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凭“小强精神”成大师弟子,新加坡青年指挥家黄佳俊走向世界舞台

联合早报 新加坡鱼尾文 2023-05-28


2011年初,即将从杨秀桃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的黄佳俊,到美国七八所音乐学院参加指挥硕士入学考试,结果无功而返。


回国后,他转申请德国汉斯·埃斯勒音乐大学,考试后才知道学额已满,要等到第二年。


凭着“小强精神”,黄佳俊于2016年成为古斯塔夫·马勒国际指挥大赛首位夺魁的亚洲指挥家,同年出任德国纽伦堡交响乐团首席指挥。


黄佳俊说,小时候同学以我名字Kah Chun给我起各种外号,包括福建话蟑螂(Ka Chuak),虽然不怎么好听,倒符合我“打不死的小强”的性格。


指挥家黄佳俊先后出任德国纽伦堡交响乐团和日本爱乐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新加坡交响乐团照片)


2019年的大年初二,时年32岁的新加坡指挥家黄佳俊登上美国老牌乐团纽约爱乐的指挥台,以《火鸟》《火祭》和《火车托卡塔》“三把火”点燃气氛,赢得满堂彩。当地乐评人和英国《金融时报》都赞不绝口,称他干净利落的挥棒与沟通能力,在乐团面前极富权威,期待他重返纽约乐坛。


然而就在八年前,黄佳俊却在美国吃尽了闭门羹。2011年初,即将从杨秀桃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毕业的黄佳俊来到美国,辗转于七八所音乐学院参加指挥硕士的入学考试,却颗粒无收无功而返。当时他还不知,命运对他另有慷慨的馈赠。


凭“小强”精神成大师入室弟子


在世家门阀林立的古典乐界,黄家俊出身算不上优渥。父母都不谙音乐,黄佳俊是在立化中学参加铜管乐队开始吹小号;读于莱佛士初院时,他修读音乐特选课程,并加入国家青年交响乐团,对交响乐才算“开窍”。


考大学时,他已明确当指挥的梦想。但这个梦想在当时有如天方夜谭,新加坡杨秀桃音乐学院本科甚至没有指挥系。2007年,黄佳俊考入作曲系,并私下跟学院乐团指挥王雅蕙上课。


和演奏专业生不同,指挥的“乐器”是人,还要很多的人,是极奢侈的事。在院长兰斯基(Bernard Lanskey)的鼓励和建议下,他挨个琴房敲门拉起自己的队伍,不仅精进了挥棒技巧,也磨炼了他的组织能力。


2011年从美国碰壁回来,黄佳俊并不气馁。网上浏览间看到德国柏林的汉斯·埃斯勒音乐大学是唯一还开放申请的学校,便火速递交申请。6月,黄佳俊获邀去柏林参加选拔考试。


黄佳俊说:“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永远是向前看。小的时候,同学会用我名字Kah Chun的谐音给我起各种外号,其中有福建话的蟑螂(Ka Chuak),虽然不怎么好听,倒也符合我‘打不死的小强’的性格。”


他回忆,在柏林的考试也一波三折。考试后他找到考官,表示自己真的很想深造指挥,才知道自己并非因学艺不精落选,只是9月入学的学额已满。如果他不介意等,可在隔年4月入学。凭借着“小强精神”,黄佳俊成为一代传奇指挥库尔特·马苏尔(Kurt Masur)晚年最出色的门生之一。


走向世界舞台指挥家要会“闻空气”


指挥的基本职能,是通过肢体动作清楚地向乐手发号施令,确保几十个人的演奏整齐、准确。“但这只是一个指挥系学生该有的基本功。”黄佳俊指出:“在此基础上,如何与乐团有效沟通,奏出指挥想要的声音才是真功夫。如何做到这一点,没有万用的公式。不同国家,甚至每个乐团都有自己的文化,指挥要学会‘闻空气’。”


不难想象,2012年初来乍到柏林的亚洲小子黄佳俊,首次面对德国乐团便感受到了压力。“德国乐团对于声音的追求非常执着,他们会问非常具体的问题,比如这一段是要用琴弓的弓尖,还是弓根演奏,靠近琴码,还是靠近指板,是要非常明亮,还是如红酒般朦胧暧昧。”吹小号出身的黄佳俊当时还没学过任何弦乐器,面对乐手的问题,他深感自己有太多要学。


“有些乐团喜欢简单话少的指挥。”他提到指挥圈内一个有趣的掌故:某位大师在指挥纽约爱乐时,告诉铜管演奏家,希望听到“透过帷幔传来的声音”。在一番细致入微的阐述后,演奏家只是重复自己的问题:“您是要我吹大声一点,还是小声一点?”


黄家俊说,指挥家从进入音乐厅走到指挥台上的这几步路,就能闻到乐团对待指挥的态度。“就像在一个餐馆点菜,刚接触服务员,就知道他是可以多聊几句,还是直接点菜那种。但无论哪种风格,乐团和指挥共同追求的是至臻至善的音乐。”


在德国留学期间,黄佳俊抓住一切机会观摩大师排练。每当有巴伦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阿巴多(Claudio Abbado)等大师来柏林指挥,他都逃课去看;他也常坐火车去莱比锡、德莱斯顿,看老师马苏尔的排练。黄佳俊说,他最崇敬的大师都很谦逊。“这些大师个个都是神坛上的人物,但音乐一旦响起,他们都化身为‘音乐的仆人’。”


执掌德国老牌乐团促进新德文化交流


2014年硕士毕业时,黄佳俊的水准已经不低。他每年都会入选瑞士琉森音乐节和美国阿斯本音乐节等顶级音乐节,作为示范生公费参加海廷克(Bernard Haitink)等大师的公开课。此时的他蓄势待发,只待一个机会,一鸣惊人。


