不断优化诊疗方案,着力提高收治率治愈率、降低感染率病亡率。2月15日晚,在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应勇再次强调要牢牢抓住救治、阻隔两大关键环节,实行筛查甄别、小区(村)封闭式管理、公共区域管控三个“全覆盖”。要全力加强患者救治,加快定点医院、隔离点和方舱医院建设,坚持防控靠前、救治靠前、干部靠前,早收早检、早诊早治,优化诊疗方案,坚持中西医结合,千方百计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要加强分类管理,全力实施拉网式逐人筛查甄别,落实“四类人员”管理措施,做到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检尽检、应治尽治。要全力加强社区管控,实行24小时最严格封闭管理措施,压实基层防控责任,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要着力推动形成数据信息闭环和收治工作闭环,加强对相关数据的汇集研判、综合运用,组建强有力的管控收治队伍,不断提升收治和排查效率。这些措施,为当时的武汉和以后的全国抗疫工作建立了初步的“模型”。此后,应勇多次直插一线,靠前指挥,统筹擘画,把控抗疫大局。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看望援鄂医疗队代表时,应勇说,你们是当之无愧的最美逆行者,很多同志除夕就出发驰援湖北,舍小家为大家,充分体现了医者仁心的宗旨、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我代表湖北人民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也希望你们用知识和技能救治更多患者,进一步增强全社会防治信心。了解到医护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时,他叮嘱医院负责人:“要尽一切可能保护大家的身心健康。”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应勇连线舱内医护人员,了解医患配置比例、舱内取暖、餐食供应、运转秩序等情况,感谢大家的辛勤付出。应勇说:“方舱医院要坚持救治为主,把关爱和服务融入到救治全过程。同时,抓紧制定方舱医院的治疗规范、管理规范、服务规范。”在由解放军援鄂医疗队全面接管的火神山医院,应勇向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们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详细询问医院还存在哪些困难,要求相关部门全力做好各项物资保障。在同济医院中法生态城院区,应勇了解发热门诊诊疗、医院物资储备等情况,他指出,要加强医院发热门诊与属地信息沟通,实现闭环管理,确保所有发热就诊人员就地隔离留观。除了医院,应勇还来到武昌区水岸星城社区、黄鹂路社区,以及江汉区贺家墩社区东航小区,检查社区管控情况,看望慰问社区工作人员。调研孝感、黄冈这两个重要战场上的重点地区,应勇围绕救治、阻隔两大关键环节,着重问了三件事:门,守住了吗?流行病学调查,做实没有?基层社区,干得如何?

“与疫情相关的一个个数字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决不能熟视无睹,决不能无动于衷!”应勇强调,要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建院增床,不断完善诊疗方案,全力开展救治工作。要优化医院医疗资源配置,迅速提高收治能力,增加床位能快则快、能多则多、有效供给,宁可床等人,不能人等床。继续强化重症病人救治,让更多危重病人转危为安。

……数月后,武汉平安!湖北平安!
真情流露

2020年9月21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致敬抗疫英雄。

在大会讲话中,应勇在提到付出生命的英烈时,落泪了。

应勇说,全省在疫情期间,有3000余名医护工作者,不幸患上新冠肺炎。

他一一读出江学庆、刘智明、李文亮、柳帆、夏思思、彭银华等牺牲英烈的名字。“在与疫情的殊死较量中,把生命定格在抗疫战场上,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

据湖北当地媒体直播显示,讲到这里,他摘下眼镜,擦了擦眼泪。


“伟大抗疫精神昭示我们,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只要我们顽强不屈、不折不挠,困难时候豁得出,关键时刻顶得上,就一定会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应勇说。

回忆抗疫历程,应勇说,我们永远铭记英雄的湖北人民、武汉人民展现出的伟大精神和非凡力量。“封一座城,护一国人”。全省人民识大体、顾大局,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筑起了同心抗疫的钢铁长城。

全省54万名医务人员同病毒短兵相接,率先打响了疫情防控遭遇战;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基层干部、下沉、志愿者,不惧风雨,牢牢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驻鄂部队运力支援队穿行大街小巷;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商超售货员不辞辛苦,服务千家万户。

应勇说,万籁俱静的荆楚大地,人们自觉关门闭户,“宅”家抗疫,每一盏灯火背后,每一扇门窗背后,都是特殊的战场。在病毒肆虐的至暗时刻,很多居民自发齐聚阳台高唱国歌,感人至深。90后、00后换上战衣,一夜长大,成为抗疫的生力军,千千万万颗“水滴”汇成奔涌的“后浪”,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全省人民用勇敢和大爱,燃起一把火、撑起一片天,换来“疫”去春来、山河无恙。

“武汉和湖北是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战场,是重中之重、决战决胜之地,集中体现和生动诠释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应勇强调。

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是一面镜子,照出干部的形象与作风;是一把尺子,量出干部的业绩和能力;是一把锤子,锤炼干部的思想品格、政治素质、责任担当。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如今,年满65岁的应勇再获新职,既在意料之外,又属情理之中。

祝贺!

