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粤港澳金融机构协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2018)

编者按

为持续跟踪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发展进展,亚洲金融智库开展了《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研究项目,由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亚洲金融智库首席研究员、香港交易所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教授担任课题主持人,并由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作为学术支持单位,由王志峰博士担任课题协调小组组长。其中,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研究助理喻奇、方堉豪、朱伟豪、赵一迪参与了课题研究和报告撰写。课题成果《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2018)》在2018年11月20日在亚洲金融智库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上正式发布,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2019)》课题已启动。


本文选自《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2018)》“第三章: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的协同发展”中“第三节:粤港澳金融机构协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文末附有报告购买和征订信息。



课题主持人:巴曙松教授(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亚洲金融智库首席研究员、香港交易所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粤港澳三地金融机构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粤港澳三地政府通过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不断加强深化金融合作,为三地金融机构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的多样性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的广度及深度方面都在持续提升。与此同时,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也为三地金融机构协同发展开辟了新途径,三地的金融科技发展优劣势互补,具有较大的合作空间。然而,三地的金融机构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粤金融机构需要应对更开放的市场环境带来的汇率等市场风险以及如何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以应对更激烈的竞争,而在粤布局较晚的港澳金融机构需根据自己特色走出差异化的道路。随着大湾区发展规划逐步实施,大湾区将成为中国金融体系与欧美经济体进行连接和转换的关键平台。通过协同构建金融信息平台,共享大数据,实现平台智能化等金融科技创新手段,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的协同发展将得到进一步促进。


第三节  粤港澳金融机构协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粤港澳金融机构协同发展的机遇


(一)大湾区居民跨境资产配置需求旺盛


根据招商银行和贝恩公司发布的《2017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2016年广东省高净值人士(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元)超过10万人,人数位居全国第一。这些高净值人士越来越认可多区域、多币种、多形式的跨境多元化配置。该报告的调研数据显示,高净值人士中拥有境外配置的人群占比由2011年的约19%上升至2017年的56%。从资产配置类别看,这些高净值人士的境外资产配置集中在储蓄和现金、股票和债券类产品等主流投资品种。大多数的高净值人士表示对境外市场不熟悉,目前更偏向于投资一些“看得懂”的投资品种,而对于复杂结构产品投资仍会比较谨慎。


香港作为全球主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具有多元化和国际化的特征,横跨股票、大宗商品和定息及货币三大资产类别,是汇集中外产品的平台,可以成为大湾区居民跨境资产配置的平台和门户市场。三地的金融机构通过加强协同合作,为大湾区居民提供人民币投资境内外市场的新兴产品,甚至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投资产品,无疑能使三地金融机构有机会进一步赢得客户和保持差异化竞争优势。


表3-38:香港交易所产品种类丰富



(二)大湾区企业跨境融资需求旺盛


香港的上市制度改革带动越来越多的大湾区的企业到香港上市。香港资本市场改革上市架构,将金融资源以更有效的方式引入到创新型产业中,发挥科技创新孵化器功能,将为粤港澳发展为国家创新型经济区域中心提供金融支持。截至2018年9月底,粤9个大湾区城市共有168家企业(不含红筹企业)在香港上市。从区域分布看,深圳市和广州市贡献最多的上市企业家数,分别为83家和45家。


图3-6:粤9个大湾区城市赴港上市企业家数(不含红筹企业)


从行业分布看,粤9个大湾区城市赴港上市企业家数行业集中在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和房地产。从地区分布看,信息技术行业主要集中在深圳和广州,其中深圳25家,广州10家;可选消费集中在深圳、广州和东莞,其中深圳13家,广州7家,东莞6家;房地产主要来自广州,其中共有12家地产企业来自广州。


图3-7:粤9个大湾区城市赴港上市企业行业分布(不含红筹企业)


大湾区的企业赴香港上市融资将会面临资金需要合理有效地配置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币种、不同类型的资源和项目上的问题。为了实现资本合理配置、利润最大化和提升企业影响力等目标,在资本运作上可能会涉及境内外上市、境内外发债、境内外结构化融资、境内外资本市场投资和资产管理等运作方式,这需要大湾区金融机构发挥专业素养,帮助客户设计适合的运作方案,寻找对手方以达成交易。


(三)增强粤金融机构对接外部市场,利于各类金融机构提高产品创新能力


三地金融机构合作过程中跨境资金通过各类通道更为频繁地流动进行资产配置,金融机构也有了产品创新的政策空间和市场基础,特别是对粤的金融机构。其中,银行、基金、券商、保险所受影响各不相同。


