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国学院)的初心 | 呼斯楞

呼斯楞l 星星下山 2024-04-15
原清华园大门
(照片拍自《陈寅恪与傅斯年》正文第2页)

为何谈及清华的初心?这是阅读《陈寅恪与傅斯年》一书开篇文章《走进清华园》时,心生的由衷感叹。该文讲述清华改办大学、创建国学研究院期间,校长曹云祥和院主任吴宓用心良苦,延聘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和赵元任的经过。百拾年前,学界大师的加盟,使得清华初创不久即入巅峰,其办学之恳切、用人之不拘、师德之风尚,今天的清华与教育水准,实难望其项背。

不论个人还是集体,初心于风雨如晦的时代,往往易弃难守、节节败退。但陈寅恪如果放弃求知求真的初心,中国“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将不知从何而来;已逾百年的国民党若是丧尽了民主初心,台湾的今日也终不可得。这是坚守初心所以重要之所在。清华大学作为中国百年名校,建校伊始是怎样的初心?这份初心,如今又是否健在呢?

一、庚子初心

胡适《美国退还庚子赔款记》中写道:

西历千九百零七年十二月(注:1907年12月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君咨文议院,中有一节论赔款善后事宜,其言曰:当日政府之初意,本欲俟各种损失清偿之后,即以盈余之数交还中国,以为友谊之证,云云。是为美国退还赔款之议之肇端。罗氏又云:此邦(美利坚)宜竭力助中国之教育发达,使此地大人众之帝国,能振拔以适于今日之竞争世界,即如招致中国学生来此邦留学高等教育,亦达此目的之一法也……

文中记载,根据“辛丑合约”赔款总数比例,美利坚分得约2400万美金,减去庚子一役的实际赔偿数额,剩余约1100万美金,逐年退还中国用于教育办学、选拔和资助赴美留学生。民国诸多社会精英如胡适、梅贻琦、傅斯年、吴宓、叶企孙、竺可桢……等等,都是庚款留学生。

美利坚议会通过罗斯福的“庚款兴学”提案后,清政府曾答书致谢。胡适文中记载了答谢书原文:

“本国政府久感贵国邦交之笃,而无由申达谢悃,今大国如是盛举,何可不谢。蔽国闻贵国大伯里玺天德曾有愿中国学子留学贵邦之言,且蔽国亦仰贵国教育之发达,是以蔽国政府现已决意用此退还之赔款,每年派遣学生若干人至贵国留学,已另咨贵国外务部与贵国使臣会商一切办理之法,敬布腹心,伏惟照察。”

另附一书致美公使,宣告遣送学生办法大概,谓第一年至第四年,岁派学生百人,至第五年以后则每年派五十人。

又记留学办法内容如下:

一九零八年作月三日,美国务卿鲁特邮致美国驻京公使,所议办法大略如下:一、学生全数十之八须习实业工程诸科,其十之二可习政治法律。二、学生程度,(甲)中文能作数百字论说以上;(乙)能通晓本国经史文学;(丙)英文能直入美国大学;(丁)能略晓普通科学。(余略)

得惠于“庚款”资助,1909年,清政府(外务部)辟皇家园林清华园为留美预备学校;1911年改名清华学堂;1912年改为清华学校。这是清华大学的前身和起步。

按照留学办法内容所示,学生在通晓经史文学、英语入门、略晓普通科学的前提下,80%学习工科目,20%修习政法科目。这一办法实行前后,中国选送了大批赴美留学生,这为日后的清华大学打下了人才与学科基础。

五四新潮后,“提倡科学”、“整理国故”即“科学”和“国学”,成为当时学界对“教育兴国”的主流呼声之一。

在此背景下,1924年,清华学校启动“改办大学”程序,在筹建大学部的同时,创立国学研究院,包括中国历史、哲学、文学、语言、文字学、考古学等专业,其办学目标是吸收欧美、日本学术前沿成果,运用科学研究方法,重建中国传统学术之魂。① 国学院的创办,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吸引了顶尖国学大师的青睐和众多青年才子的报考。