应勇简历


应勇,男,1957年11月出生,汉族,浙江仙居人,大学学历,法学硕士,197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12月参加工作。


1976.12—1977.04 浙江省黄岩县澄江工商行政管理所办事员


1977.04—1982.05 浙江省黄岩县澄江派出所办事员、副所长


1982.05—1983.06 浙江省黄岩县城关镇党委委员兼镇派出所所长


1983.06—1983.11 浙江省黄岩县城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1983.11—1984.09 浙江省台州地区行署公安处副处长、党组副书记


1984.09—1986.07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专修科学习


1986.07—1992.01 浙江省台州地区行署公安处处长、党组(委)书记


1992.01—1992.03 浙江省台州地委委员、行署公安处处长、党委书记


1992.03—1992.08 浙江省台州地委委员、政法委书记、行署公安处处长、党委书记


1992.08—1993.04 浙江省绍兴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


1993.04—1995.05 浙江省绍兴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


1995.05—1999.04 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党委委员(其间:1995.12—1997.06杭州大学法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1997.04—1998.12参加浙江省高等教育法律专业本科自学考试)


1999.04—2003.07 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党委副书记(2001.12明确正厅级)


(1997.09—2000.07 浙江大学行政管理学专业函授本科学习)


2003.07—2003.09 浙江省纪委副书记


2003.09—2005.12 浙江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厅厅长


2005.12—2006.01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省纪委副书记


2006.01—2006.11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省纪委副书记


2006.11—2007.11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


2007.11—2008.01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


2008.01—2013.04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


2013.04—2014.06 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委党校校长、校委会主任


2014.06—2014.07 上海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市委党校校长、校委会主任


2014.07—2016.09 上海市委副书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第一副院长


2016.09—2017.01 上海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市政府党组副书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第一副院长


2017.01—2020.02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


2020.02—2020.06 湖北省委书记


2020.06—2022.03 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22.03—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22年4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任命应勇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第十九届中央委员。(简历来源:人民网资料)


来源|仕道、演讲与人生、乙未智库、人民网 、新华社 等


END

 

仕道最新热文荐读














1、五毒俱全!刚刚!中纪委再揪一大“内鬼”!(点击即读)


2、利令智昏!女正厅被逮捕:曾是高校教授,还公开“掏心窝”称要“廉洁奉公”(点击即读)


3、卖5斤芹菜罚了6.6万的榆林市场监管局,光养人年均耗费近亿元!(点击即读)


4、突发!曾任北大团委书记的他落马,13位北大团委书记都去哪儿了?(点击即读)


5、远近高低各不同:如何分辨省级领导的政治地位?(点击即读)


6、刚刚!女组织部长刘瑞英,主动投案!(点击即读)


7、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只握手,不拥抱!(点击即读)


8、升了官的“葫芦娃”,为何如此凶神恶煞?!(点击即读)


9、媒体称她“性贿赂”高官一路升迁!服刑的她愤而起诉…(点击即读)


10、“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张正,被免职!(点击即读)

观仕宦风云,悟兴衰之道,发醒世之言,仕道(pzzch2018)——您朋友圈中很多人都在关注的时政新媒体,江苏地区有影响力的职场类微信公众号!独家、原创、深度好文一读为快。仕道君曾从事新闻工作十余年,后浸淫地方官场二十余载,业余发表时评、文学作品500余万字,获省级以上奖励40余次,出版个人专著多部,被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聘为特约研究员。“仕道”公众号创办四年多来,发表原创文章500余篇,其中单篇最高阅读量150万+,数十篇文章被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转载,目前公众号订户近20万。欢迎免费关注!

▲长按二维码“识别"订阅▲

仕 道

官场奥妙 尽在仕道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哦

主编微信号:pzzch681018

商务合作:18921765158(微信同号)

因微信公众号平台推送规则更改,敬请各位朋友点击文末“在看”或“赞”,这样“仕道”新的推送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若将本公号设为星标,那再好不过了。

觉得有收获就点个赞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