1.商业银行


如第一节所述,受益于两地经贸交流往来的日益密切和中港两地跨境投融资业务需求的日益增长,中资银行在香港和澳门的业务规模日益壮大。中资商业银行作为境外人民币清算行,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承销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赴境外发行人民币金融债以及代理境外合格机构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过程中,为人民币跨境流动提供了有效渠道;也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间流动发挥了一个蓄水池的作用。目前,中资商业银行为境内外客户提供的主要服务集中在国际贸易结算、融资(人民币与外币均可)、代客交易保值等,提供的主要产品涵盖本外币结构型理财产品、开放式基金等。随着三地金融合作的进一步推进,中资商业银行拓展的境内外企业客户资源将会越来越多,与外资代理行客户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将会增强。届时,商业银行推出针对不同市场情况的现金管理(利率产品)、外汇管理及贸易、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及结构型理财产品,将提升商业银行在全球范围内筹集运用人民币资金的能力,为市场提供更为丰富的创新型银行理财产品,走出专业化、多元化的创新之路。


2.基金及券商


相对银行及保险,基金公司及券商在三地金融机构协同合作进程中,表现出更多的非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创新性。除港股ETF外,黄金、农业、境外房地产、奢侈品、大宗商品等也纳入了基金及券商资管QDII理财产品的配置范围,它们也在相关领域积攒了较为丰富的投资经验。同时,以深圳前海为代表的深港金融合作,深化了券商跨境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前海地区企业双向跨境贷款、扩大香港并购资金及过桥贷款的运用等,已成为券商新增的重要国际资产管理业务。


3.保险


香港金融市场的活跃及理性,使得港股总体估值较低,风险相对A股市场偏低,这也与保险资产管理的稳健相匹配。同时,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存在的大量收益要求低、投资渠道有限的人民币资金,为保险产品的创新和多元化提供了机会。比如直接以人民币为本位币,客户无论缴付保费或领取保单收益均以人民币结算,如客户有人民币存款账户,更可直接支付及领取现金。投资这类人民币结算的保险计划,不仅可以分享保单收益,而且可以分享人民币升值收益。


二、粤港澳金融机构协同发展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一)不断深化的金融合作为三地金融机构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粤港澳金融合作不断深化,共同推进两地业务协同发展,促进大湾区内金融机构的合作。为促进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共同繁荣与发展,2003年,中国中央政府与香港、澳门特区政府分别签署了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为粤港澳区域金融合作创造了新的契机。2009年广东省政府出台《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珠三角在金融创新方面先行先试,深化粤港澳金融合作,在错位发展的思路下,粤港澳金融全方位合作前景广阔。2010年4月,在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牵头下,广东省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粤港合作框架协议》,这被视为粤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里程碑,首次明确提出粤港两地金融合作以香港为龙头,在框架协议之下,粤港可就一些措施先行先试,赋予了粤港合作新的内涵。


一系列合作框架协议为粤港澳三地金融机构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银行业方面:降低香港银行入股内地银行的门槛,为香港银行开设分支行提供便利。根据2007年签署的CEPA补充协议四,内地同意将香港银行入股内地银行的资产要求则由100亿美元降至60亿美元,为香港银行在内地指定地方开设分行设立绿色通道和积极支持内地银行赴港开设分支机构经营业务。2009年签署的CEPA补充协议六允许香港银行机构在广东其他城市建立异地支行,即香港银行在跨区设立支行时,无须先在当地设立分行。在证券业方面:降低香港证券类金融机构进入内地市场的门槛,放宽业务范围,提高港方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根据2013年8月中国内地与港澳签订《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补充协议十,符合条件的港资、澳资金融机构,可以分别在上海、广东、深圳各设立1家两地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港资、澳资持股比例最高可达51%,内地股东不限于证券公司。在保险业方面:降低香港产险公司进入广东省的门槛,以及鼓励广东省企业在香港成立专属自保公司,为其海外投资及业务完善风险管理。根据2011年签署的CEPA补充协议八,香港的保险经纪公司在广东设立独资保险代理公司的门槛,总资产要求由不低于2亿美元大降至不低于50万元,经营经验由30年降至10年。在跨境人民币业务方面:将跨境人民币贷款的试点范围扩大至南沙、横琴等粤港合作重点地区。


