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新朋友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商务合作微信号:zm15367846783

投稿邮箱:1033645968@qq.com

本文来源:中国人大网


(1990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7年7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国性法律增减的决定  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国性法律的决定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国性法律的决定  2010年8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修正案》  2010年8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修正案》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国性法律的决定)


目 录

 

序 言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中央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关系

第三章 居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 政治体制

第一节 行政长官

第二节 行政机关

第三节 立法机关

第四节 司法机关

第五节 区域组织

第六节 公务人员

第五章 经 济

第一节 财政、金融、贸易和工商业

第二节 土地契约

第三节 航运

第四节 民用航空

第六章 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宗教、劳工和社会服务

第七章 对外事务

第八章 本法的解释和修改

第九章 附 则

附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

附件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

附件三: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全国性法律


序 言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以后被英国占领。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九日,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从而实现了长期以来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共同愿望。

 

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并考虑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国家决定,在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并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不在香港实行社会主义的制度和政策。国家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由中国政府在中英联合声明中予以阐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以保障国家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实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第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第三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由香港永久性居民依照本法有关规定组成。

 

第四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保障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和其他人的权利和自由。

 

第五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第六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保护私有财产权。

 

第七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境内的土地和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管理、使用、开发、出租或批给个人、法人或团体使用或开发,其收入全归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支配。

 

第八条 香港原有法律,即普通法、衡平法、条例、附属立法和习惯法,除同本法相抵触或经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作出修改者外,予以保留。

 

第九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除使用中文外,还可使用英文,英文也是正式语文。

 

第十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除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国徽外,还可使用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五星花蕊的紫荆花红旗。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徽,中间是五星花蕊的紫荆花,周围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英文“香港”。

 

第十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制度和政策,包括社会、经济制度,有关保障居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制度,行政管理、立法和司法方面的制度,以及有关政策,均以本法的规定为依据。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任何法律,均不得同本法相抵触。

 

第二章 中央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关系

 

第十二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第十三条 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在香港设立机构处理外交事务。

 

中央人民政府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自行处理有关的对外事务。

 

第十四条 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防务。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维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社会治安。

 

中央人民政府派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防务的军队不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方事务。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必要时,可向中央人民政府请求驻军协助维持社会治安和救助灾害。

 

驻军人员除须遵守全国性的法律外,还须遵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驻军费用由中央人民政府负担。

 

第十五条 中央人民政府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规定任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行政机关的主要官员。

 

第十六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自行处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事务。

 

第十七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立法权。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备案不影响该法律的生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征询其所属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后,如认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任何法律不符合本法关于中央管理的事务及中央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关系的条款,可将有关法律发回,但不作修改。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回的法律立即失效。该法律的失效,除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另有规定外,无溯及力。

 

第十八条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法律为本法以及本法第八条规定的香港原有法律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

 

全国性法律除列于本法附件三者外,不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凡列于本法附件三之法律,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当地公布或立法实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征询其所属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意见后,可对列于本法附件三的法律作出增减,任何列入附件三的法律,限于有关国防、外交和其他按本法规定不属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的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宣布战争状态或因香港特别行政区内发生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不能控制的危及国家统一或安全的动乱而决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进入紧急状态,中央人民政府可发布命令将有关全国性法律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

 

第十九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除继续保持香港原有法律制度和原则对法院审判权所作的限制外,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所有的案件均有审判权。

 

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无管辖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在审理案件中遇有涉及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的事实问题,应取得行政长官就该等问题发出的证明文件,上述文件对法院有约束力。行政长官在发出证明文件前,须取得中央人民政府的证明书。

 

第二十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享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及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权力。

 

第二十一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名额和代表产生办法,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在香港选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加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

 

二十二条 中央人民政府所属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不得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根据本法自行管理的事务。

 

中央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如需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机构,须征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同意并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

 

中央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的一切机构及其人员均须遵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中国其他地区的人进入香港特别行政区须办理批准手续,其中进入香港特别行政区定居的人数由中央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征求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意见后确定。

 

香港特别行政区可在北京设立办事机构。

 

第二十三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应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窃取国家机密的行为,禁止外国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政治活动,禁止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与外国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建立联系。

 

第三章 居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四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简称香港居民,包括永久居民和非永久性居民。

 

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为:

 

(一)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或以后在香港出生的中国公民;

 

(二)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或以后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七年以上的中国公民;

 

(三)第(一)、(二)两项所列居民在香港以外所生的中国籍子女;

 

(四)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或以后持有效旅行证件进入香港、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七年以上并以香港为永久居住地的非中国籍的人;

 

(五)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或以后第(四)项所列居民在香港所生的未满二十一周岁的子女;

 

(六)第(一)至(五)项所列居民以外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只在香港有居留权的人。

 

以上居民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居留权和有资格依照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取得载明其居留权的永久性居民身份证。

 

香港特别行政区非永久性居民为:有资格依照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取得香港居民身份证,但没有居留权的人。

 

第二十五条 香港居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第二十六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二十七条 香港居民享有言论、新闻、出版的自由,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组织和参加工会、罢工的权利和自由。

