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明勇调研笔记011丨“读懂中国”的秘诀

政邦小助手 政邦智库 2024-07-02
“读懂中国”的秘诀



        

高明勇 | 政邦智库理事长




前段时间,我受邀前往粤港澳大湾区,参加2023年“读懂中国·湾区对话”。


期间,聆听了不少重量级学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判断与分析,对国际关系走向的预测与展望。在平行研讨会环节,我也结合政邦智库的相关调研做了分享。


借论坛机会见了不少旧朋新友,也走访了南越王博物馆、粤剧艺术博物馆、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了解了当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会后还去了被誉为“世界美食之都”的顺德,着重了解了当地营商环境的优化与创新。


历经数年,“读懂中国”已经成为知名品牌,影响日隆,不仅汇聚了海内外各级政要、学界精英,也是世界观察中国的一个窗口。


正如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郑必坚先生所言,“读懂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世界动荡变革期中的和平发展新作为。”


“夫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百姓日称而不知其所以之意。”(东汉刘熙《释名》)于我而言,更感兴趣的是“读懂中国”这四个字,内涵外延到底都有哪些。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这一词汇所承载的涵义,发生了哪些变化。


记得2015年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京召开,我带领团队应邀参加,分别与郑永年、福山、吴作栋、陆克文、梁锦松、贝格鲁恩等嘉宾做了对话。


在对话时,郑永年先生如是看待“读懂中国”的问题:“一方面我们迫切需要外界理解我们,另一方面外界也确实有需求理解中国。怎么样让人家理解你,我觉得现在基本上西方话语体系跟中国话语体系没有互利互通,西方说西方的,中国说中国的。这几年这两个话语体系不仅没有靠近,还越走越远,双方都有互相‘妖魔化’对方的倾向。中国要把自己的话语体系建立起来,这是我们的要务。”


当然,读懂中国,不仅仅是“在这里”或者“在那里”的问题,此时、彼时,此地、彼地,此人、彼人,都可读懂,既可以做过程管理,又可以做效果考量,如果做一番咬文嚼字的分析,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何为“读”。当“读懂中国”成为一句口号时,首要问题是:


谁来读?既需要高屋建瓴的冷静洞察,也需要深扎基层的畅言表达;读什么?宏观调控的政策法规需要读,具体而微的粮食蔬菜也需要读;如何读?学理丰赡地正式解读固然重要,故事丰富地现实感知也是另一种解读;读给谁?在信息化时代,所有的解读既是读给国内民众,也是读给海外观众,很难说只读给目标受众。


——何为“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真正“懂”,并不容易,既有立体侧面之分,也有高低深浅之别。更何况,还要警惕那些不懂装懂、半懂不懂、一知半解、以偏概全、有色眼镜等诸多认知陷阱,并且,“你们懂的”,以及,不管你们懂不懂,反正我是懂了——都不是一句戏言妙语那么简单。


——何为“中国”。就“读”的对象来说,既有东部西部之分,南方北方之别,还有城市乡村之距;就领域而言,也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就政策话语而言,也有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供给侧改革、双循环等词汇概念,同样是“中国”。进一步来说,还有中国问题、中国经验、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等不同维度的理解。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高楼大厦与城中村并存的现象比比皆是,同一条街道,一侧为高楼耸立,一侧为矮小窝棚,皆在中国,孰为“中国”?


——“读懂”之后怎么办。这个问题其实是来自历史,基于现实,面向未来的。历经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终于“读懂”,不但读懂了真实情形,读懂了言外之意,读懂了话外之音,之后又该如何?或用于国际传播,或用于公共外交,或用于文化交流,总之,更多用于对话与说服,沟通与交流。


如果按照学理层面的思考,“读懂中国”,既关涉交往史,也关涉传播史,既有关理解史,也有关接受史。读懂中国,四个字里蕴含诸多玄机,细细思量,会场内的思想激荡,会场外的实地调研,字里行间的追本溯源,文本背后的关联想象,本身都是一种“读懂”。(完)






往期回顾










































宋华琳:用立法保护平等保护患者合法权益

 宋华琳:药品监管需与公众加强风险沟通


 罗晴秋丨文化和旅游:战略层面的问题与思考


 高明勇:当高考作文适合“评论”,评论如何教育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