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都社企案例NO.34 | 雨田青:送艺术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


 导读 


如果孩子的音乐天赋困于拮据的家庭条件,如果我能帮助这些孩子却没有帮到底,那我的心不安定。

——雷婧


2011年,自幼时起便接受音乐教育的雷婧与妹妹雷倩创办了雨田钢琴音乐室,在此后十年里帮助了有极高音乐天赋但是家庭困顿的孩子、帮助了渴望接触社会但扰于疾病环伺的孩子,逐渐地,将普惠式艺术教育推广到更多社区的想法在雷婧的心里滋生、萌芽。


2022 年,雷婧将原属于商业企业的雨田青教育成功认定为成都市社会企业,并将之更名为“成都雨田青教育咨询社会企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雨田青”),围绕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理念,以儿童青少年的长远健康发展为目的,运用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为孩童家庭提供教育指导,立志让普惠式的社区艺术教育走向每一个寻常百姓之家。


在推广普惠式社区教育的同时,雨田青成功从商业企业转型为社会企业,让企业社会责任的小小公益种子得以以社会企业的方式被浇灌,然后长成参天大树,让艺术教育惠及无数家庭。


社会目标:用专业的教学方法及适合孩子的教学方式面向社区、儿童青少年及家庭开展教育活动。

以创业为机

埋下一颗公益种子

2011年3月,还在担任音乐教师的雷婧和妹妹雷倩萌发了创业的想法,在家人的鼓励下成立了“雨田钢琴工作室”——一家专注教授钢琴的艺术课外辅导机构。钢琴工作室由妹妹专职管理,而姐姐则在周末兼职钢琴教师。此后两年,工作室培养了数十名学生。

为了扩大经营规模,2014年,雷婧辞去初中音乐教师职务,筹办了雨田钢琴工作室龙泉校区。随着校区增多和规模扩大,工作室逐渐盈利,仅仅教授钢琴已无法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

2016年,雷婧姐妹再一次在成华区建立校区,将工作室更名为“雨田青教育”,并将业务从原本的钢琴辅导转变为文化、钢琴、舞蹈与架子鼓培训,以提高广大青少年艺术修养、文化素质为宗旨,不断培养出多才多艺的优秀人才。


自2011年创办之后,雨田青不断发展壮大并积累了一定名气。2016年,成华校区创办后,雷婧在所在社区的邀请下参与公益活动,为社区公益提供了较大的支持。

在社区公益活动的参与过程中,雷婧认识到与具备优渥家庭环境的工作室学员截然不同的孩子,这些孩子有极高的音乐天赋、有极适合弹钢琴的手部结构、有良好的乐感,然而这些在拮据的家庭条件面前一文不值。

由于内心的不忍,雷婧为一个孩子提供了帮助:将原本300元的课时费减免至100元,如此一来,孩子的家庭能够承担得起孩子的学习支出。

然而,雨田青教育毕竟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针对这些处于家庭条件与音乐天赋两难困境的孩子,雷婧有心想帮,但是能力有限。

虽然不能不计成本与工作室前途的一味降低培训费用,但是帮助孩子的想法始终在雷婧脑海里萦绕不去,并在雷婧心中埋下了一颗公益的种子。


摸石头过河

从商业企业到社会企业

 公益初探,非营利组织建构 


因为始终牵挂着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雷婧不断地寻找扩大公益参与的机会,终于,社区中的空置场地为雷婧带来了希望。


在参与公益活动过程中,雷婧发现,不少社区存在大量空置场地,但由于社区场地仅供社会组织或社区提供社区公共服务使用,雨田青作为商业企业被排除在使用者之外。


为了获取利用社区公共空间资源的资格,2018年,雷婧向民政部门申请成立了“成都市成华区绿豆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绿豆芽”),借此入驻社区,开启普惠式教育之路。


然而,借助社会组织开展社区艺术教育同样面临着诸多困境。


  • 一是机构运营能力的困境。


作为毕业于艺术专业并经营艺术培训机构的女性企业家,雷婧及其合伙人以往从未接触过社会服务工作,对于社会组织如何运营、如何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如何招募志愿者等专业性问题毫不了解。


  • 二是资金保障的困境。


作为非营利组织,绿豆芽与雨田青截然不同,雷婧既有的商业思维完全无法融入到绿豆芽的运作当中。另外,绿豆芽的发展完全依赖外部服务购买,一旦服务购买中断,获取不到组织运营的保障资金,社区的艺术教育服务也会因此中断。


因此,由于资金获取的困难与资金稳定性的困难,雷婧对绿豆芽的未来以及其能否让社区普惠式艺术教育得到推广充满了担忧。显然,非营利组织的尝试并不能完全满足雷婧的想法,这一初步尝试并未取得成功。


