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朗普访英,弥漫着诡异和尴尬的气氛

# 假装在纽约 2019-06-22

这两天特朗普对英国的国事访问弥漫着一种非常诡异和尴尬的气氛。


1、


一方面,是英国民间的强烈反对。


虽然特朗普走到哪里都不太受欢迎,但英国人的各种花式抗议还是很能引起我的舒适感。


特朗普动身之前,天空电视台特地制作了一则30秒的短片滚动播放。


短片开头,一个巨大的阴影依次掠过草地、小狗、大楼、抬头仰望的女王和王室贵族等等日常生活场景。


然后镜头对向天空,去年在特朗普访英时大出风头的那个“特朗普宝宝”气球慢慢显形,一行字随之出现:He’s back。


这样的风格有点像是恐怖片,搞笑里有点无奈。



特朗普的这次国事访问,是梅姨在他当选后第二天、在稀里糊涂还没有搞清楚状况的时候向他发出的邀请。


后来英国人曾经发动几十万人的签名请愿要求撤回邀请,但英国政府没有同意,特朗普最终还是来了。


特朗普到达之后,伦敦市内很多角落出现了反对他的海报和标语。



全英各大城市都组织了集会抗议,据说人数加在一起有25万。


伦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广场的抗议集会上,除了再次升起特朗普宝宝气球,还有一个坐在马桶上发推特的特朗普机器人。



各大报也没有给他好脸色,天天在头版狂怼。



《卫报》头版有个标题“Tea and Antipathy”,《镜报》则有个标题“Pomp and Protest”,都很有简·奥斯丁的风格。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朗普口出狂言说要把英国人引以为傲的公立医疗体系(NHS)在英国脱欧后纳入英美贸易谈判,让英国人非常懊恼。


《镜报》直接喊话让他闭嘴:别管闲事,总统先生。


 

除此之外,包括工党领袖科宾和伦敦市长萨迪克·汗在内的许多英国政要精英也都高调批评特朗普。


2、


另一方面,和英国民间、媒体以及政界对特朗普的一致嫌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英国王室和梅姨首相对特朗普的态度。


他们用接待盟国元首的标准,给予了特朗普非常体面的礼遇:


铺上红地毯,41响礼炮迎接,女王亲自欢迎,还有白金汉宫里精心安排的盛大国宴。



因为特朗普推崇丘吉尔,并且特朗普这次的行程里还包括参加诺曼底登陆75周年纪念活动,所以女王特地送了一套丘吉尔的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的原版给他。


此外,梅姨还要陪他去参观丘吉尔在二战时的指挥室。这些安排显然都是用过心思的。


特朗普攻击过凯特、和梅根交恶、批评过梅姨,甚至对女王都有过不恭的举动。


但这一次,不难看出无论是英国王室还是政府,都在非常努力地想忘记这些前嫌不快。


他们想尽职尽责地演好东道主这个角色,忘记特朗普是一个多么粗野无礼的混蛋,而纯粹只是把他当成是一个美国总统来对待。


因为担心特朗普看到太多的抗议人群,英国政府甚至出动直升机接送他,小心翼翼的姿态一览无余。


但他们对特朗普内心的嫌恶是隐藏不住的,经常在一些细节里不经意地流露出来。


比如说哈里王子压根就没有参加国宴,而梅根更是用正在休产假的借口在这几天躲得不见踪影。


还有消息说哈里王子一直在避免和特朗普见面,和伊万卡一起走在路上被记者拍到时也马上躲开镜头不愿意留下合影。


这种气氛在昨天梅姨和特朗普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表露无遗。


梅姨全程堆笑说了特朗普一堆好话,还一直强调英美两国是非常重要的盟友。


她甚至还和特朗普套近乎,口口声声直呼他的名字“唐纳德”,姿态近乎卑恭。



3、


但问题是,梅姨和特朗普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根本就没有那么亲近啊,为什么非要装出一副和谐的样子呢?


就像是一对明明已经感情破裂貌合神离却非要在众人面前装出恩爱样子的夫妻,怎么看都让人觉得尴尬。


我能理解女王对特朗普的周到接待,因为这事关王室礼仪,而且王室成员一般来说不太方便公开表达自己对政治人物的好恶。


可是梅姨这么卑躬屈膝地对特朗普示好又是为什么呢?


这是我不太能理解的地方。


她马上就要卸任了,几乎不需要考虑什么政治影响。更何况适时地批评一下特朗普肯定不会影响她的公众形象。


看看人家默克尔,在国际场合碰到特朗普总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并不显得她没礼貌,反而让她收获好感。


也许她想要维护英国和美国的盟友关系,毕竟两国渊源太深,而在英国马上就要完成脱欧程序、国际形势又如此动荡的这么一个关头,英国太需要美国这个盟友了。


可是这样的姿态与绥靖有什么区别呢? 


4、


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正在发生一些非常激烈的变化。


这些变化很多时候看起来是非常细微的,但是汇聚在一起,会形成滔天的巨浪,裹挟着我们向另外一个我们不愿意去的方向前进。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正在发生并且愈演愈烈的现实,每天你都会发现一些荒谬的事。


最近有一部很好看的英剧,从现实中正在发生的种种荒谬出发,展望未来几年几十年欧美社会在政治、科技、大众文化等等诸方面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在特朗普当选的那一夜,编剧开始着手写这部剧的剧本。


一集一集看下去,你会有毛骨悚然之感,因为你知道编剧设想的,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其中一个不太重要但是我印象深刻的情节是,男主角的朋友参加了一个社团,讨论地球是不是圆的。


男主角大惑不解:


地球是圆的是已经被证明的事实,不需要质疑啊,而且这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我们一起去过国外旅行,我们亲眼看过这个世界的样子。


结果朋友也很生气,反问说:


你的思想为什么就不能开放包容一些呢?为什么你要这么坚决地排除地球不是圆的这样一种可能性的存在呢?


你看,就是这样,那些从前我们坚信的事实、真理、价值观,正在被怀疑、被扭曲、被以那些似是而非的歪理攻击。


这样的混乱荒谬在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在发生。


而特朗普正是造成所有这一切混乱的最大祸首。


每一天,他都在攻击有公信力的精英媒体、攻击坚持真理的精英大学、攻击自由开放的价值。


所以,英国政府对特朗普的热情接待、梅姨对特朗普的卑躬姿态,让我特别失望。


有担当的公众人物所应该做的,是抓住一切时机、不遗余力地敲打特朗普。


对待特朗普这样的人,需要有比他更强硬的人。


5月底哈佛大学毕业典礼,默克尔受邀演讲,全程她只字不提特朗普,但是每一句话都是在斥责无知狭隘的特朗普主义。



那之前一周,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毕业典礼,哥大校长李·布林格(Lee Bollinger)的演讲,同样没有提特朗普的名字,但是同样每一句都是对特朗普的痛斥。


两个演讲都非常好。


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太需要那些有影响力的人物发声对抗逆流、帮我们校正前进的方向了。


不然,在日复一日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 也许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像英剧里那个角色理直气壮地开始怀疑地球是圆的一样——


会慢慢地习惯、适应、再然后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接受那些扭曲的认知。


—————

再次推荐

昨天的文章


恐龙灭绝的那一天



看完请点在看 | 欢迎转发朋友圈 | 长按上图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