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2月1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记忆 | 冯印谱: 那些年,农村工作队的“西洋景”

冯印谱 新三界 2019-06-25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冯印谱,山西万荣人,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高级记者。曾任山西日报报业集团编委、三晋都市报社长兼总编辑。现为山西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系研究生班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中北大学客座教授。著述颇丰,包括新闻论著、杂文集、纪实文学、中篇小说、长篇小说等。             


原题

那些年

农村工作队的“西洋景”



作者 | 冯印谱



给工厂、农村、学校派出“工作队”指导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驾轻就熟、屡试不爽的政治工作方式之一。土改时期,广大农村派有“土改工作队”,领导农民斗地主、分田地;“四清”运动,广大农村派有“工作队”,解决农村的干群矛盾和经济问题;“文革”初期,有派往高校的“工作组”,解决高校领导跟学生之间的问题,结果引发了最高领袖毛泽东和刘少奇之间的严重分歧,毛泽东以雷霆之怒,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第一张大字报》,成为“文革”爆发的一根导火索。


上世纪70年代,上级派驻我们村的“工作队”一茬接一茬。我们村有12个生产队,4000多口人,但是政治运动开展得不那么轰轰烈烈,“农业学大寨”运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粮棉油产量一直排在全公社末尾。这种状况,亟需派驻“工作队”加以解决,抓革命,促生产。当时的“工作队”号称“三级工作队”,即由公社、县、地区各自抽调干部组成,每一任“工作队”队长均由地委选派的干部担任。


实事求是讲,那时的机关干部下乡,还是挺“革命化”的。每任“工作队”有四五名干部,分别居住在社员家中。大队干部为他们选择的住户,都是村里成分好、人口不多、孩子又少、收拾得干净利落的社员家庭。每位工作队员独居一间屋子,冬天烧有火炉取暖。吃饭,则由每户社员轮流管饭。当时社员们生活十分困苦,有时连粗粮也吃不饱。但是,轮到管饭那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拿出白面,变着花样做给工作队员吃。一日三餐,除了白面馒头和面条,不少人家还会做烙饼、煎饼、包包子、包饺子。每个工作队员在社员家吃一天饭,会留下1斤粮票和5角钱。特别是粮票,社员们见了可稀罕哩,仔细积攒下来,万一遇事进城,就能上饭店买饭吃。


“工作队”驻村,主要任务一是调整大队党支部、革委会领导班子,包括生产队干部;二是带领群众抓革命促生产。第一项任务比较容易,对大队原班子成员该留的留,该撤的撤,稍微做些调整补充就可以了。而抓革命促生产就不那么简单了,尤其是促生产,提高粮棉产量,不是一下子就能促上去的。粮棉产量低,社员没粮吃,没钱花,要害问题就是“大锅饭”的体制问题。“工作队”那有眼光和胆量正视这个问题,或者根本意识不到这是个问题,只一味强调大搞农业学大寨运动,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花拳绣脚”,南辕北辙。


其实,“工作队”也有自己的难处。虽说长年驻在村里,但对于农村的复杂情况并不一定深入了解。干群中间,既有盘根错节的家族势力,又有历次政治运动遗留下来的恩恩怨怨,还有为谋取各自私利构建的人际关系。经过“工作队”调整的大队新领导班子,当然唯马首是瞻,事事必向“工作队”请示汇报,“工作队”成了他们开展工作的靠山。平日里,各生产队长跟社员之间发生矛盾、吵嘴、打架,甚至某个社员夫妻闹架、婆媳不和,也会直接找“工作队”告状。“工作队”管的具体事情越多,越是陷入各种纠纷中去,难以自拔。


驻我们村的两位“工作队”队长给我留下较深印象。


一位人们喊他康局长,是运城地区公安局的,身材不高,胖乎乎的,穿一件黄色军大衣,表情严肃,凡人不答话。他居住的社员家离我家很近,大概是因为身材胖硕的缘故,每天喜欢上我家的厕所。我家的土厕所紧临街道,比别人家厕所宽敞点。经常看见康局长在巷道转悠,但从没看见他上地劳动,也没听过他在大会上讲话。可能是他资格老,级别高,办事比较公道,康局长在群众中威望挺高,人们格外尊重他。他上各家吃派饭,家庭主妇们尽量做可口的饭菜。康局长说:“丁樊村老百姓真好,每天都是烙饼煎饼,煎饼烙饼!”似乎有点吃腻了。他哪里知道,晋南虽然是小麦产区,但旱地产量低,上交公粮多,普通社员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顿烙饼煎饼!


