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获奖名单|“科学伦理的法治表达”主题征文

上海市法学会 上海市法学会 东方法学
2024-09-04

科技伦理建设是科技体制的基础性制度,有助于践行公开透明原则、合理控制风险、客观公平公正、尊重生命权利、增进人类福祉,健全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治理体制机制,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和保障机制,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并维持其健康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前瞻谋划和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有必要完善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等传统和新兴科技领域的法律法规、伦理审查规则和监管框架,遵守科技活动的价值准则和规范体系,以法治的规范性表述赋予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以伦理的力量,强化科学工作人员科研伦理和学术规范责任,在科技活动全过程中贯穿科学伦理要求、规范各类科学研究活动,进而妥善应对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揭示科学活动、科技伦理与法治之间的紧密联系、共同价值和深远影响,以法治作为制度保障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并推动科技向善,强化科技伦理普及教育和提高社会公众科技伦理意识,上海市法学会于2023年11月4日以“科学伦理的法治表达”为主题发起征文活动。理论界与实务界有志于促进科学伦理法治保障研究的同仁,高校在读博、硕士研究生和其他有志于该选题的研究者积极支持、踊跃参与,经初步筛选符合征文活动评奖条件的原创作品共219篇。经多名专家匿名评审,共评出一等奖论文3篇、二等奖论文6篇、三等奖论文9篇以及优秀奖16篇。本次征文获奖名单公告如下:

一等奖

1.《数智化社会的人权画像》

梁晋铖(北京理工大学)

2.《人工智能时代的平等就业权风险及其应对》

周若涵  (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

3.《国际法视野下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全球治理机制的完善》

公惟韬(复旦大学法学院)


二等奖

1.《论神经权利的人权定位与规范展开》

诸昌盛(武汉大学法学院)

2.《祛除“数字封建主义”枷锁:算法自我指涉与规范冗余机制的阐释与面对——以外卖配送平台为例》

任赖锬、朱雨琪(山东大学法学院、海南大学)

3.《数字时代平等权的挑战与回应》

齐俣(香港中文大学)

4.《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的法益确定与立法反思》

杨建民(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5.《也论 NFT 首次销售能否适用发行权——以新兴 Ordinals“比特币铭文”为比较》

王柏川、廖嘉林(华东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6.《价值对齐:构建通用人工智能的人机协同治理方案》

杜佳璐(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三等奖

1.《网络暴力治理中的法益冲突与刑法立场》

郭欣怡(南京师范大学)

2.《基因增强后代对自主的损害——基于第二人称视角的分析》

文奕佳、王琳(重庆大学法学院)

3.《企业数据民事司法保护:现状分析、适用困境与优化路径——基于342份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

万美秀(南昌大学)

4.《代孕场景下生育权的享有限度及其实现》

王蒙(西南政法大学)

5.《司法人工智能的宪法透视:权利调和与权力调控》

黄翎谕(东南大学法学院)

6.《人工智能侵权民事责任研究》

李潇潇(中国政法大学)

7.《司法大数据的涉生育辅助纠纷研究——以规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发展为视角》

刘璟锟(华东政法大学)

8.《隐私设计(PbD)的法治风险及其规制》

段俊熙(武汉大学法学院)

9.《伦理载体的虚实之间:元宇宙性侵的法律规制与理论勘误》

李东亮(澳门大学法学院)


优秀

1.《数据赋能新旧动能转换中算法立法的法理构造及立法逻辑》

刘洋(烟台大学法学院)

2.《人类参与视角下人工智能生成物著作权法分类保护研究》

陈建军(浙江工商大学)

3.《生物科技犯罪的实践检视与适用方向》

陈文君(吉林大学法学院)

4.《人工智能生成作品的归属研究》

陈馨月(武汉大学)

5.《滥用“深度伪造”技术行为的刑法规制——以伪造人脸视频突破识别系统为切入》

李一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6.《底线伦理视角下人工智能风险的协同共治体系研究》

刘浩阳(西安交通大学)

7.《人体细胞基因编辑技术伦理问题的法律规制探讨——以英国为例》

杨涵轲、蔡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

8.《人工智能伦理法治保障的进路:概念认知、伦理挑战与制度回应》

罗艺、潘璐(甘肃政法大学)

9.《论基因信息的刑法保护》

苏杨成(华东政法大学)

10.《人工智能背景下“数字复活”的伦理探究与法律规制》

唐骁(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11.《同性伴侣所生子女的亲子关系和未成年监护》

唐英超(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12.《生命科技法的时代定位与伦理诠释》

韦诗蕴(中国政法大学)

13.《自动化决策视域下司法人工智能伦理委员会的设立及运行规则》

叶茂、郑梦娟(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14.《大数据挖掘行为的认知正义问题分析》

周是伦(爱丁堡大学法学院)

15.《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潜在伦理风险及法治保障路径——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相平衡之探析》

姜晓阳、齐静芳(濮阳县人民法院)

16.《自主武器系统对于国际人道法的挑战及其规制路径》

李浩南(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上海市法学会

2024年7月12日


责任编辑:孙建伟   郭  骏


往期精彩回顾

获奖名单|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法治论坛征文

征文|“元宇宙法治”主题征文

获奖名单|2023“东方法学新锐”论文大赛

获奖名单|“制度型开放的实现路径”主题征文

征文|“未来产业的法治保障”主题征文

征文|“部门法的数字化进路”主题征文

上海市法学会官网

http://www.sls.org.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市法学会 东方法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