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存钱人」高楠

沈晖 远川投资评论 2023-12-03


2021年4月29日,高楠管理的产品取得了过去一年全市场第一的业绩[1],但他却感到自己有些过劳肥。


「我胖了30斤,在大公司根本想都想不到的问题,创业阶段其实都会遇到。」高楠回忆起在上一家基金公司的创业时光,「很长一段时间里,要同时担负着投研、招聘、带人的重担。」


虽然优秀的业绩使高楠规模快速突破百亿,可他心里明白,这样多重兼顾的工作状态坚持不了多久。 


思忖再三后,本着对投资本身的热爱,高楠决定换一个模式,回归「打工人」的状态,于是加入了永赢基金,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专注于投研上面。


高楠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之后起步于平安资管。自2017年,高楠相继于国泰基金、恒越基金接管公募产品,在同期沪深300为-21.96%的背景下,他累计回报达138.81%[2]。数学专业出身的他,重视逻辑推演,能较快从假设出发,锁定一些细节,抓住市场主要矛盾,选股能力也备受机构认可。


待高楠入职过了静默期,出于对他选股秘密的好奇,远川来到陆家嘴二十一世纪中心大厦27层,与其做了一场长达两小时的交流。当天高楠穿了一件简单的帽衫,眼神明亮,看起来就像他的微信头像棒球英豪,淡淡的意气风发少年感。高楠条理清晰地向远川讲述他的策略迭代,也坦诚地表达能不能为客户赚到钱是策略是否有效的最重要标准,而且赚到的钱要能「存」起来。


在交谈中能够感受到,高楠反复琢磨着一个当下困扰许多基金经理的核心命题:在A股,究竟什么样的策略才能有效且可持续?



实用主义


媒体在采访基金经理时,喜欢问两个问题:①你最仰慕的海外投资大师是谁?②有没有相关的书籍推荐?


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师书籍高楠都细致地读过,但他认为,不是简单地去把海外市场比较经典、看似很完备的一套理论搬过来就有用。正因为A股和美股所处的阶段以及底层逻辑不同,高楠觉得A股投资其实挺难的。


「如果一个成功的逻辑,被传颂成了大多数人都能赚钱的道理,在A股一定会出问题。」


与许多投资人专注研究行业公司、宏观政策、学习西方大师理论不同,高楠首先明确的是,「到底要投资什么市场,想在哪个市场赚钱」。对他来说,首先分析的是所在市场的特点以及它的交易制度,然后才能确立一种自己最为有效的投资策略。所谓有效,能够持续赚到钱是最重要的标准。这种认知可以说很接地气,也可以说是一种实用主义。


在高楠的投资框架中,策略有效性是他最为重视的方面,然后才是策略的可复制性。


高楠诚恳地告诉远川,正因为A股本身基于底层的逻辑在不停变化,所以过去他的投资也不断地基于市场变化去迭代。


刚入行的时候,高楠身边的同学大都去的银行,资管还是小众行业。「那时平安资管是上海最大的买方机构(权益投资方面),我当时投了简历以后,本来没去笔试,后来HR特别好,问我是不是看错了时间。」后面补考面试都非常顺利,高楠以一种阴差阳错的方式来到资管行业。


在险资时,由于规模很大,高楠更多是出于一种资产配置的思路,做自上而下的行业配置,接触的行业较多,他的能力圈也随之拓展。但在当时的高楠看来,A股最「赚钱」的投资模式是自下而上挖掘成长股,为了更接近这套模式,他离开了险资,进入了公募基金。


在那时高楠就已十分特别,他不倾向于选择市场共识的常青树,而是去寻找3-5年里在产业周期中能够快速业绩放量的公司。


2018年,全市场陷入连绵不绝的阴跌,高楠自下而上选出了50个左右的成长股,最后优中选优做了集中,以此对抗市场的负Beta。2018年沪深300跌幅23.31%,高楠的净值只跌了8.32%[3]。但事后看,高楠觉得这么做会有一定风险,当规模变大,个股集中,万一选错,回撤必然不小。


管理的过程中,高楠清晰地认识到A股的结构性——普涨差不多只有10%的时间,普跌也只有10%的时间,同涨同跌只是少数状态。「在A股,想持有任何一只个股,每年都表现不错是不可能的。一种策略有效了几年后,要一直复制也是不可能的。成长股的成长周期比较短,壁垒也容易打破。


