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娴院 · 闲话 丁东:出版往事(二)

丁东 娴院演讲 2024-01-27

丁东 历史学者  

遇罗克就是中国的马丁·路德·金,大家一说对呀,马丁·路德·金是为了不同肤色的人要争取人权平等,马丁·路德·金得了诺贝尔和平奖。那么这遇罗克,他不是为了肤色,他就是为了不同出身的人,你不能搞成三六九等对不对,大家应当平等。


出版往事(二)

丁东

因为我想研究这个民间思想史,想这个就是通过出版的方式,推动一些就是留下的这些重要的民间思想遗产,让它以出书的方式让它传播开来,能够让更多的人研究。


这个时候呢我一个朋友叫徐晓,她是《光明日报》出版社的编辑,她也是一个很好的散文家。她有一本书叫《半生为人》,那本书也写的特不错。


她就找我,她说咱们是不是再商量个选题,出什么书?我说咱们是不是应当把这个遇罗克的遗作,咱们给他整理出版?她说好,这样她说咱们,除了咱们俩再拉上徐友渔仨人一块弄。


其实编书的过程非常顺利,它还不到一个月就把遇罗克留下的这些遗作就给收集齐了,一些回忆遇罗克的文章也都弄好了。


这个时候呢就是已经到了1998年的12月份,结果呢就在这个中国文联社给出了。出以前呢当时也涉及到一个著作权问题,因为想找遇罗克亲属,怎么联系也联系不上。

最后呢我就写了一篇很短的文章,这个《寻找遇罗克》。结果我这个文章大概只有一千字,在那个《南方周末》一登,结果刚一登出来,遇罗克的弟弟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这样我就联系上了。


然后我说你看这书马上就要开印了啊,是不是第一你得给我提供点照片,他一下把照片就拿了,第二我说呢因为都出了胶片,你这个不能往里头插了,他说那我写一段作为后记给附在后头。


这个为什么说这个遇罗克重要呢?这个遇罗克实际上他关键他就提出一个问题,就是这人权问题。因为呢家庭出身这个问题呀。那是中国五六十年代一个很特殊的问题。


那么就是说基本上从五十年代后期到文革以前,就是说一个人的发展前途,它跟家庭出身关系太大了,如果你这个出身是地富反坏右,你这学习成绩再好,大学不录取你,你想参军没门儿,你想入党入团都很困难。


遇罗克呢,他的父母都是日本留学回来的,他的母亲是一个现在叫企业家,那时候就是叫管理人才,他的父亲是一个工程师,就是在建筑设计方面很有创造,但是五七年的时候都把他父母给打成右派。


从此之后这个遇罗克就倒了霉了,本来他的功课非常好,但是考大学就不录取,就是上大学门儿也没有。


这个时候到了这个文革的时候呢,就是出现一个什么呢叫对联,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当时呢这个对联成为文革一开始,就是一九六六年的七八月份儿,一个非常大的一个争论性的话题。


这个时候呢遇罗克他就思考这个问题,他就写了一篇文章叫《出身论》。他这个《出身论》实际上是这样,就是关于这个家庭出身怎么看待,实际上是有三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就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家庭出身不好,他就绝对不好,绝对反动,就主张就要进行这种歧视。


第二种呢是这个文革前呢,就是等于有一个宣传,就是叫做就是出身不能选择,但是表现可以选择,叫做重在表现,叫做有成分论不为成分论,重在表现,这个呢成为一个当时好像主流的一个宣传。


当然这个宣传呢,给这个家庭出身不好的一线希望,但是实际上出身不好的这些人呢,你真正到了轮到你上大学入党参军你还是不行。当时呢就是在这两种之间辩论。


但是这个遇罗克呢,实际上他超越了这两个,他认为就是说凡是我后天不能争取的,我一概不承认,他认为就不应该有这家庭出身的歧视,他这个《出身论》这篇文章,实际上就是想表达这个观点。


