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律师收费越来越低?——和某合伙人的匿名对话

新则 新则
2024-08-26



从2021年8月起,新则视频号便以『大鱼聊天室』的形式,通过大鱼与各律所主任、团队负责人的公开直播对谈,探讨行业发展、律所管理、业务创新的各类相关话题,为律师同行们提供参考。目前已播出近150期,近40万人次法律人线上收看了直播。
然而,适宜公开传播的信息有限,更多真实的、一针见血的观点和看法,往往在一对一的私密对谈中产生。为了给大家呈现更真实的行业生态,新则公众号将推出『匿名对话』系列文章,在获得谈话当事人许可后,整理发布大鱼与全国各地律所管理者的交流对话内容,提供全然不同的行业视角。
本文即为『匿名对话』系列的第一篇。
来源|新则
6月14日 ,司法部发布《2022年度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统计分析》,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执业律师65.16万,对比上一年度涨幅超13%。“内卷”一词再度引起行业内热议。
本文整理自大鱼与某位精品律所律师团队负责人的非公开对话。该律师提出,当前律师行业所面临的低价竞争的内卷困境,除了来自于律师同行,也来自于律师出身的法务。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恶意竞争愈演愈烈。因此,该律师认为,法律职业共同体应当尊重法律服务的价值,拒绝低价竞争。而这背后暗含的议题,是法律服务的多层级多元化与律师评价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与思考。
以下为对话内容:

01.
律师人数增加,带来人才外溢与低价竞争

A律师:最近大家都在热议“内卷”,行业里面人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并非只是个别人的感受,而是行业内正在真实发生的现象。
最近几年,在政策鼓励和就业压力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无论是法考的报名人数还是考试的通过率都明显上升。这些过了法考的人,大多会首先流向律所,把律师作为职业首选。但我们都知道,律师行业已经“卷”起来了,所以这些缺少案源的新入行者,很难在行业里像当年那样活得很滋润。
那么,“活不下来”的这批律师去哪里了?大多数去做法务了。法务跟律师是甲乙方关系,本应合作共赢,但实际上,在越来越卷的压力下,法务和律师也成为了竞争对手。
大鱼:不仅是律师越来越多,律所也越来越大。
A律师:规模化确实是趋势,但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大所吗?
一方面,全国99%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律师行业也一样。律所应该是呈正态分布的,也就是说,不需要那么多的规模律所、头部律所来提供服务。很多法律服务需求,根本不需要北上广的大所出马,家门口的小律所就能解决。
另一方面,现在很多规模律所其实只相当于一个松散的“联邦”,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没有发挥出组织的作用。律所为了做大,最容易的方式就是招揽青年律师。但说实话,很多青年律师都没有拜过师父,不知道行业的风险,不知道行业的规矩,不知道怎么服务客户、怎么做专业文件,就成了独立律师,顶着大所的名义提供法律服务。
最后会造成什么局面?“大所压小所”。客户会认为,别的律所规模比你大,收费还比你低,我为什么要选你?一旦所有客户都接受了这个观念,就不可逆转了。举个例子,在我所做的这块业务领域,基本上各家律所的收费标准我都清楚,有时候我知道了客户之前用的是哪家律师事务所,这个客户我就直接放弃,因为我没有办法改变客户的消费习惯。
前段时间我们团队接到了一起最高法院二审案件,我们非常重视,客户也对我们很满意,只等董事长最后拍板签字了。但是,我们等了两个月都没有下文,后来我一看一审判决书就明白了,这个客户可以放弃了。我们同事还不理解,我说客户一审用的这家律所我知道,基础律师费不超过3万,而我们的报价是他们的十几倍,你觉得客户能接受吗?
但我们都知道,律师和律师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之所以不同的人会有这么大的价格差异,且这种差异是合理的、需要被认可和接受的,原因在于律师能够解决问题的程度和层次不同。正确的思路是,法务应当与律师一起,让企业负责人充分认识到法律服务的价值。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02.
法务与律师之间恶性竞争,加剧行业内卷


