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加坡发“催生礼包”:一胎1.1万元、三胎1.3万元、育婴假增一倍

联合早报 新加坡鱼尾文 2023-05-28


今天(2月14日)起出生的新加坡籍孩童,无论是第几胎,家长都将获得额外3000元婴儿花红现金奖励。



2月14日起出生的新加坡籍孩童,家长都将获得额外3000元婴儿花红现金奖励。(林泽锐摄)


符合条件的第一胎和第二胎孩子,婴儿花红现金奖励(Baby Bonus Cash Gift)将从目前的8000元增至1万1000元;从第三胎开始,现金奖励从目前的1万元增至1万3000元。


目前,婴儿花红现金奖励是婴儿出生后首18个月内派发,以帮助家长抵消育儿开销。接下来,婴儿花红现金奖励的派发时间将延长至孩子6岁半。


这意味着,孩子出生后的首18个月,父母可以获得多达9000元的现金奖励;从孩子2岁起,家长每半年可以获得400元,直到孩子6岁半。


此外,从今天起出生的孩童,无论是第几胎,父母只要为他们开设儿童培育户头(Child Development Account),可获得的起步津贴(First Step Grant)将从3000元增至5000元。


家长存入孩子儿童培育户头的款项,可获得政府一元对一元的配对填补。第一个和第二个孩子的儿童培育户头配对填补顶限,将调高1000元。这意味着,第一个和第二个孩子的儿童培育户头配对填补顶限,将分别上调至4000元和7000元。


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在2月14日下午发布的2023财政年预算案声明中,做出以上宣布。


在职母亲子女估税回扣改为固定税扣

取消外籍女佣税估税扣税


目前以母亲收入计算的在职母亲子女估税回扣(Working Mother’s Child Relief),将从2025估税年改为固定税扣。


这样不按收入计算的回扣,可增加政府给中低收入在职母亲的帮助。(白艳琳摄)


在目前在职母亲子女估税回扣计划下,第一个孩子可让在职母亲的可估税减少15%、第二个孩子20%、从第三个孩子起都是25%。


从2025估税年起,针对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出生或领养的新加坡孩子,在职母亲的估税回扣是第一胎8000元、第二胎1万元,以及第三胎起1万2000元,这样不按收入计算的回扣,可增加政府给中低收入在职母亲的帮助。


从2025估税年起,政府也将取消外籍女佣税估税扣税(Foreign Domestic Worker Levy Tax Relief),家中有16岁以下的孩子、年长者或残障者,且需要家庭帮佣的在职母亲,则可继续通过优惠女佣税(Foreign Domestic Worker Concessionary Levy),每月支付60元雇用女佣。


孩子不到两岁的父母

一年各自可多拿六天的无薪育婴假


从2024年1月1日起,育有两岁以下孩子的在职父母,一年各自可拿多六天的无薪育婴假。也就是说,每名父母在孩子出生的首两年内,各可拿一年12天的无薪育婴假。


在职父母目前在孩子出生后首两年,每年各自可拿六天的无薪育婴假(Unpaid Infant Care Leave)。政府为了让家长有更多时间陪伴及照顾新生儿,或处理孩子的看护安排,决定从明年1月1日起,增加无薪育婴假。


持续为雇主工作至少三个月的新加坡儿童的父母,都有资格申请这个额外假期。


明年1月1日起

新生儿父亲的有薪陪产假

可从两周增至四周 


为了鼓励父亲更积极地分担育儿责任,在职父亲的有薪陪产假可从两周增加至四周。


从明年1月1日起,新生儿的父亲可享有的有薪陪产假将增至四周。(白艳琳摄)


目前,符合条件的新生儿父亲,可享有两周由政府承担薪资的陪产假(Government-Paid Paternity Leave)。


从明年1月1日起,新生儿的父亲可享有的有薪陪产假将增至四周。这额外两周暂时不是强制的,雇主可以决定要不要批准男性员工申请有薪陪产假。雇主如果已做好准备并愿意为男性员工提供额外陪产假,政府将承担额外两周的有薪假。


