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婚姻如此糟糕,人们为什么不离婚? | 二湘空间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新锐评 Author 沈睿红萍

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上野千鹤子


进入婚姻前请保持足够的清醒——由上野千鹤子谈婚姻引发的思考

文/张红萍


编者按:著名科幻作家陈楸帆将在香港理工大学举行一场名为《文学的未来与未来的文学》的讲座,视频号“二湘的十一维空间”会同步直播,欢迎预约:


继续谈谈婚姻的话题,因为上篇只是点到为止,大家的反馈意见是,想知道婚姻制度以及婚姻的更多内容。婚姻是让对方进入你的生活,自己也进入对方生活的重大选择,上野千鹤子说:“这是赌上一切的战斗。可是,很多人因为社会习惯或风俗,以一种随大流的方式进入婚姻。我认为,婚姻不该如此”(上野,《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上野千鹤子与漫画家田房的对话集


婚姻是什么?婚姻是父权制建立的制度。是父权制掌握财产和权力的男人为了血脉的延续、财产的继承、个人生活的方便舒服和心理的满足而建立的一种制度。在这种婚姻制度与结构中,男人是主人,女人是附属品,男人有决断权与话语权,女人是生儿育女与家庭劳动的角色,她们被主人限制、奴役、束缚,在家庭中没有决断权与话语权。为此男权制制造了一套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话术,这种话术充斥于春秋战国、先秦两汉的诸子百家中,更充斥于孔子和孔子弟子们的书籍中,比如《礼记·内则》中。


婚姻在传统父权制社会是百分之百的事情,男女长大成人除了婚姻没有其他选项。进入婚姻才能体现男女的价值,没有进入婚姻的人被看成是可怜的人,因为只有赤贫的男人和残疾严重的女人才无法进入婚姻组成家庭。


婚姻是必选项,因为大家都这样,父母也这样。婚姻还是“家庭幸福”的标准——一对夫妻儿女双全。对男人来说婚姻是基本配置,对女人来说婚姻家庭是价值的全部。因此进入婚姻是理所当然,反之则被视为异类。


婚姻是父权制的制度安排,父权制的婚姻家庭以男性利益为中心,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的一套思想、文化、观念、习俗在现代的婚姻家庭中仍有市场。现在的婚姻,男女的劳动分工,男人以社会和事业为主、女人以家庭和家务服务为主仍是社会的主流观念与模式。这样,能体现货币价值的男性比从事家庭无偿劳动的女性在家庭中肯定更有决断权与话语权。


传统的婚姻家庭,虽然男女不平等,但可以相安无事,是因为男女都接受了男权思想的灌输。现在时代变了,女性也有了一份以货币体现价值的社会工作,虽然现在的婚姻家庭中还是让男性优先发展,但从平等原则出发,女性开始争取婚姻家庭中的决断权与话语权,过去家庭的平衡与规则开始改变。


特别是当上野千鹤子这样的女性主义社会学家的研究发现,如果家务劳动按外包计算,一个主妇一年的家务劳动所得换算成货币是276万日元,13万人民币。让丈夫支付这笔费用,他们发现自己支付不起,于是家庭主妇的地位和价值被确立起来。婚姻家庭中从事双重劳动的妻子的价值更是一点都不比丈夫低,甚至超过丈夫,于是女性理直气壮地争取婚姻家庭中平等的决断权与话语权。


既然男女在婚姻家庭中的价值相当,为什么男人不干家务还要垄断婚姻家庭中的决断权与话语权呢,因为男人不愿自动放弃他们的既得利益与特权(传统观念给予的)。于是,婚姻中始终伴随着夫妻权力的争夺,伴随着谁多干谁少干的争斗,伴随着谁正确谁说了算的争吵。婚姻最终就是生活琐事的积累,如果没有爱,没有平等、公正,没有同理心,情感随着日常家务劳动的琐碎与不断的争吵将逐渐消失。可人这种动物又是——自我中心、喜欢占上风、总以为自己正确、多吃多占、自私自利,结果婚姻成了战场。


孩子眼中父母的婚姻就是上述那个德性(但婚姻中的父亲反而比孩子粗糙,怎么都能过下去,孩子却看透了婚姻),父母之间由于缺乏爱而冷漠、仇恨,婚姻成了“互相残杀”的场所。上野千鹤子眼中自己父母的夫妻关系很差,父亲专断,母亲受气埋怨,父母整天吵闹不停,父母的婚姻让她得出结论——她要不婚不育,不能重蹈父母的覆辙。现在许多年轻人不结婚正是因为受父母婚姻的刺激。