从鸦片战争兴办“洋务学堂”到戊戌变法催生新式学堂,再到民国时期创办国立大学,西式教育观念已盛行中国。可以说,罗斯福庚款咨文所提竭力助中国之教育发达,使中国能振拔以适于今日竞争世界”之时代远见,与当时中国学界“振兴高等教育”的殷切初衷,二者形成聚力,使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下的现代教育初心,在清华得到切实完整的呈现。

至于百拾年后,中国教育事业发达了多少?振拔了吗?适于世界之竞争了吗?罗斯福当年的提议是否依然掷地有声?我们当可扪心自问。

重要的是,“黄河长江没有倒流”,借助庚款助学之机,清华从一所无建制的留美预备学校,幸运的汇入时代大潮,扎实起步、延展学科、广罗人才,彻底淘汰“师夷长技”、“洋务中兴”、“西为中用”等既固步自封又要借力先进的扭曲心态,敞开心胸、接纳文明,构建了一所浸润着欧风美雨、瞻望国际前沿、重视科学方法和国家教育使命的现代高等学府。

这份初心,是时代潮流、国家时势。是人心所思、人心所向。

二、一代国学大师的初心

从清朝中后期到民国,中西文化由碰撞对抗转向交融互通,“庚款留学”是典型标志之一。满清政权倒台后,民间思想解除了专制束缚,知识界得以广泛吸收西方先进文明成果;民国学人的学术造诣得到可观提升和发挥,由此诞生了一批批追求真理、振兴国家的学者大师。

以陈寅恪精研语言学为例,除了西方语种,他的藏文、蒙文、满文、突厥文、西夏文等均学成于欧美,而非中国本土。原因在于,西方的“东方学”涵盖了这些华裔语言专业,而中国“汉学”却死死围绕经史子集打转,由二者学科范围之宽窄,可窥当时西方学术体系的健全和发达。除了庚子助款的引导,这是众多民国青年赴洋留学的重要起因。

中国留学生在欧美精进了术业,扩展了视野,许多学成归国的有志之士,抱有重振中华文化学术、与西学一争高下的雄心。正如清华国学院初创时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著述为毕生事业”的国学研究人才② 而此等办学目标,“非第一流学者,不配做研究院导师”,这是曹云祥动员胡适到清华主持院务时,胡适的谦辞。胡适还建议曹校长“你最好去请梁任公、王静安等大师……方能办好研究院。”

缘于胡适的推辞和建议,曹校长委派吴宓恭请国学大师王国维、梁启超执教清华;教务长张彭春又推荐“汉语言学之父”、哈弗博士赵元任;吴宓再荐正在柏林留学的陈寅恪,清华国学院形成名震学界的“王、梁、陈、赵”四大导师阵营。

四大导师之外,《走进清华园》一文涉及的人物如曹云祥、吴宓、张彭春和同为导师级的李济,以及后来毕业于清华的学子诸如季羡林、钱钟书、梁思成、夏鼐、王淦昌……等等,日后均成为中国历史上或教育、或文学、或建筑、或考古、或科学界的大学者,群星璀璨的民国精英,夯实了清华百年名校的底色。

“吃过洋面包”的吴宓奉请王国维出山,虽身着西装革履,但登门王府时却躬行三礼、毕恭毕敬,缓缓提及聘请之事,恳切之态征得王国维的认同,“乃决就聘”。③ 梁启超曾为清华留美预备学生演讲“君子人格”,提出《周易》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即今天清华大学校训,与王国维态度不同,梁启超快人快语,见到吴宓送来的聘书,当场便痛快的接受了。

与国学泰斗王、梁相比,赵元任和陈寅恪尚属年轻人,赵当时34岁、陈37岁。赵陈二人又有不同,赵元任当时已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任教数年,是四大导师中唯一一位博士;陈寅恪则是无学历、无著作、无名声的“三无人员”,在吴宓、梁启超推荐他时,曹校长颇为疑虑,因而引出了梁启超评定陈寅恪的百年名句:

“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著作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曹云祥也未曾料到,陈寅恪这位“教授中的教授”,不仅学术研究苦心孤诣,在讲堂上也深受学生尊崇敬爱,不仅清华本校教授如朱自清、吴宓、刘文典与各系、各年级学生经常听他的课,就连燕大和远在北京城内北大的学生和教员,也成群结队来清华园“偷课听”。

