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都社企案例 | 快乐成长:深耕青少年社区教育

 导读 


成都快乐成长家庭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快乐成长”)的前身是2015年成立的成都市锦江区快乐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快乐青少年”)。


作为一家社会组织,快乐青少年主要开展心理健康咨询辅导、帮扶支教活动,组织青少年发展及教育公益论坛;推广、宣传公益理念,致力推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关注并促进引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相互支撑、融合发展。


2018年,创始人王畅在原有组织的基础上,按照社会企业的章程重新登记注册了成都快乐成长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成都市锦江区首家以服务社会公益的社会企业。


目前成都市快乐成长家庭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围绕社区艺术馆、科学家爸爸探索营、青少年志愿服务体系搭建、社区教育等项目与活动,支持社区青少年的成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莅临考察调研


企业到社会企业的萌芽

每个人都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


对大多数人来说,无外乎是投身商业以创造经济价值;或成为公职人员,为人民服务,推动社会进步。对于王畅来说,这个问题没有唯一答案,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她都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在成都的教育培训行业,王畅颇有几分名气,她曾管理过老师200多、学生3万的教育培训机构,机构年收入近1000万元。在教育领域干得风生水起的王畅也曾担任成都市十五届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获得四川省教育十大风云人物称号。


作为区政协委员的王畅积极履职,在对各街道进行调研时开始了解社会组织的运作模式,并于2015年发起成立快乐青少年。在成立之初,该机构便实施了锦官驿社区的330托管项目。


辖区内的锦官驿小学是一所接收随迁子女的学校,随迁子女在班级人数中占比50%左右。


为缓解父母接送子女的压力,快乐青少年针对随迁子女的情况开拓了托管服务,所开展的课程服务由1.0版本,提升为“选课走班”的3.0版本,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喜爱的课程。此项目实施后得到了社区及家长们的大力支持,每年服务近300人次,相关方的满意度高达98%。


虽然托管项目得到家长和社区的高度肯定,使其成功运作,但很快王畅发现了新的问题:该项目因为某基金会的资金支持,可以免费为辖区儿童和家长服务,但是基金会的资助周期只有一年,一旦资金到期,下一年该如何维持项目的运行呢?


在王畅为这件事苦恼时,家长们纷纷主动表示,他们对这个托管项目非常满意,并愿意为此支付适当的费用。


企业出身的王畅具有强烈的法律风险意识,为了找到合适且合法的资金支持方式,她特地咨询了律师,最终确定家长以资金捐赠的方式成立一个专项基金来支持托管项目继续运营。

 

在幼儿园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


王畅认为,这个项目在她心中埋下了社会企业理念的种子,商人转向公益,往往不以挣钱为最终目的,反而认为推动社会向善更有意义。


社会组织一心想要推动社会进步,但经常由于资金短缺而步履蹒跚,社会企业这一模式为它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于是在2017年,时任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在锦江区水井坊街道锦官驿社区调研时,王畅提出了有关“社会企业”的介绍。


从那时起,在王畅的脑海中,一幅以社会企业模式运营青少年教育事业的宏图逐渐清晰,她以自身的努力推动成都市发展培育社会企业发展,从而促进社区发展。


2018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培育社会企业促进社区发展治理的意见》。同年6月,锦江区向王畅发放了锦江区首张以服务社会公益为宗旨的企业营业执照,成都快乐成长家庭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由此成立,王畅的社会企业破土而出。


紫藤花开再出发

成都市锦江区星桥街112号院是远近闻名的紫藤花打卡地,每年3月紫藤花盛开时,前来拍照的人络绎不绝。如今,112号院除了长势繁茂的紫藤花架,还有一座开敞落地窗设计的川西民居风格中式建筑——水井坊社区传统文化体验馆。


快乐成长发挥社会企业的优势,整合社会资源,运营着这间体验馆。这里已经成为112号院居民们交流沟通和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公共空间,俨然是一处“新地标”。