 

第二十八条 香港居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香港居民不受任意或非法逮捕、拘留、监禁。禁止任意或非法搜查居民的身体、剥夺或限制居民的人身自由。禁止对居民施行酷刑、任意或非法剥夺居民的生命。

 

第二十九条 香港居民的住宅和其他房屋不受侵犯。禁止任意或非法搜查、侵入居民的住宅和其他房屋。

 

第三十条 香港居民的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公共安全和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有关机关依照法律程序对通讯进行检查外,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居民的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

 

第三十一条 香港居民有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境内迁徙的自由,有移居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自由。香港居民有旅行和出入境的自由。有效旅行证件的持有人,除非受到法律制止,可自由离开香港特别行政区,无需特别批准。

 

第三十二条 香港居民有信仰的自由。

 

香港居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有公开传教和举行、参加宗教活动的自由。

 

第三十三条 香港居民有选择职业的自由。

 

第三十四条 香港居民有进行学术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第三十五条 香港居民有权得到秘密法律咨询、向法院提起诉讼、选择律师及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或在法庭上为其代理和获得司法补救。

 

香港居民有权对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的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十六条 香港居民有依法享受社会福利的权利。劳工的福利待遇和退休保障受法律保护。

 

第三十七条 香港居民的婚姻自由和自愿生育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第三十八条 香港居民享有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保障的其他权利和自由。

 

第三十九条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力国际公约》、《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的国际公约》和国际劳工公约适用于香港的有关规定继续有效,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予以实施。

 

香港居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除依法规定外不得限制,此种限制不得与本条第一款规定抵触。

 

第四十条 “新界”原居民的合法传统权益受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保护。

 

第四十一条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境内的香港居民以外的其他人,依法享有本章规定的香港居民的权利和自由。

 

第四十二条 香港居民和在香港的其他人有遵守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法律的义务。

 

第四章 政治体制

 

第一节 行政长官

 

第四十三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依照本法的规定对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

 

第四十四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由年满四十周岁,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满二十年并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第四十五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际情况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而规定,最终达至由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员会按民主程序提名后普选产生的目标。

 

行政长官产生的具体办法由附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规定。

 

第四十六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任期五年,可连任一次。

 

第四十七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必须廉洁奉公、尽忠职守。

 

行政长官就任时应向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首席法官申报财产,记录在案。

 

第四十八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行使下列职权:

 

(一)领导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二)负责执行本法和依照本法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其他法律;

 

(三)签署立法会通过的法案,公布法律;

 

签署立法会通过的财政预算案,将财政预算、决算报中央人民政府备案;

 

(四)决定政府政策和发布行政命令;

 

(五)提名并报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下列主要官员:各司司长、副司长,各局局长,廉政专员,审计署署长,警务处处长,入境事务处处长,海关关长;建议中央人民政府免除上述官员职务;

 

(六)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各级法院法官;

 

(七)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公职人员;

 

(八)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就本法规定的有关事务发出的指令;

 

(九)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处理中央授权的对外事务和其他事务;

 

(十)批准向立法会提出有关财政收入或支出的动议;

 

(十一)根据安全和重大公共利益的考虑,决定政府官员或其他负责政府公务的人员是否向立法会或其属下的委员会作证和提供证据;

 

(十二)赦免或减轻刑事罪犯的刑罚;

 

(十三)处理请愿,申诉事项。

 

第四十九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如认为立法会通过的法案不符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整体利益,可在三个月内将法案发回立法会重议,立法会如以不少于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原案,行政长官必须在一个月内签署公布或按本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处理。

 

第五十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如拒绝签署立法会再次通过的法案或立法会拒绝通过政府提出的财政预算案或其他重要法案,经协商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见,行政长官可解散立法会。

 

行政长官在解散立法会前,须征询行政会议的意见。行政长官在其一任任期内只能解散立法会一次。

 

第五十一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如拒绝批准政府提出的财政预算案,行政长官可向立法会申请临时拨款。如果由于立法会已被解散而不能批准拨款,行政长官可在选出新的立法会前的一段时期内,按上一财政年度的开支标准,批准临时短期拨款。

 

第五十二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辞职:

 

(一)因严重疾病或其他原因无力履行职务;

 

(二)因两次拒绝签署立法会通过的法案而解散立法会,重选的立法会仍以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所争议的原案,而行政长官仍拒绝签署;

 

(三)因立法会拒绝通过财政预算案或其他重要法案而解散立法会,重选的立法会继续拒绝通过所争议的原案。

 

第五十三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短期不能履行职务时,由政务司长、财政司长、律政司长依次临时代理其职务。

 

行政长官缺位时,应在六个月内依本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产生新的行政长官。行政长官缺位期间的职务代理,依照上款规定办理。

 

第五十四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是协助行政长官决策的机构。

 

第五十五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的成员由行政长官从行政机关的主要官员、立法会议员和社会人士中委任,其任免由行政长官决定。行政会议成员的任期应不超过委任他的行政长官的任期。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成员由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行政长官认为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人士列席会议。