(二)三地金融科技发展优劣势互补,存在较大的合作空间


内地在金融科技方面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海量的客户资源及流量入口、领先的IT能力和全渠道多维度的互联网金融布局与应用。但随着金融科技在内地快速发展的同时,部分问题也开始呈现。一是信用危机:大量问题平台“跑路”背后反映的是刚兑主导的信用体系有待完善,金融科技平台信息管理披露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风控能力不足:借贷风险控制,数据、系统安全和资金存管支付安全需要跟上金融业务发展的步伐。这些问题的暴露也使得内地的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金融科技的规范,包含牌照管理、提高门槛、设置规模额度、穿透式监管。


相较于内地,香港的金融知识背景及人才、全球金融地位、监管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比较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香港的金融科技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源于其覆盖全面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二是源于其传统金融专业性上的历史沉淀,但也存在其尚待提高之处。一是金融法制创新不足。内地的证券行业已经支持不见面额网上开户,而香港金融业的KYC(认识你的客户)仍需要见面操作,增加了互联网金融在香港推广的难度。二是金融机构的创新意识薄弱。根据德勤发布的报告,2016年全球的五大金融科技中心分别为伦敦、新加坡、纽约、硅谷和香港。此排名主要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监管及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指数三项指标厘定,在这三项指标中,香港的创新指数为前五名的最低。得分较低的原因是香港只有少数金融科技公司针对中小微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服务,更多的是跟随欧美成熟经验,发展以智能投顾为基础的财富管理产品。


三地的金融科技的发展优劣势互补,为金融机构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合作提供空间。香港的金融机构拥有众多优质的金融产品,但缺乏稳定高效的IT系统,海量的客户资源及流量入口。与此对应的是内地有领先的IT系统,海量的客户资源及入口,但缺乏优质的金融产品。双方可在各自所需的基础上进行合作。


三、粤港澳金融机构协同发展的路径


(一)可以通过QDII等便利制度和深港通等互联互通渠道参与协同合作


通过QDII等便利制度和深港通、沪港通等互联互通渠道合作不需要金融机构与境内外的金融机构发生股权关系,一般在投资、咨询、证券交易代理方面展开合作。


粤的金融机构可以通过申请QDII资格帮助客户进行境外资产的配置,目前共有18家证券公司,31家商业银行,45家保险公司和42家基金公司获得QDII试点资格。与此同时也通过深圳市的QDIE制度,为客户搭建投资境外基金的渠道,投资范围相较于QDII更加广泛,包含二级市场基金、PE基金、房地产或基础设施建设。而港澳的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QFII、RQFII等制度便利投资内地的股票和债券市场。


与此同时随着深港通的优化完善、基金互认的起航,粤港澳三地金融机构通过这些互联互通的渠道进行资产配置也越来越方便。


(二)可以通过设立分支机构融入当地的金融市场


粤港澳的金融机构可以在当地设立全资或合资子公司作为投资控股平台,以这个平台去申请当地市场的牌照进行展业。以中信证券为例,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国际”)是中信证券在香港设立的海外业务拓展平台,是中信证券的全资子公司。中信证券国际的主营业务是控股和投资,通过下设的子公司从事投资银行、证券经纪、期货经纪、资产管理、自营等业务。中信证券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信证券国际收购了里昂证券。里昂证券是一家根据荷兰法律成立的私人有限公司,于2013年7月31日成为了中信证券国际的全资子公司。里昂证券有限公司是里昂证券的全资子公司,在里昂证券被中信证券国际收购后更名为中信里昂证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里昂证券”),中信里昂证券在英国有分支机构。为了加速开展外汇交易业务,2015年1月,中信证券与KVBKunlunHoldingsLimited签署了附条件的股份转让协议,收购其所持有的昆仑国际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仑国际金融”)的12亿股股份。随后,中信证券全资设立了中信证券海外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海外投资”)作为本次收购的收购主体。截至2015年6月,中信证券已通过中信证券海外投资成功收购了昆仑国际金融59.04%的股份。


在境外设立海外机构之后,中信证券可以通过境内外机构的协同,进行产品创新为客户提供跨境资产配置。中信证券可以在境内发行一个挂钩香港上市公司股票的收益凭证,与此同时中信证券在香港的海外平台可以在香港市场购入相应的现货或衍生品对冲掉这个收益凭证产品的风险敞口。这样,中信证券即实现为境内客户实现境外资产配置的需求,同时也通过境内外的合作对冲掉风险敞口。


