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说真诚的话,有创意的话”——与《les+》的快问快答 |姬羊x同语③

同小语 同语II 2023-05-16




同语口述史栏目姬羊同笼播客即将联合推出第二期节目《从杂志到播客,酷儿女性的媒体实践与现身》。第一期节目请见👉🏼《拉拉出没请注意!二十年来,线下拉拉友好空间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混圈拉拉不正经?「没有空间,就没有身份,亦没有权利」》


同语x姬羊的第二期节目是一次“三代同堂”的圆桌对谈,将从几位酷儿女性媒体人的视角出发,探索二十年来中国大陆酷儿女性媒体的发展与变革,并展望酷拉媒体的未来。


圆桌邀请到杂志《les+》的主要负责人gogo与大头、杂志《酷拉时报》的主要负责人典典与大头,以及播客「姬羊同笼」的主创黑羊与shanshan作为嘉宾。从千禧年初的杂志到第二个十年的播客,听酷儿女性内容生产者讲述她们的故事。


在推出正式圆桌对谈内容之前,「同语II」将通过三篇「快问快答」,来了解媒体主创们的创办初心、困难瓶颈和雀跃时刻。正式内容将以文字回顾+播客节目的形式为大家呈现。


第一期「快问快答」,我们邀请到《les+》的主创gogo与大头回答关于杂志的十个问题。





《les+》是面向中国拉拉 (女同性恋、女双性恋、爱女人的跨性别人士)的原创文化刊物,由Sam与gogo合作创办成立。2005年12月,《les+》创刊号诞生。2013年8月,《les+》第二十九期,也是最后一期《女同运动的分歧与联合》发行。


《les+》以文化建设、艺术探索、媒体倡导为主要方式,为中国女同性恋、女双性恋、爱女人的跨性别人士创造话语空间,促进社群和公众的观念改变,实现性别和性倾向多元差异的可能性。


《les+》 






Q

最初有想创办这份杂志是在什么时候呢?当初为什么想做这份杂志呢?

大头:想交朋友+想为社群做点事。


gogo:大概是2003年04年左右,在北京认识了一群朋友。经常聚在一起玩,每个周末都聚餐唱歌,时间长了就觉得有点无聊。当时和初恋女友爱情长跑也看不到什么未来,就觉得,想做点什么事情,可以让女朋友“坚定”些。周围的朋友好几个是编辑,商业杂志。有一天喝酒,这个想法就在酒桌上诞生了。最初的杂志比较像传单。



Q

创办时感觉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

大头:团队合作。


gogo:没钱没人。记得第一期杂志交付印刷厂付钱,是我和sam各付了500块,当时想如果做双月刊,每个月每个人拿出500块钱,还是可以负担的。。。我负责设计排版,当时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每天加班加到昏天黑地,回家还要做杂志。。。现在想想当时可能蛮暴躁的,不想听任何人在设计上的建议,做得特别随性。可能这份随性是做杂志的另一种补偿。



Q

你最喜欢的是哪一期策划?/哪一篇文章?

大头:口述栏目。


gogo:第28期,最后一期,有一个摄影系列+诗,《蜕》。那个策划当时是找到“互相看顺眼”的艺术家朋友,一起讨论了一下想法,然后志愿者涂抹上阵,一起跑到野外,我记得好像在京密路附近某个人烟稀少的树林里,完成了一次裸体拍摄,拍摄的过程惊心动魄,因为担心被打扰到。但最后在杂志上的效果我特别喜欢。那一系列的摄影作品其实不只是个人死亡和蜕变。也是一群人,一个杂志,一个小团体的蜕变的暗示。那也是《les+》抛开粉红色的一个开始。整个28期其实和往期不大一样,艺术比重稍多了一点。


《les+》第二十八期视觉系列「蜕」




Q

受到读者最热烈反馈的是哪一期?你觉得为什么读者会特别喜欢这个题材的内容?

大头:不记得了……


gogo:这个我真的不知道,可能因为我比较封闭吧。或者诚实的讲,我不太关心读者爱看什么或者谁是读者。。。记得我们曾经有一段时间很焦虑杂志受欢迎的程度,很想知道我们的读者是谁,她们爱看什么。几次讨论这些问题。我记得当时大头(时任主编)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我们找到读者然后呢?求她们读吗?”。。。



Q

有什么令你印象深刻的读者的反应吗?