 

第五十六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由行政长官主持。

 

行政长官在作出重要决策、向立法会提交法案、制定附属法规和解散立法会前,须征询行政会议的意见,但人事任免、纪律制裁和紧急情况下采取的措施除外。

 

行政长官如不采纳行政会议多数成员的意见,应将具体理由记录在案。

 

第五十七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廉政公署,独立工作,对行政长官负责。

 

第五十八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审计署,独立工作,对行政长官负责。

 

第二节 行政机关 

 

第五十九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是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机关。

 

第六十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首长是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设政务司、财政司、律政司和各局、处、署。

 

第六十一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官员由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满十五年并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第六十二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行使下列职权:

 

(一)制定并执行政策;

 

(二)管理各项行政事务;

 

(三)办理本法规定的中央人民政府授权的对外事务;

 

(四)编制并提出财政预算、决算;

 

(五)拟定并提出法案、议案、附属法规;

 

(六)委派官员列席立法会并代表政府发言。

 

第六十三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律政司主管刑事检察工作,不受任何干涉。

 

第六十四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必须遵守法律,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负责:执行立法会通过并已生效的法律;定期向立法会作施政报告;答复立法会议员的质询;征税和公共开支须经立法会批准。

 

第六十五条 原由行政机关设立咨询组织的制度继续保留。

 

第三节 立法机关

 

第六十六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

 

第六十七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由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组成。但非中国籍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和在外国有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也可以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其所占比例不得超过立法会全体议员的百分之二十。

 

第六十八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由选举产生。

 

立法会的产生办法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际情况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而规定,最终达至全部议员由普选产生的目标。

 

立法会产生的具体办法和法案、议案的表决程序由附件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规定。

 

第六十九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除第一届任期为两年外,每届任期四年。

 

第七十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如经行政长官依本法规定解散,须于三个月内依本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重行选举产生。

 

第七十一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由立法会议员互选产生。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由年满四十周岁,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满二十年并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第七十二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会议;

 

(二)决定议程,政府提出的议案须优先列入议程;

 

(三)决定开会时间;

 

(四)在休会期间可召开特别会议;

 

(五)应行政长官的要求召开紧急会议;

 

(六)立法会议事规则所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七十三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根据本法规定并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

 

(二)根据政府的提案,审核、通过财政预算;

 

(三)批准税收和公共开支;

 

(四)听取行政长官的施政报告并进行辩论;

 

(五)对政府的工作提出质询;

 

(六)就任何有关公共利益问题进行辩论;

 

(七)同意终审法院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免;

 

(八)接受香港居民申诉并作出处理;

 

(九)如立法会全体议员的四分之一联合动议,指控行政长官有严重违法或渎职行为而不辞职,经立法会通过进行调查,立法会可委托终审法院首席法官负责组成独立的调查委员会,并担任主席。调查委员会负责进行调查,并向立法会提出报告。如该调查委员会认为有足够证据构成上述指控,立法会以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可提出弹劾案,报请中央人民政府决定。

 

(十)在行使上述各项职权时,如有需要,可传召有关人士出席作证和提供证据。

 

第七十四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根据本法规定并依照法定程序提出法律草案,凡不涉及公共开支或政治体制或政府运作者,可由立法会议员个别或联名提出。凡涉及政府政策者,在提出前必须得到行政长官的书面同意。

 

第七十五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举行会议的法定人数为不少于全体议员的二分之一。

 

立法会议事规则由立法会自行制定,但不得与本法相抵触。

 

第七十六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通过的法案,须经行政长官签署、公布,方能生效。

 

第七十七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在立法会的会议上发言,不受法律追究。

 

第七十八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在出席会议时和赴会途中不受逮捕。

 

第七十九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如有下列情况之一,由立法会主席宣告其丧失立法会议员的资格:

 

(一)因严重疾病或其他情况无力履行职务;

 

(二)未得到立法会主席的同意,连续三个月不出席会议而无合理解释者;

 

(三)丧失或放弃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的身份;

 

(四)接受政府的委任而出任公务人员;

 

(五)破产或经法庭裁定偿还债务而不履行;

 

(六)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内或区外被判犯有刑事罪行,判处监禁一个月以上,并经立法会出席会议的议员三分之二通过解除其职务;

 

(七)行为不检或违反誓言而经立法会出席会议的议员三分之二通过谴责。

 

第四节 司法机关

 

第八十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各级法院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行使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审判权。

 

第八十一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终审法院、高等法院、区域法院、裁判署法庭和其他专门法庭。高等法院设上诉法庭和原讼法庭。

 

原在香港实行的司法体制,除因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而产生变化外,予以保留。

 

第八十二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终审权属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终审法院可根据需要邀请其他普通法适用地区的法官参加审判。

 

第八十三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各级法院的组织和职权由法律规定。

 

第八十四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依照本法第十八条所规定的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审判案件,其他普通法适用地区的司法判例可作参考。

 

第八十五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独立进行审判,不受任何干涉,司法人员履行审判职责的行为不受法律追究。

 

