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承前启后勇为先 继往开来盛家学 ——陈沟水纪念陈伯先先生百年诞辰

陈沟水 陈沟水 2022-09-14

  


 

 承前启后勇为先     继往开来盛家学

——陈沟水纪念陈伯先先生百年诞辰   

 

 

中州怀府清风岭上,自古物华人杰,陈氏居古温常阳600年间,儒者锦绣文章入翰林,武者纵马提枪卫家国,代不乏人,至19世又出了一位承前启后、文武同修的太极拳大家——陈伯先。

陈伯先(1920.8.26-1989.3.13),字耀祖,笔名斌农、伴农、残叟,号清风岭人, 陈家沟陈氏十九世,为武林中威名赫赫的陈王庭弟子陈所乐、双英破敌的大天神、二天神——陈恂如、陈申如嫡系后裔。陈伯先诗礼传家,祖上有同州知州候补、奎文阁典籍、太学生、庠生等成就功名者,可谓才俊英杰,层出不穷。

 

陈伯先幼承家学,习修太极,后师承本族子明、金鳌、照丕、照旭、照奎诸名手学艺,继又更得陈鑫亲传弟子陈克忠亲授理法,并悉心研读了陈克忠传下的陈鑫巨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三三六拳谱》等手稿,深得太极拳真谛,拳术造诣纯厚。陈伯先极重操守名节, 修身治家无不遵循我华夏族传统克己复礼之古风 ,行为可堪世范。陈伯先终其一生践行乃文乃武、立身立言之道,终入太极三摩地。



 

天赋异禀 纵横南北

 

 

陈伯先天姿神纵,禀赋超凡,私塾开蒙时,学文辄过目成诵,常手不释卷,遍览百家。后于甘肃就学,环境时局所迫学业未竟就从商学习经营,18岁在商行做掌柜,因为家传拳艺在身,更兼处事干练公道,以及在工、商、军、政界均能游刃,遂被乡人推举为天水河南同乡会会长。

抗日战争时期,时局动荡, 心负济世报国壮志的陈伯先与诸多热血志士踊跃谋求抗日救国之路。时常香玉“狮吼剧团”在西北为抗日募捐义演,身为天水河南同乡会会长的陈伯先,联络熟识的政商各界有力人士捐钱捐物,积极参与到募捐义演筹划组织中,助力祖国抗日救亡运动,为抗日救国做出了贡献。陈伯先后多在甘肃天水、陕西西安、陪都重庆多地行走,留传佳话,一直到解放后,才返回陈家沟。

 

宁正而毙,弗苟而全!

大义大节,万古昭然!

 

1950年,陈伯先回到阔别已久的陈家沟,积极投身参加家乡建设,在村中历任人民(贫下中农)代表,扫盲班、民校主任教员,大、小队会计,人民调解员等职。但旋里后,目睹了家族人事凋零,几百年家学竞于风雨中飘摇,备感传承艰辛,深恐于武林绝学难继续,遂发宏愿,誓将家传绝技传承千秋万世。他还极积倡导参与主笔陈氏族谱修续工作(为理清太极拳源流打下坚实基础)和陈氏太极拳的重振活动,并组织带队培训参加各地比赛,1963年参加省武术比赛获优秀名次。正当他要大展宏图之际,不想一场大风暴即将悄然降临。

1966年,狂风暴雨席卷朝野,陈伯先因为管理家族事物和族谱,保护成份高的老一代拳师不被冲击,而数次被批斗抄家,但他还是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了大量拳谱、文化典籍等,尤其是他保管收藏的陈家沟陈氏家谱。这部家谱多次历经劫难,不仅记录了陈家沟陈氏600年家族传承,还是太极拳传承发展的珍贵历史资料。今天我们能看到蕴含丰富的太极拳传承信息的陈氏家谱,真的要感谢陈伯先等族人的付出,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的事迹会永铭刻在陈家沟陈氏家族史。

陈家拳600年,太极拳400年,期间历经多重兴衰,晚清民国幸得有陈鑫、陈发科、陈照丕、陈克忠、陈伯先等前辈历经太平军、捻军以及清末民国几个天下时局动荡时期的薪火传递,家传绝学才得以延续,历史选择了他们,他们又创造了历史。

 

夕阳沐春风, 老骥伏枥志尤壮

 

十年炼狱后,春风又吹到了陈家沟。1980年前后,太极拳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在创办陈家沟体校的过程中,陈伯先统筹全局、一兼多职,历任总务、文秘和理论教学任务以及负责教研组大量工作。武者、书法家、家族事物管理者等不同身份随着环境变化而在他身上随时切换。

回望上世纪八十年代太极拳开始恢复发展时期,陈伯先当仁不让的全面挑起陈家沟太极拳复兴重担,让陈家沟恢复到健康快速发展轨道中,大架得到广泛传播发展,小架也得到有序严密传承。全国各地向往陈氏太极拳的爱好者一批批,不远千里跋山涉水来到陈家沟圆梦,他们后来成为第一批全国各地宣传陈家沟,传播陈氏太极拳的中坚力量。可以说,当代陈氏太极拳能风起云涌的发展起来,和那一时期体校的建设发展密不可分。终于在2000年前后,我们欣喜看到陈氏太极拳传播发展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习练人数也一跃成为各流派太极拳翘楚。