四、粤港澳金融机构协同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走出去”金融机构


1.机构多样性不足,业务范围局限和业务同质化高


(1)银行业:规模虽日益扩大,大型国有银行仍是主要贡献


受益于两地经贸交流往来的日益密切和中港两地跨境投融资业务需求的日益增长,中资银行在香港的业务规模日益壮大。截至2017年中资银行占香港银行体系总资产超过三分之一,总金额较2000年增长近7倍。其业务范围也逐步扩大,从最初的为香港居民和企业提供存贷款、银行卡及贸易融资等基本银行服务,到逐步拓展投资银行、财富管理等。


然而,目前在港中资银行的总资产主要贡献仍是以大型国有银行为主。截至2017年中银国际、工银亚洲和建银亚洲三家1中资在港持牌银行机构总资产占香港银行业总资产的17.5%,占内地银行在香港总资产的一半以上。


图3–8:内地银行在香港银行业总资产及占比


图3-9中银香港、工银亚洲和建银亚洲资产在香港银行总资产占比


(2)证券业:业务范围局限且同质化经营现象严重,海外业务收入贡献低


在港上市的中资券商子公司年报显示,信用业务和投资业务是它们的主营业务及收入来源,其次是经纪业务,而投资银行以及资产管理业务的合计营收占比在2017年却只有18%。因此,即便是在境外市场,中资券商间的同质化经营现象仍然严重,过度依赖传统的投资及信用业务将有碍于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和目标。而国际领先投行在海外业务经营方面则更加多元化,一方面巩固自身的传统优势业务,如机构客户服务、承销保荐以及资产管理等;另一方面,根据当地的市场形势,也积极拓展如房地产、不良资产处置、项目融资等新业务,实现了传统与创新互补、境外与境内协同的经营模式。


目前,大部分券商的海外业务贡献占比仍然较低,一方面是由于中资券商的国际化历程较短,前期的投入还未见明显的产出;另一方面,对于国际化的开展及投入力度仍有所不足。


从营业收入贡献看,除了海通证券、中原证券和中信证券表现较好,其他内地证券公司的境外业务营业收入贡献仍然较低,低于其母公司净资本占比。根据上市券商年报数据统计可知,18家券商的境外业务占证券公司合并口径营业收入的平均值为8.59%;中位数为5.46%。18家券商的境外子公司的平均净资产为34.57亿元;占公司合并口径净资产占比平均为5.27%,中位数为5.46%。


图3–10:2017年3家在港独立上市的中资券商子公司业务收入结构


图3–11:证券公司境外业务营业收入占比与境外子公司净资产占比


2.需要适应新的开放市场环境,不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人民币利率、汇率等经济变量会引起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而跨境人民币资金的频繁流动也会传导甚至放大市场上的风险因素,使得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波动风险更为突出。


在开展业务初期,在港澳展业的粤金融机构对新型的跨境人民币产品并不熟悉,对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投资交易的经验不足,尤其要提高风险控制的意识。首先,在业务结构上要规避风险,如可先以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为主,如银行间市场的各类债券;而后随着对市场的交易的熟悉程度,再逐步扩大对股票、衍生品等高风险产品的投资比例。其次,要学会运用衍生品等风险管理工具。目前境外市场上的与人民币相关的衍生产品有人民币NDF、股票指数期货、汇率期货和期权、可交收人民币期货等;而境内也有汇率远期、掉期,远期利率协议、外汇期权、股指期货等衍生产品。充分运用这些产品进行套期保值等操作,可对人民币汇率、利率、股价等导致的市场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散、对冲和管理。


(二)“引进来”金融机构: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布局晚的机构需根据自己特色走出差异化的道路


囿于金融行业对外资的限制,在粤的港澳金融机构以香港银行类机构为主,证券、保险等机构仍处于起步阶段。以证券行业为例,港澳金融机构在粤开展证券业可以通过两种形式:一是在粤设立驻华代表机构;二是设立合资证券公司。目前港粤金融机构在粤开展证券业大多以设立代表处为主,设立合资证券公司仍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17年12月,共有凯基证券亚洲有限公司、香港致富证券有限公司、香港公平证券有限公司、元大证券(香港)有限公司、中信里昂证券有限公司5家港资证券公司在深圳设立代表处;尚无澳资证券公司在粤设立代表处;东亚前海证券和汇丰前海证券两家香港合资券商在深圳设立,并且这两家都于2017年6月核准设立。


由于起步时间晚,港澳金融机构在粤的证券行业规模份额较小。截至2018年上半年,东亚前海与汇丰前海的总资产、净资产、净资本和营业收入在131家券商中排名均靠后,各项指标的绝对值也远远低于行业的均值。