当时他写成这片文章的时候他才二十四岁,就是说他这篇文章为什么比较特殊呢?就是说他跟顾准的不一样,顾准是自己悄悄写的,或者跟他弟弟通信,只有少数人知道他有这观点。


但是这个遇罗克这个《出身论》,在一九六六年的冬天到一九六七年的前半年,全国看过这篇文章的人不下百万。


为什么呢?当时就是有一个空隙,就是说呢这个文革当中有一段群众组织办小报,很自由。当时呢就是说一个人也可以办一张报,或者一个小组织也可以办一张报,办了报就可以上街卖,两分钱一张,不但能收回成本还有赚。


这样的话呢北京四中有个学生叫牟志京,他拉上这个遇罗克的弟弟就办了一张报叫《中学文革报》,就把遇罗克这《出身论》在创刊号就给发表出来了。发表出来之后就在全国就到处传播,很多报纸都转载,所以说在当时看过这个出身论的人不在少数。


结果就是说到了这个改革开放以后,就是说这个地富否摘了帽,家庭出身的歧视在胡耀邦平反冤假错案这个大潮以后呢,基本上就改变了。


人们回过头来看呢,觉得人家遇罗克就是一个思想先驱,但是遇罗克的平反呢还不是因为这个《出身论》,是因为吴晗的平反。


因为这个遇罗克啊,他在姚文元三家村吴晗的时候,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这是文革的导火线。姚文元这文章出来之后,遇罗克就要跟姚文元就要反驳他。


结果呢遇罗克就写了一篇驳姚文元的文章,他的一个邻居叫梅娘,也是一个右派,但是是四十年代就出名的作家,他就找到梅娘说你看我这文章能不能发表,梅娘说你这文章发表可风险很大,遇罗克说风险再大我也愿意发表。


梅娘当时找的这个《文汇报》的一个编辑,还真给他删删就给他发了。所以说这个遇罗克呢,是这个反驳姚文元吴晗鸣不平的文章,是在一九六六年上半年《文汇报》上就登过。


结果赶到吴晗平反昭雪的时候,这个《光明日报》大版的要给吴晗平反,这样遇罗克的父母就去找《光明日报》,说是我们儿子也是为吴晗说话的,反对姚文元的,他被枪毙了,为什么不给他平反?


人家光明日报的史学负责人叫苏双碧,这人现在活着,他最后当了《求是》杂志副总编。这人很有正义感,他一听对呀,完了他就请示《光明日报》领导,说遇罗克这事我们得管。


当时光明日报开了介绍信,就跑到公安局法院去查档案,把遇罗克当年这些都给找出来,把遇罗克写的日记都给摘抄出来,然后他也写了文章,王晨也写了文章,这样就是等于遇罗克成为继张日新平反之后的另外一个反对四人帮的英雄。


他是那么平反的对吧?所以说我们都知道遇罗克这个人,他在当代思想史上他是一个很特殊的人物。


有一回我去美国参加学术讨论会,跟人说起来,当时这还不是我说的,人家一个美国一个学者说遇罗克就是中国的马丁·路德·金。


大家一说对呀,马丁·路德·金是为了不同肤色的人要争取人权平等,马丁·路德·金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那么这遇罗克,他不是为了肤色,他就是为了不同出身的人,你不能搞成三六九等对不对,大家应当平等,你这宪法上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就是应当平等。


所以说这个遇罗克作为一个人权思想的先驱呢,他的地位呢,完全可以跟马丁·路德·金相比,这样的话呢,我觉得我们出这个书也是很有意义。






在这里可以找到【娴院演讲】相关内容。

  • 娴院新浪微博:娴院

  • 观看娴院演讲全部视频:请在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搜索【娴院】

  • 娴院音频:喜马拉雅、荔枝FM、网易音乐、蜻蜓FM搜索【娴院】

  • 今日头条:在今日头条搜索【娴院】

长按加关注


娴院演讲

娴院慈善基金会

咨询电话:0351-7039603/18536856055

地址:太原高新区高新街15号联合大厦19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娴院 · 闲话 丁东:出版往事(二)

丁东 娴院演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