 社区合伙,组织转型过渡 


商业企业缺乏进驻社区的社会合法性,非营利组织由于能力与资金问题面临发展挑战,而彼时雷婧对社会企业一无所知,似乎扩大社区艺术教育的想法完全受阻。


然而幸运的是,由于一个偶然的契机,雷婧在妇联主席的引荐下,与成都市成华区一里塘社区签订合作协议,成为一里塘社区的合伙人。由雨田青负责社区儿童之家的运维工作,而社区则可以为雨田青提供服务空间。


借助一里塘社区运营的契机,雷婧获得了免费借用一里塘社区场地的机会,节省了大笔场地租赁成本,因此,雷婧可以以低偿的模式为社区儿童提供艺术教育。原本雨田青钢琴课程的定价让普通家庭望之却不可及,但在儿童之家,社区居民可以以低于市场价一半的价格让孩子接受钢琴培训。


在这里,雷婧看到这些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身上的艺术天赋与后天努力。雷婧发现,能够予以这些孩子力所能及的帮助,即使赚不到钱,心里仍然被满足感与幸福感慢慢地填充。


社区书法课堂


然而问题并未止步于此,雷婧希望能够将普惠式的社区艺术教育推广至更多社区,让成都市甚至四川省的社区儿童均能享受到低偿的音乐教育培训。然而一里塘社区的进驻完全基于偶然,这种模式无法复制和拓展,雷婧的计划亦只能在少数社区落地。


为了服务更多孩子,为了让更多普通家庭的小孩获取艺术教育,甚至让特殊儿童在音乐教育中获得音乐治愈,雷婧开始探索其他的可行路径。


 转型社企,普惠艺术教育 


2021年,雷婧初识社会企业,了解到成都市各个社区对社会企业具备较高的认可度,因此,雷婧产生将雨田青转型为社会企业的想法,并在逐步探索中让这一想法慢慢落地。


2022年,雨田青成功获得成都社会企业认定,在十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商业企业向社会企业的转型,雷婧在推广社区普惠式艺术教育进程中迈出了一大步。


  • 首先,借助党建引领,推动思想转型。


雷婧深知,组织转型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是整个机构的事情,不仅自己的想法要从商业企业向社会企业转变,也需要推动机构的合伙人与员工共同完成思想转型。


对于雨田青合伙人,也就是自己的妹妹,雷婧与妹妹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包括组织的发展现状、组织未来的发展以及雷婧自己对于未来的规划和设想。逐渐的,妹妹开始认同雷婧的观念并支持雷婧的社会创业想法。


对于员工,雷婧必须考虑到教师们对于开展社区公益式艺术教育的接受度。为此,雷婧借助党员的力量,与员工讲述公益性问题的同时,在组织内部筛选党员并成立党支部。


借助每个月党建支部学习的机会,雷婧向支部党员传输公益观点,发动党员员工参与社区普惠艺术教育活动并前往贫困县扶贫,让党员逐渐意识到社区艺术教育和社会公益的意义。


随着党员对于组织转型接受程度的提升,党员开始带动普通员工共同参与公益活动,共同感受、参观公益类的艺术课程,从而转变员工思维,自上而下统一组织思想。


  • 其次,调整工资结构,减少员工损失。


商业企业向社会企业转型意味着组织需要在原本商业思维的基础上融入社会思维,不能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这也同时意味着雨田青的收入将较转型前大大减少,教师的收入也会因此减少。


为了降低教师可能因此遭受的损失,雨田青在既有工资结构上进行了调整:将纯提成的方式转变为“底薪+提成”的方式,即为教师提供底薪,同时配备数量一致的商业课程与公益课程,按照不同的课时费进行结算。


如此一来,由于底薪的发放,教师的收入损失大大降低,也保证了雨田青转型社会企业后的稳定发展。


  • 最后,开展社区公益,提供免费服务。


转型社会企业后,雷婧每周组织一天作为公益活动日,带领员工去往不同的社区提供公益活动,为辖区中的残障人士、低保户、困难户等提供免费的教学活动。这种公益活动的供给不仅提升了员工的获得感,亦达到了组织推广和招生的作用。


超越社会企业

链接社会公益

为了艺术教育,但不限于艺术教育。


雨田青的步伐并未随着社会企业的注册而停止,相反,注册社会企业后,雷婧心里升起更加浓厚的社会使命:超越年龄的界限,将教育前置,为学校教育减轻负担;超越空间的限制,走出城市,为贫困地区送来温暖。


 教育前置,助力价值观形塑 


在经营商业企业的过程中,雷婧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由于隔代教育或者父母溺爱等原因,多数孩子几乎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从未经历过生活的磨练。


“从我自己的学生身上我所看到的一个问题是:孩子的习惯养成过后再靠外部的力量去改变非常难,三年养成的习惯甚至要用六年去改变”,雷婧如是说。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雷婧试图拓展早教业务,试图在学龄前帮助孩子建立自主意识。


