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武昭仪的夺权之路 | 二湘空间

空间作者 二湘的七维空间
2024-08-30
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黄永年先生


编者按:空间新书栏目推介最新上市好书,本期推荐古文献学学科的一代宗师黄永年先生《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作者围绕许多重要问题,对旧史记载及现代学者的观点进行了辨析,提出不少商榷意见,澄清了一些基本史实。


武昭仪的夺权之路

《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节选

文/黄永年


现在要讲到这位武昭仪、武氏皇后了。她如今常被称为武则天,这并非她的名字。她是姓武,是武士彟的女儿,但闺名久已不传。《旧唐书》卷六是她的本纪,说她“讳曌”,这是载初元年(689)正月她准备革唐建周时造了作为自己大名的新字,大概取之日月当空照的意思,也就读为“照”,还因“照”“诏”同音而“改诏书为制书”,以免触犯御讳。至于“则天”,乃是她最后从大周皇帝宝座上跌了下来才出现的。先是被儿子中宗“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不久去世仍成李唐的太后“谥曰则天大圣皇后”。此后官修《实录》如《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的也就跟着叫《则天皇后实录》,《旧唐书》和《新唐书》的本纪也都叫做《则天皇后本纪》,本纪和列传里也往往称她为“则天”。这大概如同以谥号称唐太宗为“文皇”,称后来的唐玄宗为“明皇”,但“文皇”“明皇”前可从来不加“李”的,如今在“则天”前面加个“武”称她为“武则天”就不合适。而且假如她地下有灵,对用这个倒霉后才出现的尊号、谥号来称她怕也未必乐意。还不如就如实地称她为武后、武太后,在没有当上皇后前则用武昭仪这个称谓。


这里先看这位武昭仪在上述斗争中的作用,很明显,她并未充当主角。排除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重臣本是高宗的一贯策略,而柳奭与元老重臣打成一片,王皇后自然非废不可。这都出于高宗的乾纲独断,用不到武昭仪或其他人来指使,更谈不上一切都听武昭仪指挥。

再从武昭仪本身来看,在当时也不可能具备指挥高宗的力量。武昭仪之入高宗后宫成为昭仪有两说。《旧唐书·则天皇后纪》说:“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及太宗崩,遂为尼,居感业寺,大帝(高宗)于寺见之,复召入宫。”卷五一《高宗废后王氏传》则说:“武皇后贞观末随太宗嫔御居于感业寺,后(王氏)及左右数为之言,高宗由是复召入宫。”《通鉴》卷一九九永徽五年三月庚申条则调停两说,复谓“〔太宗〕忌日,上诣寺行香见之”云云,不知有何根据?

不管怎样,武氏入高宗后宫之在永徽初年是没有问题的,就算是元年吧,到永徽六年废王皇后也不过五年多一点,在这点时间里,凭区区昭仪的地位,就能发展到足以使高宗俯首听命的力量是不太可能的,这时期武昭仪并无结交外朝的实迹便是明证(这当然不排除她代表高宗和许敬宗、李义府辈有往来)。至于凭美貌,使高宗沉溺失志而唯其命是听,这也不太可能,因为《废后王氏传》也是说这位王皇后“有美色”而被纳为晋王妃,从而成为皇后的,而且年纪还比武昭仪轻了好几岁,即使武昭仪真如后来骆宾王讨武檄文中所说“狐媚偏能惑主”,也尽可由她获专房之宠而不必急于废掉王皇后。

在这点上,还是《旧唐书·则天皇后纪》透露了点真相,即所谓“后素多智计,兼涉文史”,是凭其“多智计”“涉文史”才能充当高宗政治斗争的内助而获得宠信,犹如后来宦官之有才智者在内廷所起的作用。高宗既因政治原因要废王皇后,最合适的递补者当然是这个政治贤内助武昭仪。这种充当政治内助正是武氏当时真能起的作用。或者说得形象一点,在当时政治舞台上高宗和长孙无忌、褚遂良是斗争双方的主角,武氏只是高宗一边的配角。