所以在2020年,高楠思考这套自下而上选成长股的策略可能在一段时间会失效,因为在A股很多时候,比如像13-15年也不是光看业绩就能把握住投资机会,也会有不讲估值,光看产业趋势的时候。2021年之后,高楠进一步拓展了投研体系——以胜率型资产为主,剩下部分仓位去做赔率型资产的配置。


作为高楠投资策略最重要的两块拼图,为了能够快速地锁定他们,他有一些独特的寻觅方法。



选股秘密


在众多做成长股的基金经理中,高楠是有辨识度的,相较于去把握股票上涨逻辑,评估潜在上涨的空间和时间,他最擅长的是前期筛选。


在高楠的审美体系里,成长股的定义并不局限,「我一般会去买一个公司收入、利润非线性增长的阶段,可能是两年,也可能是三五年,取决于买的是哪一个行业。这里面有成长股、周期股,价值股,它们有一个共性——业绩会在未来的两年甚至更长时间出现一个非线性的爆发。即所谓的胜率型资产。


至于为什么能够提前感知到成长股边际变化的脉搏,进行早筛,提高胜率,是因为高楠有一些小习惯:


譬如定期去找一级市场的朋友去聊他们正在关注什么,因为现在二级市场反馈越来越来快,以前一级关注的东西需要2-3年才能折射到二级,现在可能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再比如每个季度对美股做一次复盘,因为美股是全球新兴产业的集散地,些许变动都会映射到市场,进而影响全球。锦浪科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018年「5·31新政」之后,整个光伏行业一片肃杀。2019年,高楠像往常一样复盘美股时,发现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公司,包括Solaredege涨得非常猛烈。捕捉到异常后,高楠从基本面维度在A股中选出了次新股锦浪科技,入了投资池。


印象里,当时国内光伏还没有平价,没多少人重视,小众的逆变器更是无人问津。就算在逆变器行业,国内投资人更熟悉的是阳光电源,但它做的是集中式大型逆变器,全国也就100亿左右的市场。


在高楠看来,海外分布式逆变器,折合成单瓦,售价会比集中式高好多倍,往后还能加配储能。不管是SKU的逻辑,还是单品想象空间都很有潜力,哪怕光伏行业不行,这个细分赛道也能快速增长。


2020年高楠重仓了锦浪科技。市场开始演绎光伏的逻辑,随着阳光电源二季报大超预期,光伏形成板块效应。「阳光电源炒的是EPC超预期,与锦浪逻辑不同,但当时看锦浪却涨的很多。」再后来国内搞双碳,海外继续提双碳,中国光伏有绝对的领先优势,上升趋势被市场认可,锦浪股价加速狂飙。


当大家共识地认为行业已被彻底改写,高楠却认为高利润并不可持续,在不到300亿的时候止盈[4],较早的规避了后续的暴跌「对于这些从底部就挖掘出来的个股,我对它接受的价格是有心理上限的,所以这类股票一般在冲高前我都已经卖了。这样我心里比较有底。」高楠告诉远川。


除去前面的两个小技巧,高楠还会根据一些压力测试做筛选。也就是,行业整体承压下行的时候,其中某些个股「顶住了」。比如原本做小B端麻辣烫生意的饺子股[5],在2020年一季度疫情时,业绩不受影响。高楠意识到它可能转做C端生意了,这不仅需要超强的团队执行力,还需要充足的产品线储备。而转做C端,意味销售费用减少,也意味着日后利润的释放。


不管是询问一级、复盘美股还是压力测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能够让早期的机会暴露在高楠的视野。


但有时股价不会反馈那么快,高楠会用一种提前预设的方式——假设未来满足某一条件,才能扣动买入的扳机。


2017年,他选中了正在做高端产品全国化的湘酒股,但起初并没有买入,耐心等待央企股东入驻之后,股东、管理层、经销商利益解决的时点。待19年中报超预期后,高楠进行密集的调研,验证了时机的到来,后续他吃满了整个涨幅[6]。


在读研之前,高楠有过一段期货从业经历,在他现在看来,就像期货和现货一定要收敛,投资其实就是主观与市场预期逐渐契合的过程。



兼顾赔率



高楠的投资体系中,另一个重要部分赔率型资产是去赚A股「bug」的钱,其上涨逻辑的偶发性需要基金经理的艺术把握,在投资思路上与挖掘胜率型资产,其实是南辕北辙。


最大的差别在于,做胜率型的成长股,要确定公司未来的收入业绩,确保生意真的有起色。「你把自己想象成老板,你的公司现在就5个亿收入,过几年可能就50亿了,你买成长股,买的就是企业真实成长的过程。」高楠向远川分享。


