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硕果仅存的百岁元老——宋平

吴习之 2023-12-01

到2023年4月,宋平同志106岁了。

目前,中国正国级干部中,最年长的健在者、而且还在继续为党义务工作的老共产党员就是宋平同志。

二十大,宋平在主席台第一排就座,不时翻阅手中的报告。他是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成员,是一位特邀代表。

宋平生于1917年4月,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宋平同志出生在山东省莒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幼年时,正是军阀混战的时候,遍地饥荒难民,真是民不聊生,宋平的家庭生活也十分清苦。父母虽然是农民,但认为无知比贫穷更可怕,于是不惜花大半的家产,供他上学。

尽管出生于农民家庭的宋平在九岁时才开始启蒙读书,但是他从小就很聪慧,乖巧懂事,勤劳自强。上学以后的宋平因成绩优秀,理解能力超出同龄人,经常跳级,成绩向来都是在榜首。

1934年宋平凭借着优秀成绩顺利考入北平大学农业学院,开启大学生涯。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宋平除了专心修习学业,还十分关注国家的大事小情。

1935年,学生们发起了一次以爱国和抗日为主题的运动,史称一二九运动。这样具有先进思潮的运动,宋平当然积极参加。然而像宋平这样充满着热血的青年,却遇到了阻碍,他们的观念和学校领导相左。由于这场运动越来越激烈,学生还与校领导发生了不小的冲突。因为这件事,在学校有不小影响力的宋平也被叫到了领导办公室要求他在悔过书上签字。

但宋平并不愿意认错,他认为爱国运动是救国救民,作为一名学生就应该走在抗日前线。宋平的观念并不能得到校领导的支持和认可,无奈之下他只能退学。但此时周围的人都知道,像宋平这样有才能的人,就算退学也没什么大不了,是金子到哪都能发光。

经过了一年的学习,宋平的成绩更加优秀,成功被清华大学化学系录取。从北平大学农业学院到清华大学,变的是学校,不变的是宋平从始至终都有的才能和爱国热情,他在清华大学依然是一个让同学和老师赞赏的学霸。长相周正,成绩突出,思想先进,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宋平是清华大学无人不晓的风云人物。

清华毕业后,宋平积极参加革命,与同学们结伴来到延安,找到一份党校干事的工作——解放区的宣传工作,随后宋平又与众多仁人志士一起筹建了《新华日报》,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发声发力。

1938年到1947年,宋平同志给周总理做过8年多的政治秘书。

(1965 年,左起:宋平、当时的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谷牧、青海省副省长高克亭,考察三线建设,在青海泥鳅山合影)

1947年至1952年,任中共哈尔滨市顾乡屯区委副书记、警备大队政治委员,哈尔滨总工会公营企业部部长,东北总工会宣传部部长、秘书长、副主席。

1952年至1957年6月,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委员、国家计划委员会劳动工资计划局局长兼劳动部副部长。1957年6月7日,40岁的宋平担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

1962年12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西北局计划委员会主任、西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国防工办副主任。

1972年7月至1977年6月,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1977年6月,任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命委员会主任。1979年12月,任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宋平同志先后当选中共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后被增选为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是备受信赖和敬仰的正国级前辈。

1981年1月,重返国家计委,担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1983年6月20日,担任国务委员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晋升副国。

1987年6月至11月,任国务委员兼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1987年11月至1988年4月12日,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1988年4月12日至1989年6月,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1989年6月,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增补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1989年12月至1992年10月,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宋平同志还经常发掘、举荐人才,是公认的“党内最大的伯乐”。

宋平被称为中共党内的最大伯乐,他是一位承前启后者。作为周恩来的政治秘书和陈云信赖的人,他还发现并推荐了胡锦涛。

宋平在甘肃工作了9年,此后于1981年开始担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兼国务委员。1987年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并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89年开始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直到1992年卸任。宋平成为从甘肃走出的第一位中央政治局常委。也正是从他开始,甘肃这块边远贫瘠的地区,成为中国政治的高地。胡锦涛、温家宝、吴仪等都曾在甘肃工作过。

《南风窗》2002年的一篇报道中提及,宋平1977年开始担任甘肃省委第一书记时,于1968年进入水电部甘肃刘家峡工程局房建队劳动的胡锦涛,已经在甘肃待了9年。

1979年,宋平到甘肃省建委亲自主持座谈会,时任甘肃省建委设计管理处副处长的胡锦涛出面汇报。胡锦涛条理简要、数据清楚的发言与众不同。当宋平问起一些方向性问题时,胡锦涛的观点与建议更让宋平激赏。1980年,胡锦涛出任甘肃省建委副主任。

1992年,74岁的宋平卸任了常委职务。据“澎湃新闻网”报道,素有“人才伯乐”之称宋平,曾以中共十四大人事安排小组名义,向中央和邓小平、陈云提出选拔胡锦涛为新一届政治局常委的建议。

当今台上的掌舵者他并不陌生,事实上两人渊源颇深。除了都是清华校友之外,宋平和习仲勋曾经共事过,在习仲勋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时,宋平是国家计委副主任,工作上早有联系。根据著名网友“学习粉丝团”贴出的一张旧照,1980年习仲勋以国务院副总理身份访美时,时任甘肃省委第一书记的宋平随同习仲勋出访,他们被当时的纽约市市长分别用左右手紧紧搂住。在另一张照片中,在夏威夷土著人士的招待之下,他们开怀大笑。

他100多年的人生旅途,不论在何时都是淡泊名利,成功的时候低调做人,一切为了人民,不忘初心,失落的时候不打扰别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宋平同志对自己的子女严格教育,灌输并传承着自己的信仰,那就是低调做人,淡泊名利。

宋平同志的生日具体日期,一直是个谜。周围人只知道宋平出生于1917年4月,至于具体日期,因为他不愿意让别人为他祝寿,就从自己做起严格保密。

据莒县《宋氏族谱》记载:宋平,早年又名宋延宗,祖籍山东沂州府莒县莒北黄埠村(现划归日照市莒县招贤镇所辖)。明永乐年间,始迁祖因“靖难事变”遭受迫害,自南京东八里庄避难迁至此地。

宋平之父宋文升,字仙舟。1874年农历九月生,1965年农历三月病逝,享年91岁。配本县峤山陈氏,生四子三女。长子延祺,1899年生,早年参加革命,在济南组建中国共产党地下联络站,协助王尽美(中共一大代表)工作,于1938年牺牲,年仅39岁。次子延祢,三子延祯,不幸早亡。四子延宗,参加革命后改名宋平。长女延卿,在老家从事农业劳动。次女延桂,先后在济南国棉一厂和济南毛巾厂工作。三女延君,北京师范大学毕业,任内贸部研究员。

宋平生二子,长子宜昌(族谱又名懿昌),1948年3月生,下乡知青自学成才,考入西北工业大学,曾任北京科普出版社副总编,通晓多国语言文字,著有《苏德气象间谍战》等数十部长篇小说和其他作品,他还是当今著名军事评论家。次子宜纯(族谱又名懿纯),1954年生,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部队服役,曾任中央电视台副总工程师。宋平的二个孙子:长子宜昌生子欣荣;次子宜纯生子维佳。

作为百岁中共元老,宋平退休后更显得非常低调,偶有露面,往往是逢十的建党纪念日和党代会换届等,相关报道也极为少见。

来源:文和图片来源网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