另一位队长也来自运城地区公安局,接替康局长,人们喊他李主任,级别可能比康局长低点。李主任是外省人,说话口音比较硬,不大好懂。他个头稍高点,也穿一件黄色军大衣。有天黄昏,李主任去公社开会回来晚了,在巷道碰见我,询问管他饭的社员家住在哪里。这户社员家十分偏僻,我担心李主任黑乎乎找不见,主动领他去。到了管饭社员家,主妇已经做好饭菜,是白面面条。等了一阵,男社员还没下地回来,主妇就让李主任一人先吃,李主任也不客气,端起饭碗埋头吃了两大碗,放下钱和粮票,起身就走。我又把他领回村中央。饭前饭后,李主任没跟管饭的主妇和我多说一句话。


作为“工作队”队长,李主任在村中央的大槐树下面主持过一次批判大会。好像是在林彪事件之后,上面传达文件说,林彪企图在中国复辟资本主义,假如林彪的阴谋得逞,劳动人民就会重吃二遍苦,重受二茬罪。所以,批判林彪的反革命路线,必须联系实际。那天晚上,会场上放了一张单桌,李主任独自坐在桌子后面。会议开始,村里一户地主家庭的小老婆被叫出来,站在桌子前面。老太太的地主分子丈夫早多年就去世了。李主任首先讲了一通揭批野心家林彪的伟大意义,因为口音重,参会社员听得似懂非懂。接着,李主任又叫上来一位老贫农,坐在他身边,做批判发言。


这位老贫农是村里最朴实厚道的老人,诚实到人们可以忽略他的存在。李主任之所以选中他,是因为打听到旧社会老人给本村这家地主扛过长工。贫农老汉坐在明晃晃的电灯下,面对黑压压的人群,很不习惯,憋屈了半天,他说道:“旧社会,我给她家熬活(扛长工)。那时候,主家对咱还真不赖,吃的熟的,拿的生的。假如不是人家给咱活干,家里哪么多孩子咋养活呢?”


社员们一阵哄笑,李主任感觉不对劲,启发老贫农:“你就说,这个地主是怎样剥削你,欺压你的?”


老贫农想了想,说道:“咋说呢,到了秋天,庄稼快成熟了,主家让我夜里上地看护庄稼。那时我年轻,胆小害怕,主家就给了我一堆炮仗,让我走一程,燃放一个炮仗。走着,放着,嗨,慢慢的,我胆子也大了,啥也不怕了……”


“轰——”人群又发笑了。


李主任见老贫农再也讲不出啥新内容,便宣布散会。自始至终,那个地主婆乖乖地站在单桌前,低头不语。人们渐渐散去,李主任询问地主婆:“你谈谈,对今晚的批判会,你有什么体会?”


不知是地主婆没听懂李主任问啥,还是自己没文化,闹不明白“体会”二字的意思。她抬起头,举起一只手连连摇摆,嘴里说:“好李主任哩,一点点也没有!一点点也没有!”


李主任书生气十足,对农村情况十分生疏,却善于紧跟政治形势,搞点新鲜花样。某生产队一位妇女性格泼辣,热爱集体,干活能吃苦,敢于提意见,属于电影《李双双》中“李双双”式的人物。当时报纸上大力宣传“妇女能顶半边天”,李主任就把这位妇女树立为典型,扶持她突击入党,还让她担任了生产队长。生产队长虽说是全国最小的官职,但要率领几百口人吃粮分红,可不是小事。妇女担任生产队长,在我们村及周围村庄,也算是一件破天荒的稀罕事,自然成了一个新生事物。


这位女队长上任后,立刻引起轰动,周围大队干部纷纷前来学习取经。过了不久,女队长既不懂种庄稼的门道,又缺乏威望,指挥不动社员,出力不少,闹得焦头烂额,并没有取得任何骄人成绩。等到李主任那任“工作队”撤走后,便卸任队长,昙花一现了。


有段时间,我家隔壁邻居家住的“工作队”队员,是县法院一名干部。也许是群众上县城法院门难进吧,一传十,十传百,方圆十几里的群众,因为婚姻家庭等问题,一个个寻找到我们村来了,县法院这位干部一天到晚应接不暇。夏日的夜晚,月光如水,凉风习习,在邻居家的院子里,当事人一把鼻涕一把泪讲述离婚原委,哭诉冤屈,旁边围满了瞧热闹的男女老少。我也混迹其中,支起耳朵听那些稀奇古怪的离婚案件,觉得蛮有趣。


“工作队”换了一茬又一茬,要说为村里做出贡献,就是依靠“三级工作队”这块招牌,以解决人畜吃水的名义,向上面要回不少水利专项款,在村东七八里处,打了一眼几百米深的“洋井”。趁着打井的机会,给村里架起了高压输电线路,社员们首次告别了煤油灯,用上了电灯。这眼深井原本是供人畜吃水的,打成后一来水量不大,二来离村距离太远,村民还是缺水吃。后来,又在大队部院里打了一眼“洋井”,结果不仅没有挖出地下水,打井期间还发生一起恶性事故,造成两名打井的社员一死一伤的惨剧。