第八十六条 原在香港实行的陪审制度的原则予以保留。

 

第八十七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中保留原在香港适用的原则和当事人享有的权利。

 

任何人在被合法拘捕后,享有尽早接受司法机关公正审判的权利,未经司法机关判罪之前均假定无罪。

 

第八十八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的法官,根据当地法官和法律界及其他方面知名人士组成的独立委员会推荐,由行政长官任命。

 

第八十九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的法官只有在无力履行职责或行为不检的情况下,行政长官才可根据终审法院首席法官任命的不少于三名当地法官组成的审议庭的建议,予以免职。

 

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的首席法官只有在无力履行职责或行为不检的情况下,行政长官才可任命不少于五名当地法官组成的审议庭进行审议,并可根据其建议,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予以免职。

 

第九十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和高等法院的首席法官,应由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除本法第八十八条和第八十九条规定的程序外,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的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命或免职,还须由行政长官征得立法会同意,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九十一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官以外的其他司法人员原有的任免制度继续保持。

 

第九十二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员,应根据其本人的司法和专业才能选用,并可从其他普通法适用地区聘用。

 

第九十三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前在香港任职的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员均可留用,其年资予以保留,薪金、津贴、福利待遇和服务条件不低于原来的标准。

 

对退休或符合规定离职的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员,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前已退休或离职者,不论其所属国籍或居住地点,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按不低于原来的标准,向他们或其家属支付应得的退休金、酬金、津贴和福利费。

 

第九十四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可参照原在香港实行的办法,作出有关当地和外来的律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工作和执业的规定。

 

第九十五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司法机关通过协商依法进行司法方面的联系和相互提供协助。

 

第九十六条 在中央人民政府协助或授权下,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可与外国就司法互助关系作出适当安排。

 

第五节 区域组织

 

第九十七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可设立非政权性的区域组织,接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就有关地区管理和其他事务的咨询,或负责提供文化、康乐、环境卫生等服务。

 

第九十八条 区域组织的职权和组成方法由法律规定。

 

第六节 公务人员

 

第九十九条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各部门任职的公务人员必须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本法第一百零一条对外籍公务人员另有规定者或法律规定某一职级以下者不在此限。

 

公务人员必须尽忠职守,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

 

第一百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前在香港政府各部门,包括警察部门任职的公务人员均可留用,其年资予以保留,薪金、津贴、福利待遇和服务条件不低于原来的标准。

 

第一百零一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可任用原香港公务人员中的或持有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的英籍和其他外籍人士担任政府部门的各级公务人员,但下列各职级的官员必须由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各司司长、副司长,各局局长,廉政专员,审计署署长,警务处处长,入境事务处处长,海关关长。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还可聘请英籍和其他外籍人士担任政府部门的顾问,必要时并可从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聘请合格人员担任政府部门的专门和技术职务。上述外籍人士只能以个人身份受聘,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

 

第一百零二条 对退休或符合规定离职的公务人员,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前退休或符合规定离职的公务人员,不论其所属国籍或居住地点,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按不低于原来的标准向他们或其家属支付应得的退休金、酬金、津贴和福利费。

 

第一百零三条 公务人员应根据其本人的资格、经验和才能予以任用和提升,香港原有关于公务人员的招聘、雇用、考核、纪律、培训和管理的制度,包括负责公务人员的任用、薪金、服务条件的专门机构,除有关给予外籍人员特权待遇的规定外,予以保留。

 

第一百零四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主要官员、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议员、各级法院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员在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第五章 经 济

 

第一节 财政、金融、贸易和工商业

 

第一百零五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保护私人和法人财产的取得、使用、处置和继承的权利,以及依法征用私人和法人财产时被征用财产的所有人得到补偿的权利。

 

征用财产的补偿应相当于该财产当时的实际价值,可自由兑换,不得无故迟延支付。

 

企业所有权和外来投资均受法律保护。

 

第一百零六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保持财政独立。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财政收入全部用于自身需要,不上缴中央人民政府。

 

中央人民政府不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征税。

 

第一百零七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财政预算以量入为出为原则,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并与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

 

第一百零八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独立的税收制度。

 

香港特别行政区参照原在香港实行的低税政策,自行立法规定税种、税率、税收宽免和其他税务事项。

 

第一百零九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适当的经济和法律环境,以保持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第一百一十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货币金融制度由法律规定。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自行制定货币金融政策,保障金融企业和金融市场的经营自由,并依法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一百一十一条 港元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定货币,继续流通。

 

港币的发行权属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港币的发行须有百分之百的准备金。港币的发行制度和准备金制度,由法律规定。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确知港币的发行基础健全和发行安排符合保持港币稳定的目的的条件下,可授权指定银行根据法定权限发行或继续发行港币。

 

第一百一十二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外汇管制政策。港币自由兑换。继续开放外汇、黄金、证券、期货等市场。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保障资金的流动和进出自由。

 

第一百一十三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外汇基金,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管理和支配,主要用于调节港元汇价。

 

第一百一十四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保持自由港地位,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征收关税。

 

