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算法遇见我们,是主是客?

伍玖说 五九说 2024-05-20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我们生活在一个数据和算法无所不在的时代。



互联网科技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需要翻阅厚厚的实体书才能获取的信息,现在只需要一个搜索引擎和几个关键词。朋友之间的交流也从线下聚会变成了社交软件上的点赞和评论。

可以说,这一切都得益于算法的进步。你浏览的商品、看的视频、交的朋友,都离不开算法的推荐。算法似乎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角,它们根据我们的喜好、记录,甚至是潜意识,为我们进行“定制”服务。但是算法让生活更便利的同时,也在悄悄改变着我们。当算法遇见我们,它们是主,还是客?我们又该如何看待算法对生活的影响?

算法之初,它们只是为了解决信息过载问题而诞生。早期主要应用于搜索引擎等工具类产品,后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今天,算法几乎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信息获取到社交,从娱乐到消费,无处不在。推荐算法让我们能在海量信息中快速锁定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面部识别算法实现了人脸解锁;语音识别让我们能与智能设备进行自然交互;机器学习算法甚至可以根据我们的个性化喜好推荐商品,这无疑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量激增,导致用户很难从海量信息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为此,科技公司设计了各种推荐算法,通过分析用户数据,向他们推送感兴趣的信息和商品。算法成为了连接用户与信息的桥梁。



算法加剧了我们的脆弱



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算法也渐渐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注意力经济”催生了各种流量变现手段。算法不再是工具,它们被训练、设计来最大化用户的使用时长、消费金额。比如无穷无尽的信息流设计,会刺激大脑持续分泌多巴胺;社交软件的点赞系统利用了人对社会认同感的需求。

面对算法的“设计”,我们人类也显得有些脆弱。经过演化,人脑对信息处理能力其实非常有限。而算法具有计算机优势,可以通过高强度的测试,持续优化,找到触发我们欲望的按钮。在注意力经济的驱动下,算法在用户黏性、消费转换率上都取得了巨大进步,成为了许多科技公司的利器。

算法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悄悄改变着我们。它们利用数据和模型,对我们进行“定制”,我们收到的信息越来越个性化,也越来越狭隘。让我们不由自主地依赖和被动。比如,智能设备的兴起虽然让生活变得简单,但也导致我们逐渐失去了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交软件的点赞和关注使我们时刻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过分依赖外界认可。

比如只会在自己的兴趣圈内重复消费类似内容,陷入“信息茧房”。还有就是算法偏见问题。由于数据集或设计本身的偏差,算法可能产生歧视或不公。还有人担心算法会让社会走向“去人性化”。机器学习算法受训练数据的影响很大,可能会形成了数据偏见从而做出不公正的决策,比如在评估贷款风险时对某些群体产生歧视。面部识别技术也可能被滥用来侵犯公民隐私。人们担心未来的算法社会会不会关心人的感受,只会冷冰冰地根据数据作出决定。

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算法渗透,我们感觉它已经悄然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角。但是,我们不应过分责怪算法和资本,因为技术发展的根本目的,还是服务人类需求。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处置算法对生活的影响。也许重要的是要保持清醒和理性,适度依赖科技但不为之所束缚。我们要做的,是在享受算法便利的同时,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精神,保持对技术发展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其中,使科技真正造福人类,而不是被动地让科技决定我们的未来。



第一,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资本和技术发展。资本确实会利用算法进行变现,但是也是资本支持下,今天的科技才能飞速进步。技术本身并非善恶,关键看我们如何使用。

第二,我们需要加强算法监管力度。欧美已经开始重视这一领域立法,中国也在数据安全、算法管理方面出台了政策。这些监管为我们保障知情权、选择权。

第三,我们要懂得与科技共存。不要对技术一味恐惧,也不要过分依赖。保持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习惯,主动发掘科技给生活带来的积极意义。

算法时代已经来临,我们无法逃避。但通过理性看待算法,加强自我培养,我们仍是这个时代的主人,也才能获得更丰富、高质量的生活。



扫描二维码获取

更多精彩


· 五九说商业 ·


END

点个在看 提升商业思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