为了推进早教业务,雷婧带领雨田青开拓了早教课程,如蒙氏教学、华德福教育、奥尔夫音乐、感统游戏等,运用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为 80、90 后为主的新时代年轻父母和双职工家庭导致的隔代儿童照料者,提供系统化、科学化、生活化的综合亲子教育指导服务。


借此,雨田青通过低偿加免费的模式,力争让专业的早教课程覆盖到社区所有适龄家庭,让所有适龄家庭的孩子都享受到早期教育的引导,以此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引导孩子的社交发展和意志力的培养;逐渐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


雨田青早教活动:相识礼仪游戏


 公益捐赠,助力山区扶贫 


雨田青在日常运营中,不仅采用公益免费和低偿收费并行的经营模式,确保社区教育的可持续性,更是将营业额的5%捐赠给社区作为专项资金。与此同时,作为一名党员,雷婧希望能够让更多孩子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2017年,雷婧担任所在街道联盟党支部书记,借助支部对口扶贫活动参与到一对一公益助力贫困山区学生的过程中,并主动资助了两名丹巴贫困县孤儿。


2019年5月,雷婧第一次进入丹巴县看望资助的两个孤儿,跟丹巴县结下了缘分,即使回到成都后亦时刻牵挂着当地的孩子。


自此,帮助改善贫困县儿童的教育环境,提升丹巴县的教育质量成为雷婧心里始终记挂着的事情。


为此,2021年,雷婧与成都市女性创业者联盟两位成员共同推进丹巴县贫困学校捐赠活动,分别向四家学校捐赠电脑、校服、书包等学习用具近十万元。


雨田青向丹巴县学校捐赠文具


丹巴的孩子们穿上了雨田青捐赠的校服


转型为社会企业后,雷婧开始鼓励学员家长带着孩子共同参与公益扶贫活动,以家庭对口帮扶的形式,为当地更多的贫困孩子带去希望,同时在参与公益活动中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自2017年来,雷婧连同家长们实现了七户家庭的结对帮扶,虽然帮扶的家庭有限,但是成功帮助失去学习兴趣的孩子重新接受学校、走入校园;帮助一人承担八口之家生计的母亲减轻生活的重担,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也帮助城市的孩子明白生活的不易,更懂得父母的艰辛。


未来期望

强化多元合作

拓展公益力量

 吸纳年轻力量,扩大普惠教育 


目前,雨田青仅有8位专职员工与10余位兼职教师,恰巧能够覆盖商业板块与十余个社区板块的教育服务。


但是,雷婧有着更长远的规划——将普惠式社区艺术教育推广到更多的社区,如此一来,当前的教学力量无法承担未来数倍增长的服务压力。


为了实现服务力量与服务目标相匹配,未来雷婧计划进一步与高校,尤其是艺术院校达成合作,希望吸纳年轻的艺术教师成为雨田青的合伙人,吸收更具备艺术专业性、更具备教育热情的年轻老师与雷婧共同合作,共同将艺术教育送到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甚至全国的更多寻常百姓家庭。


 对接社会企业,强化公益支持 


虽然中国已经全面实现脱贫,但是由于自然环境、地理差异等非人为可控因素,不少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教育环境仍与城市想去甚远,如四川省丹巴县,如何实现这些地区孩子教育质量的提升仍然是未来需要持续努力的事情,这也是雷婧一直以来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雷婧提出吸引学员家庭参与一对一家庭扶贫工作,但是由于丹巴县的恶劣环境与频繁出现的泥石流,雷婧难以保障参与人的健康。


为此,雷婧计划未来与旅游领域的社会企业开展合作,同时推进丹巴县与其他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与旅游扶贫,实现多方共赢。


2023年3月,雷婧获得成都市成华区慈善会颁发的“爱心个人”荣誉证书,面对这份证书,雷婧感慨到:“今天问自己心中的慈善是什么?我思考了一下,我觉得慈善就是用自身温暖的力量带给别人温暖,就像黑暗里的一束光、伤心时的一个拥抱、冷时的一件衣服、饿时的一个馒头……慈善离我们真的很近。”


雷婧用十余年的时间将心中公益的种子浇灌为如今的参天大树,或许在可期的未来,她将呈现给我们一片森林。



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成都雨田青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企业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熊猫大道1248号4楼402室

联系人:雷婧

联系电话:13982068330

微信公众号:雨田青教育


↑↑↑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文章作者:华东师范大学 王利君

来源:《成都市社会企业发展白皮书(2022)》

转载请联系xiaxuan@ssicn.org






2023年12月1日,2023年成都市社会企业行业评价(认定)申报企业尽调审查正式开启,评价(认定)全过程(含公示期)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指导。如有问题或投诉、建议,欢迎联系成都市社会企业发展促进会小助手。


☎咨询电话:

15351216135

⚠️投诉电话:

0755-83462614/13570806610


🧑‍💼

小助手微信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微信)

🌏

微信公众号:

社创星社企服务平台(CSECC)

(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公众号)

- End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成都市社会企业发展促进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