第一百一十五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保障货物、无形财产和资本的流动自由。

 

第一百一十六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为单独的关税地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加《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关于国际纺织品贸易安排等有关国际组织和国际贸易协定,包括优惠贸易安排。

 

香港特别行政区所取得的和以前取得仍继续有效的出口配额、关税优惠和达成的其他类似安排,全由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

 

第一百一十七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根据当时的产地规则,可对产品签发产地来源证。

 

第一百一十八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经济和法律环境,鼓励各项投资、技术进步并开发新兴产业。

 

第一百一十九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制定适当政策,促进和协调制造业、商业、旅游业、房地产业、运输业、公用事业、服务性行业、渔农业等各行业的发展,并注意环境保护。

 

第二节 土地契约

 

第一百二十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已批出、决定、或续期的超越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年期的所有土地契约和与土地契约有关的一切权利,均按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继续予以承认和保护。

 

第一百二十一条 从一九八五年五月二十七日至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期间批出的,或原没有续期权利而获得续期的,超出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年期 而不超过二零四七年六月三十日的一切土地契约,承租人从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起不补地价,但需每年缴纳相当于当日该土地应课差饷租值百分之三的租金。此后,随应课差饷租值的改变而调整租金。

 

第一百二十二条 原旧批约地段、乡村屋地、丁屋地和类似的农村土地,如该土地在一九八四年六月三十日的承租人,或在该日以后批出的丁屋地承租人,其父系为一八九八年在香港的原有乡村居民,只要该土地的承租人仍为该人或其合法父系继承人,原定租金维持不变。

 

第一百二十三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后满期而没有续期权利的土地契约,由香港特别行政区自行制定法律和政策处理。

 

第三节 航 运

 

第一百二十四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保持原在香港实行的航运经营和管理体制,包括有关海员的管理制度。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自行规定在航运方面的具体职能和责任。

 

第一百二十五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经中央人民政府授权继续进行船舶登记,并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以“中国香港”的名义颁发有关证件。

 

第一百二十六条 除外国军用船只进入香港特别行政区须经中央人民政府特别许可外,其他船舶可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进出其港口。

 

第一百二十七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私营航运及与航运有关的企业和私营集装箱码头,可继续自由经营。

 

第四节 民用航空

 

第一百二十八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应提供条件和采取措施,以保持香港的国际和区域航空中心的地位。

 

第一百二十九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继续实行原在香港实行的民用航空管理制度,并按中央人民政府关于飞机国籍标志和登记标志的规定,设置自己的飞机登记册。

 

外国国家航空器进入香港特别行政区须经中央人民政府特别许可。

 

第一百三十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自行负责民用航空的日常业务和技术管理,包括机场管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飞行情报区内提供空中交通服务,和履行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区域性航行规划程序所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一百三十一条 中央人民政府经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磋商作出安排,为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注册并以香港为主要营业地的航空公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其他航空公司,提供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地区之间的往返航班。

 

第一百三十二条 凡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地区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往返并经停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航班,和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往返并经停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地区航班的民用航空运输协定,由中央人民政府签订。

 

中央人民政府在签订本条第一款所指民用航空运输协定时,应考虑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特殊情况和经济利益,并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磋商。

 

中央人民政府在同外国政府商谈有关本条第一款所指航班的安排时,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代表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团的成员参加。

 

第一百三十三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经中央人民政府具体授权可:

 

(一)续签或修改原有的民用航空运输协定和协议;

 

(二)谈判签订新的民用航空运输协定,为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注册并以香港为主要营业地的航空公司提供航线,以及过境和技术停降权利;

 

(三)同没有签订民用航空运输协定的外国或地区谈判签订临时协议。

 

不涉及往返、经停中国内地而只往返、经停香港的定期航班,均由本条所指的民用航空运输协定或临时协议予以规定。

 

第一百三十四条 中央人民政府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一)同其他当局商谈并签订有关执行本法第一百三十三条所指民用航空运输协定和临时协议的各项安排;

 

(二)对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注册并以香港为主要营业地的航空公司签发执照;

 

(三)依照本法第一百三十三条所指民用航空运输协定和临时协议指定航空公司;

 

(四)对外国航空公司除往返、经停中国内地的航班以外的其他航班签发许可证。

 

第一百三十五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前在香港注册并以香港为主要营业地的航空公司和与民用航空有关的行业,可继续经营。

 

第六章 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宗教、劳工和社会服务

 

第一百三十六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原有教育制度的基础上,自行制定有关教育的发展和改进的政策,包括教育体制和管理、教学语言、经费分配、考试制度、学位制度和承认学历等政策。

 

社会团体和私人可依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兴办各种教育事业。

 

第一百三十七条 各类院校均可保留其自主性并享有学术自由,可继续从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招聘教职员和选用教材。宗教组织所办的学校可继续提供宗教教育,包括开设宗教课程。

 

学生享有选择院校和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求学的自由。

 

第一百三十八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自行制定发展中西医药和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政策。社会团体和私人可依法提供各种医疗卫生服务。

 