但赔率型资产并不是如此。高楠定义的赔率型资产,是估值比较低,股价跌无可跌,从长期业绩维度无法解释,然后一点点催化又能实现股价暴涨的资产。他形象地向远川解释:「作为老板,突然来了个催化剂令股价暴涨,此时对于个人体感、公司变化来说,原来这个样子,现在还是这个样子,只有股价不一样了。」


如果用过去分析成长股的方法去解释他们,只会得出一个结论:业务没变化,商业模式不行,未来几年业绩也不会大幅提升,毫无投资价值。但高楠却呈现了一个包容的态度:


13-15年,A股赔率型资产涨了很多,如果一味地排斥它,把它作为A股市场之外的一些事情,那就有问题了。正是因为我们机构擅长的股票下跌时,赔率型资产非常活跃,才撑起A股市场的均值。如果视而不见,那就违背了A股的一个重大特征。


就比如去年二季度,高楠逐步把新能源仓位移到半导体设备股[7]。因为股价调整了2-3年,估值也处于历史低位,交易风险也比较少,是高楠眼中具备赔率特征的板块。为什么选择半导体,而不是其他标的?


高楠向远川解答,当他在一堆赔率型资产中做选择时,总会希望优先选择一些带有胜率的标的。


半导体设备股在经历几年制裁后,高楠了解到去年下半年开始,国产化进度会迈上一个台阶。事后看高楠判断对了。


赔率型与胜率型从来都不是割裂的,高楠也不会刻意去买入没有业绩的股票。在他心里,最好的投资是,赔率型资产涨着涨着,逻辑很顺,然后慢慢变成了胜率型资产。



写在最后


2019年10月,高楠还在国泰基金任职,业绩处于全市场同类基金排名第一的位置[8],在公募竞逐年底排名的关键时刻,高楠却选择慢下来。


「我当时选择存钱」,高楠止盈了半导体,然后把市值仅1000多亿的宁德时代买到前十大重仓[9],他用一种高低切换的方式,避开了半导体主升浪最后部分,涨幅最快的一段时间,当然也就规避了顶峰后的暴跌。


我会带着绝对收益的思维做着相对收益,虽然我的产品在常规限制下仓位不能降的特别低,但我会不停地把前期超额收益在另一个地方存起来。」高楠向远川坦言。


当然这个存的地方,一是取决于市场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二是把之前自下而上选出来的股票,实现上涨后在合理的市值止盈,然后把钱存到处于早期分歧阶段的成长股上。


多年的从业经验和创业经历令高楠明白,基金经理除了做好业绩外,还有一些无形的责任。


比如带领团队的成员变得更优秀,令投研的过程更有效率;比如市场越来越有效的环境下,快速更迭投资体系适配市场;比如现在弱势的环境下,要以一种存钱的方式,尽可能优化客户的持有体验。


而管理人只有以一种务实的态度,时时琢磨反思、进而优化迭代,才能肩负起受托责任。当被问及投资目标时,高楠答道:「投资人员更多的是想表现自己投资体系中个性化的一面,但往往忽略了个性化的这个方面是不是有效,我的目标就是找到一种有效且可不断复制的投资体系。


有效的投资体系,说复杂了,是纷繁迭代的选股技艺,说简单了,是赚到钱,然后存起来。


[1]注: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4/29,恒越核心精选A近一年排名1/992。[2]数据来源:Wind, 高楠业绩表现取基金经理指数表现(公募偏股),任期区间回报取离任公告日前一日,即2017/11/24-2023/1/9。[3]产品指国泰融安多策略A,业绩数据来源基金季度报告,2018年产品业绩/业绩基准分别为-8.32%/-9.62%。[4]持仓信息来源恒越研究精选2020年三季报、四季报,股票市值数据来源Wind。[5]持仓信息来源恒越研究精选2020年三季报。[6]持仓信息来源恒越研究精选2020年三季报-2021年三季报。[7]持仓信息来源恒越研究精选2022年一季报-2022年三季报。[8]数据来源Wind,2019/1/1-2019/10/14国泰融安多策略排名同类1/1705,同类为灵活配置型基金。[9]持仓信息来源国泰融安多策略2019年四季报。

本文所提及个股只做举例说明,不作为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作者:沈晖

编辑:张婕妤

视觉设计:疏睿
责任编辑:张婕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