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太湖水,到底怎么样了?

陈月飞 北京西路瞭望
2024-09-26

7月29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了省人大环资城建委《关于推进太湖流域工业污染防治专项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同步提交的《关于推进太湖流域工业污染防治情况的报告》显示,通过持续重点抓好工业点源污染治理,去年太湖水质藻情达2007年以来最好,连续16年实现安全度夏,今年上半年再次达到国家良好湖泊标准。

依法强准入控源头

一份清晰的时间表和任务书,显示江苏把工业污染防治作为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重点,连续十多年抓实抓牢的进程。

2007年,江苏省政府《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中,将工业点源污染治理作为重点任务作出明确部署。2016年,江苏启动“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在太湖治理攻坚战中对化工、电镀、印染等6个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整治。去年6月,省委、省政府出台《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行动方案》,把强力推进工业污染治理作为首要任务,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推进综合治理……

接续努力带来成效彰显。“十三五”以来,太湖流域在GDP增长75.5%、城镇常住人口增长32%的背景下,六大传统行业(化工、电镀、印染、造纸、食品、钢铁)废水排放量及COD、氨氮、总氮、总磷排放量分别下降了69.4%、74.2%、69.8%、68.4%、67.5%。去年太湖水质藻情达2007年以来最好,连续16年实现安全度夏;今年上半年,湖体总磷浓度为0.045毫克/升、同比下降10%,蓝藻密度同比下降26.9%,平均水质为Ⅲ类,达到国家良好湖泊标准。

通过依法加强环境准入管理,工业污染防治控制住了源头。《太湖流域禁止和限制的产业产品目录》的出台,推动太湖一级保护区内230家化工企业全部清零,环湖3市取消9家化工园区定位,一批钢铁企业有序退出,累计关停整治“散乱污”企业近6万家。接下来,太湖流域一二级保护区工业企业关闭搬迁改造提升计划正在制定,改造任务力争明年底前完成。同时,根据江苏省政府印发的《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太湖丘陵地区被定位为全省生态绿心,将太湖三级保护区纳入“三区三线”保护。江苏正加快制定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方案,完善覆盖全域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硬约束”。

抓重点持续减磷控氮

针对太湖水质富营养化治理难题,我省采取一系列减磷控氮的针对性举措。例如,通过推行企业污染排放浓度和总量“双控”,健全排污许可“一证式”监管体系,推动持证排污、按证排污。“总磷”是太湖治理的重要“卡脖子”问题。通过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等多种措施,我省全面系统开展涉磷企业专项排查整治。在全面建立太湖流域20273家涉磷企业“磷清单”“磷账本”基础上,规范提升一批、入园进区一批、关停淘汰一批。目前,完成整治企业19777家、验收12896家,流域工业磷治理实现从分散到聚焦、从局部到全域、从粗放到精细“三个转变”。

按照“有口必查、有水必测、有源必溯、有污必治”要求,太湖流域共排查发现需要整治的排污口近9000个,经“一口一策”针对性整治,一批污水溢流、直排混排等突出问题得到解决。废水分类收集处理也在稳步推进,2008年以来,太湖流域共实施省级工业污染治理项目149个、总投资110.6亿元。苏锡常三市累计建成工业污水处理厂105座、处理能力达187.2万吨/日。此外,省级以上化工园区生产废水实现“一企一管、明管(专管)输送、实时监测”,14486家排污单位实现污染监测、流量监测、用电监控视频监控联网,基本实现污染排放监测监控“全覆盖”。

严格执法监管常抓不懈

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两端的发力,为太湖水污染防治提供了重要助力。

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重点突出,江苏出台并修订太湖地区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限值,化工、电镀、印染、造纸、食品、钢铁等6个重点行业执行全国最严氮磷排放标准,倒逼排污单位提标改造。“淘汰落后、老旧更新、绿色转型、产品提档、布局优化”五大行动,一方面推动苏州淘汰喷水织机超10.6万台,常州退出印染企业30家、提升43家,无锡关闭印染企业77家、减少废水排放超2000万吨,另一方面推动太湖流域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66家、绿色工业园区16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6家,分别占全省总数的47.6%、48.5%、69.7%。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去年苏锡常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47.6%、41.4%、43.8%,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62家,占全省总数近六成。对太湖流域二、三级保护区内,新、改、扩建排放磷氮污染物的企业和技改项目实施减量替代,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行1.1倍减量、对印染项目实行2倍减量,共涉及项目2556个、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95个。

生态环境部门把严格执法监管作为太湖综合治理的重要保障,动真碰硬、常抓不懈。以去年为例,围绕排放涉磷、涉酚、涉氟等特征污染物的企业开展的异地执法检查中,共交办环境问题2305个、立案158个。流域各地围绕重点行业、异常断面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今年以来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793件、罚款7734万元。严格监管的同时,生态环境部门还通过实施分类监管差异化监管,对绿色发展领军企业等纳入正面清单单位,更多采取非现场方式监管,实现无事不扰。

虽然近年来流域绿色转型发展和工业污染防治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报告也指出,治污不全面的局面尚未彻底改变,流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仍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工业企业排放总量偏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整合集聚力度还不足,部分企业治污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需要持续推进解决。报告表示,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中将进一步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在推动绿色转型上、深化控源减污、精准监管执法上下更大功夫,减少入湖污染负荷、提升太湖水环境质量。

延伸阅读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宁举行
法治江苏微印记 | 7个月,一家新能源企业“重生”
今天,人民日报头版关注了江苏这些“试验田”
瞭望评 | 不知不觉中,00后开始扛大梁了
学习日历丨2024年7月30日

撰稿 | 新华日报记者 陈月飞

摄影 | 吴胜 曹伟

封面 | 视觉中国网

编辑 | 苏望

责编 | 倪方方

审核 | 耿联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时政新闻部出品

欢迎转发 侵权必究

版 权 说 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西路瞭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