运营体验馆的过程中,王畅认为其作为社区公共空间,不在于是否“高大上”,而在于活跃度的高低。


因此,快乐成长将体验馆运作为贴近居民生活的像章展、老照片展等社区居民文化艺术活动场所;作为解决居民实际生活问题、提供志愿服务的志愿服务基地;作为反应居民需求、联系居民和社区党组织的党群服务场所。


在这样的理念下,150平米的服务站按照功能划分为四个区域:议事坊、忆惜坊、创工坊、蓉味坊。


议事坊主要用于党建活动、居民自组织议事、居民培训、居民阅读等活动;
忆惜坊主要用于家国文化、成都文化、水井坊社区文化的展示;

创工坊主要用于组织居民开展手工活动;蓉味坊用来提供烹饪培训等活动。


快乐成长对于这个社区服务场所的运营,体现了社会治理理念的更新,同时,也是社区对快乐成长组织能力和服务能力的认可。


自2015年成立以来,快乐成长陆续策划运营了家庭教育进学校项目、社区艺术馆项目、社区科普馆项目。


3年时间里,王畅种下公益的种子,让社会企业破土萌芽,最终成为社区营造、社区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守护者。


在社区艺术馆项目中,快乐成长从社区环境的改造、墙绘、井盖等方面开发了艺术项目,动员社区居民用艺术方式参与社区环境改造,带领青少年志愿者将微公益与艺术结合,共同改善社区环境;根据个性化需求和社区资源优势,通过艺术引导青少年启迪美、发现美。


在科学家爸爸探索营项目中,王畅动用自身资源,与10个“科学家爸爸”签约合作,开展中小学科普活动。


教育行业出身的王畅,希望能够融合社区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打造青少年志愿服务课程体系教育产品。


在青少年志愿服务体系构建项目中,快乐成长围绕服务自己、服务家庭、服务班级、服务社区的理念,建立了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志愿服务课程体系。


这些课程走进校园后,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素质发展、社区营造产生积极效益。在这个课程体系中,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课程:


一年级课程为服务家庭和服务班级;

二年级课程主要是垃圾分类,给孩子全面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每个月定期做一次垃圾分类的回收,将回收之后所得收益捐给社区基金;

三年级课程是各类文明劝导,动员社会资源,与交警大队一起走进学校,宣传交通安全的青少年活动;

四年级课程是理财课,为孩子讲述钱从哪来,钱应该怎么花,定期组织捐赠活动、策划跳蚤市场等;

五年级的课程是组织孩子进行社区探访,社区探访分为打扫卫生、表演节目,有意愿有特长的孩子可以表演节目;

六年级的课程为社区共创,教会孩子用项目学习制的方法参与社区治理。


目前,这项产品已经在盐道街试点,试点过程不收费,今后的收费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出售活动手册;另一种是作为社区深入到学校的社区教育活动,由社区买单。


“舍与得”“去与留”

对快乐成长如何以社会企业的模式发展,王畅有着清醒的认识。


她坦言,她从企业退股投身公益,是真心热爱公益,并希望通过公益带动儿子成长。她也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组织以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完全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模式会违背自己的初心。


快乐成长成立之后有不少资方向王畅表示投资意愿,当王畅告诉对方自己快乐成长是一家社会企业时,对方不懂社会企业,认为投资的唯一目标是盈利,并且与王畅认为在模式的匹配上和运营的思路上大相径庭,所以她拒绝了投资人的加入。王畅认为这是作为社会企业的快乐成长必须经历的风雨,她也对自己的初心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王畅认为,社会企业在初期,步子不能迈得太大,走得太快必将承担更大的风险,应该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要评估、判断清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企业不能发展壮大,快乐成长目前的业务模式尚不成熟,必须稳步前行。


未来,快乐成长将继续立足社区和青少年教育,打造融合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课程体系。


同时,受西昌市政府的邀请,快乐成长将在西昌成立一家新企业,利用当地的旅游文化资源,打造青少年游学项目、青少年素养提升项目。


在自己的追求和目标逐渐清晰后,面对诱惑,王畅做出了“舍”与“得”之间的决定,在“去”与“留”中,我们对快乐成长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end-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成都市社会企业发展促进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