大鱼:律师之间的竞争还比较好理解,律师和法务之间的竞争如何理解?
A律师:律师和法务之间的竞争,其实还是律师与律师之间的竞争。我自己接触客户的感悟是,如果客户法务是做律师出身的,很多情况下合作都很难谈成,即便谈成,也往往伴随着严苛的合作条件。
我们有一家陪伴多年的老客户,合作一直很愉快,老板非常尊重我们,哪怕我们的合作价格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这样的局面今年被打破了。客户新招了一位律师出身的法务经理,他来了之后,直接把合作价格砍到了之前的1/4,理由是他之前做律师的时候,报价就只有我们报价的1/4。最后,我们只能放弃这家客户。
当然,这件事站在企业的角度也可以理解。经济好的时候,企业讲究调性,认为只有头部的律所和律师才能提供最优质的法律服务;但现在经济下行,企业一心开源节流,会更多地考虑法律服务的价格因素。最大的问题是,影响、引导企业负责人做出这样的选择,养成这样的消费习惯的重要因素,就是法务。
如果法务是律师出身,特别是以往报价比较低的律师出身,会更倾向于压价;如果是没有做过律师的法务,反而会“货比三家”,比较各个律所的品牌,相对公允一些。
我现在和团队约定好,和客户方沟通之前要先做好调查,如果法务是律师出身的,那就要做好客户不会委托的准备。
一个最明显的特征,面谈时如果老板一直频频点头,觉得你讲的很有道理,而旁边的法务从头到尾几乎不说话的,大概率就是律师出身的法务。
所以,律师其实越来越难了。首先,甲方没钱了,要控制预算;其次,来自各方面的监管压力越来越大;最后,法务也在“为难”律师。
大鱼:为什么会有这种法务“为难”律师的情况?是因为当前经济下行律师费预算减少,还是之前已经有所体现了?
A律师:各种原因都有,也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现象,前几年我就有这个感受了,只不过这几年愈演愈烈。一方面可能是“同行相轻”;另一方面是为了在老板面前邀功和表现,证明自己给公司省钱了,毕竟法务部门是成本中心。
我认为法务正确的做法,是提高律师费的预算,也同时提升法务部门的价值和地位,而不是拼命削减律师费预算,也贬低自己的价值,让法务部门越来越边缘化。
法务和律师同属职业共同体,法务是甲方,律师是乙方,双方本就以合作共赢为目标。从另一角度看,有很多青年律师是从律师做到法务,又从法务做回律师的。法务和律师打交道的时候,要多换位思考,尊重别人的劳动和价值,这样未来无论在哪个职业圈子,都能收获他人的同等尊重。

03. 
改变“内卷”,需要观念引导


大鱼:那么这种“内卷”困境应该如何解决呢?是靠观念的引导,还是等待外部经济环境变好、客户需求增加?律师行业人数持续增加是客观现象和客观趋势,行业实质上还没有发展成熟,却因为人数的增加以及政策原因,被迫“催熟”了,“催”到了如今内卷的状态。如果参照其他行业,这种所谓的“卷得很厉害”,对于行业的发展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
A律师:内卷的结果一定是有害的。事实上很多行业都是这样被“挤”垮的,比如DVD行业、电视机行业等,最后被卷到没有任何利润。
但是为什么律师这个行业看起来发展还可以,还有一些空间?原因就在于律师是一个高度自由、高度依赖个体的行业,很多同行都觉得律师跟医生很像,但区别在于,医生是离不开医院这个组织的,而律师是非常明显的自雇者,自己聘请自己,自己就是一条完整的生产链条。
因此,如果大家的观念改变了、意识崛起了,能够尊重彼此法律服务的价值,律师行业就是一个绝对分散化的、没有人能统一的行业,绝不可能存在一个资本,让1000个律师都能按照统一的标准和价格进行服务。
观念的作用其实很重要。
如果行业生态很健康,法务、常年法律顾问律师能意识到自己就像是家庭医生、社区医院,能帮客户解决日常的小毛病,但是当客户遇到了大问题,就应该去三甲医院,应该要尊重三甲医院的价值。如果大家都能遵守这样的规则,客户就能养成良好的付费习惯,最终使全行业都受益。
法务解决基础问题,常规的律所解决常规问题,大律所、大律师解决复杂、疑难的问题,这是我理解的多元化多层次法律服务结构。
大鱼:所以可能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像美国那样,律师的价值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同时不管什么阶层都能获得对应的法律服务。
A律师:我认为是这样的。我们应该要都有这个意识,要认可法律服务的价值。可能整个行业的观念很难改变,我只能先改变我自己的想法,改变我们团队同事的想法,坚定地朝这个方向去做。
大鱼: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大病上大医院,小病上小医院”,你是三甲医院的主治医生,你的挂号费就该比普通医生贵几倍。类比到律师行业,就是不同层次的需求匹配不同层级的法律服务。但是关键在于,如何评判律师服务的层级,如何给每一位律师的专业打出一个公正的分数——这又回到了老生常谈的律师评价问题上。
A律师:是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观点仅供大家参考,不代表新则立场或倾向。

如果您有任何观点或意见,
欢迎扫码
加新则创始人余朋铭微信交流。



- End -






# 大鱼聊天室 #


随着客户需求升级,提供综合性、全周期法律服务的大型律师团队逐渐增多。6月27日晚上8点(周二),大鱼与上海天驰君泰三位律师展开一场线上圆桌对谈,探讨其背后所反映出的变化与趋势。

欢迎预约直播



# 大鱼聊天室 #


6月28日晚上8点(周三),大鱼与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主任邓传远,共同探讨本土规模大所的布局逻辑与发展动力。
欢迎预约直播


# 大鱼聊天室 #


6月29日晚上8点(周四),大鱼与恒都上海分所主任陆雅,共同探讨「一体化管理,律所高质量发展的下一步」。
欢迎预约直播




# 推荐阅读 #


时常错过新则的推送?
设置星标就不会错过每天的文章啦!
按下图操作,与新则一起日拱一卒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则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