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达式常“鸡奸案”的来龙去脉

雨丝 2023-07-05

提起达式常,好多人都知道他,这可是德艺双馨的大腕。

从1962年首次走上银幕,到2011年告别表演艺术界,从影50年的他在银幕上塑造许多鲜活形象,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可是奇怪的很,谁也想不到,本该受人尊敬的他,1982年居然被人诬陷成“鸡奸犯”,还造谣说他己被公安局抓走。一夜间就让他身败名裂。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面对突如其来的冤情,他如何应对?对方提出和解,他为何坚决反对?法院最终如何判?

哭诉的家信

1982年10月,达式常在东北的外境地拍摄电影《人到中年》。惊喜地收到妻子来信,满怀期待地打开阅读,内容却让他心碎。

与以前的来信绝然不同,这信是妻子用眼泪和着墨水写成的,没有温情和思念,全是哭诉和愤慨。

她要丈夫火速赶回上海处理问题,说她已承受不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她声泪俱下地告诉丈夫,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有记者在报上发表文章,竟然无中生有的指责他是搞流氓的“鸡奸犯”,还有鼻子有眼地诬陷他已被公安局逮捕。

接到这样的来信,达式常大吃一惊:我这不好好的吗,自己在生活作风也一直要求很严,从来没有做过缺德事,怎么突然成了人人讨厌的“鸡奸犯”,这不是诬陷与诽谤吗?这叫我今后怎么活?

达式常浑身颤抖,怒火中烧。他恨不得马上赶到妻子身边。可是他又犹豫了,从影20多年,他早就知道一个事实,作为正在拍摄中的主要演员,如果突然离开,将对会摄制组引来灾难性后果,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会造成巨额资金损失。

可是,如果以工作大局为重,暂时不回去处理问题,仍然坚持在这里拍电影,自己的名誉已经遭到毁损,今后还能继续出现在银幕上吗?

此时谣言早已满天飞舞,不仅连剧组的领导开始关注这件事,就连受邀方的辽宁制片厂的负责同志,也被搅得真假难辩。

有领导找到达式常:“虽然我们是小厂,您是大演员,但是如果您真有这样的事,哪怕损失几十万,我们也要换人。如果您没有这样的事,希望您回去后赶紧澄清事实,迅速回来拍片。”

谣言的源头

虽有谣言止于智者这一说法,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有关名人的谣言,一旦出笼就会引起广泛关注,甚至被不明真相的人添油加醋,传得神乎其神。

达式常并没有出格的事,也没有被公安局抓捕,漫天谣言究竟从何而来?

其中的真相令人吃惊。谁也想不到,谣言的始作俑者竟然是一个在上海有重要影响力的报.社记.者。

令人不解又耐人寻味的是,这个有30多年工龄的老记者,不仅是一名老.党.员,还是某法制类杂志的特邀记.者。

法制杂志是专门研究法律的,请他当特邀.记.者,说明他多少对法律有些研究,也应该知道法律的规章制度,可就是这样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资深记.者,居然在公开的大型场合,面对来自7个县市的听众,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的讲出一些令人声败名裂的糊涂话。

人言可畏呀,无中生有的诬陷和毁谤,有时候真的可以置人于死地。

谣言到底是如何出笼的呢?真相啼笑皆非。

1982年底,达式常穿梭在东北的长春、沈阳两地,分别拍摄两部电影《人到中年》和《车祸轶闻》。因剧情需要,他理了个小平头,与囚犯的标配发型类似,《车祸轶闻》中又有许多警察办案的镜头。

当两部电影的海报,分别出现在报刊和画报中时,有人开玩笑的话,达式常看起来像个犯人。只是一句玩笑话,没想到开始朝无法把握的方向逆转。有不明真相的人听到这个玩笑话,开始添油加醋,慢慢变成了达式常是个犯人。

这话又被那个资深记者听到了,不知他出于什么心理动机,不仅在公开场合说达式常犯了生活作风问题,而且还专门写文章刊发在官.方媒.体上。

照道理讲,他是职业记者,就应该有头脑、有思想,为什么要干这样愚蠢的事?当时谁也不知道。

前有大会上的讲话,后有媒体的正式报道,谁还能不相信呢。于是上海的街头小巷,就开始流传耸人听闻的传言:大明星达式常因为搞同性恋,已经被抓,犯的还是令人恶心的“鸡奸罪”。

谣言除了在上海传播,还像瘟疫一样向四面八方流散。谁还能辩明真伪?

