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理 | 逛一圈附近的夫妻店

乔尔事务所 乔尔事务所 2023-06-04

前几天发现上班途中经过的一家食杂店倒闭了,这是疫情之后这家商铺的第三次易主。出于好奇我标记了生活半径内的一些夫妻店,并做了一些案头调查,看看疫情后的小店们境遇如何。

👵附近的小调查

为了更明确观察的对象,我找到了一些关于夫妻店(mom-and-pop shop)的定义。夫妻店是小店经济的重要形式,根据商务部发布的《全国小店经济发展指南》,

小店是指面向居民消费的个体工商户,雇员10人以下或年营业额100万元以下的微型企业,及年营业额1500万元以下的网店。

结合所在街区的状况,从以上定义中缩窄范围,可以把观察对象概括为辐射范围以社区为主的、以家庭为单位经营的非连锁商店,且内部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雇佣关系。

#分布

在街道长度不到2公里的范围内,观察到大约50家夫妻店。经营零售、餐饮的店铺主要沿四车道的主街两侧分布,而理发店、五金维修店等服务类商铺的分布更零散,它们散落在巷弄或寄生在零售商铺周围。

#类型

夫妻店的经营空间几乎都只占用一层沿街商铺或楼梯间,不过它们的业态类型却五花八门,包括小吃店、打印店、彩票站、五金店、理发店、烟酒副食、修鞋补衣等等,大致可以分成便民服务与日常零售两类。零售类小店的数量远高于服务类小店,零售类和服务类的比例大约在2:1~3:1的区间。

商铺有灵活多变的业态组合,例如一家主营便民服务的小店中丈夫负责五金维修、妻子负责衣服修补;也有丈夫负责经营彩票站、妻子负责经营早餐摊档等等。

一些夫妻店的经营范围也具有弹性,每当出现疑似阳性或密接的传闻时,附近的手机维修店总能第一时间变身蔬菜瓜果「快闪店」。


👵小店们的角色

#经济的毛细血管

2020年7月商务部印发《关于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其中提到小店经济是畅通城市经济活动的「毛细血管」。

小店之“小”,“小”在门店铺面不大,人均消费不高,运营成本较低,且大多采取夫妻店、父子档、兄弟营的家庭作坊模式;据《小店图谱》显示,52%的小店员工数不到5人,90%日流水小于3万。中国小店数量约为1亿,包含网店、街边小店、路边小摊等,带动3亿就业。

目前中国小店数量已经超过1亿,其中以夫妻店为代表的个体户占比约58%。52%的小店员工不足5人,平均吸纳就业人数为2.22人。

就附近的观察而言,几乎所有夫妻店的雇工规模都在5人以下。从事便民服务、食杂零售的夫妻店经营面积普遍较小,没有雇工。假设小店平均经营面积50平方米来推算,理发店等便民服务的平效大约在20元/平方米/天,而中小型烟酒副食等零售类业态的平效在40元/平方米/天左右。(低于2020年中国便利店的平均平效63元/平方米/天)

来源:2020年KPMG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

#提供正向的情绪价值

对稳定的社区来说,夫妻店是便利性、凝聚力和社区精神的混合体。尤其是对受到疫情影响的社区来说,这种情绪价值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珍贵。

在阳光和煦的日子,快递服务无法复制和好友一起逛街、喝酒的愉悦体验。快速驶入一家平平无奇的「得来速」领取你的外卖并不像在一家熟悉的餐厅里坐在一张舒适的椅子上那样令人愉快。当小吃店的服务员不仅知道你的名字,还知道你最喜欢的三明治时,你马上会有回到家的感觉。

联想到之前在某平台上使用家电和管道维修服务次次踩雷的经历,邻居推荐的维修工会给我更大的安全感,与社区建立的口口相传的信任恰恰是平台经济难以给予的。从这个角度,小店们是每个社区、每条街道的基石。它们存在的意义不仅限于空间和经济意义中的功能,更多体现在一种建立社区连结的能力,它们带来了整个社区的「安全感」。

#「超本地化」的空间

摄影师James Murray和Karla Murray用照片记录下纽约小店的门脸,照片中的门店如今绝大部分已经消失。之后策展人Billi Kid以「MOM & POPism」为主题再现了这些已经离开的小店们,引发公众思考是什么让小店的门头成为城市环境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部分。

邻里小店代表的是「超本地化」尺度的空间形态,商品信息往往通过直接的视觉、听觉、味觉传达给消费者。尤其是在不确定的封控政策的影响下,超本地化的物理空间是帮助社区生活状态顺利切换的润滑剂。