不管是上野千鹤子,还是女性主义,批驳婚姻是基于父权制婚姻制度的这个结构与大背景。上野和女性主义对婚姻的诟病在于,不管是传统婚姻家庭中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还是现实生活中孩子眼中父母婚姻生活的不堪,都让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婚姻。


过去,女人因为受制于种种外部的力量,不得不结婚并把在婚姻中受的各种苦都忍了,现在二三十岁的女性不忍了。


除一些全民信仰某一宗教的国家外,中国是结婚率高的国家的国家。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经济的发达、社会的文明、政府的先进,女子生存已不存在太大问题,特别是单亲妈妈受到与婚生妈妈一样的待遇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结婚率逐渐在减少,适婚单身人士已超过结婚人士的数量。许多人担忧那不结婚生育问题怎么解决?生育率下降怎么办?统计结果显示,传统婚姻少了,生育率并没有降低,原因是婚生与非婚生孩子待遇相同。而且亲密关系在同居关系中,因为没有法律的保障与限制,人们更注重感情的培养和家庭的责任,人们更幸福了。我们要了解世界婚姻的趋势。


为什么现在二三十岁的年轻女性不忍了?上野分析道:“下一代的年轻女性生在少子化的时代背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成人,坚信女人在各方面都不比男人逊色,所以发出了无比正当合理的呼声:“我无法忍受这样的不公!”‘岂有此理’!”她说:“如今的女性不必依赖男性,也可以追求自身利益。她们不必期望男人说出‘我想给你幸福’‘我会一辈子保护你’这类的话,而可以抬头挺胸地说:‘自己的幸福自己争取!’”。其实改变的原因就是:她们能自己养活自己,整个社会大环境变了,这就是现实!女性主义也让社会的原则变了,社会必须遵守——男女平等,不能歧视和伤害女性。


而且现在的年轻女性“不惧怕自称女性主义者”。过去的女性不敢自称是女性主义者,总要与女性主义撇清,是怕孤立,怕利益受损,“认为暴露身份没有好结果”(上野,《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现在二三十岁的年轻女性对女性主义没有负面印象,反而认为女性主义给了她们分析问题的思想和争取权力的武器。


正是在传统社会、近现代社会以及当下社会的婚姻不健康、不美好的状况下,上野才发出一系列对婚姻批驳与不屑的言论。


上野千鹤子与铃木凉美的书信对话集


上野在通信对话集《始于极限》中说:“我对婚姻几乎没有任何兴趣,反而好奇男男女女缔结婚姻这一神奇契约的心态,以及这种契约关系丝毫不见衰落、持续至今的事实。”“所谓婚姻,就是将自己身体的性使用权交给特定且唯一的异性,为其终生专属的契约。” “我无法忍受将性和爱置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之下,与拥有与被拥有的关系挂钩。”“我选择不结婚的部分原因是不想用契约束缚人际关系。不过说得再酷一点的话,也是因为我不想为自己的人生上任何形式的‘保险’。”


上野认为婚姻实在是一件无聊的事。可是人们为什么还前仆后继地步入?上野说,人们结婚完全是因为社会规范与习俗稀里糊涂、随大流。这让她反思。她无不讽刺地说,人们没有爱,仅仅因为结婚了,就能发生性关系,真是不可思议。


上野的话虽然惊世骇俗,但大家觉得也都是实话。


上野之所以对婚姻批驳、嘲笑和嬉笑怒骂,是因为过去和现在大多数人的婚姻不健康。她提醒年轻女性慎重建立恋爱关系、慎重步入婚姻,更要慎重生育。她提醒大家要建立一种有爱的、平等的、负责任的亲密关系。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给予爱,如果我们没有找到爱的人,就不要进入婚姻。只有成熟和人格健全且对婚姻有清醒认识,并对婚姻持有一种负责态度的人,才能建立幸福美好的婚姻。她一再强调,不要小看了恋爱、婚姻,婚姻给人带来甜蜜的机会极少,婚姻有可能成为地狱,甚至婚姻可能送了你的命。


那么什么样的婚姻是好的、健康的、成熟的?第一要有爱,爱就是关心、体贴、尊重、了解你的配偶。婚姻也是有要素和规范的,婚姻中的双方要专心、专注、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耐心、忠诚、客观、审慎、理性、敏感、勇敢、有纪律,对婚姻和你们的爱要有一种信念、信仰。要关心对方的生命、成长和发展。关键是要用行动、活动去做有益于对方的事情,你的深情自然会换来对方的神情。这是佛罗姆在《爱的艺术》中的观点。好的夫妻关系才是维持婚姻的关键,夫妻关系好才有资格生育子女。这是上野千鹤子的观点。