第一百三十九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自行制定科学技术政策,以法律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专利和发明创造。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自行确定适用于香港的各类科学、技术标准和规格。

 

第一百四十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自行制定文化政策,以法律保护作者在文学艺术创作中所获得的成果和合法权益。

 

第一百四十一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不限制宗教信仰自由,不干预宗教组织的内部事务,不限制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没有抵触的宗教活动。

 

宗教组织依法享有财产的取得、使用、处置、继承以及接受资助的权利。财产方面的原有权益仍予保持和保护。宗教组织可按原有办法继续兴办宗教院校、其他学校、医院和福利机构以及提供其他社会服务。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宗教组织和教徒可与其他地方的宗教组织和教徒保持和发展关系。

 

第一百四十二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保留原有的专业制度的基础上,自行制定有关评审各种专业的执业资格的办法。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前已取得专业和执业资格者,可依据有关规定和专业守则保留原有的资格。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继续承认在特别行政区成立前已承认的专业和专业团体,所承认的专业团体可自行审核和颁授专业资格。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并咨询有关方面的意见,承认新的专业和专业团体。

 

第一百四十三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自行制定体育政策。民间体育团体可依法继续存在和发展。

 

第一百四十四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保持原在香港实行的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艺术、康乐、体育、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等方面的民间团体机构的资助政策。原在香港各资助机构任职的人员均可根据原有制度继续受聘。

 

第一百四十五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原有社会福利制度的基础上,根据经济条件和社会需要,自行制定其发展、改进的政策。

 

第一百四十六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从事社会服务的志愿团体在不抵触法律的情况下可自行决定其服务方式。

 

第一百四十七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自行制定有关劳工的法律和政策。

 

第一百四十八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专业、医疗卫生、劳工、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等方面的民间团体和宗教组织同内地相应的团体和组织的关系,应以互不隶属、互不干涉和互相尊重的原则为基础。

 

第一百四十九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专业、医疗卫生、劳工、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等方面的民间团体和宗教组织可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及国际的有关团体和组织保持和发展关系,各该团体和组织可根据需要冠用“中国香港”的名义,参与有关活动。

 

第七章 对外事务

 

第一百五十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代表,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团的成员,参加由中央人民政府进行的同香港特别行政区直接有关的外交谈判。

 

第一百五十一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可在经济、贸易、金融、航运、通讯、旅游、文化、体育等领域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单独地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关系,签订和履行有关协议。

 

第一百五十二条 对以国家为单位参加的、同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的、适当领域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可派遣代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的成员或以中央人民政府和上述有关国际组织或国际会议允许的身份参加,并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发表意见。

 

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加不以国家为单位参加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已参加而香港也以某种形式参加了的国际组织,中央人民政府将采取必要措施使香港特别行政区以适当形式继续保持在这些组织中的地位。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参加而香港已以某种形式参加的国际组织,中央人民政府将根据需要使香港特别行政区以适当形式继续参加这些组织。

 

第一百五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的国际协议,中央人民政府可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情况和需要,在征询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意见后,决定是否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参加但已适用于香港的国际协议仍可继续适用。中央人民政府根据需要授权或协助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作出适当安排,使其他有关国际协议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

 

第一百五十四条 中央人民政府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依照法律给持有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的中国公民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给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其他合法居留者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其他旅行证件。上述护照和证件,前往各国和各地区有效,并载明持有人有返回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权利。

 

对世界各国或各地区的人入境、逗留和离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可实行出入境管制。

 

第一百五十五条 中央人民政府协助或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各国或各地区缔结互免签证协议。

 

第一百五十六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可根据需要在外国设立官方或半官方的经济和贸易机构,报中央人民政府备案。

 

第一百五十七条 外国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领事机构或其他官方、关官方机构,须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

 

已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在香港设立的领事机构和其他官方机构,可予保留。

 

尚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在香港设立的领事机构和其他官方机构,可根据情况允许保留或改为关官方机构。

 

尚未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的国家,只能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民间机构。

 

第八章 本法的解释和修改

 

第一百五十八条 本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对本法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内的条款自行解释。

 

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对本法的其他条款也可解释。但如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在审理案件时需要对本法关于中央人民政府管理的事务或中央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关系的条款进行解释,而该条款的解释又影响到案件的判决,在对该案件作出不可上诉的终局判决前,应由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有关条款作出解释。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解释,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在引用该条款时,应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解释为准。但在此以前作出的判决不受影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对本法进行解释前,征询其所属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的意见。

 

第一百五十九条 本法的修改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本法的修改提案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修改议案,须经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分之二多数、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同意后,交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

 

本法的修改议案在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议程前,先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研究并提出意见。

 

本法的任何修改,均不得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既定的基本方针政策相抵触。

 

第九章 附 则

 

第一百六十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时,香港原有法律除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宣布为同本法抵触者外,采用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如以后发现有的法律与本法抵触,可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修改或停止生效。

 

在香港原有法律下有效的文件、证件、契约和权利义务,在不抵触本法的前提下继续有效,受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承认和保护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六十条处理香港原有法律的决定