Shopfronts Porfolio by James Murray & Karla Murray

👵境遇如何

在麦肯锡关于美国小企业复苏的调查,有正式经营空间的小店通常更缺乏金融弹性,利润率普遍较低。调查的样本中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处于亏损或勉强平衡的状态。其中,销售日用品的夫妻店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EBITDA margin)通常低于5%,非必要日用品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低于10%,消费需求波动对利润率的影响比连锁商店更显著。

雇员少于50人的独立餐厅经营损益表

夫妻店对于商铺租金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普遍较弱,成本支出缺乏灵活性,其中店租始终是夫妻店的最大的支出项。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商铺租金很难下降,而夫妻店却仅能承受一到两个月的亏损运行。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调查显示,小店面临的主要困难就是房租、水电气费等硬性支出压力较大。这些成本占到小食杂店的50%左右,在理发、服装、小百货等行业,也要占到总成本30%左右,其中主要是房租成本,且在逐年上涨。

另外,对于经济状况拮据的夫妻店来说,即使只是满足最基本的公共卫生要求也需要一笔不小的支出,小型杂货店需要投入收入的1%左右来支付额外的疫情防控相关费用。

在经营状况方面,根据CVI统计,上海有90%左右的餐饮场所属于个体经营。从疫情爆发到2020年5月,半年内上海有5万家餐馆停业,占比约15%。封控管制和堂食限制是餐饮类夫妻店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即使是一家中等规模的餐厅,通常也需要以75%的负荷运营才能实现盈亏平衡。


👵如何恢复

#恢复至疫情前需要6年

疫情影响下,小店们遭遇的打击更甚于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4年前后电商扩张。在2007~2009年经济普遍衰退期间,美国活跃企业主的数量仅减少了5% (大约73万人)。而在新冠疫情全球性流行之后的三个月内,美国活跃企业主数量从1500万下降到1170万,下降幅度22%。

大部分的夫妻店显然不具备能力运用市场力量来降低成本,因此将面临更长的恢复期。麦肯锡和牛津经济研究院的模型中提到,以2008年金融危机作为参照,以对GDP的贡献率作为衡量指标,大企业恢复至危机前水平大约需要4年,而小微企业则需要6年左右。不过好在餐饮、服务和其他非正规经济的恢复时间相对较短。

麦肯锡的行业复苏时间预测

#适应即竞争

经营补贴只是暂时性的治疗手段,并不能完全治愈社区夫妻店的营商环境,

如果小店们不学着如何与大企业竞争,经济就难以完全复苏。

面对疫情后的「新常态」,建立适应性是决定夫妻店能否重整旗鼓的关键因素,这也是小店们还未被正视的一种特质。对这些个体经营者来说,创建专业易用的网站、经营社交媒体上的形象、保持在线联系等,将成为帮助夫妻店恢复和生存的重要技能。

然而,由于夫妻店的净利润率普遍较低,他们难有缓冲的空间去实践一些创新探索。除此之外,这其中还隐藏一个重要矛盾:这些技能与「好街坊」们保持小规模、高度个性化、以及务实的经营风格还不太一致。

#基于「超本地化」的竞争策略

Paysmart、Accurate等机构提出过一系列增强小店竞争力的策略建议,包括:

  • 个性化产品与服务,降低消费者对于定价的敏感度;

  • 建立吸引消费者的价值,从经营者转向「主理人」的角色;

  • 「一店多能」的经营战略,寻找有组合优势的业态;

  • 在一些时段为弱势群体消费者提供服务。

在空间规划和设计的环节,则需要一些更细颗粒度的「接口」,以便更多「超本地化」的干预手段介入。针对前文提到Murray夫妇对纽约小店的影像记录,规划师Dhiru Thadani提出关于设计规划手段的反思:

开发商和市政机构应该努力拉拢更多小型零售商,而非一两家大型连锁商店。

在新的城市开发项目中,零售业态需要更细致的策划,即在社区内招募满足需求的供应商。这些经过统一策划商铺可以在初期几年内得到租金补贴,直到他们有能力承担市场化的租金水平。或是与商铺经营者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收取低水平的租金,并以商铺销售额的10%抵偿。

Dhiru Thadani的阐述可以理解为以社区为单位的、「策展式商业」的规划设计逻辑,为社区招商提供细颗粒度的筛选视角,其要义在于认识到社区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疫情的影响还未散去,小店经营者们面对的形势依然不乐观,

‍不要让新鲜出炉的百吉饼的香味、友善的店主分发给孩子的糖果、以及街边理发师讲的笑话都成为坊间传说。


-End-


📮欢迎回复有趣的想法。

⚠️完整的参考链接请点击「阅读原文」跳转到竹白的newsletter页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