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了海鲜市场老板的魔术,再也不用期待春晚

末小姐 厨房人类 2023-04-11


大家好,我是小末。


不知道大家平时出去吃海鲜的时候,有没有遇到类似 “ 狸猫换太子 ”的事情?


近日,江西吉安的某位网友就遇到了这样的事。


本来兴致勃勃在一家海鲜店点了 “ 波士顿活龙虾  ”,结果等龙虾上桌,女子发现不对劲,自己选好的龙虾被掉包了



女子表示,自己在餐前点了活龙虾,落座之前留了个心眼,掰掉了龙虾的一条腿做记号,担心店里 “ 偷龙转凤  ”。


好巧不巧,诶,真担心什么来什么。


一开始店家还在狡辩,直到女子拿出了自己掰断的龙虾腿,证据确凿。


图源:@农民频道,侵删


这下,卖家话锋一转,表示上错菜了,龙虾都一个样的。


女子表示,自己之前来这里吃过几次感觉不太新鲜,这次便留了个心眼,没想到一抓正着。


最后,以店家退还龙虾钱结束这场闹剧。


图源:@时间视频,侵删


该说不说,还好女子多留了一个心眼,正如女子猜测的那样,店家估计是惯犯了。


按斤称重购买的龙虾上错的几率并不大,店家故意偷换的可能性倒挺强的。如果小姐姐没有拿出证据,估计店家死咬着没上错。


针对这只断腿龙虾突然四肢键全这件事,网友表示:


这个菜不得叫 “ 妙手回春 ”。



调侃之余,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这样的海鲜掉包事件并不少见。


不少海鲜店打着可以挑选活海鲜的招牌,背地里偷梁换柱,用小个头甚至是不新鲜的海鲜以次充好端上桌。



这家海鲜餐厅的老板,也钻了顾客记性不好或者懒得计较的空子,却碰到了 “ 善茬 ”,栽了个跟头。


那有的小伙伴就要说了:


既然海鲜店都不靠谱,那我去海鲜市场买,总不会被坑了吧?


如果你这么想的话,那你就错了。



今年2月,一男子去大连旅游,买1300元海鲜,回到家发现,海鲜被掉包了。


不仅个头小了,还缺胳膊断腿,浑身散发着一股味,变成了冷冻小龙虾/蟹


图源:@瓠城新闻,侵删


男子气得不行,去网上查大连海鲜掉包事件,发现掉包事件频发


网上顾客的声讨此起彼伏。


图源:@瓠城新闻,侵删


男子越看越气,越想越憋屈。


便坐高铁返回,给商家杀了一个回马枪,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男子获得8000元赔偿。


图源:@瓠城新闻,侵删


据悉,海鲜市场的猫腻时常出现,商家之所以如此嚣张,就是看人下菜


他们专挑游客下手,吃准了外地游客不会为了海鲜来回折返,便屡次掉包。


图源:@瓠城新闻,侵删


对比海鲜店掉包,海鲜市场的猫腻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套又一套,整得你眼花缭乱。


曾有记者去海鲜市场暗访,在购买3只梭子蟹的时候,商家装袋中突然来了一句:


“ 回家后发现(海鲜)死了别找我,这个出水后就容易死 。”


图源:@BRTV生活这一刻,侵删


此话一出,记者仿佛接到了暗示,便提出要查看袋子里的螃蟹,没想到商家下一秒说:


“ 事太多了,姐不让卖了。”


记者只是平 A,这商家大招都交代了,此地无银三百两无疑。


图源:@BRTV生活这一刻,侵删


见状,记者转身换了其他摊位,分别买了两份螃蟹,每个摊位都买了三只。


买完后,记者检查发现,两袋三只螃蟹都有一只是死的。


图源:@BRTV生活这一刻,侵删


记者可是眼睁睁看着商家将 “ 活蹦乱跳 ”的螃蟹装进袋子里,怎么进了袋子就死了


难不成袋子里放了只亚瑟,一招沉默干趴了螃蟹们?



这其中的套路,在记者的细心观察及专家的解释下真相大白:


原来,商家在展示 “ 活蟹 ”的时候,会用手指抖动螃蟹腿,营造螃蟹还活着的假象,忽悠前来购买的顾客。


不仔细分辨,还真看不出来。


我看了三遍才看清这操作,牛哇


又或者是,在活虾下面藏着死虾,展示的时候给顾客看上面的龙虾,等到打包的时候再捞一把底下死虾给顾客。


两者混在一起,我们一般也很难立马发现问题,往往是回去处理了才发现端倪。



说到海鲜掉包,此前网上曝光的一个监控也让我们看到了商家的 “ 后台操作 ”。


这行云流水的动作,起码得有十年的功力在里面。



最为恶劣的是——


为了赚钱,一些饭店甚至去购买5元一斤的死蟹,但店里明面上还是用活蟹供顾客挑选。


看来,我们想要买/吃到全是活蹦乱跳的小海鲜,怕是很难咯。


图源:@大参考,侵删


对比生活中层出不穷的骗局,海鲜市场的 “ 找茬关卡 ” 也不太容易,没点经验还真的很难压制。


那么,我们就没有办法了?也不是,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


如果是去海鲜店吃海鲜,我们可以和新闻里的小姐姐一样,在挑选海鲜时做个记号


有选择地扯下龙虾的胡须,或者一只蟹腿,鱼尾等,并且保留好证据


无中生有的鱼尾


如果是去海鲜市场买海鲜,那需要做的事情就多了,比如自带沥水袋子,不给 “ 水费 ”留一丝余地。


还可以一个家用秤砣,出门买菜都带上,称一称更安心。



如果真不幸遇上海鲜掉包,卖家还耍赖,我们可以拨打12315,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此举,轻则我们会获得商家的赔偿



重则商家除了被处罚,还会被吊销营业执照


可以说,只要我们不认栽,就有得店家好受。



活海鲜的价格和死海鲜价格差距不小,小则几十块,大的几百块都有可能。


而这也是一些商家 “ 铤而走险 ” 的原因。


但问题还是要从源头出发才能达到解决,相关部门对于海鲜掉包监管不力,也是海鲜市场乱象丛生的一个问题。



有些摊位虽然会被赋予黄牌警告,但作用是短暂的,当风头过去,海鲜掉包事件依旧频发。


市场监管要是真的给力,某些海鲜市场也不会如此 “ 打脸 ”。



我觉得,相关部门可以针对海鲜市场制定奖惩规定


设立相关线上线下投诉通道,对违法商家追究责任,让掉包商家无处可逃。


毕竟,光靠顾客的一腔孤勇,很难改变大的海鲜市场环境。


最后,咱还是希望海鲜市场的猫腻能被早日解决,还我们顾客一片净土吧 ~






往期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