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Avantify公司业务总监朱继武:从国际视野看国内RPA商机

RPA中国 RPA全球生态 2022-08-02


5月13日,由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或“AIIA”)主办,RPA中国联合中国信通院、高效运维社区、金智维、达观数据、安永、中国建设银行、海通证券、华为、Avantify等多家企业单位共同参与的“RPA技术分享沙龙”成功举行。

 

美国Avantify公司业务总监—朱继武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本次大会,并以《从国际视野看国内RPA商机》为主题进行了分享。朱继武详细介绍了RPA从初始的概念到全球兴起的背景和技术演变,对比国内外不同的营商环境,指出了其中的市场差异和RPA行业面临的问题以及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巨大需求。他对国外RPA早期项目有30%-40%失败率做了分析,同时给出了最佳实践概要,建议用户、技术厂商、项目实施、专业媒体和行业管理等各方加强合作,让RPA平台与流程管理原理和人工智能、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关键技术有效结合,共同打造良性的自动化生态体系。

 

同时朱继武概括了RPA的技术和市场特征与走势,并对构建评估体系给出了肯定。他表示目前国内RPA虽然发展时间较国外略短,但起点较高,潜力更大,特别是国内的评估规范走在了世界的前沿,未来在全球市场也将拥有更多来自中国的声音。


美国Avantify公司业务总监-朱继武

 

朱先生在80年代获得了浙江大学的计算机系统学士和硕士学位,拥有多年IT系统开发运营经验,是长期的流程管理和金融科技的实践者,从2016年起参与RPA推广落地。


他从服务提供商的角度,以国内外RPA行业的部分新闻报道切入:不少国内外RPA厂商都推出免费产品和服务协助各界应对疫情,解决社交距离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部分医疗部门开始将RPA应用于病毒分析和疫苗研发;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已计划今年投产更多的无值守软件机器人;韩国LG在2021年将大规模普及RPA应用;尽管有疫情的冲击,Blue Prism和国内的两家RPA企业近期都获得了1亿多和千万级美元投资,用于提升RPA技术和应用范围;疫情期间,美国政府对个体和小型企业开展了“PPP贷款计划”大规模救助工作,其中就使用RPA来完成线上申请和审批,但部分RPA工具因为业务峰值集中暴露出性能问题。

 

从上述事件来看,国外企业、组织和公共部门在应用RPA方面对机器人的处理能力已经认可,因为RPA在国外已经有5年左右的发展期。从目前市场需求和应用趋势来看,国内RPA将更有潜力,例如今天参会的都是技术扎实和经验丰富的RPA产品和服务提供商。

 

接着朱继武讲到了RPA的驱动因素:目前绝大部分企业和组织的业务运作都离不开后台IT系统的支持,而且现在是相互驱动,即常说的前端业务驱动和后端IT驱动。从历史发展来看,前面来自客户的业务需求变化往往快于后台的IT系统,二者之间存在差距,这个差距通常需要用大量人力资源来弥补。


此外,后台IT系统是分批投入使用的,各种历史遗留系统在刚投产的那个时间点确实解决了一定的自动化需求,但长期来看因为系统间缺乏交互也形成了数据孤岛和新的效率问题,所以随着前端的需求变化加快,对后台IT平台的改造就日益迫切。

 

与投入大、耗时长、风险高的全面IT平台更换相比,RPA作为一种系统整合工具以数字化员工的形式快速有效缓解了这个压力,而且RPA的持续性非常好,还有易使用、部署便捷、维护方便等特性。所以我们看到,从2016年开始RPA技术逐渐被各大跨国企业所应用。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RPA项目都很成功,大概有30%—40%的RPA项目都失败了。有的是因为没达到预期的投资回报率,有的是工作效率没有大的提升,还有的是产品不适合等。这些经验说明RPA虽然高效便捷,但也并不是使得任何流程都能自动化的万能工具,应用RPA之前一定要做好流程梳理和产品概念验证(POC)等准备工作。除了参照常用准则对技术和产品进行选型,还必须考虑自身流程和IT系统的差异性。


 