(1997年2月23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第一百六十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时,香港原有法律除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宣布为同本法抵触者外,采用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如以后发现有的法律与本法抵触,可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修改或停止生效。”第八条规定:“香港原有法律,即普通法、衡平法、条例、附属立法和习惯法,除同本法相抵触或经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作出修改者外,予以保留。”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根据上述规定,审议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关于处理香港原有法律问题的建议,决定如下:

 

一、香港原有法律,包括普通法、衡平法、条例、附属立法和习惯法,除同《基本法》抵触者外,采用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

 

二、列于本决定附件一的香港原有的条例及附属立法抵触《基本法》,不采用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

 

三、列于本决定附件二的香港原有的条例及附属立法的部分条款抵触《基本法》,抵触的部分条款不采用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

 

四、采用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的香港原有法律,自1997年7月1日起,在适用时,应作出必要的变更、适应、限制或例外,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香港的地位和《基本法》的有关规定,如《新界土地(豁免)条例》在适用时应符合上述原则。

 

除符合上述原则外,原有的条例或附属立法中:

 

(一)规定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的法律,如与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全国性法律不一致,应以全国性法律为准,并符合中央人民政府享有的国际权利和承担的国际义务。

 

(二)任何给予英国或英联邦其他国家或地区特权待遇的规定,不予保留,但有关香港与英国或英联邦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互惠性规定,不在此限。

 

(三)有关英国驻香港军队的权利、豁免及义务的规定,凡不抵触《基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的规定者,予以保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派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军队。

 

(四)有关英文的法律效力高于中文的规定,应解释为中文和英文都是正式语文。

 

(五)在条款中引用的英国法律的规定,如不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和不抵触《基本法》的规定,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对其作出修改前,作为过渡安排,可继续参照适用。

 

五、在符合第四条规定的条件下,采用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的香港原有法律,除非文意另有所指,对其中的名称或词句的解释或适用,须遵循本决定附件三所规定的替换原则。

 

六、采用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的香港原有法律,如以后发现与《基本法》相抵触者,可依照《基本法》规定的程序修改或停止生效。

 

附件一香港原有法律中下列条例及附属立法抵触《基本法》,不采用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

 

1.《受托人(香港政府证券)条例》(香港法例第77章);

 

2.《英国法律应用条例》(香港法例第88章);

 

3.《英国以外婚姻条例》(香港法例第180章);

 

4.《华人引渡条例》(香港法例第235章);

 

5.《香港徽帜(保护)条例》(香港法例第315章);

 

6.《国防部大臣(产业承继)条例》(香港法例第193章);

 

7.《皇家香港军团条例》(香港法例第199章);

 

8.《强制服役条例》(香港法例第246章);

 

9.《陆军及皇家空军法律服务处条例》(香港法例第286章);

 

10.《英国国籍(杂项规定)条例》(香港法例第186章);

 

11.《1981年英国国籍法(相应修订)条例》(香港法例第373章);

 

12.《选举规定条例》(香港法例第367章);

 

13.《立法局(选举规定)条例》(香港法例第381章);

 

14.《选区分界及选举事务委员会条例》(香港法例第432章)。

 

附件二香港原有法律中下列条例及附属立法的部分条款抵触《基本法》,不采用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

 

1.《人民入境条例》(香港法例第115章)第2条中有关“香港永久性居民”的定义和附表一“香港永久性居民”的规定;

 

2.任何为执行在香港适用的英国国籍法所作出的规定;

 

3.《市政局条例》(香港法例第101章)中有关选举的规定;

 

4.《区域市政局条例》(香港法例第385章)中有关选举的规定;

 

5.《区议会条例》(香港法例第366章)中有关选举的规定;

 

6.《舞弊及非法行为条例》(香港法例第288章)中的附属立法A《市政局、区域市政局以及议会选举费用令》、附属立法C《立法局决议》;

 

7.《香港人权法案条例》(香港法例第383章)第2条第(3)款有关该条例的解释及应用目的的规定,第3条有关“对先前法例的影响”和第4条有关“日后的法例的释义”的规定;

 

8.《个人资料(私隐)条例》(香港法例第486章)第3条第(2)款有关该条例具有凌驾地位的规定;

 

9.1992年7月17日以来对《社团条例》(香港法例第151章)的重大修改;

 

10.1995年7月27日以来对《公安条例》(香港法例第245章)的重大修改。

 

附件三采用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的香港原有法律中的名称或词句在解释或适用时一般须遵循以下替换原则:

 

1.任何提及“女王陛下”、“王室”、“英国政府”及“国务大臣”等相类似名称或词句的条款,如该条款内容是关于香港土地所有权或涉及《基本法》所规定的中央管理的事务和中央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关系,则该等名称或词句应相应地解释为中央或中国的其他主管机关,其他情况下应解释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2.任何提及“女王会同枢密院”或“枢密院”的条款,如该条款内容是关于上诉权事项,则该等名称或词句应解释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其他情况下,依第1项规定处理。

 

3.任何冠以“皇家”的政府机构或半官方机构的名称应删去“皇家”字样,并解释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相应的机构。