上野千鹤子东京大学演讲


可是我们的婚姻是,大多数的人(不是所有人),没有爱也结婚、生育;婚姻中的夫妻根本没有专注与忠诚,婚姻好似是对社会和父母的交代;无话可说,连吃饭这点时间也不和配偶交流,只是一味地看手机、刷视频;不肯倾听对方的心声,毫无耐心,态度还很恶劣;对方提出的任何要求,完全没有敏感与感知,视而不见,不予回应;不用行动爱妻子,不分担妻子的家务劳动;不仅不关心对方的成长与发展,妻子做点事业就阻挡。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叶海燕在为三八妇女节做的一个小视频里说:她的丈夫,她一说话,他就说:闭嘴,你懂什么啊!她做什么事情(创业)他都反对和阻拦。但为什么这样的婚姻,还维持了好多年呢?大概就像大多数人一样没有勇气一个人过吧?虽然叶海燕有思想、有见解、独立。我看她3月10日的公号文章,说分居了,希望她这次能彻底清醒,对不利且有害的男女关系不要抱浪漫化和侥幸的想法。像叶海燕丈夫这一类男人,就像脱口秀演员杨笠说的:“明明那么普通,却又那么自信”,男权制为他们撑腰呗,和这种人结婚,他必定是歧视女性的,就是上野说的“厌女”。在上野和田房对话的《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一书中,田房说:声讨丈夫就是声讨男权社会。上野说:“丈夫背后是男权社会的既得利益,妻子必须控诉不公。”


婚姻如此糟糕,人们为什么不离婚?不离婚的原因我总结大概是以下几种:虚荣、爱面子、害怕社会舆论;经济的原因;不离婚大多还因财产的问题,财产少的离婚不够分(只有一套房子,住就是问题);有些男人混得风生水起,财产多,外面红旗飘飘,他不离婚,既为保住财产,又可留着配偶充当免费而忠诚的老年照护者;最后一种不离婚的情况是害怕孤独,婚姻虽然没有多大营养,甚至常常遭受冷暴力(不和你说话,态度极其恶劣),但没有勇气一个人过。


结不结婚是人的自由选择,现在组成家庭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同居;比如单亲家庭;比如有自觉的责任、义务意识但并不一定同居,叫专属恋爱对象;或周末夫妻;婚姻只是组成家庭的一种形式,但现在婚姻形式不仅受到挑战,还遭遇颠覆。不管是哪种关系,建立前都要好好思考一下,更何况是婚姻这种用法律规定了的关系?千万不要因为年龄到了,随大流,搞不好,一生都被婚姻的负能量消耗掉了,还怎么做事和享受生活?!但中国人还是习惯结婚,对同居还是不放心,觉得没有保障,其实还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对亲密关系的质量要求不高。对于活着,中国有句俗语:好死不如赖活着。大多数人对婚姻的态度也是:不好的婚姻也比没有婚姻好。这是什么判断和逻辑啊?


年轻的女性朋友,你对婚姻想清楚了吗?不要小看婚姻,一定要想好再进入。佛罗姆说,一个成熟、发展了自己全部人格的人才懂得爱并能给予爱。你是这样的人和找到这样的人了吗?如果你找到这样的人了,上野会对你说:“恭喜你遇到了足够好的人,你很幸运。”如果没有找到,上野则会说:要对自己诚实,与其结婚后离婚,还不如发展自己。


人生艰难,生计、养育、孤独、老年的无助和情感的需求,都需要合作者,人们需要互助与相互的扶持。尽管如此,在进入婚姻前,还是希望你保持足够的清醒。


在《始于极限》这本书中,上野说她自己在郊区“空无一人、好似阅览室的空间里独自阅读写作真是太幸福了”。


作为个人,我很欣赏她这种独立、清醒,享受自由,发展自我,过一种干脆利落的生活,充实而愉快。




上篇:上野千鹤子谈性和爱、婚姻和生育、独立和生存选择作者简介

张红萍,女,北京,妇女与性别研究学者。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the end~

陈楸帆:创造未来,从想象未来开始,20年后AI技术改变的人类社会图景


更多往期精粹

商丘幼儿园凌虐儿童,不可忽视的疑点:会不会是团伙作案?!

网飞版《三体》开播引争议,和腾讯版相比,哪个更有看头?

当一个女人单身旅行时

死亡,以及如何告别

投稿点击此链接,记得公号加星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