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UrbanFabric · 改造更新|阳明古镇调研鏖战记

城理 UrbanFabric 城理设计 UrbanFabric 2023-02-06



阳明古镇府前路街区西片区更新设计

· 中篇 ·




# 01

历史的线结

               

当城理团队决定承接阳明古镇西片区历史街区改造项目时,我们的内心并无过多纠葛——上位规划已对这个片区的改造程度做好严格限定,拿到图纸的我们要做的,似乎就是尽可能地保留历史痕迹,并对旧房做克制地更新,以满足新的商业需求。


实际情况却比想象的复杂得多。


接下项目后,团队立刻动身去了场地,开始做地毯式的田野调查——我们不知道这么做能积累多少成果和有用的依据,但是大家都明白,仅凭我们手中掌握的资料,不这么做一定不行。于是2019年8月初,顶着37度的高温和江南特有的湿气与闷热,建筑师们一头扎进了府前路一大片密集的老房子里。我们在一间间破屋里蹒跚缓移,翻过瓦砾,踏过野草。身边除了我们随身携带的iPad和上面的电子测绘图纸,就只剩下蛛网和灰尘,还有从破碎窗玻璃里漏进的斑驳阳光。


▲田野调查记录


调查确有收获。我们会如获至宝地对着一口完整的大缸大喊大叫,也会在新发现的古井面前手舞足蹈——那种确切的历史厚重感,在这些老物件中展露无疑,以至于同事们兴奋地讨论起如何将它们融入未来的设计之中。我们甚至开始破天荒地感谢起制作这些残破资料和错误测绘记录的同行们,正因为他们的马虎和应付,我们反而有了和这片老房亲密接触的机会,也才会雄心勃勃地认可自己“历史救援者”的形象。


▲物件索引


而随着调查逐渐详尽,我们的困惑有增无减——尽管我们对每一幢西片区的房屋都进行了仔细排查,细致掌握了房屋的损毁状况,但当众多居民自发的加建和改建充斥眼前,设计师根本无法从中寻找出原有建筑的平面形制:房屋之间原有的廊道空间、屋架之间的交接关系被这些后期居民的自行建设行为所填充和掩埋。整个西片区,犹如它街道中的百年老树一般,盘根错节,层叠相连,形成一个难以解释的巨大整体。新与旧、规则与混乱、有意义与无意义,所有一切都混杂到一起去。这种混杂给我们之前的兴奋浇了一盆冷水——当你对明确的历史物件越青睐,就越能感受到历史整体的庞杂和繁复。即便我们实实在在掌握了一些有用信息,但依然缺失对这个街区提纲挈领的、框架般的理解。


我们明白,摆在眼前的是一个纠缠扰乱的线结,而我们的任务便是抽丝剥茧般地理清它,并修正重塑,把历史应有的样貌重新摆放到众人面前。但同时,与之相应的问题难以遏制地浮上心头:人们究竟会想在这样的老旧民居中探寻怎样的历史信息?何种程度的保留、怎样手法的修建才能让人恰到好处地闻嗅到历史街区特有的气味?甚至,人们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之余,是否已对重访所谓的历史失去兴趣,转而更愿意去鲜艳靓丽、文化快餐般的“网红”建筑里度过自己难得闲暇的午后时光?而对于历史的兴奋,究竟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常情,还是建筑师一厢情愿地自我陶醉?我们知道这些问题注定无法用一个项目的设计决策回答完善,但我们暗下决心,想要让它成为答案之一。


尤其是在我们访问了周炳铨老先生,听他讲述了自己家族的辉煌过往,和七十年来发生在这个街区里的趣闻轶事之后,这个想法变得更坚定了。




# 02

拨开迷雾的访谈

                               

周炳铨自四岁起就居住在府前路的这片街区里,是周氏祖居的实控人,与他的夫人一起数年来守护着自己家族的宅邸。这座饱经风霜的豪华大宅始建于1934年,由周先生的父亲周郁庭携妻向氏自俄国和西洋进口各类优质建筑材料兴建而成。周先生说这个房子除了瓦和围墙是中国的材料,其他没有一样是中国的东西:连客厅里至今清晰可见的马赛克地砖都产自摩洛哥。


▲调查访问


周老虽八十多岁的高龄,但是讨论起这个伴随他一生的社区却如数家珍。在他详尽的描述中,整个府前路西片区的风貌和布局形制彻底浮出水面,我们的调查也因此大有突破:


府前路片区曾经是姚江北侧、临近余姚老县衙和舜江楼旁的一个商业繁荣的居民社区。沿着县东街和工人路,曾经密布着“前店后宅”的院落式建筑。府前路75号,如今是一处体量稍大的住宅,而当年却是名为“美泰水果店”的杂货铺兼仓库;工人路8号南侧一处保留良好的房屋,原本是两进式的,是徐氏家族的产业;周家墙门(周氏祖居)前方的房屋是70年代公房改革后,迁入居民随意搭建的砖房。它真正的历史布局反而是东西朝向(原房屋在1941年被日军空袭炸毁。据说日本人的目标原是县衙,结果投弹失准)……


▲访问记录


周老先生的这些描述为我们拨开了迷雾,我们感觉历史的线结松动了。对照测绘图纸,结合我们前些天调研房屋时形成的疑问,大量清晰的院落关系和巷道体系在混乱的总图里显现出来——正如我们设想,整个西片区在历史上其实有着界限明确的院落宅地。这其中李氏家族占地最广,包括位于府前路中部的李氏大宅(李少环、李步洲故居)以及西片区北侧的三四处连续宅邸(现为别姓居住);西北侧为韩式和卢氏居所,卢氏在原有三合院基础上,在八十年代扩建了房屋,但并未破坏原有宅基地地界;美泰水果店前围墙院落为后期加建;最南端则为朱氏居住,并进行了二层扩建。