为了让雇主有足够的时间做出调整,政府会在适当时候才强制雇主必须提供额外两周的有薪陪产假。


至于自雇人士,从明年1月1日起,新生儿父亲可以申请由政府承担薪资的陪产假。


40岁及以下年轻夫妇及有孩子的首购家庭

申请预购组屋可多抽一次签


40岁及以下的年轻夫妇以及育有孩子的首次购屋家庭,申请预购组屋时可获得额外抽签机会。这项措施将在今年迟些时候生效。


鉴于首次购屋者的情况多元,加上目前预购组屋供应紧张,政府决定为40岁及以下的年轻夫妇以及育有孩子的首次购屋家庭提供更多援助。(蔡家增摄)


目前,首次购屋家庭申请预购组屋时已享有优先权。不过,首次购屋者涵盖各类情况的申请者,例如已拥有自己的房子,但从未享有房屋补贴的人,他们也属于首次购屋者。


鉴于首次购屋者的情况多元,加上目前预购组屋供应紧张,政府决定为40岁及以下的年轻夫妇以及育有孩子的首次购屋家庭提供更多援助,包括允许他们多抽一次签,帮助他们及时买到第一套房子。


政府将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国家发展部开支时,公布更多细节。


增加低收入家庭援助

社区关怀基金再填3亿元


为帮助低收入家庭应付高通胀,政府将为社区关怀基金(ComCare Endowment Fund)填补3亿元。此外,惠及低收入家庭的幼儿培育辅助计划(KidSTART)和社区联系站(ComLink)也将扩展。


黄循财说,社区关怀计划(ComCare)帮助低收入家庭应付基本生活开销,而在高通胀之际,政府将投入额外3亿元进社区关怀基金。社区关怀基金是通过投资回报,资助部分社区关怀计划开销。


另外,幼儿培育辅助计划也将扩展至全岛,预计可支援八成符合要求的低收入家庭孩童。计划推出一系列惠及低收家庭的j孕妇和幼儿的安排,包括主要业者经营的全天制托儿所最低收费仅3元,获得良好反应。


政府也计划拓展社区联系站,在各区社会服务中心为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一站式服务。


调查:终身无孩率快速上升

中国育龄女性生育意愿不断降低


中国年轻一代婚育观念正发生改变。一份调查显示,中国女性终身无孩率快速上升,自2015年的6.1%上升至2020年的近10%,显示中国育龄女性的生育意愿不断降低。


图为2月10日在北京王府井商业大街消费购物的女性。(彭博社)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2月11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公布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育龄女性中,2021年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64个,低于2017年的1.76个和2019年的1.73个。作为时下生育主体的“90后”“00后”,2021年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仅为1.54个和1.48个。


此外,中国女性现有子女数,由2019年的1.63下降至2022年的1.19,家庭规模小型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2020年,中国平均家庭户规模降至2.62人,较2010年减少了0.48人。


女性的婚育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在2021年进行的调查显示,35岁以下的中国女性中,只有不到70%的人认为“有孩子的人生才完整”。调查指出,家庭观念变化带来的延迟婚育、不婚不育,成为中国生育水平下行的最主要因素。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周小普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随着时代发展与观念改变,女性意识不断崛起,年轻一代的婚育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相当比率的经济独立女性摒弃传统观念,主动选择不婚不育。在她们看来,结婚与生育并非人生必经之路,婚姻和生育是对女性的某种剥削,无法满足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2023财政预算案声明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进入《联合早报》财政预算案专网,了解即时报道和要点须知。



《联合早报》将与2月14日晚8点推出直播节目《热点评论》,由执行总编辑韩咏梅和助理总编辑洪奕婷讲解及分析预算案重点。可通过《联合早报》网站或手机应用,以及早报脸书和早报YouTube观看。


相关阅读:




文:联合早报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疫情资讯

一只爱生活、文艺范的小鱼尾狮
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
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