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围墙挡景要从“心”上拆除

伏一晨 重庆瞭望 2023-10-17


想看大美风光的游客们,未见美景,先撞了“南墙”。


近期,有网友发布视频称,214国道云南梅里雪山处,新修起了高高的围墙,使得游客无法在公路边看到金沙江大拐弯,必须购买门票,前往景区修建的观景台游览。无独有偶,同条国道沿线的飞来寺景区,也被曝修起了围墙。


这两堵墙都随着旅游高峰同步修建,却又在网民口诛笔伐下被拆除。


围墙易拆,但背后的“围墙思维”却值得深思。


▲214国道旁的围墙。来源:网络视频

不少游客发现,大修围墙成了一些景区的“基本操作”


比如“两岸设围”。今年“五一”假期,黄河壶口瀑布景区,在瀑布两侧的公路都筑起围墙,让网友直呼:“连中华儿女看母亲,都得先交门票钱!”


比如“跨区修围”。2018年,桂林象鼻山景区,在景区对面能看到象鼻山的位置,通过栽种植物、竖立广告牌等操作“挡景”。


更有甚者,布下“天罗地网”。在梅里雪山,有网友发现:景区在非法定禁飞区,人为设立了禁飞警示牌,不允许游客用无人机“偷拍”雪山,甚至还出现不明身份的人,打落游客手中的无人机遥控器。


除了高筑景区围墙,“看不见的围墙”更让人忌惮重重。


近日,有网友自驾行经扎尕那景区时,被工作人员告知,哪怕不在景区停留,也要购买“过境票”。只有在一个半小时内,走完景区40公里的路程,才能退回门票费。这种现象,也曾在香格里拉虎跳峡景区被曝出过。不少网友愤慨:“祖国山河是我妈,娃想看妈,多看一眼都是‘偷窥’,还要‘打码’!”


围墙虽让人生厌,但也确有部分景区围墙修建已久,多是出于生态保护或安全管理的需要。更多的围墙,是因门票而修起。在面对指责时,景区往往“道歉、拆除、再开放”三连,试图化解危机。低廉的试错成本和庞大的经济红利,让围墙难以拆尽。


围墙挡景,折射出景区在经营上唯利是图、在管理上独断专横等问题。更需要引起警惕的,是围墙背后扎根已久的“围墙思维”。


▲从2022年除夕开始,象鼻山景区正式全面免费开放。记者 曹祎铭 摄/新华社

围墙挡景,围住的是每一个游客享受自然的权力


正如苏轼所言,“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本就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大好河山,不应该成为某些景区捞钱的工具。


更有不少山水,凝聚着中华儿女的血脉之情。游客不仅想一睹瑰丽,更想抒发情感、寻找民族认同。这份情感,不应被围住。


现在的景区,动辄4A或5A。但对游客来说,只有实打实的旅游体验,能让游客在心中打“A”。景区内乱收费尚属市场行为,可以及时止损纠偏;但围栏修到了景区外、国道边,不但观感不佳,会影响游客以及潜在游客的体验,更会挫伤游客今后的出游热情。


围墙挡景,挡住的是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脚步
旅游经济有吃、住、游、娱、行、购六大要素,门票仅是一个基础消费环节。过度信奉“门票经济”的短视行为,无异于自己切断旅游经济的产业链条,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围的景区多了,必将破坏当地旅游生态,导致各自为营,内耗加剧。有媒体报道,桂林曾在4个主要城区内,围起了至少15个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收费景区。景区相互竞争,门票价格节节攀升,让游客叫苦不迭。


围墙挡景,更遮挡了社会治理的温度和亮度。
有些地方政府,在面对文旅市场治理时,犯了懒,缺少温度。不少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每年都会经历游客潮,按理说是文旅考场的“老考生”,但交出的答卷不尽如人意。部分景区哪怕没有围墙,也经常被曝出乱定价、没人管、脏乱差等问题。
景区是城市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而管理缺位则会让这张名片蒙尘一些地方,疏于文旅市场管理,让城市给外地游客留下“宰客”“没人情味”的负面印象。旦舆论进一步发酵,就会使更多人对该地“路转黑”,进而“敬而远之”,影响地方的长远发展。
此前,淄博因烧烤爆火,让人看到——支撑起小烧烤的,是一套社会治理大方案:从对游客无微不至的引导、志愿服务,到吃穿住行的严格定价、质量监管……淄博用完备的社会治理体系,助力旅游,让游客对这座小城“路转粉”。
▲拆除围墙后的西湖,成了杭州最亮眼的名片。记者 翁忻旸 摄/新华社

现实里的围墙拆不尽,是因为思想上的围墙没有拆到“根”上。


首先要推倒“墙面”。围墙挡景已成众矢之的,拆除不合理的围墙势在必行。眼下,不少景区拆围虽然响应迅速,但缺少积极的正面回应和表态。让人怀疑其究竟是迫于舆论压力,还是真的领会了公众期待。


而不少没拆的墙体则要依法依规,加速拆除。从景区到地方政府,都要正视大众情绪和旅游市场发展规律,杜绝侥幸牟利心态。


其次要拆掉“墙体”。围墙挡景反映的是,景区过度依赖门票经济滋生的运营模式失衡——只重卖票,“千区一策”。各地要主动瘦身、敢于“断舍离”,创新打造出更多文旅精品。


此前,不少地方景区盲目扩张,形成了“木桶效应”:游客因为质量低、服务差的景区而扫兴。因此,景区间的围栏也应该打破,让景区与景区有机结合,让景致与景致相辅相成,共同展现好地方文化。


比如,西湖“拆围”后的12年,杭州游客和旅游收入,均增长了10倍左右。拆围带来的巨大流量,让当地旅游市场愈加繁荣。


重点更在挖除“墙根”。不够开放的运营思维,从根上制约了景区长远发展。景区是文化的载体,其价值不能被局限在一时一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华大地上,一峡一川、一峰一山,皆有独特的神韵,让人心驰神往。旅游业因这些独特的自然馈赠而兴,不能因为部分人的一己私利而衰。


旅游市场有淡季旺季,这是客观存在的“时”;但若让游客的心情变冷,就会失“势”。把握时势,既要算大账,看到景区提供的长期价值;也要算精细账,做好景区维护、创新的动态管理,让景色常青也常新。


拆围呼声强烈的当下,景区不妨主动破围,从根上换个思维做文旅,把“不让看”变成“欢迎来”,拥抱山水、城市、游人美美与共的未来。



责编丨郑钰潇
责校丨杜铠兵 
主播丨伏一晨
审核丨王方杰


往期精彩内容


● “研学热”谨防挂羊头卖狗肉

● 成渝中部真的要崛起了!

● 假如重庆没有两江四岸

欢迎扫码加入重庆瞭望读者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