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潜涛、潘一坡: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历史发展

吴潜涛、潘一坡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3-08-28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年第2期

[摘    要]

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的价值信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有着不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程中,为人民服务价值观始终服务于党的主要任务,始终为党作决策、定政策提供价值引领,始终关照着“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始终推动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凝聚起磅礴力量。坚守和发展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走向胜利的价值密码,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的根本遵循。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为人民服务价值观    价值导向    价值观教育

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的价值信仰,反映着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为人民服务价值观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充分体现在党的决策、政策和教育实践之中。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坚守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百年奋斗和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永远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初心使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赢得“为人民谋幸福”的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

为人民服务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是为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理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秉持的价值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强调,巴黎公社的普选权是“为了服务于组织在公社里的人民”。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从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为了启发工人觉悟,建立早期共产党组织,创办刊物、开办学校、组织工会等,到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从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深入城市和乡村,领导开展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到北伐战争时期广大共产党员成为北伐战争的中坚力量,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而斗争;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体现人民军队本质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抗日战争时期党在延安开展大生产运动、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抗日民主政权,等等,中国共产党从创建之日起就开始的植根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革命实践,为其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1939年2月20日,毛泽东在致张闻天的信中提出“为人民服务”的理论命题。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发表《为人民服务》讲演,他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这标志着作为理论形态的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确立。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价值观,在其确立之时就不是一个抽象的价值符号,而是有其具体诉求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这一时期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铸就的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伟大精神的集中体现,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品格。首先,为人民服务就要树立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死的崇高的人生观,就要有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英雄气概。毛泽东形象地解释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闭幕词中号召全党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一经典话语生动勾勒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最高价值追求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鲜明精神特质。其次,为人民服务就要坚持党员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的根本一致。作为革命者的党员要想更好地坚持为人民服务价值观,还要具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本领。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指出,“党员都应该努力提高自己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努力增加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本领,必须坚持党员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的根本一致性,党员个人利益“更应该完全融化在党和无产阶级的一般利益和目的之中”。第三,为人民服务就要保持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工作作风。1944年末,结合革命形势的变化,针对工作作风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与缺点,毛泽东强调,“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只有改正作风上的缺点,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取得更大、更快的发展。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总结了党在作风建设上的优良传统,把“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明确为党的三大工作作风之一,从作风层面规定了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诉求。

一个政党的价值观,总是与其决策政策联系在一起的,能够为作决策、定政策提供方向指导和价值引领。在事关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或重要时间节点,党总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准绳,制定符合革命需要、对人民有利的方针政策。例如,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使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重大历史关头,为了凝聚起各方力量,结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不计前嫌,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正如毛泽东指出:“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现在共产党推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就是合乎人民公意的政策。”又如,旧中国的土地制度是封建主义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地主、富农占有绝大多数土地,雇农、贫农受到剥削压迫。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制定服务于广大人民的土地政策、民生政策。1947年,全国土地会议通过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提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强调“为保证土地改革中一切措施符合于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及意志,政府负责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通过制定符合人民利益的土地政策,使广大贫雇农不仅在政治上翻了身,而且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民生。再如,党从人民利益出发,明确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性质,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政策,实现精神产品为人民所享有。毛泽东旗帜鲜明地指出:“现阶段的中国新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也并不拒绝利用,但这些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政策确立后,广大文艺工作者走向抗战前线、走向人民群众,创作出包括《白毛女》《血泪仇》等在内的优秀作品,丰富了人民的精神世界。