此一时期,陈伯先整理了大量理论教学资料,成为广大太极拳习练者的学习演练规范。例如1977年冬,陈伯先整理出了《陈氏太极拳练习概要》,概要首次全面系统总结了陈氏历代前辈和他自身体悟陈氏太极拳习练要领、身法要求的心得,而″背丝扣″等部分练法内容则是首次公开。此外,他悉心搜集整理了大量有关陈氏太极拳创编、发展的系统珍贵历史资料,编成《陈氏太极拳内部资料》、《陈世家族世系表》和《陈氏太极拳传递表》。并无私的公开了陈氏秘笈《三三六拳谱》部分内容,大家才能有幸窥得三三六之真容一部。历经清末民国的陈家沟陈氏族谱多年未曾接修,陈伯先与族中长老一起修订家谱,并排出后世字辈。

 

1984年陈伯先调县体委从事太极拳历史资料挖掘整理工作,在郑州、鸡公山武术文史研讨会上,发表《太极拳由来》、《太极拳习练概要》和《陈王廷传》等论文,均获表彰奖励,对太极拳的传播、推广和普及作出了重要贡献。陈伯先还代表陈家沟多次参加全国太极拳名家研讨会, 1986年,由成都飞机公司和武林杂志社联办的全国首界太极拳研讨会在成都召开,陈伯先与顾留馨、陈立清、傅钟文等先生共同出席了此次大会。陈伯先生前曾任河南省陈氏太极拳研究会理事、新乡市陈氏太极拳研究会顾问等职。

 

 

传承陈家太极  桃李不言下成蹊

 

陈伯先父祖几代在陈家沟太极拳名家陈延熙家里学习太极拳,其父陈以温(1887一1968),字玉如,陈延熙弟子,与陈发科(同岁)为师兄弟。陈伯先家还与陈家沟盐店院陈克忠家往上几代一同经营盐店多年,世交深厚,这才获得观看陈克忠先生珍藏的鑫老倾尽一生心血著就的总结陈氏太极拳历代前贤心得的《三三六拳谱》真本。

 

陈伯先协助支持18世陈照丕大架拳场的组建与传习,并倾力促成18世小架传人陈克忠出山,建立小架传承场地,培养的一批小架传承人,在风雨飘摇时代中,让陈有本传系小架核心功法能薪火传递。多年的教学生涯中,陈伯先摒除门户偏见,指导、关爱、激励中青年拳师刻苦练拳,多系传人均有承其指点者,广泽门墙内外,且不要求学者改架,因为学拳不改架,所以受惠者虽多感念,实则名下弟子并未成众。

陈伯先雅好颇多,太极拳之外尤喜翰墨,少年起既笔不离身,挥毫不辍,精小楷、行、草多体。书品即人品,其书法格调高迈,气势豪放,极为贴合他的性格。正心诚意醉墨池,铁笔丹心著锦绣,拳书本为一道,书法成为了他体悟太极拳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太极拳的原因,他的书写习惯极为特别,每当行笔结束回锋时,他的身体常常会和手臂一起发力跃起。他坐在椅子上时,还会在腿上不停的划着练习书法;走路时,太极拳理法则暗中运行周身,行止坐卧都在修习中。陈伯先常与人说他多久都打不了一遍拳,其实拳早就在行止坐卧中,很少练习完整套路的真相是他在秘练陈克忠老师传授的一些单式循环练法。

陈伯先临池挥毫之余还精于文玩鉴赏,又好琴瑟弦歌,常与乡族社民共乐丝竹,他也用京剧唱法给大家示范讲解丹田的呼吸。陈伯先亦颇通阴阳术数拆字秘法,乡人常有问卜吉凶,来者但书一字,辄万事了然,众人无不惊奇。闲暇时,伯先公常走到民众中,和他们打成一片,以至于乡间做工乡民喊号子居然也把他名字编入号子中。

陈伯先善德广布,乐助四方而不利己,常有受惠者言及其义举,乡里无不赞服。家中自书对联:不为果报方行善,岂为功名始读书,是对他自身的真实写照。

 

时代使命与历史贡献

 

每次家国危亡之际,陈家沟就会有一批时代英豪应运而生,迎难而上,力挽狂澜。纵观整个陈氏太极拳传承过程中,明末鼎革有陈王庭、清代中晚期有英义公兄弟子侄等。这其中或许有前辈先师在天之佑,以至于陈家沟历史上经历了兵灾、蝗灾、河患,天灾人祸后,家传绝艺依然得以延续发展。勤劳、智慧、勇敢的陈家沟历代前辈秉持数百年家训,门规戒律森严,600年世第,中华武林第一家,真是实至名归。

陈家沟十九世陈伯先先生是陈家沟自清末《陈氏太极拳图说》作者——陈鑫全面整理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历代理论典籍之后又一位旗帜性代表人物,他在陈家沟历史文化典籍的挖掘整理保护以及陈氏太极拳的传承发展产生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冥冥中完成了上天赋予他的历史使命。

 

遥想当时,陈伯先独立四海狂澜、惊涛骇浪之中,披荆斩棘,呕心沥血,拨云见日后,终得缕金石,盛家学,谱华章!乌飞兔走,千秋之后,陈伯先必将与其祖陈所乐、陈恂如、陈申如一般立身宗庙,行列于陈家沟历代英烈群侠像中,为后世膜拜敬仰。

百年一瞬,承前启后!在陈伯先百年诞辰之际,让我们向这位为陈家沟太极拳传承发展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太极拳大家致敬!

 

赞:

天雷击身不低头

正气干云扫奸邪

万难相阻岿然立

中流砥柱奋擎天

胸含锦绣景行止

赓续家学清风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