季羡林在《回忆陈寅恪先生》一文中回忆到:

陈先生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最终豁然开朗,把我们引上阳关大道。读他文章,听他讲课,是一种无法比拟的享受。在中外众多学者中,能给我这种享受的,国外只有亨利希·吕德施,在国内只有陈师一人……

1928年,清华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时任校长是曾被胡适破格录取的学生罗家伦,罗当年数学仅考出15分。罗家伦任清华校长后,又破格录用数学考零分的钱钟书、吴晗等。这种不拘一格的伯乐之风在民国动乱年代并不鲜见,并一度是教育界美谈,可惜在今天的和平年代却荡然无存。

在王国维投湖自沉纪念碑文中,陈寅恪撰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成为清华校史上无出其右的绝响。这句流传近百年的经典格言,烛照中国人文传统,代代学人笃记心间,而今却被清华雪藏于所谓学术追求范围之内,几近画地为牢,在这个仍旧极度需要独立思考、摆脱愚昧的年代,与我们渐行渐远。

2011年“凤凰自由谈”采访时任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如是说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1931年12月3日,距罗斯福国情咨政提出“庚款助学”24年后的同一天,就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发出这句广为流传的教育名言。的确,自1924年改办大学、创立国学院,百拾年前开一代之风的清华,为人称道的正是大师云集,他们的思想精神、学术尊严、人格魅力,如清风一般穿越时空,缕缕不绝,沁润着后代中国人的心灵。

今天的清华大学,占地之规模、校舍之恢弘、建筑之别致、生源之庞大,无不遥遥领先。然而,前辈们的大师风范犹在眼前、经世名言犹在耳畔,他们不浮于世的师德师风,觉醒民族的热忱理想,心向文明的初心、破格用人的苦心、振兴家国的雄心,今天的清华,承续了几分?

“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石碑
(江西九江庐山植物园)

三、一流大学

21世纪岁末年初,工艺美院与清华大学合并,聘请陈丹青回国执教,双方合约前后共5年,即2000年—2005年。院方成立四所艺术教学研究室,由吴冠中、张仃、袁运甫、陈丹青四导师分别主持,其中,吴、张、袁三位先生德高望重、育人无数。陈丹青则初涉教学、尚无寸功,院方予以破格委任。⑥ 这与当年前清华国学院破格邀聘陈寅恪、“四大导师”之意境异曲同工。

然而,身为导师的陈丹青却遭遇极大尴尬——屡因双考政策录用不到优秀的学生。典型如吴雯,她考陈丹青的研究生,2002年政治和英语各差1分,2003年英语差3分,两次都没考上;而她的绘画考分两年都很高,均为90分。2003年再次落榜后,她被伦敦城市大学艺术系录取。20年过去,时间已经证明,清华拒绝了一位华人艺术家的继续深造。

百度百科吴雯简介

2004年,陈丹青在辞职报告中坦言,他与当下教育体制抱有深刻的歧异,即人文艺术学科的人才,学院教育起码的要求应当是,确立一位艺术学生葆蓄终生的品格,这品格,即前国学研究院大师陈寅恪的名句: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他还提到清华高才生用火碱溶液攻击狗熊的离奇案件,⑧ 透出对国内大学人文教育缺失严重、不顾学生人格品德的忧虑。这与钱理群痛斥“国内高校正在培养一批批精致利己主义者”,出于同样的担忧,即:目前教育体制积弊之深,根本无法培养真正的人才。

陈丹青辞职书中指出的教育弊端之种种,字字中的、切中肯綮,现只节选一小段与本文相关的慨叹之语:

反观人文艺术百年教育史,文化得势,即使乱世也人才辈出(如军阀时期之北大清华,抗战时期之西南联大,甚至院校关闭的文革时期);如教条横行,则盛世也学风荡然(如90年代迄今)。昔国学研究院王梁陈赵诸先贤,昔创建中美浙美徐悲鸿、林风眠诸大师若亲临视看,谅必哭笑不得。”

