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旁观一场“有迹可循”,一台好戏《大象之歌》

艺东西 艺东西 2023-10-16

国“莫里哀奖“作品《大象之歌》中文版,最近在一台好戏完成了首演。

演出后,主创与观众互动,大家主动聊到了关于这部话剧的票房问题,担忧因为题材的单调和压抑失去市场。

的确,相比隔壁热闹的小酒馆,新改造的三面盒子舞台,还有这部《大象之歌》,所呈现出来的意向,更像是要“袒露现实”。

《大象之歌》剧情网络公开可查,此前已有了多个版本,中文版是首次,但大体上,《大象之歌》整体的结构,就是用“大象”这象征童年时期关键的情感寄托载体,在三人对话间来回穿插躲闪,逐步勾勒出一个人本真渴望的故事。

当然,也可以说就是反映了一个缺爱的人,与父亲、母亲关系的悲剧,但如果以这样的主题来看:一,类似这样的主题,市场题材也不少见。二,因为整体是通过三个人的对话来完成,这样的表现形式,不管是不是一台好戏来做,质疑都是难免的。

不过,如果从观看后可以回味的层面,《大象之歌》的看点可能并不在反映的主题本身,而是在对话的过程中,对一个精神错乱或者说精神病患者在经过童年创伤后思维形态反映。

这让观众有机会经历从理性冷漠的旁观者到理解的转变。


不同于小酒馆,盒子一样的空间,并不以主动点燃观众情绪为目的,观众会保持很长时间的冷静,甚至淡漠,会和主角之一的医生一样,在一大半的时间内,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陷入到他哪句话是真的,哪句话是假的的反复横跳里。大象一开始毫无逻辑的出现,也会加重混乱感。

有意思地是,在前半段高密度且看起来很扯对话中,观众的烦躁也是接近真实地反映:在对话仍然十分密集的中段,观众似乎也和医生一样,面对近在眼前,胡言乱语又上蹿下跳的麦克,也会逐渐滋生出疲惫的情绪,觉得不知所以。

好烦啊,大象。好烦啊,到底在说什么。

不过,在烦躁到最高点后,父亲和母亲的具体形象出来了。

烦躁得到疏解,理解成为新主题

观众和医生一样,终于可以理解,麦克混乱表达的来源,以及大象的存在,甚至可以理解他对另外一名医生道德伦理的构陷。


原来,大象在对话间出现的节点以及频次,看似混乱,其实是有内在合理性的。观众和医生一起,完整地亲历了一个精神错乱的人,他由表及里的悲剧和渴望,并且在现场代表记忆中母亲这一形象所演绎的咏叹调的渲染下,经历了一次释放。

在当下,理解童年创伤带来的悲剧仍然是有必要的,但相比活在当下,或许理解眼前的混乱,看到里面的逻辑关联,也是非常重要的命题,因为悲剧的发生无法再逆转。

理解眼前的混乱,用接纳去替代追求结果的质疑,或许也是一种方法。


这或许是《大象之歌》适合更广的人去观看的原因。

不用刻意去思考原生家庭这些主题,像接纳自己的混乱一样,坐进去,去旁观麦克的混乱,去接纳麦克的混乱。

说不定会有一些自我洞察的收获,因为所有的混乱,都有内在的逻辑。

一切早就有迹可循。

撰文 | 颜巍
审核 | 岳鸿 (上海)
支持 | 艺东西studio




   近期艺东西相关内容









EAST WEST  ART艺东西的朋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