价值观只有同教育相结合,才能更具生机和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主题鲜明、特点突出的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探索,通过在全党范围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塑造共产党员的革命人生观,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首先,以革命工作为中心,运用为人民服务价值观解决现实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服务于各项革命任务的开展,具有鲜明的现实导向性。例如,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开展的立功运动,号召广大干部战士在作战、训练和各项工作中为人民立功,通过英勇斗争来保卫人民的利益。立功运动成为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其次,以革命精神为滋养,推进为人民服务价值观落地生根。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是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只有同不同时期培育和弘扬革命精神的实践融为一体,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遵循这一价值观教育规律,在井冈山时期,党注重培育和弘扬“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精神;在长征时期,党注重培育和弘扬“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和“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等等。毛泽东更是明确强调要学习白求恩精神,做有益于人民的人。他指出,“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第三,以党的作风建设为抓手,融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于党内集中教育之中。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任弼时强调,每位党员都应当掌握毛泽东虚心向群众学习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从而“纠正自己‘三风’不正的一切缺点,使全党在思想上组织上更加统一与团结,使我们与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1943年,中宣部在《关于进行阶级教育问题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应该在所有新党员新干部(包括非党干部)中进行彻底的人生观教育”,从而将为剥削阶级服务的人生观与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生观严格区别开来。1947年冬至翌年秋,全国土地会议部署开展以“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三整”(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为基本内容的整党运动。刘少奇强调,在整党中“思想上必须提倡为人民做长工……我们的干部、共产党员要甘心给老百姓做牛马”。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新形态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随着党面临的主要任务的变化,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也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一时期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铸就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伟大精神的集中体现,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价值诉求和道德风貌。首先,要求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丝毫不能打折扣。“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其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国家工作人员提出为人民服务的要求。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第二章第十八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国家机关,必须厉行廉洁的、朴素的、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工作作风。”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第一章第十八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第三,对广大国民提出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度里,国家建设要依靠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正如毛泽东指出:“我们国家要有很多诚心为人民服务、诚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立志改革的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适应于国家建设的需求,为人民服务价值观被拓展到国民道德生活领域。《共同纲领》提倡“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甘于奉献被明确为国民的道德标准与价值追求。国民的工作岗位、身份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应当立足本职,以不同的形式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人民服务价值观内涵的新变化新要求,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党作决策、定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引导。例如,党和国家制定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丰富人民政治生活的政策与制度体系。人民民主原则得到宪法的确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确立,人民民主的实践生动展开。1953年,我国开展了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民主选举运动,登记选民3.2亿人,投票选民2.7亿人,选举产生基层人大代表560余万人,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人民政治生活得到丰富发展。这样的选举成为检视干部为人民服务工作作风的重要契机。又如,党和国家制定了保障人民生活的救济制度与社会政策。由于受到长期战乱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民生凋敝、贫困者众的困难局面,党和政府通过发放款物等方式开展临时救济工作,医治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创伤。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再如,党和国家制定了反映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性质与人民精神生活需要的政策。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随后,时任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对这一方针作出阐述,其中提及“双百”方针就是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红岩》《林海雪原》等优秀文学作品和《上甘岭》《英雄儿女》等优秀影视作品不断涌现,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丰富发展。

