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一种重要的学术方式

本文转自“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 ,作者为邓友超。

原编者按

2022年10月30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22年年会,以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邓友超研究员,在这次会议上进行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兹录如下,以飨教育基本理论同仁。


◉ 中国式现代化对我们的方法论意义,应该是加快构建中国教育学。

◉ 近年来,一些现象值得注意:比如,结构性矛盾凸显。学术出版的全球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学术成果出现在期刊上;越来越多的经典文献发表在少数期刊上。再如,学术发展处于换挡期。还有,学术讨论式微。

◉ 一般认为,期刊具有学术确权、学术鉴定、学术传播和学术档案四大功能。从今天的情况看,期刊还应该有一个第五功能,就是学术建构,通过参与知识生产,促进学科发展,改进政策咨询,重塑学术体系。

◉ 一种新的学术方式呼之欲出,也就是学者、编者协同研究现实中的理论问题。

首先要解决好一个方法论问题,树立最好的理论研究就是最好的政策咨询的思想。如何让理论既是解放的,又是能够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所研究的问题,一定是现实中的问题。正所谓实践是发生着的理论。编者和学者应该化张力为合力,共同直面时代的现实教育问题。

然后就要去追求理论的彻底性。我们看待一篇文章是不是理论的,角度应该是多元的:有时候是作为领域的理论,有时候是作为思想的理论,还有时候是作为方法的理论。理论走向彻底的重要方式是讨论甚至争鸣。真理总是越辨越明。杂志能够做的,根本在于呵护提供讨论和争鸣平台的学术公器。


大家都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次会议是刊物分会学习贯彻的一个工作举措。

对报告的教育部分,大家也都心中有“数”:布局上进入前1/3,一共15部分,教育在第5部分,实现了从“优先战略”到“战略优先”;设计上“教科人”“三位一体”,以创新为连接;定位上“一体两翼”,一翼是科教兴国,教育是党计、国计,另一翼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生。

会议的最强音恐怕是中国式现代化。对我们的方法论意义,应该是加快构建中国教育学。今天是刊物年会,在刊言刊,我们能够为中国教育学做点什么。

刊物工作是一个古老的职业。世界上的第一本刊,是1665年法国人萨罗创办的《学者杂志》,350多年了。中国的第一本刊,是1896年在上海创办的《时务报》,名为报、实为刊,两个甲子过去了。我们赖以运转的同行评议,肇始于1893年的《英国医学杂志》。天天喊狼来了的“狼”——开放获取,自布达佩斯开放获取倡议以来,至今也有20年了。

一路走来,刊物都是学术体系的一部分。中外历史上不少知名学者和科学家直接参与办刊。1901年罗振玉创办《教育世界》,是我国最早的一本教育专业期刊;王国维接着干了6年主编。陆费逵创办的《教育杂志》是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教育专业刊物,前后40年,共出刊33卷382期。牛顿、莱布尼茨等人和《哲学汇刊》相互支持。大名鼎鼎的《自然》杂志,发刊词是赫胥黎写的;《科学》杂志是爱迪生1880年创办的。韦伯从1904年到去世,一直编辑《社会科学与社会政策文库》杂志,重写了发刊词《社会科学与社会政策的“客观性”》,而且一干就是16年;著名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也在第二年发表在这个杂志上。难怪《科学》前主编、斯坦福大学第八任校长唐纳德·肯尼迪说,“出版物就是学术成果表现的基本货币形式”。

与此同时,“知识的代价”,一群学者以如此沉重的叹息甚至愤怒抵制某期刊,十年来全球已经有超过2万的学者注册参与抵制。这些年,或因模式,或因垄断,或因评价,或因拒稿……国内外科学知识生产的上下游——学者和编者,原本斯文的双方,时不时就会“干”起来,“住在热搜上”。说好的双向奔赴的美好呢!?这不能不引起双方的反思。

《教育解释学》


比如,结构性矛盾凸显。学术出版的全球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学术成果出现在期刊上;越来越多的经典文献发表在少数期刊上。各刊的稿子不少,但里头真正好稿子、需要的稿子、有可能留在历史上的稿子,依然稀缺。另一头,作者吭哧吭哧地写,写了还不容易发。你写的期刊不要,期刊要的你没有。张力越绷越紧,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表现在结构上。

再如,学术发展处于换挡期。现在的学术工作,既要学科建设,又要政策咨询。法兰克福新一代罗萨说现代社会是一个加速社会。在这种加速机制下,学术工作的必然结果是,从过去的十年一剑,到现在的一年十剑。基础研究做的少了,做的人也少了,短平快的东西多了。几头不讨好,大家都抱怨。

还有,学术讨论式微。我刊有大讨论的传统。近年来我们持续推动学术讨论,比如杜威道德思想、计算教育学的讨论。当然,还有些讨论是隐形的,题目上看不出和谁在商榷,但内容观点却是针锋相对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在琢磨,为什么现在的讨论少了、小了?固然,面子、环境、学术精神,都是原因,但这些原因过去就有。今天可能还有一个新的原因,就是学者跟着自己的课题走,要完成命题作文或指令计划,研究没有交集,思想没有共鸣。这前前后后的因素加在一起,造成了今天学术讨论之困。