说起驻村“工作队”,有一件跟我家相关的事,不得不记。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我们村几名青年考取大学,多是本村学校的民办教师。我当年也参加了高考,分数保密,不知考了多少,反正达线了,接到通知参加了体检,填报了志愿,不知什么原因没能被录取。1978年秋天,我以全县文科第二名的成绩考取了复旦大学新闻系。录取通知书下来,社员们闻讯,格外惊喜。因为我高中毕业后,踏踏实实在生产队当农民,天天修理地球,啥脏活累活都干过。更重要的是,我父亲在“文革”中被错划为“历史反革命分子”,我属于“黑五类子女”。像我这般身份和境遇,不仅能考上大学,竟然还考上了名牌大学,在过去,是连做梦也不敢想的。


此事不仅在我们村,在周围村庄也引发较大震动。事实面前,人们终于相信,恢复高考制度确实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确实是不论家庭出身。这样,大伙儿自发地围拢在我家大门口,燃放鞭炮,噼噼啪啪,震耳欲聋,飘飞的红炮屑落满一地。我父母亲急急忙忙出门,热情招待大伙进家里,从村供销社买来酒、饮料、罐头、糕点、麻花等现成的食品,邀请众人享用,以表感谢。


这是家乡的一种风俗习惯,遇到谁家建房上梁、生了男孩、参军、提干等喜事,都会这样做。关键在于燃放的鞭炮,是随意从村供销社赊账取出的,假如主家没能及时邀请众人进家吃喝,他们就会在门外无节制地燃放,最后在供销社赊下的鞭炮钱,还需要主家去结账。


就在这当儿,不知是村里什么人,也不知出于什么用心,竟然找到住在距离我家不远处的一位“工作队”队长,绘声绘色描述一番,声称:“历史反革命分子”的儿子考上了大学,在自个大门口肆意燃放鞭炮,这不是公然向党支部、革委会、贫下中农和革命群众示威吗?这不是阶级斗争的新动向吗?


恰恰这位“工作队”队长,头脑简单,但阶级斗争那根弦绷得很紧。听了汇报,不加思考,急匆匆赶到我家门口,神气十足,脸色阴沉,向欢闹的人群发出质问:“你们,这是在干什么?为什么燃放这么多鞭炮?”


这一问,不仅没有镇住社员,反倒把大伙惹火了,你一言,他一语,回应他:“我们庆祝人家孩子考上大学,犯了什么法?”“人家考上名牌大学,这是我们全村的光荣,难道不应该庆祝吗?”“国家高考都不论成分啦,咋的,你是不是还想开批斗会?”

……

 

听说门外来了“工作队”队长,我父亲吓得躲了起来。参与招待乡亲们的我的奶爸出来,和颜悦色地跟队长解释:“您看,孩子考上大学,大伙儿来热闹热闹,我们只好招待大家。您也凑上了,进家里喝杯喜酒?”

 

见此情景,该队长害怕犯了众怒,立马给自己找个台阶:“我,没什么意思。我是说,这个……‘三秋’大忙季节,社员们不要耽误了生产。”说罢,灰头土脸溜了。身后,人群一阵讪笑。

 

恰好,那天我骑自行车上县城办理户口迁移手续,不在现场,夜晚回家才知晓的。

 

第二天,第三天,仍然有社员上我家门口燃放鞭炮,连别的生产队社员也来了,我父母照样热情款待大家。花点钱,辛苦点,父母亲开心。

 

瞧!这样的“工作队”,这样的队长,抱残守缺,思想僵化,一个心眼“抓革命”,怎么能指望他们带领群众“促生产”呢?

 

1979年,我父亲的历史问题获得平反。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工作队”便撤走了。时间不长,责任田粮棉双丰收,农民的温饱问题一举得到了解决。

 

2017年2月15日草于凌空书屋

2017年2月16日修改

2018年10月27日再改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二维码打赏吧


冯印谱读本

父亲的旱烟袋与"资本主义尾巴"

是谁,毁了我们的青少年?

一个村庄革命委员会诞生记

哦!那些年,渴望城市的乡下人

“大锅饭”与“土皇帝”

闹洞房,穷折腾年代的乡村娱乐

在"大锅饭"夹缝中维持生计

"文革"当年,我在乡下看电影

以粮为纲,缺钱少粮

父亲那顶沉重的“帽子”

离土未离乡的民办教师

38年后,他们从台湾回家!

悲伤!我没能当上“红小兵”

革命年代的“革命婚礼”

一个初中生的"地道战"情结

在欢庆"九大"闭幕的日子

自留地——公社社员的命根子

难忘“文革""恓惶年”

农村大牲口的“充公”与“私分”

农业学大寨,越学越贫穷

欢乐又苦涩的乡村庙会

我跟父亲划清政治界限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