2016年5月,黄佳俊在三年一度的古斯塔夫·马勒国际指挥大赛上技压群雄,成为这项重要赛事上首位夺魁的亚洲指挥家。赛后他告诉《联合早报》这是他参加过最艰难的比赛:“你可以想象吗?从初赛400人选14人,然后是四轮淘汰赛,14选7,7选5,5选3,3选1。”


黄佳俊与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的孙女玛丽娜·马勒,并手持作曲家的指挥棒。


10月,德国纽伦堡交响乐团邀请黄佳俊临时替补一位指挥,不久后便邀请他出任首席指挥。黄佳俊说:“从毕业生快速晋升为一个德国乐团的首席指挥,这份工作为我的事业铺垫了非常高的起点。”


黄佳俊(中)促进新加坡和德国文化交流,2019年获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右二)颁发功绩勋章,参与颁奖礼的还有德国总统夫人(右一),以及当时出访德国的新加坡总统哈莉玛(左二)与她的夫婿穆罕默德(左一)。


在纽伦堡交响乐团任内,黄佳俊积极推动新德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2018年起,黄佳俊每年在新加坡植物园内执棒“园林中邂逅贝多芬”音乐会,邀请德国音乐家访新,与杨秀桃音乐学院的学生同台呈献贝多芬交响曲。尽管在疫情期间活动中断,黄佳俊甚至在纽伦堡,遭受当地人因疫情应激反应的种族歧视,他还是专注于用音乐,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欣赏。


在预备赴德国留学的大半年里,黄佳俊曾在新加坡华乐团实习,成为音乐总监叶聪的助手,为他在华乐领域打下基础。2022年8月,黄佳俊亲自操刀,为胡琴、扬琴、琵琶、笛子和打击乐,改编世界名曲《图画展览会》,作为首席指挥,邀请新加坡华乐团五人小组飞赴德国,与纽伦堡交响乐团同台首演这部传奇作品,惊艳现场逾七万观众。


展开新乐章向日本介绍东南亚音乐


去年5月,黄佳俊迎来事业发展的第二个小高峰——日本爱乐交响乐团宣布,他于2023年接任首席指挥。


黄佳俊与日本的缘分始于2012年,还是事业爱情双丰收。那年马苏尔在东京办大师班,黄佳俊追随老师来到东京,由此结识乐团里的中提琴手,也就是如今的太太。两人开始经历几年的远距离恋爱,2016年后,黄佳俊开始收到不少日本乐团的邀约。


黄佳俊说,日本是他在德国以外,在指挥技艺上获得最多栽培的福地。从东京、大阪、名古屋到九州、广岛、兵库县等乐团他都经常合作。他说自己与日本乐团的工作文化,有极高的契合度。“日本是亚洲最早接受西方文化熏陶的国家,民众对古典乐有极高的欣赏水准,单在东京就有八九个专业乐团。每年底日本各地的业余合唱团,都会自费雇请专业乐团,只为一起演奏、演唱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欢乐颂》。”


黄佳俊与日本爱乐交响乐团录制的首张专辑《马勒第五交响曲》在日本上市。


黄佳俊透露,将在日本爱乐的任内录制马勒的交响曲全集,首张专辑《第五交响曲》已经由日本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出版上市;他还设想在日本古典音乐的节目单上,推介东南亚风情的作品,他说:“日本的古典乐节目单,离不开德彪西等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是个著名的哈日宅男,喜欢收藏日本著名画家葛饰北斋的浮世绘,并以《神奈川冲浪里》这幅名画为灵感创作了交响诗《大海》。


“但德彪西和他同时期的法国作曲家,同样也为东南亚的甘美兰音乐着迷。比如德彪西的钢琴曲《版画集:塔》、普朗克的《双钢琴协奏曲》都深受印度尼西亚音乐影响。我将以日本人熟悉的法国作曲家为切入点,向日本乐迷推介富有东南亚特色的音乐,这也是来自我家乡的音乐。”


黄佳俊登上日本《音乐之友》杂志封面。


初为人父面对工作心态更稳健


也在去年5月,黄佳俊喜得麟儿荣升父亲,这让他面对工作邀约产生微妙的心态变化。


作为当今乐坛最受欢迎的青年指挥家,黄佳俊奔波于世界各地。过去一年里,他指挥了英国现存最古老的哈雷管弦乐团和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美国西雅图交响乐团、克利夫兰交响乐团等一线乐团,并都收获再度合作的邀请;明年2月,他将首次指挥伦敦爱乐乐团。


初为人父的黄佳俊给自己规定,每次外出工作不可超过两周。


“过去我孑然一身,收到乐团的临时替补邀请,第二天就能飞过去。但如今面对邀约,我需要一个艺术追求上的理由,去接受这份工作。”黄佳俊说:“我给自己定下规矩,每次出差离家不能超过两周。指挥家的艺术生涯很长,但我能陪伴孩子的时间,只有这关键的几年。我要确保,他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见到我,也让我太太有时间休息,见自己的朋友。”


下周,黄佳俊将回乡指挥新加坡交响乐团,演绎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和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作为杨秀桃音乐学院的校友,新加坡交响乐团是他曾观摩无数次的乐团,很多演奏家都是他的师友。


“新加坡交响乐团近来有很多新发展,包括吸纳多名年轻优秀的演奏家,迎来丰富经验的音乐总监和总裁。”他说:“十分期待这次的合作,不仅想见很多老朋友,也为见证参与家乡乐团的成长和转型感到激动。”


黄佳俊与新加坡交响乐团

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

3月25日 晚上7时30分

15元起

sistic.com/events/230121SSO


相关阅读:




文:张鹤杨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疫情资讯

一只爱生活、文艺范的小鱼尾狮
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
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