与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新形态相适应,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也在实践中实现了新的发展。首先,将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融入弘扬党的伟大精神中。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铸就的伟大精神是对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生动诠释,例如抗美援朝精神中“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雷锋精神中“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焦裕禄精神中“亲民爱民”的精神,等等。党注重将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与弘扬党的伟大精神相结合,例如在全国掀起了学雷锋的热潮,使雷锋精神成为开展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的鲜活素材。其次,将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融入党内集中教育活动中。1957年,全党开展以整顿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针对革命胜利后一些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少了”的情形,毛泽东强调,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中央在《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中规定了对不同对象的学习要求,包括领导干部要检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情况,检查脱离工农兵学群众的官僚主义现象等;一般党员要懂得“为人民服务;有事和群众商量”等;知识分子党员还要着重联系工农群众和加强党性;提倡将党政军主要领导干部与工农群众一同参加体力劳动“逐步地形成为一种永久的制度”,等等。党内集中教育活动中关于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要求不断得到丰富发展。第三,将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中。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不是孤立的教育活动,而是贯穿于国民教育体系之中的系统工程。1950年,周恩来在阐述当时的教育方针时强调,“我们的教育是大众的,是为人民服务的,这是我们教育的方向。现在是人民的时代,我们的教育应该是有利于人民的”。1961年,教育部颁布的《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把“愿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作为高等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予以明确规定,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具体落实到高校教育实践之中。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时期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完善与发展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起来。这一时期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奔向全面小康的伟大实践中铸就的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伟大精神的集中体现,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无论是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还是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抑或是对于公民道德建设,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有了新定位与新要求。首先,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提倡为人民服务,并不否定个人的物质利益,而是旨在推动市场主体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提倡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把握好、引领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让人民从中受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还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之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也都是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为人民服务价值观反映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的价值指引。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提倡为人民服务,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其次,为人民服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1996年,党中央在《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在新的形势下,必须继续大张旗鼓地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之中。”为人民服务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大公无私,清正廉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树立用权为民、做人民的公仆的权力观,“必须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国家的发展、富强、安全服务,为人民群众的团结、富裕、安宁服务”的政绩观,政绩不在于某些宏大的形式,而在于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体现在人民生活的改善上。再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主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具体内容体现着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诉求,建设的根本主旨在于为人民服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体现着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体现着全体人民的向往与追求,贯穿着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凝聚人民、激励人民的精神力量,体现着亿万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要“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是从道德荣誉感和道德耻感两个维度对为人民服务价值观在行为准则层面的具体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立足于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统筹协调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对内改革政策体现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导向。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要“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党中央强调,“一切进步的文化创作生产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文化事业的发展、精神产品的生产必须坚持“二为”方向与“双百”方针,其中坚持“二为”方向指的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卫生事业改革方面,江泽民强调了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命题,指出“卫生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卫生事业的活力……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等等。由此可见,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被置于改革的突出位置,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对内改革政策的根本目标。另一方面,对外开放政策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此就必须开放。否则,不可能很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开展经济技术交流、开拓国际市场、扩展对外贸易、吸收和引导外商投资、引进技术和设备,能够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归根到底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行,深层次体现出党坚持为人民服务、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逻辑。邓小平强调,“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更加系统化、体系化。首先,坚持问题导向,把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融入党内集中教育之中。1983年开始的整党对整顿作风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纠正各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反对对党对人民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1998年开始的“三讲”教育,将“认真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基本要求。2005年开始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将“服务人民群众”作为目标要求,对党员的宗旨观念、作风、党群关系等作出强调,要求党员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其次,在弘扬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精神中引领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在应对重大挑战、推进重大建设过程中铸就的伟大精神,体现着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导向,赋予为人民服务价值观以新的时代内涵。弘扬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精神,对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有着重要引领作用。例如在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活动中,胡锦涛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做到“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使各项决策、举措和工作“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第三,在培育“四有”新人的过程中推动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的发展。为人民服务是学校教育环节中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1982年推出的《高等学校学生守则(试行草案)》第一条就强调,要“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志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1987年,党中央在《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强调,高校培养的学生应当“努力为人民服务”。1998年,《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将“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作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主要内容。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贯穿学校思想政治课建设、理论教育、品德教育与社会实践之中。第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广泛深入开展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规定着公民道德建设的方向。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强调,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从具体层面上看,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还与职业道德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政法干部队伍建设为例,1999年4月,党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的决定》,对政法干部的职业道德教育作出明确规定,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政法干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使他们真正懂得‘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牢固树立爱民为民的思想,争当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干警”。2001年,党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国开展为人民服务的公民道德观教育。