大头:某届超女在某拉吧被拍到,桌上有份les+。


gogo:最初的时候曾经辗转收到过几封读者来信,也曾经在书店被读者认出。满足了当下的虚荣心。。但我印象深刻是一次随朋友参加一个party,在欧洲都是老外,一个本地朋友兴奋地向一个酒友介绍我们的杂志和我,然后那个uncle T,在喧闹的音乐声中非常大声地问了一句“so what?”。我经常会想起那个场景,问自己,这一切的意义是什么,对自己的意义,对ta人的意义。



Q

你最想从这份杂志中收获什么?

大头:朋友。


gogo:“可能”,很想看看这群人还能折腾出什么幺蛾子的期盼。



Q

一个最能代表这份杂志的句子是?

大头:牵着你的手,骄傲地走在阳光下。


gogo:“做酷儿的文化先锋”,这是大头给杂志的愿景。虽然一直没做到,但是这也是我希望它呈现在世界的样子。



Q

请描述一个在做这份工作时最令你雀跃的时刻。

大头:大家聚会的时候。


gogo:我自己不太“雀跃”。雀跃的时候都和朋友们一起。我们开过乱烘烘的主题party,也排演过话剧,记得话剧演出还曾经爆满过。我们的志愿者为话剧写歌,录制效果相当不错。办过艺术展,居然还有人看。在市集摆摊卖手工给杂志筹钱,居然还卖出去了。。。。去尝试很多新鲜事,抱着必败的心情,最后却发现结果还不错。



Q

说一段话献给当初和你一起运营这份杂志的伙伴吧~

大头:有空聚聚。


gogo:谢谢一起玩过一起喝酒一起胡闹。谢谢一起成长(虽然我没长好)。很想念你们。



Q

创作环境日益逼仄,多元性别群体,尤其是酷儿女性无论是生活境遇还是话语权都仍处在边缘位置。不过仍见年轻的创作者通过个人公众号、播客、newsletter等媒体实践推动环境朝向平等与多元的未来迈进。你想对这些不懈发出声音的伙伴们说些什么呢?

大头:说真诚的话,有创意的话。


gogo:从朋友圈看到一段话。很喜欢。“他们埋葬我们的时候不知道我们是种子。我们是种子,会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下一期,我们将推出《酷拉时报》主创人员大头与典典的「快问快答」,敬请期待~




关于【姬羊同笼】播客


「姬羊同笼」是一档由 Shanshan 和黑羊创立于 2020 年 5 月 17 日的播客,关注一切以拉拉和酷儿女性为主的话题。我们希望通过时而轻松、时而严肃的讨论,对于切身议题做出及时的反思,以及必要的记录——我们相信,分享是发现彼此、建立更好的社群的开始。


收听渠道包括官方网站、网易云音乐、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 和其他泛用型客户端,如果你对这期节目有什么想法,欢迎你在网易云、小宇宙给我们留言。感兴趣成为「姬羊之友」或是激励我们创作的伙伴,可以在爱发电@姬羊同笼找到我们,解锁更多独家内容。





关于【同语口述史】


自2009年起,同语开始进行拉拉社区发展口述史的记录工作。


在一期工作中,我们记录了北京拉拉社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的十多年间的变化发展,前后共采访社区活跃人士44人,考察了9个民间小组与活动空间,通过重要的历史事件、积极个人与标记性的时间点来拼接出北京拉拉社区发展的大致脉络,同时也整理了27位相关人物的口述故事。


「北京拉拉社区发展口述史·壹:社区历史篇」用四个发展时期串联起北京拉拉社区历史的发展脉络,将“看得见的事实”刻入人心:


・1997年以前:同志社区的萌芽
・1998年至2003年:拉拉社区的独立与发展
・2004年至2007年:拉拉社区的组织化
・2008年之后:挑战与转型



「北京拉拉社区发展口述史·贰:人物故事篇」按主题精选北京拉拉社区发展历史中重要人物的故事与Ta们的独到见解,为大家呈现社群中最精彩的人与情。


你可以点击下方图片,在本公众号内订阅#口述史#合集。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les+》的电子版合集~




封面来源|《les+》第10期

编排|yq




相关阅读


“我们,遍布各地”丨拉拉社区历史人物故事②

1

“我们企图像孩子一样歌唱,没有音调,却带着力量。”

北京拉拉社区口述史 | 运动化与组织化·les+故事

2

女同杂志《les+》在2004-2007年的发展历程

口述史 | gogo:梦的坚持

3

《北京拉拉社区发展口述史·个人故事》系列第14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