 # 03

信息的“缺”与“误”

                               

当周老提供的内容填充到我们的资料档案中后,我们深刻意识到了上位规划文件所提供的信息远远不足以我们理解这个街区。若仅仅是缺少某些信息,似乎还能找到追根溯源的方向;但若有些信息是错误的,设计师的敏锐性和严谨态度就显得至关重要。


▲资料细化与补充


基地内历史性巷道共有三条,其中两条路线均被后期加建房屋破坏——与原上位规划设计单位给出的历史巷道情况截然不符;除周家门前有一口上世纪40年代的老井之外,卢氏房屋里还隐藏了一口清代老井——我们也未从上位规划文本中得到这个信息;最为讽刺的是,前期单位认定为可以拆除的一处“加建建筑”,实为周家固有的二楼北露台,是周家祖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现场房屋原有风貌的历史信息梳理中,有一幢西北角靠近韩氏宅第南侧的房屋无法寻找到任何历史资料,现状是90年代末期潦草搭建的一处二层砖房。上位规划设计中指出该处应复原为一层建筑。由于设计师的直觉和对于文件信息的不信任,我们动手开始在网上寻找相关的历史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数周的网上寻觅排查后,负责人在一张可能是80年代航拍的老照片的角落里发现了这处房屋。从与周边二层建筑的对比上看,这实际是一座体量较大、东西朝向的两层建筑,屋顶呈双坡走向。这个难得的证据直接否定了上位规划设计中提出的推测。


▲80年代航拍




# 04
周边调研与数据库

                               

我们不希望最终的设计被人怀疑借鉴苏式园林的典雅,抑或模仿杭派建筑的婉约。浙东的民居就应该有自己的样貌,即使老建筑被毁去了,再无资料可循,原地新建的建筑也应该遵从他的父辈原有的独特气质,是老余姚人熟悉的房子。


秉持这样的想法,宏观调研工作后,我们对房屋构件考据和复原的研究工作才刚刚开始。设计团队查阅了大量关于浙江民居的书籍、论文和相关研究材料,根据府前路遗留的建筑风格,初步确定了余姚府前路民居群在建筑风格和营造特点上应归属于浙东民居的范畴。因此我们筛选了安昌、东浦、崇仁、冢斜、前童、鸣鹤六处现存浙东民居聚落进行实地调研。


▲周边调研


在六处民居聚落里,设计团队现场发现了数不胜数的精美建筑构件、巧夺天工的营造做法、因地制宜的建造逻辑,还有各式各样反映建筑等级和使用者社会阶层的风格制式和文化符号。它们有些在书籍里出现过,有些则从未被收录。同时,我们对府前路附近的武胜门片区民居也进行了详细调研,试图从临近社区的现存民居建筑中发现系统性的工艺工法,与其他调研地区的成果一起,归纳出一套浙东民居共有的建筑形式语言。这个复杂数据库的整理,会成为我们后期建筑设计的工具和手段。




# 05

调研是一场鏖战

                               

到此为止,整个府前路西片区的调研工作全部结束。虽然那时我们的设计根本还没有开始,但我们的团队已感觉信心满满,因为我们对片区的整体有了明确的理解,并拥有一个强大的数据库支持我们接下来的工作。


调研是一场鏖战。缺失的资料、历史的线结、破旧的场地和飞扬的尘土,无一不在向建筑师的身心同时宣战,而我们甘愿在这场鏖战中大动干戈。我们感触于调研过程中每一次令人欣喜的发现和受访者每一句倾心讲述,埋藏的文化情结和历史片段在这个过程中渐渐被揭示而出,而建筑师可能无可避免地成为了某段故事唯一的聆听者、某个历史物件唯一的见证人。更重要的是,我们是有机会向未来的使用者展示这些的,要做的只是将它们同建设目标以融合的方式重塑,让他们以“旧面貌”保留在“新房子”之中。以我们所“知”之实,直接引领我们所“行”之事——这也是阳明学说“知行合一”的体现。


▲小红书里的网红拍照地 @ 南都周刊


如今,铺天盖地的“网红”建筑充斥人们的视野。其中不乏对历史建筑的网红式“爆改”。这种改造方式也许确实符合资本追逐的商业模式:让顾客在喜闻乐见的清新靓丽背景中拍摄漂亮的糖水片。互联网经济迅捷发展的背景下,这样的“场所精神”并无可厚非。但同时我们也应清晰地意识到,那些本可以被挖掘、再生、重构的历史痕迹通过这样的手法被简单地消除了,转而用全然异质化的设计思路去寻求没有根基的答案,这显然有失偏颇。而展现在建筑物中的历史性,拥有让建筑形象更为立体、内涵更为厚重的潜力。


当下的中国正在经历着极速的发展,这也许意味着无论何种设计概念,在其落地之后,来访者都能安之若素,使用者都能快速适应——人们似乎越来越顾不上回望和体验历史。而建筑师的策略却能决定一个历史片段究竟是被抹去还是留存,决定它是否或多或少地在这快速更替中存活得更久一些,哪怕最终只被一小部分人感知到它们的存在。因而对待历史,谨慎一点终归是好事。


况且,需要我们这些建筑师额外付出的,也许只是一场鏖战而已。


▲项目完成照



· The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