武氏之逐步从高宗手里夺取权力,是在当上皇后以后。这在道理上也应如此,专宠与否和是否皇后或妃嫔无关,而要在政治上取得权力,则不名正言顺地当上皇后便有困难。当然,人的性格有差异,有的人当上皇后便满足于安富尊荣,不想再在政治上取得更多的权力,有的则有强烈的政治欲望,对权力特别感兴趣,武氏便是后一类型的人物。她既以政治内助获高宗宠信而取得皇后这个政治地位,就要进而抑制高宗,分享甚至全部取得皇帝的权力。她此时如何活动,宫掖事秘,文献无征,其详已不可得而闻。

但如《则天皇后纪》所说,高宗“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武后)详决”,至少给她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样经过了将近十年,到麟德元年(664)高宗终于不堪忍受,又计划要把她废掉。其经过《旧唐书》不详,《高宗纪》只记“十二月丙戌,杀西台侍郎上官仪。戊子,庶人忠(废太子)坐与仪交通而死”,卷八○《上官仪传》也只说“宦者王伏胜与梁王忠抵罪,许敬宗乃构仪与忠通谋,遂下狱而死”,都不明缘由,盖系后来修《实录》时有所讳饰。

《新唐书》卷一○五《上官仪传》则说:“初,武后得志,遂牵制帝,专威福,帝不能堪。〔武后〕又引道士行厌胜,中人王伏胜发之,帝因大怒,将废〔武后〕为庶人,召仪与议,仪曰:‘皇后专恣,海内失望,宜废之以顺人心。’帝使草诏,左右奔告后,后自申诉,帝乃悔,又恐后怨恚,乃曰:‘上官仪教我。’后由是深恶仪。始,忠为陈王时,仪为谘议,与王伏胜同府,至是许敬宗构仪与忠谋大逆,后志也。”《新唐书》卷七六《则天皇后传》略同,均当有所本,尽管“帝乃悔”等细节未必真实,大体应属信史。案原先在废立皇后上出力的李义府,如《旧唐书》本传所说久已“怙武后之势”,“帝颇知其罪失,从容诫义府,……义府勃然变色,腮颈俱起,徐曰:‘谁向陛下道此?’上曰:‘但我言如是,何须问我所从得耶!’义府睆然,殊不引咎,缓步而去”,足见其气焰之盛,旋别以“蓄邪黩货”之故在上官仪被杀前的龙朔三年(663)“除名长流”。

许敬宗则在上官仪狱事中起了构陷的作用,乃“以词彩自达”为高宗扶植为宰相的新进人物上官仪卒不敌而失败,说明其时武后之声势已压过高宗。终于如《旧唐书》卷五《高宗纪》所说:“自诛上官仪后,上每视朝,天后(武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这“圣人”者,本是唐人对皇上的习惯称呼,“内外称为‘二圣’”就是公认有了两个皇帝,高宗的大权实际上已落入武后手里。


当年太宗李世民和建成、元吉以至高祖李渊父子兄弟之间的斗争,有些人认为是关陇山东之争或士族庶族之争,为此我已在第四章“李唐创建和玄武门之变”的最后专门写了个第五节加以否定。这次高宗废立皇后的事件也是如此,并不牵涉到关陇山东或士族庶族的问题。武后父武士彟传见《旧唐书》卷五八,说是“并州文水人”,“家富于财,颇好交结”,陈寅恪先生《李唐武周先世事迹杂考》复据《太平广记》卷一三七“武士彟”条引《太原事迹》,考证其“本以鬻材致富”,其为山东地区之庶族自无问题。

投靠武后的李义府据《旧唐书》本传是“瀛州饶阳人”,其祖只是“梓州射洪县丞”,崔义玄据本传是“贝州武城人”,其先世不著,自亦均是山东的庶族。但许敬宗据本传却是“杭州新城人,隋礼部侍郎善心子”,“世仕江左”,是江左的旧士族。武氏对立面长孙无忌之为关陇旧士族已详第四章第五节。柳奭据《旧唐书》卷七七《柳亨传》是“蒲州解人”,魏尚书左仆射柳庆的曾孙,于志宁据本传是“雍州高陵人”,宇文泰所任六柱国之一于谨的曾孙,韩瑗据《旧唐书》卷八○本传是“雍州三原人”,“祖绍,隋太仆少卿”,都是关陇的旧士族,但传见同卷的来济却是“扬州江都人,隋左翊卫大将军荣国公护子”,检《隋书》卷六四《来护儿传》不著先世,以“军功”贵显,则又是江左的庶族。而和武氏对立得最厉害的褚遂良据卷七二其父褚亮传,却也是江左的“杭州钱唐人”,褚亮“曾祖湮,梁御史中丞,祖蒙,太子中舍人,父玠,陈秘书监”,则是江左的旧士族,又和武后的党羽许敬宗之籍贯杭州累世显宦完全相同。