沉重的心理负担

达式常被借调到东北拍摄电影的时候,他妻子和女儿仍然生活在上海,妻子本来身体就有病,女儿还在读小学。怎面对旁人无尽的白眼和嘲笑?她们很快就被谣言击垮,整天哭哭啼啼的,压力巨大。这也是妻子给他写信,要他赶紧回来辟谣的目的。

达式常原以为只要他重新出现在上海,就可以止住谣言,平息风潮,至少可以证明自己没有被公安局抓起来。

可现实却让他苦闷失望。事情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远比他估计的要严重。

有些事真的不是清者自清,谣言可止于智者那么简单。可怕的舆论早已在上海闹得满城风雨。

已回到上海的达式常,开始上街买东西,四周八方立即投来惊诧的目光。他刚一转身,背后马上有人议论:“达式常真的出事了呀,你们看,头发都被剃光了。”他们那里知道,这是达式常为拍《人到中年》,按剧组要求特意理的小平头。

因工作需要,他准备到某单位去联系业务。正在值班的门卫猛然看到他,不知是出于好奇还是关心,开口就是这样一句:“哦,你出来了?被关了15天,是吧?”

人,谁没有尊严?处在这样的氛围中,叫人怎么活?谁的心理能承受住这么重的压力?

满城风雨,岂只发生在上海?其实早已波及全国。

广东电视台早已安排好电影《燕归来》的播出时间,这是由他主演的。但是满天的谣言已经由北自南,流传到了广东。

电视台不知所措,不停打出长途电话,一再询问有关部门:“达式常到底有没有事?由他出演的影片还能不能播?”

有一天,武汉大学请达式常所在单位的文学编剧作专题报告,有大学生当场就写条子质问:“达式常是不是鸡奸犯?是不是已被公安局抓了?”

东北有一位与达式常很熟的同志到上海出差,发现沿途的火车上,人们都把达式常被抓的消息,作为聊天的谈资和笑料。一本刊登有达式常照片的画报,有人拿出笔,竟然在达式常的剧照旁批注“此人是鸡奸犯”。

被迫起诉

达式常的良好意愿,被现实无情击碎,他本人现身上海,也平息不了谣言,情况居然如此严重。他觉得自己哪怕长了一百张嘴,也无法说得清楚。

看来只能借助组织的力量了。于是他开始去找自己的单位,想依靠组织的力量为他辟谣,为他说话,为他还个清白。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让他更生气。

他找厂党委进行了专题汇报,领导很重视,也想了一些办法。但接下来发生的事,让他当头挨了两大棒。

有些相信他、关心他的同志,开始帮他写辟谣文章,可是某部门早已发出指示:不予发表。有些来自于电台的同志,专门为他制作了录音专访,准备在电台播放,可是报到电台领导那里,仍然是不予播放。

四处碰壁的达式常无路可走,再次找厂党委和电影局党委。他说:“请组织对我进行调查,立案审查都可以。如果我没有这样的事,那么诬告我的人,就应该受到法律制裁。”但是结果仍然无效。

组织上的确进行了调查,证实了那些满天飞舞的消息全是谣言,便向有关单位通报情况,要求辟谣。可是相关单位的领导仍然置之不理。

这样的结果让达式常非常痛苦,也非常苦恼。他想到,既然事情到了我们二级党委去打招呼,都不起了任何作用的地步,哪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要想证明自己无罪,要想还自己清白,只能“逼上梁上”,去打官司。

反对和解

就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达式常才决定向法院提起起诉。

面对可畏的人言,面对蔓延全国的舆论风潮,达式常说:“如果不去找一个有权力的机关,不去找司法部门,我是无法生活和工作的。”

可是,谁也无法想像,当他反复请求相关单位为他辟谣,当他所在的单位也想尽一切办法,想要对方辟谣的时候,对方置之不理,好像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一样。当他一提出诉讼,马上就有人跑来找他和解。被告人甚至说:只要不上告,愿私下了结这起诽谤案。

但是达式常坚决反对。他说:“只要把问题搞清楚,公开为我恢复名誉,原则上我不反对。可是当一切都还是一盆浆糊时,谈处理、谈和解,是否为时过早?我的清白和公道谁来还给我?”

原告在法庭上的陈述

1983年6月15日,达式常上诉案在上海开庭。冤家宜解不宜结。既然被告主动提出和解,达式常为何坚持不撤诉?

达式常在法庭上作出这样的陈述:

“我没有撤诉,有人指责我太过份了。我说我不过份。我只是行使宪法赋予每个公民应有的权利,我要证实我是无罪的,我是受害者,我过份在哪儿?我如果答应撤诉,私下了结,那么在全国造成的恶劣影响,怎么消除?”