陈丹青
钱理群

毋庸置疑,百年后的清华以及教育界,在新式体制的束缚和浮躁不堪的世风下,难得守住民国那一代开创者的初心和遗产。离开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任凭科目如何繁多,阵营如何庞大,大学徒剩大厦矣。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当今教育界的个别后代子弟们,不但不“睁开眼睛看世界”,无视自身与世界的真实差距,居然还在持续上演着“世界一流大学”的荒唐闹剧和文字游戏。

四、初心何在

美国做出“庚款兴学”决定后,数年间其他西方国家悉数跟进,分别推动了类似的庚款方案,将多余的战争赔款投入到民国的教育、文化、慈善、铁路、公路等各项社会事业之中。庚款方案是情理之举、文明之举,是美国议会决策后的民意表现,绝非西方控制中国的阴谋论。不但如此,此举在今日依然值得效仿,或可斟酌应用于俄乌、巴以战后。

清华依托庚款资助改办大学,开创国学院,并发展为富有现代教育理念的综合性大学,同样是开明、远见的作为。清华虽然生于乱世,但是在后来的历史长河中,倘若坚持民国时期独立自主的教育理念,虚心进取,耕耘百年,世界一流大学未尝不可染指。

今天,在曾被战争和混乱摧毁的国家废墟上,摩天大厦拔地而起,鳞次栉比,与过去相比中国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与此同时,在同样千疮百孔的精神废墟上,一代民国大师曾经被世人尊重和瞩目、推崇和敬仰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否得到重新树立?一座座曾经焕发着生机活力的现代高等学府,是否还在闪耀觉醒、智慧与文明的光芒?

一校之教育初心,一国之教育初心,荡荡然存乎于“曾经”,不亦悲乎。

(23年11月上旬,读岳南《陈寅恪与傅斯年》·《走进清华园》有感,写此文)

注释:

①②.吴宓《清华开办研究院之旨趣及经过》,载《清华周刊》,第351期,1925年9月18日。“故今即开办研究院,而专修国学。惟兹所谓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而研究之道,尤注重正确精密之法(即时人所谓科学方法),并取材于欧美学者研究东方语言及中国文化之成绩,此又本校研究院之异于国内之研究国学者也。”

③.《吴宓自编年谱》,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出版。据《吴宓日记》载:“王先生事后语人,彼以为来者必系西服革履、握手对坐之少年,至是乃知不同,乃决就聘。”

④.《陈寅恪与傅斯年》第五章《望断天涯路》,122页。

⑤.《回忆陈寅恪先生》,载《怀旧集》,季羡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⑥⑦.《辞职报告附件一:呈本院外办及北京外办述职与感想》,载《退步集》,陈丹青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⑧.2002年1月29日、2月5日和23日,时年22岁的清华大学机电系学生刘海洋,先后在北京动物园熊山黑熊、棕熊展区,用事先准备的氢氧化钠(俗称“火碱”)溶液、硫酸溶液,向上述展区内的黑熊和棕熊进行投喂、倾倒,致使3只黑熊、2只棕熊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后刘海洋被北京西城警方羁押,据他自述这么做的原因是:“考证黑熊嗅觉是否灵敏。”2003年5月1日,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西城区人民法院对刘海洋就“硫酸泼熊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定刘海洋的行为已经构成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但考虑到他能够真诚悔罪,且其在故意毁坏财物犯罪中情节轻微,故免予刑事处罚。

往期文章:
昨日星巴克
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北京大学的两次“停办”危机

呼斯楞 | 以人性的名义
呼斯楞 | 匹夫以色列
呼斯楞 | 哥哥的生日
呼斯楞 | 不以年龄划分的代沟
呼斯楞 | 新闻联播冲上了热搜
呼斯楞 | 地产青年的一段回忆
呼斯楞 | 老人家的一声叹息
呼斯楞 | 一幅好字,一身风骨
呼斯楞 | 比即达拉勇闯女厕所
呼斯楞 | 韩寒陈丹青的恶习
呼斯楞 | 有个婊子撩了我
呼斯楞 | 我看“34”条
呼斯楞 | 我看蒋万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