四、新时代为人民服务

价值观的守正与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在这一新阶段,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伟大实践中铸就的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伟大精神的集中体现,彰显着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人民服务价值观被赋予了鲜明的新时代特征。首先,为人民服务价值观在新时代体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立场,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发展的目的、动力与结果等方面赋予为人民服务价值观以新的时代内涵。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党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倡导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主张通过共建共享创造美好世界,实现造福中国人民与造福世界人民的统一,展现了开阔的世界眼光和崇高的人类情怀,从国际主义的高度推动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时代创新。其次,为人民服务价值观在新时代体现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催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这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既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又强调“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在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中国式民主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致力于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着眼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社会文明健康发展,致力于深层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把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到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高度,致力于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由此可见,这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为人民服务为价值导向,是同人民休戚与共、为人民造福的文明新形态。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断完善和发展,就必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协同推进人民幸福、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第三,为人民服务价值观在新时代体现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是为人民服务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集中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目标,集中体现着国家建设领域、国家治理领域中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集中体现着社会建设领域中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价值目标,集中体现着公民思想道德建设领域中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新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都要求制定政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导向。首先,制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策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小康生活。从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小康之家”,到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凝结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不懈奋斗与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围绕这一战略目标,党制定了系统的政策体系,将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底线任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及其工作机制,系统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如何稳”等一系列问题,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和福利水平。其次,在制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中,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到实处。为人民服务价值观在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制定了推动疫情防控、经济发展与保障民生相统一的政策决策,集中优势资源、实施免费治疗,不惜一切代价抢救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开展疫苗免费接种工作,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权、健康权摆在首要位置。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医疗援助行动得以开展,广大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机关干部、志愿者为人民生命健康作出了无私奉献,生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团结互助精神。第三,制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推动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习近平强调,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强调从国家发展的大局高度贯彻为人民服务价值观。在2035年远景目标中,“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尤为突出,彰显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导向。

新时代以来,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承接,与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相衔接,与开展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相适应,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在实践中守正创新。首先,在深化党内集中教育的过程中,推动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守正创新。党内集中教育彰显着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的新时代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还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坚定理想信念和坚持自我革命体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中,贯穿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中,渗透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目标要求中,彰显于党史学习教育“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要求中。新时代党内集中教育具有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同时发力的显著特点,一方面注重学习教育,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另一方面坚持依规治党,严格制度执行。其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中,推动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守正创新。习近平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2016年,《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要“使法律及其实施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等等。党中央颁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引导人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明德修身、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群众性创建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等,从道德实践层面推动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守正创新。第三,在深化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宣传教育中,推动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守正创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其中蕴含着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的鲜活精神资源。脱贫攻坚精神中的“不负人民”,抗疫精神中的“生命至上”,科学家精神中的“胸怀祖国、服务人民”,都生动地体现着为人民服务价值观及其教育实践的要求。以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为载体开展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是新时代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第四,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推动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守正创新。新时代,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导向进一步凸显。2016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在教育领域贯彻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在学校教育层面,习近平强调,办好思政课必须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其中,“教育为人民服务”被摆在教育“四为”的首位。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202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章第十六条规定,家庭教育要“教育未成年人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对以家庭教育为载体进行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作出强调。

综上所述,为人民服务价值观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百年奋斗,其理论内涵经历了一个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品格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价值诉求和道德风貌,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遵循的历史发展;其价值诉求在同党的决策、党的教育活动相融合的实践中,为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汇集起了磅礴的精神力量。为人民服务价值观从价值观层面反映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与伟大成就,蕴含着为人民服务价值观建设的规律。首先,价值观的发展与生产生活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物质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需要并且必然导致价值观的变迁”。为人民服务价值观必须适应我国物质生产与国家建设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才能永葆其逻辑魅力与生命力。其次,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党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作决策、定政策的最高标准,这是党一直以来的政治优势,也是培育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根本要求。为人民服务价值观必须体现在政策制定之中,实现政策的利益导向与价值导向的有机统一,才能为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落地生根提供政策制度保障。再次,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服务于党的主要任务与中心工作,回应着“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教育必须融入党内集中教育、国民教育之中,才能够汇集起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的磅礴力量。最后,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力量源泉,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长期坚持的价值追求。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定价值观自信,坚持并不断发展为人民服务价值观,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在价值观领域抢占世界制高点。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刊已启用在线投稿系统,不再接受电子邮箱以及其他途径的投稿。作者可登录本刊官方投稿网站(http://mksz.cbpt.cnki.net),成功注册后登录系统进行投稿,并可以随时登陆系统跟踪查询稿件状态。投稿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可随时与本刊取得联系。本刊原投稿邮箱mkszyyxs@126.com将作为编辑部联系邮箱使用。本刊不收取任何费用,包括版面费、审稿费及印刷费等。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年第2期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