北美国家的RPA市场之所以相对成熟,是因为他们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生态体系:比如一个几万用户参与的RPA社区,每个月给用户发送购买指南,对各种RPA产品的使用评价等等。此外,我们都知道传统RPA的局限性,无法处理非结构化数据,需要通过将AI、OCR、NLP、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与其相结合来实现更复杂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因此,RPA产品厂商与AI等关键技术提供商会形成合作伙伴,来普及和推广智能自动化。

 

朱继武表示,目前RPA产品主要分为四个类型第一类就是相对简单的自动化产品,例如,利用宏、数据爬虫、屏幕抓取和鼠标键盘模拟完成基本的输入和输出自动化;第二类是第一类基础上,可编程的跨系统数据交互的流程自动化,例如后台无值守软件机器人;第三类是自我学习RPA,可以从一些业务流程操作和数据中识别出自动化机会,也叫“流程挖掘”;第四类是认知RPA,也是未来RPA的主流趋势。这类RPA机器人,除了可以将明确的业务流程实现自动化之外,还可以有效处理非结构化数据,达到部分人类识别、听懂和理解的能力,进一步替代人工操作。这也是部分RPA产品厂商按“n+1+1+1+n”模式从RPA的编排、运行、管理三大件向流程管理的前后延伸,打造RPA或者流程自动化平台的原因。

 

朱继武介绍道,在Gartner发布的《2020年十大技术趋势的调查报告》中提到,在企业迈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应该跨越功能和流程孤岛构建智能战略计划,并充分利用RPA、iBPMS、IOT和AI在内的智能工具并将它们与现有系统集成在一起,以实现可持续化的数字化转型。



超级自动化是指用于交付工作的机器学习(ML)、软件工具包以及自动化工具的总和。自动化不仅涉及工具平台的广度,还涉及自动化本身的所有步骤,包括:发现、分析、设计、自动化、监测、智能分析等。Gartner指出,RPA和iBPMS是超级自动化的关键组成部分。超级自动化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技术来应对当前的挑战。了解自动化的范围,业务与自动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结合和协调是超级自动化的主要重点。所以从各类调查数据报告来看,未来RPA市场是一片光明的,其潜力也是值得深挖的。

 

朱继武表示,从国内外RPA厂商40亿美元左右融资推算,相关厂商市值接近300亿,业界预计今年RPA软件和服务业务收入在90亿上下,未来会随着数字化转型衍生出更多的自动化业务。目前,在中国信通院的牵头下,已经初步建立的“RPA评估体系”,覆盖了RPA技术生态的多个环节,包括企业客户、RPA厂商、咨询顾问、系统集成商、技术供应商、独立软件开发者以及行业管理等。这为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也为企业应用RPA提供了一定保障。相信在各方的协同下,中国的RPA市场会越来越好,帮助更多的企业、组织、政府机构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  END  -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


大佬观点分享
关于RPA、AI、企业数字化转型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

UiPath-吴威 UiPath-Frank Chen陈卫民 | Automation Anywhere-王言  | Blue Prism-Jimmy Sharp夏治平  | 来也科技 - 褚瑞 
达观数据-陈运文 | 达观数据-陈文彬 | IBM-常旭  | 天行智能-张尧      
金智维-廖万里 | 金智维-屈文浩 | 阿博茨-余宙 | 阿博茨-刘铁锋
云扩-刘春刚  | 云扩-邓飞 | 容智-柴亚团 | 容智-黄莹
微软-李永智 | 微软-缪玉峰 | 弘玑-苏斌 | 弘玑-丁翔
和信融慧-李程 | 百炼智能-冯是聪 | SAP - 陆巍 | 玄一科技 - 杨凯程
德勤-杨玲玲 | 德勤-周麟 | 普华永道-庞胤杰 | 安永咨询-安武 | 中兴云-刘雅琼  
BV百度风投-方鑫 | 致同咨询-任子旭 | 兴业数金-梁一纲 | 毕马威-马金平 
  

公众号后台回复【RPA】
可受邀加入【中国RPA应用与发展】交流群
行业知识交流分享
结识扩展人脉圈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