 

4.任何“本殖民地”的名称应解释为香港特别行政区;任何有关香港领域的表述应依照国务院颁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区域图作出相应解释后适用。

 

5.任何“最高法院”及“高等法院”等名称或词句应相应地解释为高等法院及高等法院原讼法庭。

 

6.任何“总督”、“总督会同行政局”、“布政司”、“律政司”、“首席按察司”、“政务司”、“宪制事务司”、“海关总监”及“按察司”等名称或词句应相应地解释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政务司长、律政司长、终审法院首席法官或高等法院首席法官、民政事务局局长、政制事务局局长、海关关长及高等法院法官。

 

7.在香港原有法律中文文本中,任何有关立法局、司法机关或行政机关及其人员的名称或词句应相应地依照《基本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解释和适用。

 

8.任何提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等相类似名称或词句的条款,应解释为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在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任何单独或同时提及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名称或词句的条款,应相应地将其解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

 

9.任何提及“外国”等相类似名称或词句的条款,应解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外的任何国家或地区,或者根据该项法律或条款的内容解释为“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的任何地方”;任何提及“外籍人士”等相类似名称或词句的条款,应解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以外的任何人士。

 

10.任何提及“本条例的条文不影响亦不得视为影响女王陛下、其储君或其继位人的权利”的规定,应解释为“本条例的条文不影响亦不得视为影响中央或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根据《基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所享有的权利”。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国性法律增减的决定

19977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中增加下列全国性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

 

以上全国性法律,自199771日起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布或立法实施。

 

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中删去下列全国性法律:

 

《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命令》附:国徽图案、说明、使用办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国性法律的决定

199811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中增加全国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国性法律的决定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中增加全国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中央银行财产司法强制措施豁免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修正案

(2010年8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

 

一、二○一二年选举第四任行政长官人选的选举委员会共1200人,由下列各界人士组成:

 

工商、金融界  300人  

 

专业界  300人  

 

劳工、社会服务、宗教等界  300人  

 

立法会议员、区议会议员的代表、乡议局的  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香  港特别行政区全国政协委员的代表  300人  

 

选举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

 

二、不少于一百五十名的选举委员可联合提名行政长官候选人。每名委员只可提出一名候选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修正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一届﹞第十五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条和附件二第三条的解释》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2012年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及有关普选问题的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修正案》予以备案,现予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修正案》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特此公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0年8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修正案

 

(2010年8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予以备案)

 

二○一二年第五届立法会共70名议员,其组成人如下: 功能团体选举的议员  35人  分区直接选举的议员  35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国性法律的决定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中增加全国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附件一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

 

一、行政长官由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选举委员会根据本法选出,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二、选举委员会委员共800人,由下列各界人士组成:

 

工商、金融界 200

 

专业界 200

 

劳工、社会服务、宗教等界 200

 

立法会议员、区域性组织代表、香港地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地区全国政协委员的代表 200

 

选举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

 

三、各个界别的划分,以及每个界别中何种组织可以产生选举委员的名额,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根据民主、开放的原则制定选举法加以规定。

 

各界别法定团体根据选举法规定的分配名额和选举办法,自行选出选举委员会委员。

 

选举委员以个人身份投票。

 

四、不少于一百名的选举委员可联合提名行政长官候选人。每名委员只可提出一名候选人。

 

五、选举委员会根据提名的名单,经一人一票无记名投票选出行政长官候任人。具体选举办法由选举法规定。

 

六、第一任行政长官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和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产生。

 

七、二○○七年以后各任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如需修改,须经立法会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通过,行政长官同意,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附件二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

 

一、立法会的产生办法

 

(一)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每届60人,第一届立法会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和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产生。第二届、第三届立法会的组成如下:

 

第二届

 

功能团体选举的议员 30

 

选举委员会选举的议员 6

 

分区直接选举的议员 24

 

第三届

 

功能团体选举的议员 30

 

分区直接选举的议员 30

 

(二)除第一届立法会外,上述选举委员会即本法附件一规定的选举委员会。上述分区直接选举的选区划分、投票办法,各个功能界别和法定团体的划分、议员名额的分配、选举办法及选举委员会选举议员的办法,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提出并经立法会通过的选举法加以规定。

 

二、立法会对法案、议案的表决程序

 

除本法另有规定外,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对法案和议案的表决采取下列程序:

 

政府提出的法案,如获得出席会议的全体议员的过半数票,即为通过。

 

立法会议员个人提出的议案、法案和对政府法案的修正案均须分别经功能团体选举产生的议员和分区直接选举、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的议员两部分出席会议议员各过半数通过。

 

三、二00七年以后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

 

二00七年以后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法案、议案的表决程序,如需对本附件的规定进行修改,须经立法会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通过,行政长官同意,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附件三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全国性法律


下列全国性法律,自2017年11月4日起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当地公布或立法实施。


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


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中央银行财产司法强制措施豁免法》


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律道湾湾法律加油站


(ID:LUDAOWANWAN)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 【查阅历史消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