带着这些困惑,最近我自己一直在读一些过刊,包括我们的,也包括大家的,就是想看看我们今天能从历史中汲取什么智慧。比如,最近看到1981年,中央教科所理论室和北师大教育系与教科所,联合搞了一个座谈会。我们可以来看看那一代学者、老先生们在讨论和反思什么问题。王铁先生说“由于我们的基础理论落后,到今天也还没有,也不可能拿出一本中国的《教育学》,勉强的只有个大学的《教育学》课本。”成有信先生说,“我们不能老是跟着人家后面转,老是抄人家三十、五十年前的东西,那样搞,太没出息了。”陈友松先生讲,“为什么到辛亥革命以后,学了四十年的美国教育学,新中国成立后学了三十年的苏联教育学,到现在没有一本很有份量的中国教育学,没有中国的杜威,没有中国的凯洛夫,很少杰出的中国教育学专家?作为一个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想起来我心里很难过。”读完这些灵魂之问,我们会发现,问题是同样的问题,困惑是同样的困惑。

于是,有一种声音说教育学的知识和理论没有进步。这得看用什么科学哲学来看了。如果用波普尔、拉卡托斯等人的观点,确实是这样。他们认为,科学进步的目标是真理或逼近真理。教育理论没有那种直接的线性的进步。但如果用库恩、费耶阿本德甚至劳丹的科学观,结论就不一样了。因为科学理论或者范式都只是人们用来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科学的目标是追求能够解决问题的理论。谁能够解决问题,谁就是理论,谁就是好理论。这样,不同时代的问题不一样,理论就不一样。前后理论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也就谈不上理论进步。教育学的理论恐怕是后一种理论范式。

一般认为,期刊具有学术确权、学术鉴定、学术传播和学术档案四大功能。从今天的情况看,期刊还应该有一个第五功能,就是学术建构,通过参与知识生产,促进学科发展,改进政策咨询,重塑学术体系。一种新的学术方式呼之欲出,也就是学者、编者协同研究现实中的理论问题。

首先要解决好一个方法论问题,树立最好的理论研究就是最好的政策咨询的思想。科学的逻辑是追求真理,政策的逻辑是追求合理。理论的功能在于描述、解释和预测,只要把事实说清楚了,能够自圆其说,如果还能有一些洞察,理论的任务就完成了。至于能不能成为决策,那是决策者在科学结论中根据自己的目的性去权衡和选择。学者为科学而研究,因学问而存在。理论成为政策,是理论到了一定深度之后的自然结果。

如何让理论既是解放的,又是能够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所研究的问题,一定是现实中的问题。赫胥黎在给《自然》杂志的发刊词中说,“在我看来,这样一份杂志,它旨在呈现人们对大自然各种表象的理解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科学过程”。我理解,直面现实问题,就是科学过程的启动。专家和公众不同的是,专家直面现实,能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上升为理论思考。正所谓实践是发生着的理论。编者和学者应该化张力为合力,共同直面时代的现实教育问题。

然后就要去追求理论的彻底性。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讲,“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举一个例子,一个国家办教育,投入多少钱合适?于是我们的前辈学者构筑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这个机制,计算出比例大概在4%左右。尽管这个研究的方法是经济学的,但却供给了一个非常大的理论,直接支撑了教育优先发展,直到今天还在发挥重要作用。说到这里,我们看待一篇文章是不是理论的,角度应该是多元的:有时候是作为领域的理论,有时候是作为思想的理论,还有时候是作为方法的理论。

理论走向彻底的重要方式是讨论甚至争鸣。真理总是越辨越明。杂志能够做的,根本在于呵护提供讨论和争鸣平台的学术公器。在中国思想史上,公器出自《庄子》, “名,公器也,不可多取。”庄子是把“名”当公器。而第一个把学术当作公器的,应该是被称为“岭南近代四家”的顺德人黄节。他在给明人李贽《焚书》写跋时说,“夫学术者天下之公器……”后来,名气更大的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说“学术者,天下公器也”之后,其传播和影响就更大了。杂志的性质决定其是学术公器。杂志的志是什么意思,就是记述的意思;杂是什么意思,就是多样的意思。一本杂志,在本来意义上要求有不同的声音。正如韦伯所说,“杂志的特性一开始就在于……尖锐的政治对手都可以在杂志中为了科学工作而和平共处。……它不会把愿意置身于科学讨论基地之上的人排除在作者的范围之外。”韦伯也说“价值无涉”,他不是说作者不要价值立场,恰恰相反,作者一定是价值关涉的,一定有他的理论假设;所谓“无涉”,是杂志不能排斥不同的价值。《哲学汇刊》创刊之初有一个副标题——世界许多重要地区的卓识之士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和工作。这个副标题很有意思。因此我们要聚集一批具有学术精神的学者。办刊思想的开放性,对于一本杂志来说是极端重要的。作者的创造,会远远超出你的认知。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有限性,去剪裁作者的创造性。

《教师实践智慧及其养成》



作者简介




邓友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教育研究》总编。著有《教师实践智慧及其养成》《教育解释学》等。




相关链接

「观点」邓友超:在不同的际遇里求最大的发展


往期推荐

观点

论治学之道

刊界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征稿启事汇编(一)

方圆

二十大报告重要论述及金句中英对照

书简

思勉原创奖历届获奖著作(附目录)

智汇

哲学社会科学这十年(第一辑)

数迹

C刊公号热文——综合性社会科学(二季度)

撷英

高被引期刊公号热文(5月)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编辑部出品


● 声明

推文基于更好更多传递信息之目的,限于视野和能力,可能会有疏漏及不足之处,请随时指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zhpj@nju.edu.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持图文完整,并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二维码、作者,谢谢!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动态与研究资讯。

觉得“好看”请点赞或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观点」一种重要的学术方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