而且这所谓“江左”本属广义的山东范围,同属江左旧士族的褚、许二人在是否支持山东武姓之为皇后上正处于对立面。足见这些政治人物其实只是为个人权势利益而鸠合,在全国久已统一之后其关陇、山东等地域观念至少已不甚强烈。士族则自门阀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后实际上已不复存在,其上代是否士族已和他本人之参与哪个政治派别并无联系。至于陈寅恪先生所说武氏“氏族本不在西魏以来关陇集团之内,因欲消灭唐室之势力,遂开始施行破坏此传统集团之工作”,则事实上关陇集团在杨隋已见解体,如第二章第五六节所论证,初不待武氏来加以破坏,这里自亦毋庸赘说。


内容简介


本书是文史名家黄永年先生以北朝隋唐史专题论文为基础,撰写的一部政治史著作。全书共分十五章,系统讨论了北齐、北周至唐宪宗时期的政治发展演变。作者从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斗争着手,考辨史料,抉发历史真相,解释政治现象。全书脉络清晰,多树新义,对许多问题的研究都有推进,如北齐内部的文武之争、唐初玄武门之变的真相、武则天掌权后形成的“李武政权”、玄宗时期的内朝和外朝之争、神策军的政治本质等,对于我们准确认识北朝后期至中唐的政治演变历程多有启发。同时,作者围绕许多重要问题,对旧史记载及现代学者的观点进行了辨析,提出不少商榷意见,澄清了一些基本史实。本书观点鲜明,见解精到,是学习和研究北朝隋唐政治史的必读书。


作者简介


黄永年(1925—2007),江苏江阴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史研究》编辑委员会委员。著作有《古籍整理概论》《唐史史料学》《唐代史事考释》《树新义室笔谈》《古文献学四讲》及《唐史十二讲》等。


名家推荐


在隋唐史学界,有主观意识,又有实力能够整体上与陈寅恪的政治史解说相对话的,应当就属黄永年先生了。而能够把零散的学术专论,整合成系统的讲说,这又是黄永年先生的《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能够与陈寅恪先生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相媲美的地方,都是有关中国中古史必读的大著。

——荣新江(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


史学训练的专业性何在?一是熟读史籍,二是熟读专著。以魏晋隋唐史为例,陈寅恪先生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早就是唐史研究生的必读书。如何更好地理解陈寅恪,通常的方法是阅读陈说的对立性观点,通过学者之间的论辩理解学术及其方法。陈说对立观点,最具代表性的学者就是黄永年先生。黄先生著述甚丰,而真正“综合研究成果之专著”,正是这部《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此书二十年前曾有出版,如今已经罕寻踪迹,欣闻最近会再次出版,不禁为学界和青年学子深感庆幸。

——孟宪实(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以黄永年先生一系列具有独见之明的论文为基础,勾勒出从北朝后期至中唐的政治演变,线索清晰,自成一体,在不少重要史事的考订上较之前人有明显推进,足成一家之言。

——仇鹿鸣(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编辑推荐


《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系统考察了北朝至中晚唐一系列影响巨大的事件和制度。黄先生不仅厘清了诸多千古疑案,填补了北朝及隋唐史研究的空白,而且以历史发展的宏观视野,提出若干独具创见的新观点,见识卓著,充分展现了一代史学大家的风范。作为中古政治史的经典名作,本书绝版多年,二手书曾炒至500元。此次再版,在尊重作品原貌的基础上,精心编校,希望能为读者提供更为可靠的版本。

~the end~

更多好文

范伟:他把生命之杯喝得涓滴不剩
范伟:他无心做诗人,他以死亡的方式开启了另一个生命
人人只看到今日的辉煌,哪里会想到他日的悲凉 生活的苦难让他一生奔走,生活的诗意却从未熄灭

投稿点击此链接,记得公号加星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二湘的七维空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