在法庭上,达式常提出了一份前几天刚刚收到的观众来信。信中这样说:

“达式常同志,今天我在上海出差,听到很多上海人议论,说你搞同性恋,已被公安局逮捕法办,我信以为真。回江西后也向同事、亲戚说了这件事。最近我偶尔翻阅羊城晚报,看到为你辟谣的启事。我很惭愧,不该轻信谣言。我身为党员干部,平时学习不够,以致犯了传谣错误。对不起我向您道歉,我实在出于无心。”

达式常接着陈述自己的观点:“以上说明,到现在为止,这件事的余波还远远未消除。对我声誉的影响,对我人格的污辱是我们能够估计得了的吗?

如果对这些事情就这么马马虎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对受害者,只能表现出一种冷漠无情,而对那些肇事者来说,不足以使他们吸取教训。

如果说,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整天都是这种无端的东西、谣言到处泛滥,我们国家精神文明能高吗?我们国家的社会治安能好吗?

所以我觉得,不应该就这么随随便便就了结了,这样的话,对某某同志本人也没有好处,不足以吸取教训。”

判决结果

达式常的这个官司,最终的判决结果如何?

结果就是没有结果。怎么会这样?因为开庭后,已查清全部事实,在法院的建议下,双方还是最终达成合解。

达式常不是不愿和解吗,为何最终还是选择了这种结案方式?

上世纪80年代,新闻媒体一旦出现不实报道,受到伤害的人往往投诉无门。达式常案就是一个证明。

其实好多人都知道他被报纸诬陷诽谤了,可是人家就是不理你这一茬,就连电影局出面也无济于事。

这又是为何呢?那时候的新闻单位的主管领.导,都有一种心照不宣的共识:报.纸是喉.舌,即使有了错,也是不能认错的,否则影响了威.信和公信力。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即使双方走上法庭,即使法院明知对方是错误的,也一般不会对新.闻媒.体做出败诉判决,大都会选择调解方式。

好在到了90年代中期,随着法制的健全与完善,随着思想观念的进步与提升,新.闻媒.体公开认错、打官司败诉的事件已不足为奇。

尽管最终还是以和解方式解决,但达式常基本达到目的。对方不仅在相关报纸上公开辟谣,而且在和解时态度较诚恳。

冤家宜解不宜结,他最终同意和解。

后来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我充分体会到有法可依的温暖。这事如果发生在无法可依的年代,后果不堪设想。”

达式常是不幸的。一个风华正茂的演员,突遭诽谤,全身上下灰溜溜的,身心、事业和家庭饱受伤害。

达式常也是幸运的。他生活在国家走向全面法治、依法治国的今天。法律是公正的,公民的名誉权必须受到保护。

我们惊喜地看到,曾被歪曲的,早已拨乱反正;曾蒙冤受辱的,已得到平反昭雪;曾肆意作孽的,也绝不会逃脱法律的制裁。


推荐阅读

美国西部和加拿大落基山大环线:美之巅峰的大时空变换

房车横跨北美大陆星河的大时空之旅

加拿大班芙—贾斯珀国家公园:冰原大道豪华房车3晚4天游

北美房车大纵横之旅:从落基山冰原到佛罗里达热带风光(接受分段预定)

加拿大落基山、美国中西部大时空和66号公路(接受分段预定)


宋世雄的晚年

宋祖英现状如何

李云迪嫖娼之后

刘欢病情恶化之后

倪萍前夫王文澜的无可奈何

林黛玉的老公

杨丽萍也不装了

刘翔为什么不生孩子?

李谷一:一离二送的心酸人生

最帅的央视主持为何从8楼一跃而下?

60年代乒乓球女冠军:养老院孤独离世

著名演员李丁去世:遗孀的泪目选择

一代巨星用斧头砍向了她母亲

著名演员李丁去世:遗孀的泪目选择

国家一级演员张目去世细节

奥密克戎凶残的一面才刚刚现山露水

前外交部副部长傅莹今昔

王刚和成方圆分手后各自的命运

一个其貌不扬的修车工如何娶到江珊

汤灿出狱后首秀

慈禧“真实照片”被美国博物馆收藏至今,这才是她真正的样子

江青摄影作品展

林郑月娥退休后的生活

他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却用十年提前为中国解局 

张艺谋一世英名:全栽在她身上

李双江一家如何润到美国的?

吴仪退休后做了老农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