表3-39:2018年上半年东亚前海与汇丰前海


而银行业机构方面,由于内地对外资银行设立网点的审批相对较为谨慎,港资银行在粤网点的扩张相较于内地银行而言较慢,网点布局相对有限,这也限制港资的传统优势业务零售业务在粤的开展。


作为后进来者,如何结合港资与粤资的背景,把握大湾区机遇在内地竞争激烈的证券行业和保险行业走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是目前引进来机构需要解决的问题。


图3-12:2018年上半年各项指标绝对值比较(亿元)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2018)》

编委会


课题主持人:巴曙松

学术支持单位: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

课题协调小组:

 王志峰 (组长)  谌 鹏  宋 昕  姚 飞

课题执笔人:

 孔 颜  胡未名  白海峰  郑伟一  刘 璇

 李瑞雪  喻 奇  朱伟豪  方堉豪  钟凯扬

 唐时达  孙 旭  徐 亮  王 珂  陈 昊

 冷 冬  黄泽娟  胡文韬  赵一迪  郑嘉伟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2018)》

课题组简介


2018年7月,考虑到金融发展在全球大湾区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持续跟踪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发展进展,由巴曙松教授担任课题主持人的《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研究项目启动,由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作为学术支持单位,由王志峰博士担任课题协调小组组长。课题成果于2018年11月发布。其中,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研究助理喻奇、方堉豪、朱伟豪、赵一迪参与了课题研究和报告撰写。


征订信息


由巴曙松教授担任项目主持人、由亚洲金融智库隆重推出的《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2018)》已上市发行,这被视为第一本由金融专业人士担纲、由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组织推出的关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的专业研究报告。本书定价58.00元,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请有意订阅者与出版社联系订购。订阅方式如下:


1.请将书款汇至:

户 名:中国金融出版社

开户行:中国光大银行北京长安支行

账 号:083518120100304006660

在银行汇款凭证用途栏上填写订购“粤港澳大湾区”字样


2.联系人:王玉莎 王雪珂

联系电话:010-63802779

     010-63820996

邮箱:13718717189@126.com


淘宝购买链接



  也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京东购买  


报告摘编


前言和执行摘要


以“金融+”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与沟通枢纽


执行摘要


第一章:粤港澳大湾区与全球主要湾区的金融运行对比


第一节: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的背景


第二节:“金融+”支撑全球湾区一流城市群建设


第三节:全球主要湾区金融市场:多层资本市场发展特征各异


第四节:对标全球主要湾区金融监管


第二章: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与融合的进展研究


第一节: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金融融合政策进展分析


第二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分析


第三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金融需求和空间分布分析


第四节: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中心发展及金融合作分析


第五节: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与融合的机遇与路径选择


第三章: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的协同发展



第一节: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协同发展的现状


第二节: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协同发展中的金融科技创新


第四章: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融合与发展


第一节:股权市场融合推动大湾区新经济产业迅速发展


第二节:债权市场融合助力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实体企业发展


第三节: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推动金融对外开放与大湾区金融市场融合


媒体报道


巴曙松领衔发布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2018),我院提供学术支持


财经网丨巴曙松:粤港澳大湾区有助于中国居民实现资产国际化配置


大公网丨巴曙松:香港金融机构加速布局湾区,外资银行网点占比过半


大河报丨巴曙松:大湾区跨境金融融合为产业结构转型带来新机遇


央视财经丨海闻: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是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措施(含精彩视频)


财新网丨巴曙松:大湾区可作为国际与内地金融体系的转接平台


21世纪经济报道丨巴曙松: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模式的探索具有充分的多样性


财华社丨巴曙松:大湾区可继续发挥金融体系转换点


课题周边


北大汇丰金融圆桌会第一期丨巴曙松等五位金融专家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巴曙松、王志峰:从粤港澳大湾区看珠海和澳门的金融融合发展


海闻院长出席第十届中国(深圳)金融科技发展论坛,北大汇丰金融研究院参与发起“深港澳金融科技师专才计划”


巴曙松《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2018)》名列中国金融出版社金融类热销书籍第四名


延伸阅读


巴曙松: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差异化金融发展路径


北大汇丰金融前沿对话第十三期丨巴曙松主持,王健主讲:中美贸易摩擦与大湾区机遇


海闻:推动新兴人才培养,共建世界级金融科技大湾区


巴曙松: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发展新趋势


海闻: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面临六大挑战


巴曙松: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下一步关注的重点在哪里?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创投50人交流会举行,巴曙松教授发表主题演讲(含精彩视频)


文章来源:《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2018)》等,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整理

本篇编辑:朱伟豪、黄宇宸、张琦杭、鞠諃諃、都闻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